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率領紅巾軍大隊殺入藍田縣城,守城元軍死的死,降的降,不到一個時辰,就完全占領的了縣城內。他登上城牆觀看城外,城外依舊戰鬥激烈。他對著城外還在頑強戰鬥的元軍們高唿:“你們的城池已被我們占領了,快快投降,不要再做垂死掙紮了。”元軍看到城樓上懸掛的大宋國旗幟,再看到城牆上站滿了為勝利歡慶的紅巾軍將士們,頓時軍心大亂。


    崔德看到時機成熟,就下城樓指揮城內大軍又反身殺出城外,支援城外軍隊。


    城外的紅巾軍們本有些支持不住,即將被打散之際,看到藍田縣城已被己方占領,大批戰友從城內殺出前來支援,頓時軍心大振,裏應外合,痛擊元軍。


    看到大勢已去,元軍開始潰敗,郎中郭擇善早已和總帥汪長生奴合兵一處,他勸說道:“總帥,敵人氣勢正盛,宜避其鋒芒,日後再戰。”汪長生奴問:“那退向何處?”郭擇善說:“此地西南是霸上,居高臨下,占盡地理優勢。我們何不搶占先機,以圖反擊。”汪長生奴向西南方望去,果然一處山塬綿延無邊,是軍隊駐紮的絕佳之地。他急忙下令道:“全軍向西南方霸上撤退,快速占據高地,以圖反擊。”


    汪長生奴命部將他裏奇斷後,掩護大軍撤離,自己和郭擇善帶領大軍向霸上飛奔而去。


    霸上本是元軍駐地後方,空無一人,不費吹灰之力,元軍大隊就都撤離到高塬霸上。


    李武等見元軍向霸上撤退,但無法阻止,等追趕臨近霸上時,元軍居高臨下,箭如雨下,部隊傷亡很大,隻好下令收兵,退迴藍田縣城,等待時機再戰。


    晚上,在藍田縣衙召開了軍事會議。李武對眾將說:“元軍雖敗,主力猶存。我軍雖勝,傷亡很大。今元軍據霸上,長安必發兵來支援。明日之戰如何布置,希諸位暢所欲言。“


    崔德第一個發言。崔德說:“據我們安置在長安城裏的線人來報,長安城已據兵十萬之眾,各處城門戒備森嚴。如今我們兵疲將少,糧草和武器都接濟不上。若繼續向長安進發,必然是硬碰硬,於我方不利啊。”


    押運糧草剛剛到來的李喜喜說道:“孤軍深入,乃兵家之大忌。若我們繼續向長安進發,必然會遭到東邊通渭的拜貼木兒和華陰的張良弼的軍隊的包圍,汪生生奴也會一直在南邊跟蹤追擊我們,到時我們會陷入四麵受敵的困境。”


    楊照金說:“我軍已孤軍深入日久,現應派一人返迴亳州向王上和丞相匯報,請求速派大軍前來接應,方為上策。”


    崔德附和道:“楊兄所言甚是。兵疲則強弩之末也,我們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打算。”


    李武說:“那就麻煩李喜喜兄弟明日速速返迴亳州,向小明王和劉福通丞相匯報,請求速速派大軍前來支援。”


    李喜喜說:“得令。我明日三更就出發。但希望將軍不要孤軍深入長安之地。我軍應進攻華州、同州等元軍薄弱之地。這樣進可以攻,退可以迴商州,免除後顧之憂。”


    李武大喜道:“李喜喜將軍所言正合我意。但明日霸上之戰,不得不打。借此可以給汪生生奴以致命打擊,使他不敢再尾隨追擊我軍。”


    崔德說:“明日之戰後轉戰華州,我讚成。但我軍梭子圓木步兵方陣在山地無法發揮優勢,如之奈何?”


    李武看著楊照金,楊照金燦燦的說道:“昨日追趕元軍到霸塬下,錐形木馬和梭子圓木在陡坡上無法安放,現在還得另想辦法。”


    李武歎口氣道:“兵者,詭道也。戰者,天時地利人和也。今我軍騎兵在凹地無法和處於高處的元軍比氣勢,梭子圓木步兵方陣又發揮不了作用,明天隻能靠我軍人數優勢開展人海戰術了。”


    李武又想起事問崔德道:“今日攻城,紅衣人部隊對我軍幫助巨大。戰後又不知所蹤,你打聽到他們的具體身份了嗎?”


