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甄玥、楊天慕、莫如秋、林玄香、唐青梅五人到達鍾秀山,來到映雪閣。雖時方仲秋,但因鍾秀山地勢高聳,且遇寒流南襲,此時的映雪閣外已是積雪一片。承天台上有數十名弟子練劍,劍光清冷,更顯山高寒意濃。曹芙清矗立閣中,見眾人歸來,十分欣喜,道:“甄醫仙、楊將軍,無恙便好。”
甄玥道:“此次多虧玄香師姐、唐姑娘相助,要不我等兇多吉少。”
楊天慕道:“曹掌門,大恩不言謝,此番恩情楊某謹記在心。”
曹芙清道:“甄醫仙、楊將軍客氣了。二位請入坐。”眾人坐下之後,曹芙清道:“甄玥,我怎見你麵帶愁容,莫非還有什麽棘手之事糾纏於心?”
甄玥道:“不瞞曹掌門。天慕雖已脫險,但弟妹此刻卻不知身在何處。”
曹芙清麵色變得低沉,道:“此話怎講?”
甄玥道:“我事先與憐玉約好,我去救天慕,她暫且跟隨葉風前往河南府等我消息。前幾日,玄香師姐告知我憐玉已經前往彩蝶峽穀。可是,昨日我等迴到彩蝶峽穀時,卻沒有看到弟妹蹤影。”
曹芙清道:“會不會楊夫人自己去了其他地方?”
甄玥道:“弟妹花容月貌,傾慕者甚多,而天慕此刻又是我大宋要犯,憐玉隻要一露麵,很快便會被人發現。我想,弟妹定不會隨便走動。”
曹芙清道:“如此看來,楊夫人應是被人擄走。可是,依彩蝶峽穀的地形,即便是之前去過幾次,隻要沒有你的帶領,亦會摸不清方向。如此說來,這人究竟會是何人?”
甄玥道:“依我推測,弟妹與葉風進入彩蝶峽穀之時,已被人暗中跟蹤,但直至現在,我尚不能推測出擄走弟妹的究竟是何人。”
林玄香道:“不是蕭夢揚,不是靜遠,那會是何人?”
唐青梅道:“甄醫仙不用太過擔心,隻要我等跟隨引路的雨蜂,應能很快找到楊夫人的藏身之處。”
當初甄玥配製影蝶青煙時,曹芙清提供了幾種藥材,所以,對於影蝶青煙的功效,曹芙清了然於胸。曹芙清道:“既然如此,待查清楊夫人去處後再行商量,你等一路辛苦,不妨先行歇息。”
甄玥道:“天慕,曹掌門言之有理。”
楊天慕無奈點頭,與甄玥走出映雪閣。
唐青梅迴到廂房,對鏡梳妝時,曹芙清走了進來,道:“青梅。”
唐青梅隨即起身,道:“師父。”
曹芙清道:“這次出行,可有收獲?”
唐青梅道:“弟子收獲甚多。”
曹芙清道:“前日令尊前來,臨走時告知我待你迴來之後轉告你一聲,他與令堂想你迴家一趟。”
唐青梅微微思索,道:“師父,可否等我跟隨甄醫仙與楊將軍尋迴楊夫人之後再迴家中?”
曹芙清道:“這是你的家事,為師不管。”曹芙清沉默片刻,道:“與你一同迴來的那位少俠,是何人?”
唐青梅道:“其是莫如秋,天柱派上清道長門下高徒。”
曹芙清道:“倒是位眉清目秀、英俊瀟灑的男子。但是,青麓宮掌門不得有兒女私情,所以,為師希望你能做到心如止水。為師之語,想必你也明白。”
唐青梅道:“師父垂青徒兒,徒兒感恩萬分,但請師父原諒徒兒隻願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青麓宮弟子。”
曹芙清道:“為師不能忤逆令尊的一番心意,況且你又是我青麓宮這輩弟子中武學悟性最高、品行容貌最佳之人。”
唐青梅道:“但……”
曹芙清道:“你先好好歇息,此事以後再提。”
唐青梅道:“是,師父。”
殘月爬上枝頭,天色已晚。
楊天慕走進甄玥房間,道:“表姐。”
甄玥道:“天慕,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去找你。”
楊天慕道:“表姐找我可是為了憐玉之事。”
甄玥道:“正是。”
楊天慕道:“請問表姐已經想好對策了麽?”
