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開山還沒有經曆那個年代,可是蘇星暉說的這些邏輯清晰,前後因果關係也是聯係緊密,張開山深知如今地方官員的一些共性,他能夠推斷出來,蘇星暉說的這些事情絕對是有可能發生的。
這麽大冷的天,張開山的背後冷汗卻涔涔而下,一想到這樣的後果,他就有些頭皮發麻,如果國家真的發展到了那個地步,那是什麽概念?他有些不敢想了。
張開山拍了一下書桌道:“絕對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蘇星暉道:“所以,這土地轉讓金絕對不能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上俊縣還是得好好發展工業、農業,實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啊。”
張開山點頭道:“行,你說得有道理,這件事情我會好好琢磨的。對了,修建公園的事情,我也會找專家來進行論證,爭取早日形成提案,在常委會上通過。”
蘇星暉道:“那太好了,張叔叔,這個公園項目,絕對會成為您政治生涯裏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張開山微笑道:“星暉,今年咱們什麽時候去江城拜年?”
蘇星暉道:“要不還是初五去吧,每年都是初五。”
張開山點頭道:“好的,那就定好了,初五去。”
初一這天,蘇星暉給在上俊縣的長輩們都拜了年,同時,也有一些他的同事和屬下來給他拜了年,當然,這些人都沒敢帶什麽貴重的禮物,頂多也就是一些糕點和水果,蘇星暉作為禮尚往來,也給他們帶了一些迴禮。
郭素華道:“星暉啊,這給你拜年的人,比給你爸拜年的人還多了。”
蘇文軍道:“現在星暉好歹也是一級領導幹部嘛,給他拜年的人當然多了,這不是中國特色嗎?”
蘇星暉其實也挺頭疼的,這麽多人,來了他也要招待,還要陪別人聊天,其實也挺累的,不過他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中國特色嘛,別人給他拜年,他要是不給好臉色,別人還以為他心裏有意見呢。
這天來給蘇星暉拜年的還有原來在猛虎嶺的一些屬下,比如野豬溝村的一些村幹部,還有曾祥林、萬興安等人都來過,不過,這一次夏竹沒來,這倒讓蘇星暉有些詫異。
夏蘭私底下告訴他說,夏竹本來是想要來的,不過她猶豫半天,後來還是沒來,她可能是怕蘇星暉現在的女朋友誤會吧,但是她給蘇星暉帶了一份拜年的禮物,讓夏蘭帶來了。
蘇星暉心中不勝唏噓,他當然能想得到夏竹心中的那種矛盾和糾結,不過他能說什麽呢?他也隻能在心中說一句,這傻姑娘。
孫斯年也還是讓自己的兩個女兒一起到蘇家拜了個年,名義上是說給蘇文軍拜年,其實,蘇星暉知道,他這是做給自己看的。
孫斯年讓女兒帶來了不少禮物,其中包括兩瓶茅台,兩條中華煙,不過蘇星暉還是執意讓孫雪菲姐妹倆帶迴去了,隻留下了一些糕點和水果。
雖然蘇星暉對孫雪菲姐妹倆沒有什麽好感,可是畢竟這是過年,別人來拜年,伸手不打笑臉人嘛,因此,他還是耐著性子陪著兩人聊了一會兒。
兩姐妹走後,郭素華問道:“星暉,我看你的樣子,好像並不是很喜歡這姐妹倆,為什麽啊?”
蘇星暉當然不能說出真正的原因,他對郭素華道:“她們的爸爸太勢利眼了,我不太喜歡。”
蘇文軍道:“是的,說是給我拜年,其實我哪認識他?他不就是看星暉現在在縣裏走紅嗎?所以來拍星暉的馬屁的,要不然會送那麽貴重的東西?”
郭素華其實也不喜歡這姐妹倆,主要是孫雪菲妝化得太濃,而孫雪蘭上了門跟個悶葫蘆似的,一聲不吭。她點頭道:“星暉做得對,就應該把東西退了,送這麽貴重的東西,不還得讓星暉替他辦事啊?”
蘇星暉點頭道:“他就算不讓我替他辦事,這麽貴重的東西我也不能收。”
蘇文軍道:“你有這種態度我就放心了。”
郭素華也笑道:“咱兒子走不了歪路啊!”
