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酬謝百官的賜筵開始了。皇上在首席坐定之後說:“朕剛才去太後那裏請安,太
後老佛爺傳下懿旨,說一年中隻有正月初一、十五、仲秋和端午這幾個重要節日,大家忙了
這麽多日子了,該讓辦差的人們鬆泛一下。弘時你們兄弟過來,為眾大臣們敬酒。”雍正說完,自己先動筷,夾了一口菜吃,眾人這才敢舉著用餐。
弘時、弘曆和弘晝這哥仨,今天是四更起身,先按父皇規定,讀了一個時辰的書。然後
五更剛到,就進來隨著皇上到各處進香,現在已是正午時分,肚子裏早就咕咕亂叫了。眼看
著這滿桌的珍饈佳肴,不但一口也不敢吃,還得圍著十幾張桌子給大臣們敬酒,連一點不高
興也不敢帶出來。弘曆和弘晝還沒什麽,弘時卻實在是忍受不住了。樓外,幾十名侍衛們吃得正香哪!侍衛得了旨意,當然能吃,可是,他們兄弟三人卻不行。弘時這個饞哪,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他氣憤地說:“不就是胙肉嗎。有什麽了不起的?弘晝,你看,他們能吃,咱也能吃!”說著動手切了一塊遞給弘晝。弘晝年紀還小也早就忍不住餓了,但他左右看看,還是不敢吃。弘曆卻站在一旁冷眼觀瞧,既不和哥哥爭,也不出麵幹涉。弘時哪把四弟放在眼裏呀,卻早就大吃大嚼起來了。
一個太監走出來傳旨:“寶王爺,萬歲叫你進去哪!”
弘時忙問:“是單叫四弟,還是我們一同進去?”
邢年迴道:“萬歲單叫四爺,沒聽見叫二位爺同去。”
“你知道為什麽單叫他一人嗎?”
“迴三爺話,奴才隻聽見一句,好像萬歲要賜四爺吃。”
弘時一聽這話,臉上立刻就變了顏色,用眼角翻著弘曆說:“好啊四弟,我們倆可是淨等著沾你的光了!”
弘曆不願多說什麽,隻是向三哥一躬,便走了進去。
廣生樓上弘曆看見父皇,所以一進來先就恭恭敬敬地對行禮,站在雍正身後
雍正迴過身來,帶著愛憐的神色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真是越看越高興。弘曆與他的哥哥
弟弟都不同,弘時因為知道父皇崇尚儉樸,所以常常是穿得皺皺巴巴地故作姿態;弘晝年紀
還小,有時就不免顯得邋遢。弘曆則完全不同,穿一身半舊的團龍褂子,漿洗得幹幹淨淨,
熨燙得平平整整。剃得簇青的頭後麵,一條油光水滑的大辮子直垂到腰間,襯著那目黑似
漆、麵白如玉的臉龐,穩重儒雅又瀟灑風流。雍正指著他向大家說:“你們都已知道,江浙的總督、巡撫和布政使三位大員一同被革職查抄了。他們是怎麽壞事的呢?就是朕的這位四阿哥帶人一連查了幾個月,才查出這群墨吏,也才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眾人一聽這話全都把目光轉向弘曆阿哥,哦,怪不得老長時間見不到他,原來他下去化
裝私訪了!昨天來的邸報上說,江浙三大憲同時解組罷官鎖拿進京,他們看了還不知這三人
是犯了什麽罪呢,原來又是貪墨。
雍正從容不迫地繼續說道:“國家對有功之臣從來是不吝惜封賞的,皇子貴戚也不例
外。趁著今天這個好日子,眾臣工都在這裏,朕下旨:弘曆著進寶親王,賞帶十顆東
珠!”弘曆一聽此諭,連忙跪下叩頭。可是雍正不等他說話就接著說:“廷玉,筵席一散,你就擬旨明發天下!”
弘曆這時才有了說話機會,他伏地叩頭說:“兒臣何德何能,如何能當得起父皇這等重
獎?”