甄玥道:“尚且沒有,但是在此幹等著實不是辦法。”甄玥端杯茶遞與楊天慕,楊天慕接過杯子,輕輕抿一口。甄玥道:“大宋北部代州、真定府、雄州等地與遼國接壤,憐玉若是被押往遼國,必定經過其中一個地方,趁影蝶青煙的藥效尚未散去,我等不如由西至東尋找,若能發現蕭夢揚與靜遠之行蹤,順藤摸瓜,應能尋得憐玉。”
楊天慕道:“如此甚好。”
甄玥道:“綁架憐玉之人定與蕭夢揚、靜遠相識,隻是現在不知憐玉是被押往遼國大同府的霧龍山莊,還是長白山的普度寺。”
楊天慕道:“是啊,但憐玉之事應不會驚動遼國朝廷。”
甄玥道:“沒錯,蕭夢揚與靜遠是想以憐玉為誘餌引我等上鉤。區區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李憐玉遠遠不能讓遼國朝廷滿意,遼廷應隻關心此次事件的結果,而不會在意過程。”
楊天慕道:“不知前方有多少艱險在等著你我。”
甄玥道:“論武學修為,我等不是蕭夢揚與靜遠的對手,想要成功救迴憐玉,必須智取。”
楊天慕道:“表姐所言極是。天色不早了,表姐,還請早些歇息。”
翌日辰時,甄玥、楊天慕與莫如秋來到映雪閣中。
甄玥道:“曹掌門,我與天慕、如秋先行告辭,等成功救迴憐玉之後,我等再來討饒。”
曹芙清道:“甄醫仙、楊將軍、莫少俠一路小心。”
林玄香道:“區區三人前往遼國,著實勢單力薄。掌門師姐,師妹請求與甄醫仙、楊將軍、莫少俠一同前往。”
曹芙清道:“也好,玄香師妹,那便再辛苦你一趟。”
唐青梅站於一旁,看著曹芙清,眼神中夾雜著一些畏懼,但更多的卻是期待。曹芙清見此,道:“青梅,為師準許你也一同前去。為師知曉,即便你留在青麓宮中,心也還是和甄醫仙與楊將軍在一起。”
唐青梅喜道:“多謝師父。”
甄玥拜別曹芙清,牽著靈鳳來到青麓宮馬廄之前,林玄香與唐青梅因有先前夏國晉王所贈的大宛馬,便不再於馬廄之中選馬。在楊天慕與莫如秋二人挑得心儀坐騎之後,五人策馬東行。
甄玥道:“此次多虧玄香師姐、唐姑娘相助,要不我等兇多吉少。”
楊天慕道:“曹掌門,大恩不言謝,此番恩情楊某謹記在心。”
曹芙清道:“甄醫仙、楊將軍客氣了。二位請入坐。”眾人坐下之後,曹芙清道:“甄玥,我怎見你麵帶愁容,莫非還有什麽棘手之事糾纏於心?”
甄玥道:“不瞞曹掌門。天慕雖已脫險,但弟妹此刻卻不知身在何處。”
曹芙清麵色變得低沉,道:“此話怎講?”
甄玥道:“我事先與憐玉約好,我去救天慕,她暫且跟隨葉風前往河南府等我消息。前幾日,玄香師姐告知我憐玉已經前往彩蝶峽穀。可是,昨日我等迴到彩蝶峽穀時,卻沒有看到弟妹蹤影。”
曹芙清道:“會不會楊夫人自己去了其他地方?”
甄玥道:“弟妹花容月貌,傾慕者甚多,而天慕此刻又是我大宋要犯,憐玉隻要一露麵,很快便會被人發現。我想,弟妹定不會隨便走動。”
曹芙清道:“如此看來,楊夫人應是被人擄走。可是,依彩蝶峽穀的地形,即便是之前去過幾次,隻要沒有你的帶領,亦會摸不清方向。如此說來,這人究竟會是何人?”
甄玥道:“依我推測,弟妹與葉風進入彩蝶峽穀之時,已被人暗中跟蹤,但直至現在,我尚不能推測出擄走弟妹的究竟是何人。”
林玄香道:“不是蕭夢揚,不是靜遠,那會是何人?”
