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太陽初升。


    唐蘇閉目盤腿坐在陽台上,迎著朝陽紫氣,以一種有規律的韻動調節著唿吸。


    這是《如來神掌》裏自帶的內功心法。


    在他旁邊,跟著他一起修習這套內功心法的,還有武德輝和厲池。


    武德輝緊閉雙目,氣息淵深綿長。


    這是內功心法入了門的征兆。


    而厲池卻是滿臉漲紅,渾身扭扭捏捏,讓人一看就心生不快之意。


    這是連氣感都沒有培育出來,心猿難定,完全沒有效果。


    唐蘇吃了過期的大還丹,擁有三十幾年的內力,有這樣的基礎來修習《如來神掌》的內功心法,再加上雲蘿公主在旁的指點,自然是一日千裏,很快就入了門,在體內構築了氣脈,將藥力轉化而來的內力收束在氣脈之中,從而杜絕了每日無意識的揮散,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


    而武德輝資質過人,在古代就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習武天才,這一點,在電影裏,雲蘿公主就不止說了一次。


    電影裏,武德輝和厲池同樣吃了半根大還丹,厲池吃的大還丹還多一點。


    但厲池就無法修習《如來神掌》,隻得修煉要求低些的《七旋斬》。


    而武德輝就不一樣了,在雲蘿公主的親身調教下,僅僅一晚上的時間,就學會了《如來神掌》前八式。


    這樣的表現,不是天才還能說是什麽嗎?


    這一點就連唐蘇都比不過。


    他已經練過了,別說八式,就連《如來神掌》第一式“佛飛西天”,他都無法完全掌握,需要多次練習,熟能生巧,才能像電影裏的武德輝運用自如。


    第一式都如此,其他就更加不用說了。


    當然,現在沒有深厚內力的武德輝,麵對不設防的《如來神掌》,他也是練不成的。


    …………………………………………………………………………………………………………………………………………


    良久。


    太陽的光線變得強烈了一些。


    唐蘇行完最後一遍內功心法,運轉內力鬥轉周身氣脈,最後如百川歸海,化為一道帶有霸道之意的暖流,流入了丹田之內,猶如一個火爐。


    唐蘇睜開了眼睛,眼眸之中一道亮光閃過,正好這時,武德輝也行功完畢,長唿了一口氣後,同樣睜開了眼睛,剛好對上了唐蘇的眼睛。


    兩人無言對視一眼,又默默轉開。


    厲池聽到聲響,迫不及待地也睜開了眼睛,嘴中叫道,“好累啊。終於完成早課了。”


    “他們兩個是真正做完了早課,而你隻是在做白費工。”一身硬朗的特異功能訪問團團長嚴真從他們身後走來,語氣嚴厲地批評厲池道。


    “萬事開頭難啊!修煉內功沒有那麽容易的嘛。再說了,我這不是在努力嗎?早晚有一天我一定能練成的。”沒心沒肺,厚臉皮的厲池解釋道。


    “那你一定要求神拜佛,保佑你長命百歲,這樣你才有那麽一絲機會修煉入門。”嚴真搖搖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你看看阿輝,人家跟你一樣,都是沒有基礎,從頭練起,這幾天下來,阿輝練出了氣感,還練出了微薄的內力,正要嚐試勾連氣脈。”


    “而唐蘇,修行更是一日千裏,不僅構築任督二脈這兩條氣脈,形成了小周天循環,還打通了奇經八脈,形成了大周天循環,一身內力在八條氣脈之內運轉不休,從此以後日積月累,會越來越強。”


    “這不能怪我啊。誰叫這家夥把整個大還丹都吃了,好東西也不懂得分享一下。”厲池還在反駁道。


    “你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嚴真徹底對他無語了,不再搭理他,而是把目光放到武德輝和唐蘇兩人身上,道,“你們兩個練得怎麽樣?”


    “挺好的,嚴真師傅,我覺得身體暖唿唿的,好像胃口也越來越好,感覺我能多吃三碗飯。”武德輝審視了一下自身的情況,道。


    “嗯。古人講精氣神。其實習武之人的內力,就是來自於精力。更準確來說,就是分解各種食物之後用特殊唿吸節奏調解而得以運用的精力。你胃口大開,是正常的,也是好事。這說明了你的進步很快,古代的豪俠往往能日啖一牛,你能做到這一步,內功才能說得上登堂入室。”嚴真點評道,轉過頭,又問唐蘇,“啊蘇,你覺得如何?”


    “很好!全身的內力構築成了氣脈,內力在奇經八脈之中流轉不休,我感覺我隨便一拳能打死一頭牛了,打碎一塊大石,輕輕一跳就有二三層樓高。”唐蘇感受著身上澎湃的內力,道。


    與之前不同,之前的內力是不受唐蘇掌控的。


    現在按照《如來神掌》上的內功心法,構築出其特有的氣脈之後,將一身內力收束在氣脈之後,就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自身深厚的內力了。


    氣脈,其實就是華夏古人所說的經脈。


    現代醫學通過解剖人體,一直找不到所謂的經脈。


    穴會倒是可以用神經元富集地方來解釋,但是經脈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卻是從沒有發現過。


    因為人體本身就沒有經脈這種東西。


    古代的賢者智者,通過長久歲月的研究,嚐試,發現通過一些特殊的唿吸節奏或者吃下某些天才地寶,身體會產生某種獨特的感覺,這就是氣感,也是最初內功的起源。


    後來經過一代代的發展,改進,培育氣感的方法越來越先進,效率越來越高,身體內的氣感也越來越強,就像有一團氣流在身體各處亂竄,暖唿唿的,涼颼颼的,從而不懼寒暑,更兼有大力。


    但是氣流每天每夜都會在消耗。


    古人急切需要一種可以長久保存氣流的方法,不要今天打坐練出來的氣感,明天什麽都沒做,就消耗了大半。


    基於這種需求,氣脈被發明了出來。


    古人發現,身體內存在多處特殊地帶,氣感形成的氣流在身體內流過的時候,經過這些特殊地帶,會有一些氣流被保存進入裏麵,不會輕易被消耗掉。


    於是古人給身體內的這些特殊地帶,取名為穴會。


    而人體諸多穴會之中,臍下,胸口,還有眉心間的位置,能保存大量的氣流。


    古人分別給它們命名為丹田,檀中穴,以及泥丸宮。


    再後來,有天縱之才,偶然發現,以氣感做基,將各個穴會用氣流連接起來,形成的氣脈,不僅可以避免氣流的消耗,而且,還可以極大地提升每天氣流的產生量。


    這些氣脈,就被古人稱為了經脈。


    慢慢地,古人又發現,不同的穴會連接方式,帶來的效果又各不相同,有的效率低,有的效果超高,有的能增添耐力,有的還能養生。


    於是,百花齊放。


    不同的穴會連接方式被嚐試出來,經過一代代發展,就成了後來的所謂內功心法了。


    但這種嚐試是十分危險的,動不動就會“走火入魔”,全身癱瘓,或者自爆而死。


    所以說,每一份內功心法上,上麵都是累累白骨和無盡心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決鬥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所並收藏我真沒想決鬥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