    崔德答:“我一再感謝他們,要求他們留下。但他們堅持要迴去複命。經打聽隻知道他們是武林中血雨門的弟子,其他一概難知。”


    李武道:“血雨門,沒聽說過。名字好像很厲害的。”


    李喜喜道:“前幾月我隨知樞密院事劉六大人赴陝西探查,曾經聽武林人說起血雨門,大家好像都很痛恨他們。”


    李武說:“不管他事,他們幫助我們對付元廷,就是正義之舉。今後若遇見血雨門弟子,要像兄弟一樣對待。”


    眾將應諾。再談道明日戰事如何安排,大家相顧再無言。李武隻好命令大家迴去休息,養精蓄銳,為明日惡戰做好充分準備。


    天還沒亮,三更剛過,李喜喜就裝束停當,帶好李武的親筆信,告辭眾將準備迴亳州。眾將一一過來向李喜喜道別,許多將士還托李喜喜帶迴家書。看到離別此番情景,李喜喜不禁熱淚盈眶。楊照金把一份家書交給李喜喜說:“見著我的家人,告訴我一切安好,請她們放心。尤其要對我媳婦說,好心教育我那三個孩兒,讓他們長大成長。”李喜喜點頭說:“楊大哥請放心,我一定親自把家書給你送到。”李武親自挑選十二名精銳騎兵護送李喜喜返都。


    李武帶兵護送李喜喜一行直到藍橋鄉,方才返迴。臨別時,他拿出一封書信說:“這是我給我愛妻的一封家書,請你辦完正事後給她送去。上麵都寫有詳細地址。拜托了。”


    李喜喜看到李武離別的背影,一陣心酸,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鑼鼓號角聲響起,一場惡戰開始打響。楊照金率先帶領騎兵勇猛向霸塬上衝去。元軍弓箭手強力還擊,箭如雨下,紅巾軍傷亡不小。紅巾軍弓箭手還擊,怎奈在下方,對元軍造成的威脅不大。等到元軍弓箭射完,楊照金一馬當先,衝到半山腰,元軍騎兵從高處快速殺下,勢不可擋。


    楊照金看到一員大將向自己殺來,急忙閃身躲過,左手拿槍格擋,右手抽出隨身佩劍在對方與自己擦肩而下時,反轉一劍向對方後心刺去。元將頓時一名嗚唿。


    汪長生奴看到自己愛將他裏奇被殺,大怒,策馬舞刀從塬上隻撲向塬下的楊照金。楊照金躲閃不開,隻好冒險用手拿住汪長生奴的大刀,雙方用力爭奪間都墜落在馬下,滾落在山溝裏。


    李武在東邊,崔德在西邊指揮紅巾軍向塬上殺去。


    一直殺到中午時分,雙方依舊塬上、塬下對峙。這時,有一幫身穿黑色鐵甲的奇怪武士們悄悄靠近紅巾軍後隊,痛下殺手。紅巾軍後隊頓時大亂。


    李武在半山腰看到突襲己方後隊的正是在商州見到過的號稱法家護法隊的黑色鐵甲人們。


    李武大驚,急忙騎馬飛速返迴後隊迎戰鐵甲人。


    為首的鐵甲人正是在商州府衙和自己攀談的秦櫟商。


    李武大喝道:“秦櫟商,你為何帶人幫助元軍,偷襲我軍?”


    秦櫟商冷冷的道:“你們執迷不悟,對我們的勸說無動於衷,還大肆殺人擾亂百姓們的生活,我們隻好行駛法家護法隊的職責,把你們這幫匪徒繩之以法。”


    李武怒道:“休得胡言,既然幫助元廷,就是我明教的敵人,兄弟們殺、殺、殺。”


    鐵甲人們個個能射箭,劍法純熟,武藝高強。紅巾軍士兵們那裏是對手,紛紛被打敗下陣來,死傷日趨居多。


    元軍郎中郭擇善在霸塬上看得一清二楚,急忙命令元軍全軍將士們下塬衝鋒。


    楊照金和汪生生奴在塬下溝裏惡戰不止。大批元軍步兵跑到溝裏支援總帥汪長生奴。


    汪長生奴在自己步兵的幫助下,跑上高處。元軍趁機包圍溝裏的楊照金,用弓箭一通猛射。可憐楊照金,全身被射成了馬蜂窩。楊照金望著自己家鄉的方向,看到太陽的光彩已被烏雲遮擋,他重重的倒下,死去了。他死不瞑目!


    紅巾軍將士們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大敗。李武和崔德急忙指揮兵士們向藍田縣城內退卻。


    元軍追到縣城外止步,對攻城一時也毫無辦法。


    大戰一天,雙方傷亡都很大。汪長生奴害怕半夜紅巾軍們出城偷襲,在天黑時秘密下令元軍們撤迴到霸上,明日再圖良策對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