雍正笑笑說:“你怎麽當不起?你辦事能沉得下去,能務實,不虛誇,這就很是難得。
這一餐端午筵席直吃到未末時分才告結束。雍正對所有與筵的人都有賞賜,胤秘還格
外受寵。
胤秘此行,是奉了皇上的聖諭,專程到十三阿哥的廉王府傳旨的。他的大轎剛在門前落
下,就有小太監跑了過來,一聽說胤秘還帶著聖旨,更是不敢怠慢,打了個千,便飛也似
地跑了。頃刻間,隻聽禮炮三響,府門洞開,怡親王頭戴朝冠,領著合府上下人等迎了
出來,把胤秘讓進正廳,南麵站定。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又說:“臣恭叩萬歲
聖安,聆聽聖諭!”
胤秘應了一聲;“聖躬安!”向下一看,見十三一臉莊重,便擺著架子開口說道:
“怡親王才識卓著,多有建樹,又日夜勤勞王事,不避煩難。著即加封為總理王大臣,
賞雙親王俸,仍在上書房,與胤秘共謀國事,輔佐朕躬。欽此!”
“臣謝恩。”怡親王深深地磕下頭去。
宣旨使命一完,胤秘走了下來,雙手摻起十三,一甩馬蹄袖就要行禮。十三連忙上前
扶住:“二十四弟,這如何使得?來呀!西花廳設筵,弟請!”
胤秘可不想再來攪和這個混水了。他知道,十三府是個是非之地,哪還敢在這裏停留,十三哥,您的厚情我隻好改日再領了。今兒個皇上要去暢春園,要我從駕……”
別看十三這話說得隨隨便便,從容不迫,可哪一句都是綿裏藏針,字字都帶著骨頭。他
對雍正皇帝的心思,更是讓人吃驚。“十三哥既然這麽說,我要是不肯留下來,就是失禮
了。其實,十三原來就是親王,如今又恩加了總理王大臣,進職加俸,天子駕前第一人,誰
能和你相比呢,我真是該為您慶賀才是。”
“哈哈哈哈……”十三放聲大笑,“說得好,走,跟我到花廳去!”
胤秘懷著一肚子的狐疑,跟著十三來到後書房,卻見裏麵有兩個不大認識的人正在下
棋。十三走上前來,拉著胤秘說:“來來來,我來為你們引見一下。瞧見了嗎,這位就是
上書房行走兼兵部吏部的忠郡王。。。。。。。。。。。。。。。。。。。。。。。事罷。胤秘自己迴府
後老佛爺傳下懿旨,說一年中隻有正月初一、十五、仲秋和端午這幾個重要節日,大家忙了
這麽多日子了,該讓辦差的人們鬆泛一下。弘時你們兄弟過來,為眾大臣們敬酒。”雍正說完,自己先動筷,夾了一口菜吃,眾人這才敢舉著用餐。
弘時、弘曆和弘晝這哥仨,今天是四更起身,先按父皇規定,讀了一個時辰的書。然後
五更剛到,就進來隨著皇上到各處進香,現在已是正午時分,肚子裏早就咕咕亂叫了。眼看
著這滿桌的珍饈佳肴,不但一口也不敢吃,還得圍著十幾張桌子給大臣們敬酒,連一點不高
興也不敢帶出來。弘曆和弘晝還沒什麽,弘時卻實在是忍受不住了。樓外,幾十名侍衛們吃得正香哪!侍衛得了旨意,當然能吃,可是,他們兄弟三人卻不行。弘時這個饞哪,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他氣憤地說:“不就是胙肉嗎。有什麽了不起的?弘晝,你看,他們能吃,咱也能吃!”說著動手切了一塊遞給弘晝。弘晝年紀還小也早就忍不住餓了,但他左右看看,還是不敢吃。弘曆卻站在一旁冷眼觀瞧,既不和哥哥爭,也不出麵幹涉。弘時哪把四弟放在眼裏呀,卻早就大吃大嚼起來了。
一個太監走出來傳旨:“寶王爺,萬歲叫你進去哪!”
弘時忙問:“是單叫四弟,還是我們一同進去?”
邢年迴道:“萬歲單叫四爺,沒聽見叫二位爺同去。”
“你知道為什麽單叫他一人嗎?”
“迴三爺話,奴才隻聽見一句,好像萬歲要賜四爺吃。”
弘時一聽這話,臉上立刻就變了顏色,用眼角翻著弘曆說:“好啊四弟,我們倆可是淨等著沾你的光了!”
