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梅披著大衣,走向馬廄,騎上大宛馬,駛向北方,直奔夏都興慶府。到達興慶府之後,唐青梅徑自前往夏國皇宮。
唐青梅慢步走入殿內,夏崇宗李乾順與皇後耶律南仙正在對坐品茶。
唐青梅跪膝道:“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耶律南仙道:“青梅,你多久未曾迴宮了,讓本宮好生掛念。”語畢,雙手扶起唐青梅。
唐青梅道:“是兒臣不孝,讓父皇、母後擔心了。”
李乾順道:“青梅,你也不小了。朕問你:你是我李家骨肉,漂泊在外,為了掩去公主身份,無奈換姓更名,但是,姓氏千千萬萬,朕為何偏偏選‘唐’?”
唐青梅道:“青梅不解,願父皇賜教。”
李乾順道:“我族是黨項人,祖上被賜姓李,沿襲至今。但我族不能隻有漢人的姓氏,更應有漢人的文化與技藝,朕的夢想便是夏國有朝一日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人民富足。而‘唐’便是漢人王朝鼎盛的代表,唐代君王的姓氏亦是‘李’。”
唐青梅會心地點點頭。
耶律南仙道:“青梅,苦命的孩子,自小就離開了本宮與你父皇。”語畢,耶律南仙掩麵而泣。
李乾順道:“青梅,尊師曹芙清祖輩乃是漢人,朕讓你自小在青麓宮中成大,一是為了你能習得一身本領;二是為了讓你見見世麵;三是讓你耳濡目染漢人文化。”
唐青梅道:“兒臣知道父皇的勞苦用心,兒臣也定不會讓父皇與母後失望。”
耶律南仙泣道:“青梅,在外可要好好照顧自己。”
唐青梅道:“兒臣知道,謝母後掛心。”
李乾順道:“朕聽聞你之前隨同甄玥去過一次中原,還去過一次遼東?”
唐青梅道:“是的,父皇。”
李乾順道:“路上可遇到什麽心儀男子?”
唐青梅不經意間微微露出笑容,但笑容立即收去,不語。
李乾順道:“朕與曹掌門的意思想必你也明白,所以,朕不希望你有兒女私情。”
唐青梅道:“是,父皇。”
唐青梅自小生活在青麓宮,很少迴到夏國皇宮,對於皇宮裏的樓台軒榭、花草蟲魚,她是那麽的陌生,而宮內的太監、侍女對於這位公主卻是極其敬畏,因為公主即便是迴宮了,也見不到幾麵,即便見到了幾麵,請安叩首間也看不清她的容貌,隻知道她生得白皙美麗,清麗脫俗。
迴到皇宮三日中的最後一夜,唐青梅裹著裘衣獨步走在花園之內,思索著自己的命運,感覺之前的兩次遠行雖然兇險,但是友人之間彼此信任、互相照顧、共同禦敵,反而甚是溫暖,想到繼位青麓宮掌門之後,承擔著一派興衰,再也不能肆意地遊走在江湖之上,不能過著俠客般驚險卻充滿人情味的生活,心中滿是失落。唐青梅站在池塘邊,看著蕭索的天空,明白自己不是普通人家女子,不得不肩負起一定的責任,唐青梅閉上眼,告誡自己,絕不能讓父皇與師父失望。這時,一隻信鴿從天邊飛來,唐青梅取下信箋,上麵寫著:“明日啟程。”唐青梅望著這極為簡單的四個字,心中頓生溫暖。
唐青梅拿出一條薄絲,寫上:“明早定歸”。捆綁之後撫摸著信鴿,漸漸地,信鴿飛離視野。
翌日早朝之後,唐青梅拜別李乾順與耶律南仙,啟程返迴青麓宮。待唐青梅到達鍾秀山下,發現甄玥等人已在山下等候多時,稍作言語,眾人便起身東行。五日之後,甄玥、楊天慕、林玄香、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六人到達玄天門山腳,此時的青州亦是白雪一片。
甄玥道:“煩勞二位通報一聲,甄玥、林玄香、楊天慕等人前來拜訪。”
一山門弟子道:“掌門特意交代過,甄醫仙前來不必通報,請六位直接上山便可。”
甄玥道:“如此甚好。”
六人順著積雪的石階,沿山而上。
林玄香道:“甄師妹,身入惡地,一切小心為妙。”
楊天慕道:“是啊,表姐,林女俠說得沒錯。”
甄玥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不想讓這群惡人看出我們的膽寒罷了。”
唐青梅道:“甄醫仙言之有理,既來之則安之。”
莫如秋看著唐青梅,讚許地點點頭。
玄天門正廳之內,蕭夢揚顯出一臉的不耐煩,道:“蔡宰相,今日是第七日聽你說:‘甄玥與楊天慕定會前來’了。”
蔡京道:“少莊主少安毋躁,本相從不妄言。”
蕭夢揚道:“近日北方女真狗賊十分活躍,我還等著前去踏平他們,若是下次替蔡宰相‘拔刺’仍需要如此長的時間,恕蕭某無能為力。”
蔡京道:“楊天慕、甄玥一死,遼國同樣很有好處。其中道理,還需本相言明?”
