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三月,草長鶯飛,桃花盛開,春光明媚。坐落在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張氏將軍府內高朋滿座,氣氛熱烈。會客廳正中坐著這座將軍府的主人陝西宣慰使張良弼。
張良弼,字思道,是將門之後,襲父職駐守華陰縣。至正十二年六月張良弼受李察罕(又名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的影響起兵自立,圍剿紅巾軍,獨霸陝西行省東秦。陝西行中書省平章定住急令總帥汪長生奴、宣慰同知拜帖木兒帶兵前往鎮壓,被張良弼率軍打敗。後在朝廷的調停下,張良弼接受陝西行中書省管轄。經過兩年多的打拚,他終於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宣慰使,成為一方重臣。
張良弼吹散茶杯內冒著熱氣的茶葉,呷口茶笑著對在座的眾人說道:“闖蕩江湖必須要有真本事,我總結出來要擁有四寶,方可縱橫捭闔、揚名與江湖中。”說完得意的用犀利的目光掃視眾人。
來訪的隴西白駝山莊莊主黑無塵笑著問道:“敢問宣慰使大人,要擁有那四寶?”
張良弼用右手捋捋胡須,朗聲道:“武術,兵器,醫術和特殊的本領。尤其特殊的本領可稱謂闖蕩江湖的第四寶。”
在座的長安金刀門掌門朱振邦哈哈大笑道:“張大人說的武術、兵器、醫術堪稱行走江湖必備的三寶。但第四寶具有特殊的本領大人如何詳解?”
張良弼道:“特殊的本領包羅萬象,範圍很廣。如會使用各種暗器、毒藥,會各種魔術大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周易八卦等。但這些都不值得一提。唯有《武穆遺書》、《鬼穀子兵法》、《孫子兵法》等堪稱第四寶中的鎮鼎利器。但能得到這些絕非易事,否則隻能終身遺憾,死不瞑目了。”
四川青城派掌門張大春出神的看著翠綠的茶葉從開水中上下浮沉,直到一片一片沉入杯底,青綠色的茶水瞬間香氣四溢。張大春深吸一口香氣,朗聲讚歎說:“還是陝西的綠茶解渴,味香迴味無窮啊。”
張良弼有些詫異的看著張大春說:“張兄行走江湖多年,對茶葉的研究不可謂不深,你說陝西的綠茶好,那自然是名不虛傳的。”
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正對張良弼所說的行走江湖的第四寶的話題感興趣,看到張大春故意岔開話題,心裏就有些生氣。他冷冷的說道:“陝西綠茶固然是好,但那能與我們黃山的雲霧仙毫相媲美。雲霧仙毫吸收天地之精氣,品一小口,心脾為之一震;品一大口,不知迷醉在何方仙界。”
不等張大春迴話,長安金刀門掌門朱振邦早已按捺不住高聲喝道:“老道休得胡言。陝茶曆來是朝廷貢品。從秦朝時,陝茶就是曆代宮廷用茶。天下官吏百姓早已對陝茶評價不菲。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就是陝茶走向全國的曆史大通道。黃山茶葉怎能與陝茶相比較?想你黃山派久居黃山,可憐成井底之蛙也。”
朱振邦一席話說得滿座皆驚。張大春一幫人心裏覺得幫自己等出了一口惡氣,酣暢淋漓。張良弼卻有些忐忑,必定縹緲道人是自己請來的客人,不能如此傷他麵子。還有一些在座的客人,隱約中覺得朱振邦要引火上身,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可不是好惹的。
果然,縹緲道人看到來自長安的金刀門掌門朱振邦對自己如此出言不遜,大怒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不知道天下之大,唯獨長安乎!你不要自持久居長安就得意忘形了。要知道當今天下,京城在大都。不讓你嚐一下我的黃山影子功,你不知道貧道的厲害。”
話尤未落,縹緲道人就施展影子功向朱振邦攻去。
朱振邦哪裏知道黃山影子功的厲害,急忙擺開招式應付。哪承想縹緲道人身法極快,影子功功如其名,隻見影子不見人。朱振邦隻感覺周圍都被縹緲道人的招術包圍,哪裏能分清虛實。隻聽“啪”的一聲,朱振邦嘴巴重重的挨了縹緲道人一掌。又聽“撲通”一聲,朱振邦被擊倒在地下。
有人大聲喝彩,有人驚唿,有人拔出兵器準備為朱振邦幫忙。
張良弼看到場麵有些混亂,急忙跳下太師椅,跑向前扶起倒地的朱振邦,勸說縹緲道人道:“師父請息怒,你們都是我請來的客人,看在我的麵上停手吧。”
縹緲道人不想為難張良弼,也隻想教訓這個不尊重自己的後生,況自己與朱振邦又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就聽從勸說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朱振邦當著眾人的麵受辱,心裏那裏能放得下。隻是礙於眾人的勸說和張良弼的麵子,隻得強壓心中怒火,率先告辭離開張氏將軍府。
朱振邦走後,氣氛還是略顯尷尬。張良弼正努力想辦法調節氣氛,弟弟張良臣走進來有事稟報。張良弼知道弟弟是從京城大都返迴來的,必有重要事情匯報。急忙告別眾人,帶領弟弟良臣來到別院密室內詳聽。
張良臣急道:“大哥,不好了,脫脫丞相被皇上流放雲南,聽說已經中毒而亡了。”
張良弼急道:“此話當真?你是從何處打聽來的?”