弘曆不願多說什麽,隻是向三哥一躬,便走了進去。
廣生樓上弘曆看見父皇,所以一進來先就恭恭敬敬地對行禮,站在雍正身後
雍正迴過身來,帶著愛憐的神色看了看自己的兒子,真是越看越高興。弘曆與他的哥哥
弟弟都不同,弘時因為知道父皇崇尚儉樸,所以常常是穿得皺皺巴巴地故作姿態;弘晝年紀
還小,有時就不免顯得邋遢。弘曆則完全不同,穿一身半舊的團龍褂子,漿洗得幹幹淨淨,
熨燙得平平整整。剃得簇青的頭後麵,一條油光水滑的大辮子直垂到腰間,襯著那目黑似
漆、麵白如玉的臉龐,穩重儒雅又瀟灑風流。雍正指著他向大家說:“你們都已知道,江浙的總督、巡撫和布政使三位大員一同被革職查抄了。他們是怎麽壞事的呢?就是朕的這位四阿哥帶人一連查了幾個月,才查出這群墨吏,也才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眾人一聽這話全都把目光轉向弘曆阿哥,哦,怪不得老長時間見不到他,原來他下去化
裝私訪了!昨天來的邸報上說,江浙三大憲同時解組罷官鎖拿進京,他們看了還不知這三人
是犯了什麽罪呢,原來又是貪墨。
雍正從容不迫地繼續說道:“國家對有功之臣從來是不吝惜封賞的,皇子貴戚也不例
外。趁著今天這個好日子,眾臣工都在這裏,朕下旨:弘曆著進寶親王,賞帶十顆東
珠!”弘曆一聽此諭,連忙跪下叩頭。可是雍正不等他說話就接著說:“廷玉,筵席一散,你就擬旨明發天下!”
弘曆這時才有了說話機會,他伏地叩頭說:“兒臣何德何能,如何能當得起父皇這等重
獎?”
雍正笑笑說:“你怎麽當不起?你辦事能沉得下去,能務實,不虛誇,這就很是難得。
這一餐端午筵席直吃到未末時分才告結束。雍正對所有與筵的人都有賞賜,胤秘還格
外受寵。
胤秘此行,是奉了皇上的聖諭,專程到十三阿哥的廉王府傳旨的。他的大轎剛在門前落
下,就有小太監跑了過來,一聽說胤秘還帶著聖旨,更是不敢怠慢,打了個千,便飛也似
地跑了。頃刻間,隻聽禮炮三響,府門洞開,怡親王頭戴朝冠,領著合府上下人等迎了
出來,把胤秘讓進正廳,南麵站定。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又說:“臣恭叩萬歲
聖安,聆聽聖諭!”
胤秘應了一聲;“聖躬安!”向下一看,見十三一臉莊重,便擺著架子開口說道:
“怡親王才識卓著,多有建樹,又日夜勤勞王事,不避煩難。著即加封為總理王大臣,
賞雙親王俸,仍在上書房,與胤秘共謀國事,輔佐朕躬。欽此!”
“臣謝恩。”怡親王深深地磕下頭去。
宣旨使命一完,胤秘走了下來,雙手摻起十三,一甩馬蹄袖就要行禮。十三連忙上前
扶住:“二十四弟,這如何使得?來呀!西花廳設筵,弟請!”
胤秘可不想再來攪和這個混水了。他知道,十三府是個是非之地,哪還敢在這裏停留,十三哥,您的厚情我隻好改日再領了。今兒個皇上要去暢春園,要我從駕……”
別看十三這話說得隨隨便便,從容不迫,可哪一句都是綿裏藏針,字字都帶著骨頭。他
對雍正皇帝的心思,更是讓人吃驚。“十三哥既然這麽說,我要是不肯留下來,就是失禮
了。其實,十三原來就是親王,如今又恩加了總理王大臣,進職加俸,天子駕前第一人,誰
能和你相比呢,我真是該為您慶賀才是。”
“哈哈哈哈……”十三放聲大笑,“說得好,走,跟我到花廳去!”
胤秘懷著一肚子的狐疑,跟著十三來到後書房,卻見裏麵有兩個不大認識的人正在下
棋。十三走上前來,拉著胤秘說:“來來來,我來為你們引見一下。瞧見了嗎,這位就是
上書房行走兼兵部吏部的忠郡王。。。。。。。。。。。。。。。。。。。。。。。事罷。胤秘自己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