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於,一條清澈的,散布著鵝卵石的水渠,從豐親王府橫亙而過。
阮明姿知道,這絕不是個小工程。所以,先前桓白瑜問她改建意見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有說過。
眼下水渠的水清可見底,間或幾尾錦鯉在水裏自由自在的遊來遊去,阮明姿甚至還看到鵝卵石的縫隙裏,幾隻小小的螃蟹正臥在那兒。
阮明姿在拱橋的欄杆上趴著,看著下麵的水渠,喜歡的不得了。
“你怎麽想到弄一個水渠啊?”阮明姿趴在欄杆上,迴過頭來看向桓白瑜,眼裏滿是細細碎碎的光。
桓白瑜看著阮明姿,抿了抿唇:“你之前在我這養病的時候,提過一句,要是有個水渠可以挽起褲腿來下水抓魚就好了。”
阮明姿頓時想了起來。
她當時天天在輪椅上,無聊的要死,有天中午的午飯是紅燒魚,她看著那盤紅燒魚,隨口說了一句。
沒想到桓白瑜一直記著。
阮明姿心裏別提多甜了,笑得比花兒還燦爛。
她朝桓白瑜伸開手,一副求抱抱的模樣。
桓白瑜被阮明姿的笑容晃了神,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定定的站在那兒。
看著就像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模樣。
若是旁人,說不得會被桓白瑜這副樣子給嚇得心裏直嘀咕。
但阮明姿已經很了解桓白瑜了。
桓白瑜,很多時候,隻是不善於表達而已。
阮明姿見桓白瑜沒有反應,她也沒介意。
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她笑嘻嘻的直接撲入桓白瑜懷裏。
什麽矜持不矜持的,自己的男人,矜持個毛線啊。
阮明姿在桓白瑜胸口處蹭了蹭。
桓白瑜身子微微一僵,愣了好一會兒,才有些僵硬的把手放在了阮明姿的身上,輕輕的拍了拍。
阮明姿又蹭了蹭,美滋滋道:“阿礁,我真的好喜歡你。”
桓白瑜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半晌,才聲音有些低的迴道:“我也……很心悅你。”
阮明姿美得幾乎能上天。
她甚至都不想跟桓白瑜提舒安楠跟太子的事了。
這樣幸福美滿的時刻,提起那些個小人,是非常煞風景的。
但阮明姿轉念一想,若是太子跟舒安楠密謀的事,真的如她想像那樣……還是得跟桓白瑜說一聲才行。
阮明姿忍不住歎了口氣。
摟著阮明姿的桓白瑜立時發現了,他有些不易察覺的緊張起來:“怎麽了?……是有哪裏不喜歡?”
阮明姿搖了搖頭,撅了下嘴:“是我想起另外一樁不大開心的事。有點掃興。”
“何事?”
阮明姿歎了口氣,從桓白瑜懷裏出來,倚在身後的拱橋欄杆上:“還能什麽事。”
她把今兒舒安楠悄悄去了太子別院那兒的事一說,桓白瑜的臉色微凝,眼裏也是閃過一抹厭惡。
“我知道了。”他凝聲道,“這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讓蘇一塵他們去盯著。”
阮明姿點了點頭,又輕聲的問:“我一直沒問,太子……怎麽總感覺一直在針對你?他對你的敵意,到底是哪裏來的?”
怎麽說太子也是未來的儲君,聽說也是早早就被立成了東宮。
按理說,這樣一個打小得天獨厚的天之驕子,怎麽老盯著桓白瑜不放?
……其實,阮明姿心裏隱隱約約有個想法。
隻是這個想法著實有些大不敬。
阮明姿也覺得荒謬。
且她也不好問桓白瑜那麽隱私的事。
不過,這會兒,她即將嫁入豐親王府,這些事,按理說也能算是她的家事。
再加上太子又一副要興風作浪搞事的樣子,阮明姿猶豫了下,還是問了出來。
桓白瑜拉著阮明姿的手,眼眸低垂,聲音又低又沉,輕描淡寫的,拋下了一個重磅雷彈:
“……大概是因為,桓毓昭猜到了我是永安帝的私生子吧。”
桓白瑜這麽輕描淡寫,就把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說了出來,驚的阮明姿瞪大了眼睛,說不出話來。
好在阮明姿原本就對此有所猜測,再加上民間其實也對此早有些風言風語——隻是阮明姿真沒想過,這事竟然是真的。
阮明姿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她臉色也有些凝重:“……太子是怕你同他搶皇位?”