初一過去之後,一家人又去寶塔鄉給外公和舅舅拜了年,這一年,兩個舅舅種藕掙了不少錢,他們帶頭成立了一家合作社,不但自己掙了錢,還帶領村裏的老百姓們也掙了不少錢。
郭家的房子也進行了翻修,幾十年房齡的老房子了,也到了應該翻修的時候,翻修過後的新房子,亮堂多了,看到父母和兩個弟弟都過上了好日子,郭素華心裏也是開心多了。
迴到上俊,讓蘇星暉有些驚喜的是,初三這天,陸小雅上家裏來拜年了。
陸小雅來之前,並沒有給蘇星暉打電話,這給了蘇星暉很大的驚喜,也讓蘇文軍和郭素華很驚喜。
要知道陸家的家世比蘇家要好得多,一般這種家世出身的女孩子,都不會這麽有禮數,多少有一些不懂事,可是陸小雅卻太過懂事,太過乖巧了。
她先是陪著蘇星暉千裏迢迢從京城趕迴來,給蘇文軍慶祝生日,又在初三這一天,先來給蘇家拜年,這真的不是一般的女孩子能做得到的。
就憑這兩件事情,蘇文軍和郭素華就真心接受了這個準媳婦,他們也真心覺得蘇星暉的眼光太好了,能找到這麽一個幾乎是無可挑剔的女朋友。
陸小雅來家拜年,坐了一會兒,郭素華便眉開眼笑的讓蘇星暉帶陸小雅出去玩,蘇星暉便帶著陸小雅出去了。
九十年代的上俊縣,縣城的年味還是很濃的,街上到處都有人在放著鞭炮,今天初三,是上俊風俗裏送年的日子,在不停響起的鞭炮聲中,兩人在街上隨意的逛著。
蘇星暉道:“你今天不迴江城吧?”
陸小雅道:“那你希不希望我迴江城呢?”
蘇星暉笑道:“我當然不希望你迴江城了。”
陸小雅道:“那我就不迴江城唄,等你初五去江城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
蘇星暉點頭道:“那樣最好了。”
陸小雅道:“你們這裏好熱鬧啊!”
蘇星暉道:“是啊,今天是送年的日子,家家都得放鞭炮,熱鬧著呢,怎麽,你們那裏不熱鬧嗎?”
陸小雅道:“我們大院裏可沒這麽熱鬧,鞭炮放得少。”
蘇星暉點了點頭,省委大院裏住了不少高級幹部,有不少還是退休了的高級幹部,年紀大的人,喜歡清靜,自然放鞭炮就放得少了,不過鞭炮放少了也就少了許多年味兒。
當然,鞭炮放多了也有許多弊病,再過幾年,江城應該就徹底禁鞭了,這樣的事情是各有利弊,總的來說,禁鞭比不禁要好,年味兒可以用其它的民俗活動來代替。
兩人走到商業街口,看到一隊龍燈和一隊彩龍船進了商業街,陸小雅興致勃勃的說:“我們進去看看。”
舞龍燈和彩龍船是上俊縣過年的一種風俗,龍燈也就是用布紮成的一條龍,身長二十多米,直徑兩尺左右,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一個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
而彩龍船則是用竹子和布紮成的一條微型龍舟,中間是空的,一個女子或者是一位男扮女裝的表演者站在船的中央,雙手提著船邊,嘴裏唱著龍船調,前邊有一個老艄公引路,船的左右兩邊有一隊人載歌載舞,來給觀眾表演。
這都是上俊民間喜聞樂見的年俗,一般是上俊縣城周邊的村子組織到縣城來表演的,一直會從大年初一表演到元宵節,當然,要表演這個,也得年景好,年景不好的話,有多少人有心思來表演這個。
在動亂年間,這些年俗被稱為是糟粕,封建殘餘,而被禁止,各村的龍燈和彩龍船都被革命小將們焚毀,十幾年間,這兩樣民俗都絕跡了,改革開放以來,這些民俗也在慢慢的恢複。
當然,前些年農村的經濟不是很好,舞龍燈和彩龍船的村子不多,這兩年經濟越來越好,龍燈和彩龍船又興旺起來了。
兩人跟著那龍燈和彩龍船進了商業街,隻見他們在一家服裝店門口表演了一番,表演得很是熱鬧,那條龍燈被幾十人舞得上下翻飛,煞是好看,可惜現在是白天,要是晚上的話,龍燈裏麵的燭火會在空中帶出一條條火線,那就更壯觀了。
蘇星暉道:“小雅,咱們吃了晚飯再出來看,那就更好看了。”
陸小雅點頭道:“那好啊,在我們大院裏,可看不到這個。”
龍燈和彩龍船舞罷之後,周圍幾個店鋪裏香煙和糕點盒子雪花一般的扔了出來,這也是上俊縣的習俗,龍燈隊和彩龍船上門表演,那是來拜年送福的,凡是店鋪或者單位,都要有所表示才行,當然,東西不拘多少,算是討個彩頭吧。
這麽大冷的天,張開山的背後冷汗卻涔涔而下,一想到這樣的後果,他就有些頭皮發麻,如果國家真的發展到了那個地步,那是什麽概念?他有些不敢想了。
張開山拍了一下書桌道:“絕對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蘇星暉道:“所以,這土地轉讓金絕對不能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上俊縣還是得好好發展工業、農業,實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啊。”
張開山點頭道:“行,你說得有道理,這件事情我會好好琢磨的。對了,修建公園的事情,我也會找專家來進行論證,爭取早日形成提案,在常委會上通過。”
蘇星暉道:“那太好了,張叔叔,這個公園項目,絕對會成為您政治生涯裏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張開山微笑道:“星暉,今年咱們什麽時候去江城拜年?”
