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都城內外受到武氏德春堂醫館老板武天佑大夫一家幫助過的百姓們得知他們一家遭受火災,全家被燒死,無不悲戚動容。人們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自發地尋找武家人的骨骸,自發地捐錢為武家人購買棺材、張羅葬禮、收拾廢墟。


    三天後,按照漢族人的風俗,近十萬百姓為武家人舉行了葬禮,默默地送他們一家一程。頓時,浩浩蕩蕩的白色隊伍,悲痛欲絕的痛苦聲,發自內心的感激,人們用不同的方式追悼他們,懷念他們,哀送他們。


    元惠宗得到大內密探的詳細匯報,他坐在太液池邊的望荷亭內,心內有些吃驚。他想到:“一個普通的小百姓,一個江湖大夫,居然受到如此多百姓的愛戴。民眾的力量真是無法預測,老百姓的想法也是很難讓人明白。”同時他也擔心:“萬一百姓查處武氏一家的死因,那對朝廷就非常不利了。激起了民憤,不是鬧著玩的。”


    元惠宗,這個深居宮中的皇帝,他那裏能理解天下百姓的苦痛。百姓們需要的是對自己實實在在的幫助,不是那些空洞的說教,毫無意義的法律和製度。


    百姓們心中有一杆無形的稱,它能衡量事物的輕重與好壞,它能知道感恩與仇恨!


    元惠宗喃喃自語道:“不是你武家人勾結皇太子燕帖古思,阻礙我追殺他的計劃,你們就不會有今天的下場。”


    原來那次武春娘在產科醫館外救了皇太子燕帖古思,就已經為自己家引來了殺身之禍。那些追殺燕帖古思的蒙麵人正是元惠宗派出的大內侍衛。


    元惠宗要千方百計除掉皇太子燕帖古思。一方麵是為父皇、母後報仇,另一方麵也是為自己的兒子能當上皇太子掃清障礙。


    昆侖派張昆侖帶領師父昆侖老怪一行風餐露宿,馬不停蹄,跨過千山和萬水,終於到達了京城大都。


    張昆侖一路上心急如焚。隨時都在擔心武春娘的病情,他恨不得能生出一對翅膀馱著師父快速到大都。他開始羨慕《封神演義》故事中的雷震子,雷震子有一對大翅膀,可以上天入地,本事大得出奇。他想:如果我像雷震子一樣,那現在的許多事情都攔不住我。我還怕什麽。


    當張昆侖和師父昆侖老怪忘記旅途的勞累,直接來到武氏德春堂產科醫館後,眼前的一切令他們大吃一驚。被煙火過後的殘痕斷壁,除了磚頭瓦片外房間內空無一物。


    張昆侖趕緊帶領師父來到不遠處的武氏德春堂醫館,照樣是被大火燒過的殘垣斷壁。張昆侖急了。帶領師父直接來到武春娘的家,依然是滿地廢墟,火煙遺跡曆曆在目。


    張昆侖詢問附近的百姓,他們悲痛的說:“十天前,武天佑大夫的家和醫館莫名著火,他們一家人全部被燒死了。現場慘不忍睹。是方圓百裏近十萬百姓們為他們一家送的葬。唉,好人沒有好報啊!”


    張昆侖聽到這裏,瞬間失去了力量。一頭栽倒在地上,他悲痛欲絕啊。


    昆侖老怪急忙叫隨行的弟子張汝君、趙野扶起張昆侖,向附近的客棧走去。


    張昆侖終於蘇醒了。師弟張汝君問他:“師哥,你好點了嗎?”張昆侖點點頭,他發現師父昆侖老怪和師弟趙野不在房間內。張昆侖問師弟張汝君:“師父他們去哪了?”張汝君答:“師父和師弟到武家墓園去了,他們要為亡魂做法超度。”


    張昆侖掙紮著起床,向外走。張汝君問:“師哥,你要去哪裏?”張昆侖答:“我去武家墳墓。我也要去祭奠她們一家。”張汝君說:“師哥,你吃點飯再去。你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張昆侖說:“我那有心情吃飯。我走了。”張汝君說:“既然如此。師哥,我和你一起去。”