張良臣說:“六部都有皇上所下詔書,********樸不花密告我脫脫中毒而亡,讓我們以後上書不要再提到脫脫二字。”
張良弼沉思片刻後說道:“幸虧這次讓你帶著厚禮去拜見總管大人,不然我們張家的命運就會受到脫脫的波及。”
張良臣接著說道:“聽兵部大臣傳言,紅巾軍首領劉福通與今年二月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統一了紅巾軍。”
張良弼歎息道:“看來朝廷氣數將盡,我們也得早做打算了。”
張良弼帶領弟弟良臣走出密室,返迴會客廳,對眾人抱拳說:“諸位久等了。我弟良臣剛從大都歸來,帶來了幾個消息。”
眾人著急驚問:“宣慰使大人舍弟帶迴來了那些消息?可否告知我們一二?”
張良臣故作神秘一笑,默不作聲。
張良弼微笑著說:“諸位莫急,讓舍弟慢慢給你們說來。”
張良臣喝口茶,潤潤嗓子說:“紅巾軍首領劉福通建國了,國號為宋。”
白駝山莊莊主黑無塵急忙問:“誰當皇帝,是劉福通自己嗎?”
張良臣嚴肅的答道:“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
眾人竊竊議論,無人再提問。
張良臣再喝口茶,繼續說道:“當朝丞相脫脫死了,我們漢人在朝中更無人支持了。”
青城派掌門張大春說道:“我們漢人本來在朝廷中就沒有什麽地位,脫脫在時也好不到那裏去。脫脫死了,我看是好事,鎮壓我們農民起義軍的劊子手少了。”
張良弼哈哈笑道:“張兄說得是。我們乘此亂世,何不派人去尋找行走江湖的第四寶?”
張大春歎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竟然毫無邊際。宣慰使大人所說的《武穆遺書》、《鬼穀子兵法》、《孫子兵法》等第四寶中的鎮鼎利器,到哪裏去尋找?”
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也接口說:“這些絕世古書,我們都是聽說過,誰也沒有見到過?想必它們早已埋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了。”
張良弼故作神秘的說道:“其實不難,隻要大家同心協力,都可以找到。有一個人,他據有曠世奇書《武穆遺書》。”
黑無塵插話說:“張大人說的是李思齊吧。我們去找過他幾次,也沒有見到《武穆遺書》的半點蹤跡。看他也不像擁有《武穆遺書》的樣子。”
張良弼道:“大家千萬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迷惑。李思齊實據有《武穆遺書》。”
縹緲道人說:“縱使李思齊擁有《武穆遺書》,他現在擁兵數萬,我們也奈何他不得。”
張良弼高聲笑道:“我視李思齊如草芥,隻要我們兄弟八人出動,他能奈我們何?他自會乖乖交出《武穆遺書》的。”
張良臣也狂笑道:“豈不聞軍中語:不怕金牌張,惟怕八條槍。”
眾人被說動,高興的哈哈大笑。
黑無塵擔心的說道:“那我們如何去找他要書呢?”
張良弼道:“大家隻要和我們一同前往,必定能打他個落花流水,到時他性命尚且難保,自然會乖乖交出《武穆遺書》給我們的。我們得到《武穆遺書》後,念他是漢人,姑且可以放他一條生路。”
眾人都表示願往索取《武穆遺書》。
張良弼高聲命令道:“大家做好準備,三日後和我們兄弟一同前往河南江北行省,定要奪迴《武穆遺書》。”
眾人諾諾答應。但他們心裏都有一個疑問:“得到《武穆遺書》後,誰才能是它的新主人?”
