雖然曹操覺得策反曹豹叛亂這件事不是那麽容易,但正如劉平所說,這又不需要他派軍兵去完成,事實上他目前也無兵可派。


    試一試又何妨?


    “好,目前來說這的確是萬全之策,”曹操心平氣和的對劉平道:“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負責,需要什麽支持,你盡管開口,我必全力滿足。”


    他一邊說著一邊挑簾下車,進府之前又迴身囑咐道:“此事能成則成,無需勉強。”


    “諾!”


    劉平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畢竟根據史料記載,陶謙沒死之前,曹豹及其手下丹陽軍將領都是支持陶謙長子陶商的。


    可是陶謙並沒有將徐州交給陶商。


    劉備入主之後,以劉備那陰險毒辣的行事方式,豈能信任原陶謙手下將領?


    故而無論從史料還是常理來推斷,此時以曹豹為首的丹陽軍將領應該是備受猜忌打壓,日子過得必然不是很爽。


    隻要能聯係上曹豹,給曹豹一個正義的旗幟,再稍加慫恿,事情就成了大半。


    丹陽軍是徐州軍裏麵最強戰力,丹陽軍反叛,其他徐州軍根本沒有平叛能力。


    可是對現在劉平來說,如何與曹豹取得聯係就成了首要問題。


    在徐州,劉平唯一認識的一個人就是範顯,當初草原一行他救過老範的命。


    可是老範這個人極其顧家,當初他邀其來許都,老範卻已家眷在徐州為由拒絕了。


    更何況範顯乃是糜竺的部署,糜竺掌權之後與曹豹又是死對頭,讓範顯幫他去聯係曹豹,似乎還真有點難度……


    ……


    孔融這三天在府裏待的坐臥不寧。


    雖然當時劉平直言他是被冤枉的,但劉平並未說出理由是什麽,不由得讓他懷疑,劉平是不是在試探他,故意使了個欲擒故縱之策。


    要不然,連他自己都覺得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劉平憑什麽一口斷定他是清白的?


    這三天他一直在忐忑與惶恐中度過,他是一個視名譽氣節重於生命的儒者,死倒是不怕,他最怕的是背上一個背叛朝廷的罪名再去死。


    不過這三天卻一直風平浪靜,除了門口有軍兵把守,嚴禁任何人外出之外,再沒人前來打擾他。


    這劉公是在查案麽?


    孔融時時這樣想著,滿寵查案還把府邸搜個底朝天呢,劉公是不是把我給忘了?


    又或者,到時候直接再把背叛朝廷的帽子安迴到我頭上?


    總之這些天他一直在這樣煎熬中度過。


    直到第三天頭上,府門突然被打開,孔融驚奇的發現,進來的不是劉平,竟然是天子。


    “陛下!”


    孔融趕緊迎了上去,躬身行禮,同時委屈無奈之情湧上心頭,眼淚汪汪的高聲道:“臣,冤枉啊。


    可是那送信之人乃臣之奴仆,大多人皆不信臣之清白。”


    “朕相信,”劉協伸手攙起孔融,平靜的道。


    “陛下相信?”孔融不由瞪大了眼睛,天子與劉平話語怎麽如出一轍,都相信他是清白的。


    可他連特麽的自己都不相信。


    “難道陛下也是為了試探臣?”


    “非也,方才劉卿已將真正奸細擒獲,此事的確與卿無關,卿是被冤枉的,”劉協抄著手娓娓道來。


    “劉公已經將真正奸細擒獲了?”


    孔融頓了一頓,忍不住放聲痛哭,壓抑的情緒盡數釋放出來,高聲喊道:“蒼天有眼呐,劉公真乃神人也。”


    劉協聽了心中不禁又是一陣酸楚,劉平洗脫孔融冤屈,解救眾公卿與苦難之中,恐怕所有人都會感念劉平的恩德吧。


    這等收買人心的手段,自己怎麽就使不出來呢?


    過了良久,孔融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擦了擦老淚,問道:“陛下,不知那奸細是誰?竟然如此坑害老夫。”


    “你很快便會知曉,但此事機密,切不可泄露出去,”劉協神色凝重的叮囑了一句。


    即使不跟孔融明說,但是眾公卿很快就要解禁了,到時候誰不見了,還不一目了然麽?


    事實上很快荀悅等幾十個公卿便陸續來到孔府,大家互相見禮之後,對於誰是奸細,均心知肚明。


    不過大家卻對此事諱莫如深,誰也不願多談。


    “劉公才智卓絕,竟然三天之內真的查出了奸細,著實令人歎服,”過了一會兒,王朗歎了口氣道:“可是,劉公那月旦評榜首竟然被江東周郎所代,委實可惜。


    老夫與那許子將頗有交情,迴去就給他休書一封,問問那老兒是否瞎了眼。”


    這句話瞬間引起眾卿共鳴。


    劉平查出真正奸細,一掃許都陰霾,滿朝公卿都可以恢複正常生活了,故而人人都對劉平心懷感激之心。


    想到月旦評榜上劉平竟然被周瑜壓過一頭,這幫人不免紛紛出言為劉平抱屈。


    “老夫與許子將也有舊交,也想去信問問,江東周郎如何與劉公相比?簡直是燭火與皓月爭輝。”


    “既然如此,不如咱們聯名給許劭寫一封信如何?”


    有人提議,眾人紛紛讚同。


    “想來此事皆因陳漢瑜那篇文章所故,”這時候孔融捏著胡須憤憤的道:“那皓首匹夫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惡意詆毀劉公,我要作文一篇,駁斥其荒唐可笑之論,以正視聽。


    將劉公與李儒相比,豈不滑天下之大稽?”


    “孔少府言之有理,論著書做賦,還輪不到他陳漢瑜指皂為白,我等迴去均應作文一篇,批駁陳漢瑜之繆言,頌揚劉公之德行。”


    陳珪父子固然在徐州及兩淮地區名氣很大,但卻也無法與孔融王朗荀悅等名揚天下的名士相比。


    可以說,論文章經學,這些公卿裏隨便挑出幾個都能吊打陳氏父子。


    這麽多大佬同時發聲,就如後世眾多大v一起發聲駁斥某個中v一般,其影響力可想而知,到時輿論自然會一邊倒。


    “他陳漢瑜雖然也稍有名氣,但是用一篇文章便能影響月旦評,恐怕也做不到,”孔融沉吟片刻道:“老夫猜想,此事必然有人在後麵推波助瀾,借機給劉公潑髒水。”


    “孔少府以為是誰在後麵搗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姆波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姆波特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