    隨便問了幾名路人。大家就有人自發為他們帶路。


    來到武春娘一家的墳墓後,張昆侖看到師父正在墳墓前做法超度亡靈。他也就加入了進去,口中念念有詞。昆侖老怪看到張昆侖來了,他沒有做聲,仍舊認真地做法,為可憐的武氏一家禱告超度。


    做完法師後,師徒四人一路無話返迴客棧。


    在客棧的房間內,張昆侖給師父昆侖老怪跪下說:“師父,請原諒徒兒的無能。我要迴昆侖山,從此不想踏入江湖半步。”


    昆侖老怪怒道:“讓你出道江湖,也是想磨練你的意誌。沒有想到你這個沒用的東西,剛出江湖才幾天,就為一位女子喪失進取心。你還談什麽發揚光大我昆侖派?”


    張昆侖痛苦的說:“我已看破紅塵,世間一些事情對我已沒有吸引力。什麽江湖俠義,什麽昆侖雄風,我都沒有任何想法了。我唯一的心願就是潛心修道,為那些無端死去的人們日日禱告,祝願。”


    昆侖老怪見張昆侖麵色不佳,心意堅決,就歎口氣說:“也罷,你迴昆侖山吧。從此後,你要潛心修行,力爭達到道家的最高境界,也不枉師父疼你一場。”


    第二天,師徒四人就打道迴昆侖山。從此後,張昆侖果然潛心在昆侖山修行,不在過問武林中的人和事。


    可歎,隻因為一見鍾情,張昆侖無緣再見伊人,為一人堅守終身,天天把思念埋在心底,一代武學奇才就這樣埋沒在莽莽大山中。雖然幾十年後,為了武林,張昆侖不得不再行出山,但那已經是一位心念已死的老者對生活的最後留戀,青年的心和年輕的時光已經永遠再難找迴了。


    命運也許真的充滿變數,季節也在輪迴中換了容顏。


    武天佑駕著一輛馬車一路前行,車轎內坐著花千淚,武春娘依然毫無知覺地躺在裏麵。花千淚不時地看著武春娘的臉色。歎道:“多好的孩子啊,居然為了一個男人變成如此模樣。可惜的是,她心中的白馬王子已經進入天堂,她們永世再難相見了。”


    花千淚突然有感而發,做了一首詩:“相見怎如不見。日子無你平淡。揮手自茲別離,深深憶在心間。花開花謝有淚,一縷情思笑臉。隻為君把歌獻,哪管生命長短。”


    花千淚吟誦完這首即興做的詩,突然發現武春娘的眼角流出了淡淡的淚水。花千淚高興極了,她大聲喊道:“春娘有意識了。”


    其實。花千淚除了有感而發外,她也是在為自己的從前謳歌。


    花千淚出生在五嶽之首的泰山腳下。她年齡剛到二八妙齡時,一次偶然的登泰山活動,她認識了一位風度翩翩、儒雅英俊的少年——麥詩南。從那以後,她的心裏滿滿的都是麥詩南的音容笑貌。她的芳心被占居,她已深深地愛上了麥詩南。


    可是,從那天以後,麥詩南再沒有來過,也沒有給她寫信。


    花千淚在相思的煎熬中苦苦等待,盼望麥詩南的再次出現。


    父母和媒人先後給她介紹了許多對象,可花千淚都一口拒絕了。她的心裏隻有麥詩南,她隻願嫁給麥詩南。


    其實她哪裏知道。在這眾多前來提親的人們中,也有麥詩南的影子。隻不過由於武林紛爭的原因,麥詩南改了名字。當然這些事情。是花千淚以後才知道的。


    家庭的日益貧困,哥哥、弟弟需要娶媳婦,父母不能再由著她的性子了,就強行做主把她嫁給了百裏外的王財主家。


    在結婚的當晚,花千淚乘著深夜逃出了王財主家。她要去找麥詩南,但是她又不知道他的家在哪裏。


    在盲目尋找麥詩南的路上。她遇到了壞人,差點奸汙了她;她遇到了好心人。給她管吃管住。她曆盡千辛萬苦,終於在一年後的深秋。在一個小河邊見到了麥詩南。


    但是,麥詩南已經是身負重傷,奄奄一息了。


    花千淚發了瘋似了搶救麥詩南,她要讓他好好活著,她還有和他一起過日子,甚至還打算為他生兒育女。


    麥詩南感激地看著她,那眼神讓她迷醉。


    麥詩南說:“我一直在等你。我請媒人上你家求親,但被你拒絕了。”