眾人知道現在還不是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但他們明白決不能讓張氏兄弟占有了這本天下奇書。
送走了眾人,張良弼進入內宅向夫人嶽靈秀說出了和大家商定的行動計劃。嶽靈秀出生於華山腳下華陰縣的武林世家,從小就聽說過關於嶽飛抗金和《武穆遺書》的許多故事。她也想看看這本天下奇書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嶽靈秀叮囑說:“夫君此去應千萬小心。想那李思齊也有些本事,再加上有《武穆遺書》幫助他,對付起來也有些棘手。”
張良弼安慰說:“夫人請放心,我們人多勢眾。李思齊再厲害,也是孤單一個,有何懼哉。”
嶽靈秀說:“夫君也不要把他逼急了,如果他毀掉了《武穆遺書》,豈不令人痛惜。”
張良弼道:“這個我也想到了。夫人說得是。我們過去後見機行事,諒他也不敢做此引起天下公憤的事情來。”
嶽靈秀繼續說道:“嶽飛一生抗金保衛國家,對朝廷的功勞有史可鑒,但卻慘遭陷害,死無完屍。集他一生智慧和經驗的《武穆遺書》決不能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夫君此去一定要找到《武穆遺書》,讓嶽王爺的在天之靈安息。”
張良弼道:“夫人請寬心。縱使有千難萬險,我也要找迴《武穆遺書》,讓它重新造福於我們漢人的。”
嶽靈秀深情的說:“三日後,夫君離開時,我送你一件護身的寶貝,在危急時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張良弼奇道:“夫人要送我什麽寶貝?”
嶽靈秀笑道:“夫君不是說行走江湖要有四件寶貝嗎?我送你的東西也屬於這第四寶啊。”
張良弼頓時對夫人敬佩有加,想不到這個平日溫順、不善言笑的女子也有自己的絕技啊!
“和自己日夜相處的夫人究竟有什麽第四寶送給我呢?”張良弼一時竟猜不出來。
“看來隻能等到三日後,我離開時謎底才能揭曉啊!”張良弼隻得耐著性子等待。
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的三月,草長鶯飛,桃花盛開,春光明媚。坐落在華山腳下的華陰縣張氏將軍府內高朋滿座,氣氛熱烈。會客廳正中坐著這座將軍府的主人陝西宣慰使張良弼。
張良弼,字思道,是將門之後,襲父職駐守華陰縣。至正十二年六月張良弼受李察罕(又名察罕帖木兒)和李思齊的影響起兵自立,圍剿紅巾軍,獨霸陝西行省東秦。陝西行中書省平章定住急令總帥汪長生奴、宣慰同知拜帖木兒帶兵前往鎮壓,被張良弼率軍打敗。後在朝廷的調停下,張良弼接受陝西行中書省管轄。經過兩年多的打拚,他終於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宣慰使,成為一方重臣。
張良弼吹散茶杯內冒著熱氣的茶葉,呷口茶笑著對在座的眾人說道:“闖蕩江湖必須要有真本事,我總結出來要擁有四寶,方可縱橫捭闔、揚名與江湖中。”說完得意的用犀利的目光掃視眾人。
來訪的隴西白駝山莊莊主黑無塵笑著問道:“敢問宣慰使大人,要擁有那四寶?”
張良弼用右手捋捋胡須,朗聲道:“武術,兵器,醫術和特殊的本領。尤其特殊的本領可稱謂闖蕩江湖的第四寶。”
在座的長安金刀門掌門朱振邦哈哈大笑道:“張大人說的武術、兵器、醫術堪稱行走江湖必備的三寶。但第四寶具有特殊的本領大人如何詳解?”