如果桓白瑜隻是單純的,永安帝的弟弟,那確實威脅不到桓毓昭的東宮太子之位。
但,若桓白瑜是永安帝的兒子……
那單看永安帝對桓白瑜的寵愛,確實對桓毓昭來說,是個威脅。
桓白瑜淡淡道:“我對皇位沒興趣,是桓毓昭自己疑心病太重。永安帝也不會把皇位傳給我,這樣豈不是昭告天下,我是他同母後的兒子?”
說到這時,桓白瑜有些譏諷的扯了扯嘴角。
阮明姿頓時心疼的無以複加,她又撲到桓白瑜懷裏,輕輕的拍著桓白瑜的背:“……我的阿礁,這麽多年,你受委屈了。”
少女的聲音又輕又低,然而落到桓白瑜的耳裏,卻像是最溫柔最撫慰的風,輕輕的拂過他那顆冷硬的心。
桓白瑜抱著阮明姿,心想,上天終究待他不薄。
“……我是機緣巧合下知道這事的。”桓白瑜語氣平靜,聲音淡淡的,“那會兒我還小,比較調皮,躲在帷幕後麵,誰也不知道我在那兒……後來我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聽到皇上跟我母後在殿裏吵架,提到了我的身世。”
阮明姿心疼的很,無聲的輕輕拍了拍桓白瑜的背。
“我那會兒才知道,原來我不是先帝的兒子……原來,我母後同永安帝,在進宮前就認識。陰錯陽差,母後進了宮。當時先帝病重,又憐惜母後年紀尚小,待母後極好。有一日,永安帝喝醉了酒……”桓白瑜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語氣更冷了幾分,“先帝去世的時候,當時甘太後還是貴妃,她趁著朝綱動亂,夥同前朝一些官員,想逼我母後殉葬,若非當時母後有了我……”
桓白瑜聲音添了一分冷意,他淡淡道:“……當時我在帷幕後,聽到母後同永安帝說,若非當時甘太後相逼,她根本不想留下我這個孽種。”
阮明姿知道,這絕不是個小工程。所以,先前桓白瑜問她改建意見的時候,她甚至都沒有說過。
眼下水渠的水清可見底,間或幾尾錦鯉在水裏自由自在的遊來遊去,阮明姿甚至還看到鵝卵石的縫隙裏,幾隻小小的螃蟹正臥在那兒。
阮明姿在拱橋的欄杆上趴著,看著下麵的水渠,喜歡的不得了。
“你怎麽想到弄一個水渠啊?”阮明姿趴在欄杆上,迴過頭來看向桓白瑜,眼裏滿是細細碎碎的光。
桓白瑜看著阮明姿,抿了抿唇:“你之前在我這養病的時候,提過一句,要是有個水渠可以挽起褲腿來下水抓魚就好了。”
阮明姿頓時想了起來。
她當時天天在輪椅上,無聊的要死,有天中午的午飯是紅燒魚,她看著那盤紅燒魚,隨口說了一句。
沒想到桓白瑜一直記著。
阮明姿心裏別提多甜了,笑得比花兒還燦爛。
她朝桓白瑜伸開手,一副求抱抱的模樣。
桓白瑜被阮明姿的笑容晃了神,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定定的站在那兒。
看著就像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模樣。
若是旁人,說不得會被桓白瑜這副樣子給嚇得心裏直嘀咕。
但阮明姿已經很了解桓白瑜了。
桓白瑜,很多時候,隻是不善於表達而已。
阮明姿見桓白瑜沒有反應,她也沒介意。
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她笑嘻嘻的直接撲入桓白瑜懷裏。
什麽矜持不矜持的,自己的男人,矜持個毛線啊。
阮明姿在桓白瑜胸口處蹭了蹭。
桓白瑜身子微微一僵,愣了好一會兒,才有些僵硬的把手放在了阮明姿的身上,輕輕的拍了拍。
阮明姿又蹭了蹭,美滋滋道:“阿礁,我真的好喜歡你。”
桓白瑜好半天都沒反應過來,半晌,才聲音有些低的迴道:“我也……很心悅你。”
阮明姿美得幾乎能上天。
她甚至都不想跟桓白瑜提舒安楠跟太子的事了。
這樣幸福美滿的時刻,提起那些個小人,是非常煞風景的。
但阮明姿轉念一想,若是太子跟舒安楠密謀的事,真的如她想像那樣……還是得跟桓白瑜說一聲才行。
阮明姿忍不住歎了口氣。
摟著阮明姿的桓白瑜立時發現了,他有些不易察覺的緊張起來:“怎麽了?……是有哪裏不喜歡?”