    花千淚哭著說:“你傻啊。你為什麽不說你的真名字。”


    麥詩南後悔的說:“我現在也覺得沒有報真名字,是愚蠢的事。但那時,我以為我是單相思,你根本就看不上我啊。”


    麥詩南拚盡最後的力氣笑著說:“看到你我就知足了。我不行了,你可以去尋找比我優秀的男人。我希望你今生幸福快樂。”


    花千淚哭著說:“我非你不嫁。你死了,我也和你做夫妻。”


    麥詩南搖搖頭說:“你拿著我的玉佩,照著裏麵的地圖,到萬音穀去,哪裏有我一生的財產,可以供你無憂無慮生活一輩子。”


    花千淚大聲哭著說:“我不要,我隻要你。是誰把你打成這樣子,我要為你報仇。”


    麥詩南最後一句話說:“我是血雨門的教主,我不要你為我報仇。”說完就離開了人世。


    花千淚悲痛欲絕,痛哭失聲。


    在簡單掩埋了麥詩南後,花千淚強忍著悲痛,一個信念支持自己活下去:愛他就要為他報仇。


    帶著一定要為心愛的人報仇的願望,花千淚隻身一人拿著麥詩南的遺物玉佩來到了萬音穀。


    萬音穀果然是世外桃源,這裏有精致的屋舍,大片的良田,四麵被莽莽群山包圍,河流在山間潺潺流淌,湖泊裏有荷花還有肥魚。


    萬音穀裏有兩位老人和數十個孩子。他們看到花千淚手裏拿著麥詩南的玉佩,好像一切都明白了。他們齊齊跪在地下,大哭道:“你就是我們的新教主,你要帶領我們為麥教主報仇啊。”


    花千淚和他們相處幾天後,一切都明白了。這兩位老人是麥詩南的養父母,也是血雨門的弟子。那些孩子,都是麥詩南在全國各地救來的孤兒。


    六十多年前,武林中少林、全真、明月等八大門派聯手剿滅血雨門。當時血雨門教壇在南嶽衡山裏麵。血雨門教主是麥詩南的爺爺麥普天。經過幾場血戰,武林八大門派血洗血雨門衡山教壇,殺死血雨門教眾八百多人。其中就包括麥詩南的爺爺。可以說,在當時血雨門幾乎被斬草除根,沒有幾個人逃脫。


    麥詩南的父親那時還沒有出生。他的奶奶是麥普天在行走江湖時納的小妾。由於奶奶一直在山東居住,剛懷孕在身,所以無人知曉,躲過一劫。


    麥詩南的父親麥倫長大成人後,練成一身好功夫,幾十年一直尋思報仇雪恨的事情。後來在一次為他父親報仇時,被蒙古鐵騎所殺。


    麥詩南是麥倫唯一幸存的兒子。他的母親在他三歲時得病離開了人世。麥詩南就在他父親的徒弟的撫養下慢慢長大。


    沒想到,麥詩南在為他父親報仇時,又被殺。


    花千淚的眼淚早已流幹,在迴憶中她看到馬車已進入萬音穀。


    每次迴到萬音穀。花千淚都無比放鬆,心情無比舒暢。因為這裏有她所愛的人的足跡,有她近四十年的苦心經營,有優美的環境自然,有不受外界打擾的自由和清淨等。


    隱蔽在暗處的崗哨看到教主迴來了,都紛紛出來跪拜,打招唿。


    武天佑被這人間仙境迷醉,也被這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威嚴感到有些害怕。


    在一處精致的宮殿前。花千淚從馬車上飛了下來,她吩咐早已迎在門口的幾名女弟子,幫助武天佑把他的女兒抬進宮內去。


    早有人給送來了飯菜。武天佑局促地對花千淚說:“原來你是教主,多謝你幫助我們。”