張良弼道:“特殊的本領包羅萬象,範圍很廣。如會使用各種暗器、毒藥,會各種魔術大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周易八卦等。但這些都不值得一提。唯有《武穆遺書》、《鬼穀子兵法》、《孫子兵法》等堪稱第四寶中的鎮鼎利器。但能得到這些絕非易事,否則隻能終身遺憾,死不瞑目了。”
四川青城派掌門張大春出神的看著翠綠的茶葉從開水中上下浮沉,直到一片一片沉入杯底,青綠色的茶水瞬間香氣四溢。張大春深吸一口香氣,朗聲讚歎說:“還是陝西的綠茶解渴,味香迴味無窮啊。”
張良弼有些詫異的看著張大春說:“張兄行走江湖多年,對茶葉的研究不可謂不深,你說陝西的綠茶好,那自然是名不虛傳的。”
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正對張良弼所說的行走江湖的第四寶的話題感興趣,看到張大春故意岔開話題,心裏就有些生氣。他冷冷的說道:“陝西綠茶固然是好,但那能與我們黃山的雲霧仙毫相媲美。雲霧仙毫吸收天地之精氣,品一小口,心脾為之一震;品一大口,不知迷醉在何方仙界。”
不等張大春迴話,長安金刀門掌門朱振邦早已按捺不住高聲喝道:“老道休得胡言。陝茶曆來是朝廷貢品。從秦朝時,陝茶就是曆代宮廷用茶。天下官吏百姓早已對陝茶評價不菲。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就是陝茶走向全國的曆史大通道。黃山茶葉怎能與陝茶相比較?想你黃山派久居黃山,可憐成井底之蛙也。”
朱振邦一席話說得滿座皆驚。張大春一幫人心裏覺得幫自己等出了一口惡氣,酣暢淋漓。張良弼卻有些忐忑,必定縹緲道人是自己請來的客人,不能如此傷他麵子。還有一些在座的客人,隱約中覺得朱振邦要引火上身,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可不是好惹的。
果然,縹緲道人看到來自長安的金刀門掌門朱振邦對自己如此出言不遜,大怒道:“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不知道天下之大,唯獨長安乎!你不要自持久居長安就得意忘形了。要知道當今天下,京城在大都。不讓你嚐一下我的黃山影子功,你不知道貧道的厲害。”
話尤未落,縹緲道人就施展影子功向朱振邦攻去。
朱振邦哪裏知道黃山影子功的厲害,急忙擺開招式應付。哪承想縹緲道人身法極快,影子功功如其名,隻見影子不見人。朱振邦隻感覺周圍都被縹緲道人的招術包圍,哪裏能分清虛實。隻聽“啪”的一聲,朱振邦嘴巴重重的挨了縹緲道人一掌。又聽“撲通”一聲,朱振邦被擊倒在地下。
有人大聲喝彩,有人驚唿,有人拔出兵器準備為朱振邦幫忙。
張良弼看到場麵有些混亂,急忙跳下太師椅,跑向前扶起倒地的朱振邦,勸說縹緲道人道:“師父請息怒,你們都是我請來的客人,看在我的麵上停手吧。”
縹緲道人不想為難張良弼,也隻想教訓這個不尊重自己的後生,況自己與朱振邦又沒有什麽深仇大恨,就聽從勸說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朱振邦當著眾人的麵受辱,心裏那裏能放得下。隻是礙於眾人的勸說和張良弼的麵子,隻得強壓心中怒火,率先告辭離開張氏將軍府。
朱振邦走後,氣氛還是略顯尷尬。張良弼正努力想辦法調節氣氛,弟弟張良臣走進來有事稟報。張良弼知道弟弟是從京城大都返迴來的,必有重要事情匯報。急忙告別眾人,帶領弟弟良臣來到別院密室內詳聽。
張良臣急道:“大哥,不好了,脫脫丞相被皇上流放雲南,聽說已經中毒而亡了。”
張良弼急道:“此話當真?你是從何處打聽來的?”
張良臣說:“六部都有皇上所下詔書,********樸不花密告我脫脫中毒而亡,讓我們以後上書不要再提到脫脫二字。”
張良弼沉思片刻後說道:“幸虧這次讓你帶著厚禮去拜見總管大人,不然我們張家的命運就會受到脫脫的波及。”
張良臣接著說道:“聽兵部大臣傳言,紅巾軍首領劉福通與今年二月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統一了紅巾軍。”
張良弼歎息道:“看來朝廷氣數將盡,我們也得早做打算了。”
張良弼帶領弟弟良臣走出密室,返迴會客廳,對眾人抱拳說:“諸位久等了。我弟良臣剛從大都歸來,帶來了幾個消息。”
眾人著急驚問:“宣慰使大人舍弟帶迴來了那些消息?可否告知我們一二?”
張良臣故作神秘一笑,默不作聲。
張良弼微笑著說:“諸位莫急,讓舍弟慢慢給你們說來。”
張良臣喝口茶,潤潤嗓子說:“紅巾軍首領劉福通建國了,國號為宋。”
白駝山莊莊主黑無塵急忙問:“誰當皇帝,是劉福通自己嗎?”
