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廣漠無邊。


    直徑為四個天文單位的流浪星係正在朝著宇宙中心高速飛去。


    由於流浪星係如今的速度高達1.5倍光速,在飛行的過程中就發生了很有趣的一幕。


    當恆星陸塵所發出的光射到星係外時,或是有宇宙間的恆星光照射過來時,直接就會被流浪星係迅速甩開,從宇宙層麵上看去,就仿佛整個流浪星係跑在光的前麵,而且距離越拉越開,顯得非常神奇!


    與此同時,當流浪星係正在宏觀宇宙中高速飛行之時。


    微觀層麵下的兩個生物文明也不閑著,地球文明和光合文明為了宣傳陸塵所提出的熵減法則,便將熵減法則的內容修訂了一番,編輯成一本書,在地球和綠星上全球免費發行,讓兩個文明的人民可以免費學習。


    因為恆星陸塵在流浪星係中的特殊地位,再加上熵減法則是一套新的宇宙觀,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爭相觀看,在兩個文明內部還掀起了一陣熵熱潮。


    自從進入流浪宇宙時代,天文學、天文物理學等與宇宙相關的學科漸漸成為了熱門學科,就算不是相關專業的人,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對宇宙都會有一定的基礎了解。


    這是時代變遷後所帶來的變化與好處。


    除了生物文明本來就具有的好奇與趨熱性。


    二級文明空前發達的生產力也解放了勞動者,如今每個人的業餘時間都大大增加,可以盡情的、自由的去追求自己的愛好。


    現如今的時代,人們也從追求物質享受提升到了追求精神享受。


    隨著熵減法則漸漸在兩個文明內普及開來後,人們對於太陽爸爸的敬仰與信仰無形間又提高了很多,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並且,人們對恆星陸塵的印象也從一開始的像大山般可靠的太陽爸爸,慢慢轉變為有知識內涵的恆星級天體文明。


    人們也慢慢意識到,原來太陽爸爸不隻能量爆表,知識涵養也非常之厚實。


    於是,在之後所舉辦的全球文學創作大賽中,恆星陸塵還被邀請成為比賽評委。


    就這樣,在往後的流浪歲月中,恆星陸塵經常會通過一些活動與兩個文明內的人進行互動。


    時間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慢慢渡過,當過了三十多年後,第二個百年計劃中的星際對撞機終於建設完成了。


    隻見此刻,在地球公轉軌道上方大約三千千米處,環繞著一圈非常特殊的設備,看上去就好像是跟隨著地球一起圍繞恆星陸塵公轉的金屬隧道,更像是帶在地球頭上的金屬星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台設備正是剛剛修建好的星際對撞機,總長為9.4億千米,平均直徑為五百米,可以將任何粒子加速到近光速碰撞,以此來探索宇宙中的新粒子。


    為了修建這套設備,地球文明和光合文明一共出動了近十萬台太空作業機器人,花了大約三十多年才真正修建完成,是一個堪稱史詩級的星際工程。


    此外,在這台星際對撞機上還修建了一個簡易空間站,以供科學家平時生活與工作。


    隨著星際對撞機修建完成後,科學團隊對空間能與空間粒子的研究有了突飛猛的進展。


    在一次強子對撞實驗中,科學家們意外製造出了小型黑洞,那是將無數顆複合粒子壓縮碰撞在一起所形成的,密度非常之高,隻有一顆彈珠大小,隻可惜這個人造小型黑洞存在的時間非常短,幾十秒就消失了。


    科學家們隻能觀測到黑洞形成時的短暫過程,也得知了小型黑洞對空間的作用現象,這將有且於科學家們解開空間粒子的秘密。


    此外,科學家們根據從海盜文明處得到的空間能技術原理與空粒器資料,經過三十多年的反複驗證,終於將第一台空粒器製造了出來。


    隻見空粒器是一台直徑為一千千米的漩渦形設備,內部纏繞著一圈圈特殊電纜所組成的小型磁場,當通電工作後,夜態氦分流係統會將磁組件冷卻至-271度,使得磁組件變成超導體狀態,大大的減少了電阻的損失和能量的消耗,以此來凝聚一個超強力磁場,再利用磁場來吸收太空中粒子漲落時釋放出來的海量能量。


    與此同時。


    戰星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隻不過,戰星計劃實施起來實際卻要比別的計劃要困難一點。


    倒不是技術方麵的問題,雖然技術也確實有一些難度,但更困難的是材料供應。


    畢竟要將地球和綠星這樣兩個龐大的行星改造成戰星,那需要的金屬材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把地球和綠星上的金屬礦挖光都不夠,更別提瘋狂挖光金屬礦會對兩顆行星產生多麽大的破壞。


    因此,為了解決戰星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的原料問題。


    流浪聯盟內部經過商議後決定,戰星計劃所需的金屬材料暫時先從流浪號身上挖取。


    因為流浪號本來就是金屬行星,從流浪號上挖取的金屬材料還免了冶煉的程序,直接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用於建造。


    而且,最重要的是損失一些行星質量對於流浪號來說並不算什麽,而戰星計劃眼下卻是迫在眉睫。反正以後的探險之旅,肯定會遇到很多的資源,到時候流浪號隨便吸收一下,損失的質量就補迴來了。


    而據戰星計劃的規劃,兩個文明打算在兩顆行星上建立起一整套最先進的行星攻防係統,高度約為400千米,與大氣層相差無幾,表麵覆蓋著各類防護設備與武器設備,最終所需要的金屬預計為16個行星質量。


    也就是說,地球和綠星各需要8個行星質量的金屬。


    要知道,地球和綠星都隻有十幾個行星質量,自然不可能挖出這麽多的金屬。


    而在解決了材料問題後,戰星計劃進展神速,從恆星陸塵的視角看去,每一天地球和綠星上的變化都日新月異。


    就這樣,在整個流浪聯盟的通力合作下,經過了近一百年的辛勤奮鬥,陸塵所提出來的兩個百年計劃終於順利完成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地球文明和光合文明都已成為了三級文明,地球和綠星在兩個文明的改造下,也真正的成為了兩顆行星戰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浪隕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小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小縫並收藏流浪隕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