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豈能不知道,中原乃是大漢王朝都城所在,政治中心?


    可此時的中原之地經董卓之亂之後已經十室九空,作為大漢都城的洛陽還被董卓一把火燒成了瓦礫。


    據傳,此時連老虎都在洛陽城內大街上隨意行走,這樣的地方有什麽可經略的?


    他現在實力還很弱小,打仗是為了搶奪百姓與物資,搶地盤倒反在其次。


    像中原那空無人煙之地,拿來又有何用?


    “在下並非讓使君竭盡全力,進圖中原,而是鞏固兗州之下,徐徐圖之,”戲誌才看出曹操的疑惑,微微笑著,手指輕點輿圖上一塊地方。


    “許縣,雖屬豫州,但與使君起兵之陳留接壤,此前黃巾逆賊已為使君所擊破,已經算得上兗州之地。


    此地處於沃野千裏之豫東平原,又有穎水保證糧運,難道不該引起使君重視麽?”


    曹操微微頷首,戲誌才說的沒錯,這許縣是他的地盤,的確也是他進圖中原的良好跳板,但此地遠離大本營兗州,且這個地方經過戰亂之後,人煙也很稀少。


    光有地,沒有人有何用?


    “不知先生要我如何經營此地?”


    戲誌才道:“使君攻伐徐州,所得百姓,何不遷往許縣耕種?”


    曹操聞言,默默點頭。


    他剛剛攻下了東莞郡,俘獲八萬百姓。


    東莞郡山多田少,即使豐年糧食也不能自給自足。


    若是將東莞郡這八萬百姓全都遷往許縣,在平原之地耕種,所產出的糧食不僅能自足,還能繳納不少稅。


    最重要的是,給他鞏固了許縣,就有了進圖中原的可能。


    這簡直是一舉數得的事。


    曹操衝戲誌才點點頭道:“多謝先生教我,受教了。”


    他已經打定主意,將東莞郡的百姓全都遷往許縣,從此之後東莞將完全成為一個軍事要塞。


    隻不過國朝百姓全都安土重遷,要想讓八萬百姓背井離鄉,需要找得力之親信來幹才行啊。


    雖然豫東平原之富饒,遠勝於東莞郡的山地,但百姓們並不理解。


    ……


    夜已深,兗州城一座私宅密室內,一燈如豆。


    曹丕衝戲誌才躬身施禮道:“聽聞近日大哥和劉平碰觸了父親的黴頭,請先生教我,該如何行事。”


    此前戲誌才在城門口被曹純冷落之後,本想著一走了之。


    但轉念一想,曹純畢竟不是曹操,若是因為曹純的舉動,便轉身離去,顯得有點太小氣了,也對不起荀彧的推薦。


    於是戲誌才便去往驛館,準備等待曹操歸來,沒想到正碰上來此的曹丕。


    曹丕對於戲誌才的名聲是有所耳聞的,於是便偷偷將他請入自己私宅住下,每日好酒好菜伺候。


    戲誌才何等人物,哪能不明白曹丕的心思?


    對戲誌才這等自負王佐之才的人物來說,建功立業是第一位的。


    不過,到任何一位諸侯那裏,都難免牽扯到儲位之爭。


    他若是輔佐一個大位十拿九穩的公子,哪能顯出他翻雲覆雨的本事?


    唯有將一位看上去沒有什麽機會的公子扶上大位,方能展示他逆轉乾坤的手段,他將來也能得到最大的迴報。


    所以兩人的想法倒不謀而合。


    “二公子什麽都不要做,要做也是我替二公子去做,”戲誌才端起酒碗一飲而盡,微微笑道:“怕就怕大公子什麽都不做,隻他要做了,就有出錯的機會。


    如今就是如此,他做過界了,故而才惹惱了曹使君。”


    曹丕跪坐在旁邊,親自為他斟酒,狐疑道:“不知先生,要如何去做?”


    曹丕此前隻有把這種心思壓在心底,想在父親麵前爭寵還害怕別人多說閑話,直到被戲誌才一語戳破之後,他才徹底放下了包袱。


    不過,自從戲誌才到來,終日喝酒,也沒展露出過人的智計,不禁令曹丕比較失望。


    這別是個空有其名的家夥吧。


    戲誌才胸有成竹道:“大公子雖然地位尊崇,但其人率性而為,並不難對付,隻不過他身邊有個平公子,花樣百出,立功無數,讓大公子地位越來越穩固。


    且平公子即將迎娶曹節小姐,兩人關係牢不可破,二公子誠不可與其爭鋒。


    如若任其二人在使君跟前,二公子將永無出頭之日。


    唯有將其二人趕出兗州,離開曹使君,二公子方有機會。”


    “把大哥和劉平趕出兗州?”曹丕不解其意,沉吟道:“哪有那麽容易的事,父親雖然氣惱,但劉平此前立的功勞太多,父親大概還不至於對他失望。”


    戲誌才詭異的一笑:“我今日已去見過曹使君,已為二公子做成此事,咳咳。”


    “已經做成?”曹丕不由滿頭霧水,這事他連想到不敢想啊。


    “咳咳,”戲誌才又咳嗽兩聲,將今天與曹操的交談詳細說了一遍。


    曹丕依然沒聽明白。


    戲誌才頓了頓道:“二公子不是跟在下說過,近日郡守品評之事?”


    議事的時候,長史提出劉平品評第一,被曹操當即一口否決,這種事情雖不讓外傳,但卻瞞不過曹丕這等有心之人。


    當時那麽多人在場,很容易就能打聽得到。


    “在下猜想,曹使君不想讓平公子得品評第一,又要找出合適的理由將其拿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再給其加一個包袱,如今兗州,還有比東莞郡這個包袱更大的麽?”


    單論任城郡,劉平當然是當之無愧的品評第一,但若是再加上東莞郡這個大包袱,兩相一平均,劉平就未必是第一了。


    東莞郡所有百姓都在吃救濟,任誰去都不會有政績可言。


    戲誌才猜想,曹操應當早有讓劉平接任東莞郡守的想法,因為這樣才能名正言順的拉低劉平的品評。


    戲誌才接著道:“在下曾向曹使君建議,派一公子去東莞郡鎮守,同時,在下又提出,將東莞郡百姓全部遷往許縣。


    八萬百姓動遷,茲事體大,如非曹昂這樣的公子前去代其行事,曹使君如何放心的下?”


    曹丕點點頭,如此一來,大哥和劉平或許真讓父親趕到東莞郡去了。


    不過他又有一絲憂慮道:“可是……若真讓大哥把百姓遷到了許縣,他豈不又是大功一件?


    那劉平的手段,可是鬼神莫測呐。”


    戲誌才哈哈大笑:“八萬百姓動遷,談何容易?若強行動遷,還不定鬧出多大事端。


    動遷不走,那鳥不拉屎的地方,隨兩人怎麽折騰,此後都跟立功無緣了。”


    曹丕對戲誌才的謀算頗為佩服,忍不住對他深施一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姆波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姆波特並收藏三國從救曹操老爹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