蕭如玉道:“蔡宰相說得沒錯,如果宋國人都像蔡宰相這般和善,我大遼早就可以全力剿滅女真了。”
蔡京沉思片刻,道:“靜遠大師仍無音信?”
蕭夢揚道:“那個禿驢,非得跟那個藍衣女娃較勁,什麽沁雪劍法,我勸他早死了這條心。”
這時,甄玥等六人走了進來,藏於暗處的水寒之見六人神采奕奕,很是驚奇,心想:“風哥此時不知身在何處”。水寒之不知,此時的葉風尚在彩蝶峽穀避世養傷。出行之前,甄玥有意不將行蹤告知葉風,以讓其好生療傷,防止傷勢加重。
甄玥道:“蔡宰相,多年未見,你奸詐的麵容絲毫未變啊。”
蕭夢揚道:“少廢話,要說話也拿拳腳說話。”
蔡京道:“不急,讓其等臨死前盡情說出心中遺願。”
蕭如玉道:“本姑娘最感興趣的便是這事了。蔡宰相,你要是把這兩個大男人折磨哭了,本姑娘便由衷地佩服你。”
林玄香道:“誰笑誰哭可不一定。”
甄玥道:“蔡京,是你設計,我才被白家趕出家門,至今母女天各一方,仍未相認。今日便做個了斷。”
唐青梅慢步走入殿內,夏崇宗李乾順與皇後耶律南仙正在對坐品茶。
唐青梅跪膝道:“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耶律南仙道:“青梅,你多久未曾迴宮了,讓本宮好生掛念。”語畢,雙手扶起唐青梅。
唐青梅道:“是兒臣不孝,讓父皇、母後擔心了。”
李乾順道:“青梅,你也不小了。朕問你:你是我李家骨肉,漂泊在外,為了掩去公主身份,無奈換姓更名,但是,姓氏千千萬萬,朕為何偏偏選‘唐’?”
唐青梅道:“青梅不解,願父皇賜教。”
李乾順道:“我族是黨項人,祖上被賜姓李,沿襲至今。但我族不能隻有漢人的姓氏,更應有漢人的文化與技藝,朕的夢想便是夏國有朝一日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人民富足。而‘唐’便是漢人王朝鼎盛的代表,唐代君王的姓氏亦是‘李’。”
唐青梅會心地點點頭。
耶律南仙道:“青梅,苦命的孩子,自小就離開了本宮與你父皇。”語畢,耶律南仙掩麵而泣。
李乾順道:“青梅,尊師曹芙清祖輩乃是漢人,朕讓你自小在青麓宮中成大,一是為了你能習得一身本領;二是為了讓你見見世麵;三是讓你耳濡目染漢人文化。”
唐青梅道:“兒臣知道父皇的勞苦用心,兒臣也定不會讓父皇與母後失望。”
耶律南仙泣道:“青梅,在外可要好好照顧自己。”
唐青梅道:“兒臣知道,謝母後掛心。”
李乾順道:“朕聽聞你之前隨同甄玥去過一次中原,還去過一次遼東?”
唐青梅道:“是的,父皇。”
李乾順道:“路上可遇到什麽心儀男子?”