阮明姿搖了搖頭,撅了下嘴:“是我想起另外一樁不大開心的事。有點掃興。”
“何事?”
阮明姿歎了口氣,從桓白瑜懷裏出來,倚在身後的拱橋欄杆上:“還能什麽事。”
她把今兒舒安楠悄悄去了太子別院那兒的事一說,桓白瑜的臉色微凝,眼裏也是閃過一抹厭惡。
“我知道了。”他凝聲道,“這事你不用擔心,我會讓蘇一塵他們去盯著。”
阮明姿點了點頭,又輕聲的問:“我一直沒問,太子……怎麽總感覺一直在針對你?他對你的敵意,到底是哪裏來的?”
怎麽說太子也是未來的儲君,聽說也是早早就被立成了東宮。
按理說,這樣一個打小得天獨厚的天之驕子,怎麽老盯著桓白瑜不放?
……其實,阮明姿心裏隱隱約約有個想法。
隻是這個想法著實有些大不敬。
阮明姿也覺得荒謬。
且她也不好問桓白瑜那麽隱私的事。
不過,這會兒,她即將嫁入豐親王府,這些事,按理說也能算是她的家事。
再加上太子又一副要興風作浪搞事的樣子,阮明姿猶豫了下,還是問了出來。
桓白瑜拉著阮明姿的手,眼眸低垂,聲音又低又沉,輕描淡寫的,拋下了一個重磅雷彈:
“……大概是因為,桓毓昭猜到了我是永安帝的私生子吧。”
桓白瑜這麽輕描淡寫,就把這個驚天動地的消息說了出來,驚的阮明姿瞪大了眼睛,說不出話來。
好在阮明姿原本就對此有所猜測,再加上民間其實也對此早有些風言風語——隻是阮明姿真沒想過,這事竟然是真的。
阮明姿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她臉色也有些凝重:“……太子是怕你同他搶皇位?”
如果桓白瑜隻是單純的,永安帝的弟弟,那確實威脅不到桓毓昭的東宮太子之位。
但,若桓白瑜是永安帝的兒子……
那單看永安帝對桓白瑜的寵愛,確實對桓毓昭來說,是個威脅。
桓白瑜淡淡道:“我對皇位沒興趣,是桓毓昭自己疑心病太重。永安帝也不會把皇位傳給我,這樣豈不是昭告天下,我是他同母後的兒子?”
說到這時,桓白瑜有些譏諷的扯了扯嘴角。
阮明姿頓時心疼的無以複加,她又撲到桓白瑜懷裏,輕輕的拍著桓白瑜的背:“……我的阿礁,這麽多年,你受委屈了。”
少女的聲音又輕又低,然而落到桓白瑜的耳裏,卻像是最溫柔最撫慰的風,輕輕的拂過他那顆冷硬的心。
桓白瑜抱著阮明姿,心想,上天終究待他不薄。
“……我是機緣巧合下知道這事的。”桓白瑜語氣平靜,聲音淡淡的,“那會兒我還小,比較調皮,躲在帷幕後麵,誰也不知道我在那兒……後來我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聽到皇上跟我母後在殿裏吵架,提到了我的身世。”
阮明姿心疼的很,無聲的輕輕拍了拍桓白瑜的背。
“我那會兒才知道,原來我不是先帝的兒子……原來,我母後同永安帝,在進宮前就認識。陰錯陽差,母後進了宮。當時先帝病重,又憐惜母後年紀尚小,待母後極好。有一日,永安帝喝醉了酒……”桓白瑜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語氣更冷了幾分,“先帝去世的時候,當時甘太後還是貴妃,她趁著朝綱動亂,夥同前朝一些官員,想逼我母後殉葬,若非當時母後有了我……”
桓白瑜聲音添了一分冷意,他淡淡道:“……當時我在帷幕後,聽到母後同永安帝說,若非當時甘太後相逼,她根本不想留下我這個孽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