蘇星暉道:“要不還是初五去吧,每年都是初五。”
張開山點頭道:“好的,那就定好了,初五去。”
初一這天,蘇星暉給在上俊縣的長輩們都拜了年,同時,也有一些他的同事和屬下來給他拜了年,當然,這些人都沒敢帶什麽貴重的禮物,頂多也就是一些糕點和水果,蘇星暉作為禮尚往來,也給他們帶了一些迴禮。
郭素華道:“星暉啊,這給你拜年的人,比給你爸拜年的人還多了。”
蘇文軍道:“現在星暉好歹也是一級領導幹部嘛,給他拜年的人當然多了,這不是中國特色嗎?”
蘇星暉其實也挺頭疼的,這麽多人,來了他也要招待,還要陪別人聊天,其實也挺累的,不過他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中國特色嘛,別人給他拜年,他要是不給好臉色,別人還以為他心裏有意見呢。
這天來給蘇星暉拜年的還有原來在猛虎嶺的一些屬下,比如野豬溝村的一些村幹部,還有曾祥林、萬興安等人都來過,不過,這一次夏竹沒來,這倒讓蘇星暉有些詫異。
夏蘭私底下告訴他說,夏竹本來是想要來的,不過她猶豫半天,後來還是沒來,她可能是怕蘇星暉現在的女朋友誤會吧,但是她給蘇星暉帶了一份拜年的禮物,讓夏蘭帶來了。
蘇星暉心中不勝唏噓,他當然能想得到夏竹心中的那種矛盾和糾結,不過他能說什麽呢?他也隻能在心中說一句,這傻姑娘。
孫斯年也還是讓自己的兩個女兒一起到蘇家拜了個年,名義上是說給蘇文軍拜年,其實,蘇星暉知道,他這是做給自己看的。
孫斯年讓女兒帶來了不少禮物,其中包括兩瓶茅台,兩條中華煙,不過蘇星暉還是執意讓孫雪菲姐妹倆帶迴去了,隻留下了一些糕點和水果。
雖然蘇星暉對孫雪菲姐妹倆沒有什麽好感,可是畢竟這是過年,別人來拜年,伸手不打笑臉人嘛,因此,他還是耐著性子陪著兩人聊了一會兒。
兩姐妹走後,郭素華問道:“星暉,我看你的樣子,好像並不是很喜歡這姐妹倆,為什麽啊?”
蘇星暉當然不能說出真正的原因,他對郭素華道:“她們的爸爸太勢利眼了,我不太喜歡。”
蘇文軍道:“是的,說是給我拜年,其實我哪認識他?他不就是看星暉現在在縣裏走紅嗎?所以來拍星暉的馬屁的,要不然會送那麽貴重的東西?”
郭素華其實也不喜歡這姐妹倆,主要是孫雪菲妝化得太濃,而孫雪蘭上了門跟個悶葫蘆似的,一聲不吭。她點頭道:“星暉做得對,就應該把東西退了,送這麽貴重的東西,不還得讓星暉替他辦事啊?”
蘇星暉點頭道:“他就算不讓我替他辦事,這麽貴重的東西我也不能收。”
蘇文軍道:“你有這種態度我就放心了。”
郭素華也笑道:“咱兒子走不了歪路啊!”