張良臣嚴肅的答道:“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小明王’。”
眾人竊竊議論,無人再提問。
張良臣再喝口茶,繼續說道:“當朝丞相脫脫死了,我們漢人在朝中更無人支持了。”
青城派掌門張大春說道:“我們漢人本來在朝廷中就沒有什麽地位,脫脫在時也好不到那裏去。脫脫死了,我看是好事,鎮壓我們農民起義軍的劊子手少了。”
張良弼哈哈笑道:“張兄說得是。我們乘此亂世,何不派人去尋找行走江湖的第四寶?”
張大春歎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竟然毫無邊際。宣慰使大人所說的《武穆遺書》、《鬼穀子兵法》、《孫子兵法》等第四寶中的鎮鼎利器,到哪裏去尋找?”
黃山派掌門縹緲道人也接口說:“這些絕世古書,我們都是聽說過,誰也沒有見到過?想必它們早已埋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了。”
張良弼故作神秘的說道:“其實不難,隻要大家同心協力,都可以找到。有一個人,他據有曠世奇書《武穆遺書》。”
黑無塵插話說:“張大人說的是李思齊吧。我們去找過他幾次,也沒有見到《武穆遺書》的半點蹤跡。看他也不像擁有《武穆遺書》的樣子。”
張良弼道:“大家千萬不要被他的假象所迷惑。李思齊實據有《武穆遺書》。”
縹緲道人說:“縱使李思齊擁有《武穆遺書》,他現在擁兵數萬,我們也奈何他不得。”
張良弼高聲笑道:“我視李思齊如草芥,隻要我們兄弟八人出動,他能奈我們何?他自會乖乖交出《武穆遺書》的。”
張良臣也狂笑道:“豈不聞軍中語:不怕金牌張,惟怕八條槍。”
眾人被說動,高興的哈哈大笑。
黑無塵擔心的說道:“那我們如何去找他要書呢?”
張良弼道:“大家隻要和我們一同前往,必定能打他個落花流水,到時他性命尚且難保,自然會乖乖交出《武穆遺書》給我們的。我們得到《武穆遺書》後,念他是漢人,姑且可以放他一條生路。”
眾人都表示願往索取《武穆遺書》。
張良弼高聲命令道:“大家做好準備,三日後和我們兄弟一同前往河南江北行省,定要奪迴《武穆遺書》。”
眾人諾諾答應。但他們心裏都有一個疑問:“得到《武穆遺書》後,誰才能是它的新主人?”
眾人知道現在還不是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但他們明白決不能讓張氏兄弟占有了這本天下奇書。
送走了眾人,張良弼進入內宅向夫人嶽靈秀說出了和大家商定的行動計劃。嶽靈秀出生於華山腳下華陰縣的武林世家,從小就聽說過關於嶽飛抗金和《武穆遺書》的許多故事。她也想看看這本天下奇書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嶽靈秀叮囑說:“夫君此去應千萬小心。想那李思齊也有些本事,再加上有《武穆遺書》幫助他,對付起來也有些棘手。”
張良弼安慰說:“夫人請放心,我們人多勢眾。李思齊再厲害,也是孤單一個,有何懼哉。”
嶽靈秀說:“夫君也不要把他逼急了,如果他毀掉了《武穆遺書》,豈不令人痛惜。”
張良弼道:“這個我也想到了。夫人說得是。我們過去後見機行事,諒他也不敢做此引起天下公憤的事情來。”
嶽靈秀繼續說道:“嶽飛一生抗金保衛國家,對朝廷的功勞有史可鑒,但卻慘遭陷害,死無完屍。集他一生智慧和經驗的《武穆遺書》決不能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夫君此去一定要找到《武穆遺書》,讓嶽王爺的在天之靈安息。”
張良弼道:“夫人請寬心。縱使有千難萬險,我也要找迴《武穆遺書》,讓它重新造福於我們漢人的。”
嶽靈秀深情的說:“三日後,夫君離開時,我送你一件護身的寶貝,在危急時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張良弼奇道:“夫人要送我什麽寶貝?”
嶽靈秀笑道:“夫君不是說行走江湖要有四件寶貝嗎?我送你的東西也屬於這第四寶啊。”
張良弼頓時對夫人敬佩有加,想不到這個平日溫順、不善言笑的女子也有自己的絕技啊!
“和自己日夜相處的夫人究竟有什麽第四寶送給我呢?”張良弼一時竟猜不出來。
“看來隻能等到三日後,我離開時謎底才能揭曉啊!”張良弼隻得耐著性子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