唐青梅道:“甄醫仙不用太過擔心,隻要我等跟隨引路的雨蜂,應能很快找到楊夫人的藏身之處。”
當初甄玥配製影蝶青煙時,曹芙清提供了幾種藥材,所以,對於影蝶青煙的功效,曹芙清了然於胸。曹芙清道:“既然如此,待查清楊夫人去處後再行商量,你等一路辛苦,不妨先行歇息。”
甄玥道:“天慕,曹掌門言之有理。”
楊天慕無奈點頭,與甄玥走出映雪閣。
唐青梅迴到廂房,對鏡梳妝時,曹芙清走了進來,道:“青梅。”
唐青梅隨即起身,道:“師父。”
曹芙清道:“這次出行,可有收獲?”
唐青梅道:“弟子收獲甚多。”
曹芙清道:“前日令尊前來,臨走時告知我待你迴來之後轉告你一聲,他與令堂想你迴家一趟。”
唐青梅微微思索,道:“師父,可否等我跟隨甄醫仙與楊將軍尋迴楊夫人之後再迴家中?”
曹芙清道:“這是你的家事,為師不管。”曹芙清沉默片刻,道:“與你一同迴來的那位少俠,是何人?”
唐青梅道:“其是莫如秋,天柱派上清道長門下高徒。”
曹芙清道:“倒是位眉清目秀、英俊瀟灑的男子。但是,青麓宮掌門不得有兒女私情,所以,為師希望你能做到心如止水。為師之語,想必你也明白。”
唐青梅道:“師父垂青徒兒,徒兒感恩萬分,但請師父原諒徒兒隻願做一名普普通通的青麓宮弟子。”
曹芙清道:“為師不能忤逆令尊的一番心意,況且你又是我青麓宮這輩弟子中武學悟性最高、品行容貌最佳之人。”
唐青梅道:“但……”
曹芙清道:“你先好好歇息,此事以後再提。”
唐青梅道:“是,師父。”
殘月爬上枝頭,天色已晚。
楊天慕走進甄玥房間,道:“表姐。”
甄玥道:“天慕,你來得正好,我正要去找你。”
楊天慕道:“表姐找我可是為了憐玉之事。”
甄玥道:“正是。”
楊天慕道:“請問表姐已經想好對策了麽?”
甄玥道:“尚且沒有,但是在此幹等著實不是辦法。”甄玥端杯茶遞與楊天慕,楊天慕接過杯子,輕輕抿一口。甄玥道:“大宋北部代州、真定府、雄州等地與遼國接壤,憐玉若是被押往遼國,必定經過其中一個地方,趁影蝶青煙的藥效尚未散去,我等不如由西至東尋找,若能發現蕭夢揚與靜遠之行蹤,順藤摸瓜,應能尋得憐玉。”
楊天慕道:“如此甚好。”
甄玥道:“綁架憐玉之人定與蕭夢揚、靜遠相識,隻是現在不知憐玉是被押往遼國大同府的霧龍山莊,還是長白山的普度寺。”
楊天慕道:“是啊,但憐玉之事應不會驚動遼國朝廷。”
甄玥道:“沒錯,蕭夢揚與靜遠是想以憐玉為誘餌引我等上鉤。區區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李憐玉遠遠不能讓遼國朝廷滿意,遼廷應隻關心此次事件的結果,而不會在意過程。”
楊天慕道:“不知前方有多少艱險在等著你我。”
甄玥道:“論武學修為,我等不是蕭夢揚與靜遠的對手,想要成功救迴憐玉,必須智取。”
楊天慕道:“表姐所言極是。天色不早了,表姐,還請早些歇息。”
翌日辰時,甄玥、楊天慕與莫如秋來到映雪閣中。
甄玥道:“曹掌門,我與天慕、如秋先行告辭,等成功救迴憐玉之後,我等再來討饒。”
曹芙清道:“甄醫仙、楊將軍、莫少俠一路小心。”
林玄香道:“區區三人前往遼國,著實勢單力薄。掌門師姐,師妹請求與甄醫仙、楊將軍、莫少俠一同前往。”
曹芙清道:“也好,玄香師妹,那便再辛苦你一趟。”
唐青梅站於一旁,看著曹芙清,眼神中夾雜著一些畏懼,但更多的卻是期待。曹芙清見此,道:“青梅,為師準許你也一同前去。為師知曉,即便你留在青麓宮中,心也還是和甄醫仙與楊將軍在一起。”
唐青梅喜道:“多謝師父。”
甄玥拜別曹芙清,牽著靈鳳來到青麓宮馬廄之前,林玄香與唐青梅因有先前夏國晉王所贈的大宛馬,便不再於馬廄之中選馬。在楊天慕與莫如秋二人挑得心儀坐騎之後,五人策馬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