初一過去之後,一家人又去寶塔鄉給外公和舅舅拜了年,這一年,兩個舅舅種藕掙了不少錢,他們帶頭成立了一家合作社,不但自己掙了錢,還帶領村裏的老百姓們也掙了不少錢。
郭家的房子也進行了翻修,幾十年房齡的老房子了,也到了應該翻修的時候,翻修過後的新房子,亮堂多了,看到父母和兩個弟弟都過上了好日子,郭素華心裏也是開心多了。
迴到上俊,讓蘇星暉有些驚喜的是,初三這天,陸小雅上家裏來拜年了。
陸小雅來之前,並沒有給蘇星暉打電話,這給了蘇星暉很大的驚喜,也讓蘇文軍和郭素華很驚喜。
要知道陸家的家世比蘇家要好得多,一般這種家世出身的女孩子,都不會這麽有禮數,多少有一些不懂事,可是陸小雅卻太過懂事,太過乖巧了。
她先是陪著蘇星暉千裏迢迢從京城趕迴來,給蘇文軍慶祝生日,又在初三這一天,先來給蘇家拜年,這真的不是一般的女孩子能做得到的。
就憑這兩件事情,蘇文軍和郭素華就真心接受了這個準媳婦,他們也真心覺得蘇星暉的眼光太好了,能找到這麽一個幾乎是無可挑剔的女朋友。
陸小雅來家拜年,坐了一會兒,郭素華便眉開眼笑的讓蘇星暉帶陸小雅出去玩,蘇星暉便帶著陸小雅出去了。
九十年代的上俊縣,縣城的年味還是很濃的,街上到處都有人在放著鞭炮,今天初三,是上俊風俗裏送年的日子,在不停響起的鞭炮聲中,兩人在街上隨意的逛著。
蘇星暉道:“你今天不迴江城吧?”
陸小雅道:“那你希不希望我迴江城呢?”
蘇星暉笑道:“我當然不希望你迴江城了。”
陸小雅道:“那我就不迴江城唄,等你初五去江城的時候,我跟你一起去。”
蘇星暉點頭道:“那樣最好了。”
陸小雅道:“你們這裏好熱鬧啊!”
蘇星暉道:“是啊,今天是送年的日子,家家都得放鞭炮,熱鬧著呢,怎麽,你們那裏不熱鬧嗎?”
陸小雅道:“我們大院裏可沒這麽熱鬧,鞭炮放得少。”
蘇星暉點了點頭,省委大院裏住了不少高級幹部,有不少還是退休了的高級幹部,年紀大的人,喜歡清靜,自然放鞭炮就放得少了,不過鞭炮放少了也就少了許多年味兒。
當然,鞭炮放多了也有許多弊病,再過幾年,江城應該就徹底禁鞭了,這樣的事情是各有利弊,總的來說,禁鞭比不禁要好,年味兒可以用其它的民俗活動來代替。
兩人走到商業街口,看到一隊龍燈和一隊彩龍船進了商業街,陸小雅興致勃勃的說:“我們進去看看。”
舞龍燈和彩龍船是上俊縣過年的一種風俗,龍燈也就是用布紮成的一條龍,身長二十多米,直徑兩尺左右,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布包裹塗色而成。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一個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
而彩龍船則是用竹子和布紮成的一條微型龍舟,中間是空的,一個女子或者是一位男扮女裝的表演者站在船的中央,雙手提著船邊,嘴裏唱著龍船調,前邊有一個老艄公引路,船的左右兩邊有一隊人載歌載舞,來給觀眾表演。
這都是上俊民間喜聞樂見的年俗,一般是上俊縣城周邊的村子組織到縣城來表演的,一直會從大年初一表演到元宵節,當然,要表演這個,也得年景好,年景不好的話,有多少人有心思來表演這個。
在動亂年間,這些年俗被稱為是糟粕,封建殘餘,而被禁止,各村的龍燈和彩龍船都被革命小將們焚毀,十幾年間,這兩樣民俗都絕跡了,改革開放以來,這些民俗也在慢慢的恢複。
當然,前些年農村的經濟不是很好,舞龍燈和彩龍船的村子不多,這兩年經濟越來越好,龍燈和彩龍船又興旺起來了。
兩人跟著那龍燈和彩龍船進了商業街,隻見他們在一家服裝店門口表演了一番,表演得很是熱鬧,那條龍燈被幾十人舞得上下翻飛,煞是好看,可惜現在是白天,要是晚上的話,龍燈裏麵的燭火會在空中帶出一條條火線,那就更壯觀了。
蘇星暉道:“小雅,咱們吃了晚飯再出來看,那就更好看了。”
陸小雅點頭道:“那好啊,在我們大院裏,可看不到這個。”
龍燈和彩龍船舞罷之後,周圍幾個店鋪裏香煙和糕點盒子雪花一般的扔了出來,這也是上俊縣的習俗,龍燈隊和彩龍船上門表演,那是來拜年送福的,凡是店鋪或者單位,都要有所表示才行,當然,東西不拘多少,算是討個彩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