唐青梅不經意間微微露出笑容,但笑容立即收去,不語。
李乾順道:“朕與曹掌門的意思想必你也明白,所以,朕不希望你有兒女私情。”
唐青梅道:“是,父皇。”
唐青梅自小生活在青麓宮,很少迴到夏國皇宮,對於皇宮裏的樓台軒榭、花草蟲魚,她是那麽的陌生,而宮內的太監、侍女對於這位公主卻是極其敬畏,因為公主即便是迴宮了,也見不到幾麵,即便見到了幾麵,請安叩首間也看不清她的容貌,隻知道她生得白皙美麗,清麗脫俗。
迴到皇宮三日中的最後一夜,唐青梅裹著裘衣獨步走在花園之內,思索著自己的命運,感覺之前的兩次遠行雖然兇險,但是友人之間彼此信任、互相照顧、共同禦敵,反而甚是溫暖,想到繼位青麓宮掌門之後,承擔著一派興衰,再也不能肆意地遊走在江湖之上,不能過著俠客般驚險卻充滿人情味的生活,心中滿是失落。唐青梅站在池塘邊,看著蕭索的天空,明白自己不是普通人家女子,不得不肩負起一定的責任,唐青梅閉上眼,告誡自己,絕不能讓父皇與師父失望。這時,一隻信鴿從天邊飛來,唐青梅取下信箋,上麵寫著:“明日啟程。”唐青梅望著這極為簡單的四個字,心中頓生溫暖。
唐青梅拿出一條薄絲,寫上:“明早定歸”。捆綁之後撫摸著信鴿,漸漸地,信鴿飛離視野。
翌日早朝之後,唐青梅拜別李乾順與耶律南仙,啟程返迴青麓宮。待唐青梅到達鍾秀山下,發現甄玥等人已在山下等候多時,稍作言語,眾人便起身東行。五日之後,甄玥、楊天慕、林玄香、李憐玉、唐青梅、莫如秋六人到達玄天門山腳,此時的青州亦是白雪一片。
甄玥道:“煩勞二位通報一聲,甄玥、林玄香、楊天慕等人前來拜訪。”
一山門弟子道:“掌門特意交代過,甄醫仙前來不必通報,請六位直接上山便可。”
甄玥道:“如此甚好。”
六人順著積雪的石階,沿山而上。
林玄香道:“甄師妹,身入惡地,一切小心為妙。”
楊天慕道:“是啊,表姐,林女俠說得沒錯。”
甄玥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不想讓這群惡人看出我們的膽寒罷了。”
唐青梅道:“甄醫仙言之有理,既來之則安之。”
莫如秋看著唐青梅,讚許地點點頭。
玄天門正廳之內,蕭夢揚顯出一臉的不耐煩,道:“蔡宰相,今日是第七日聽你說:‘甄玥與楊天慕定會前來’了。”
蔡京道:“少莊主少安毋躁,本相從不妄言。”
蕭夢揚道:“近日北方女真狗賊十分活躍,我還等著前去踏平他們,若是下次替蔡宰相‘拔刺’仍需要如此長的時間,恕蕭某無能為力。”
蔡京道:“楊天慕、甄玥一死,遼國同樣很有好處。其中道理,還需本相言明?”
蕭如玉道:“蔡宰相說得沒錯,如果宋國人都像蔡宰相這般和善,我大遼早就可以全力剿滅女真了。”
蔡京沉思片刻,道:“靜遠大師仍無音信?”
蕭夢揚道:“那個禿驢,非得跟那個藍衣女娃較勁,什麽沁雪劍法,我勸他早死了這條心。”
這時,甄玥等六人走了進來,藏於暗處的水寒之見六人神采奕奕,很是驚奇,心想:“風哥此時不知身在何處”。水寒之不知,此時的葉風尚在彩蝶峽穀避世養傷。出行之前,甄玥有意不將行蹤告知葉風,以讓其好生療傷,防止傷勢加重。
甄玥道:“蔡宰相,多年未見,你奸詐的麵容絲毫未變啊。”
蕭夢揚道:“少廢話,要說話也拿拳腳說話。”
蔡京道:“不急,讓其等臨死前盡情說出心中遺願。”
蕭如玉道:“本姑娘最感興趣的便是這事了。蔡宰相,你要是把這兩個大男人折磨哭了,本姑娘便由衷地佩服你。”
林玄香道:“誰笑誰哭可不一定。”
甄玥道:“蔡京,是你設計,我才被白家趕出家門,至今母女天各一方,仍未相認。今日便做個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