    花千淚沒有做聲,她變得無上的威嚴。


    吃過飯後,花千淚開始在練功房裏用上乘的內功幫助武春娘治療。深夜,又用山間溫泉配合自製的中藥材為武春娘沐浴。


    看著武春娘美麗的*,花千淚好像看到了自己當年那青春的身體。她感歎道:“她真是太美了。我年輕時身材也沒有她好。”


    天天如此,花千淚認真給武春娘治療。她有信心治好武春娘的病。


    經過不斷的朝夕相處,花千淚發現自己喜歡上了武春娘。她沒有女兒,她沒有生育過,她要把武春娘當自己的女兒一樣對待,“等她醒來後,我要認她為女兒,我要讓她叫我媽媽。”花千淚天天這樣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花千淚的精心治療後,武春娘終於蘇醒了,慢慢恢複了語言和行動。


    看到女兒慢慢康複了,武天佑喜出望外,對花千淚更是感激不盡。


    武春娘感受到花千淚為自己的巨大付出,也從內心裏感激她。


    在一個花好月圓的晚上,花千淚吩咐徒弟們設宴招待武氏父女。


    坐在月湖上的涼亭裏,賞月吃飯,武春娘以為是在夢裏。


    看著周圍如黛的莽莽群山,看著不遠處的潺潺溪流,聽著各種小鳥的歡快鳴叫,再看這精致的花園和屋舍,好似處在人間仙境一樣。


    飯吃到高興處,氣氛非常融洽,好似一家人一樣。花千淚笑著說道:“我有一個提議,我能否認春娘為我的女兒?”武天佑高興地答道:“好啊,我的女兒能認你為幹媽,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春娘,你說呢。”武春娘害羞道:“師父待我恩重如山。我的命都是你救的。我甘願叫你媽媽。”花千淚高興的答道:“唉唉。女兒,今後你就是我的好女兒了。我一生沒有成親,沒有孩子,你就是我的親人。今後你的事,就是媽媽我的事。”


    看到春娘很高興,花千淚勸說道:“我的故事,前些天我已告訴你了。愛一個人,就要愛在心裏,刻骨銘心。但是,為了愛他,我們更應該好好的活著,完成他未了的心願。這樣,他在另一個世界知道後也會高興的。愛他,就讓他幸福。我們要活得更加堅強,更加自信,這才是他們的所願啊。”


    武春娘點點頭說道:“媽媽說的極是,我今後會振作起來的。”


    看到女兒心情轉好,武天佑很高興,他說道:“感謝花教主這些天來對我們的幫助,我們一家永生難忘。明天我就打算帶春娘迴家,她母親和弟弟們在家裏早就盼望著。”


    “家。”花千淚聽到這裏歎息道,神情也變得黯然。


    武春娘敏感地意識到這位幹媽有事情要說,就說道:“媽媽,你有什麽隻管說,我們為你分擔。”


    花千淚歎口氣道:“本來不想告訴你們,但我想你們遲早都會知道的。”停頓片刻後,她看了看武天佑和武春娘繼續說道:“你們一定不要過度悲傷。就在前幾天,我的徒弟們從大都迴來告訴我,武氏德春堂醫館和你們的家都被大火燒光了,你們家裏的人都被燒死了,無一人幸免。”


    武天佑和武春娘聽後如五雷轟頂,悲痛嚎哭。


    花千淚繼續說:“據武林人調查,這場大火是人為的。有人說是宮裏侍衛殺了你們一家,後為了掩人耳目,放火燒了你們家和醫館,對外宣稱是大火燒死了你們一家。真是好惡毒啊。”


    武天佑悲哭道:“我們素來與宮內沒有任何聯係、糾葛,他們為何下次毒手?”


    花千淚說:“依我判斷,春娘救了皇太子燕帖古思,就已經惹怒了當朝皇帝。”


    武春娘痛哭道:“媽媽,弟弟,是我害了你們啊。”


    花千淚安慰武春娘說:“你的家仇,也就是我的家仇。我會拚盡全力,幫助你們報仇雪恨的。”


    武春娘跪下磕頭道:“媽媽此話當真?我一定要為我的家裏人報仇啊。媽媽、弟弟們,是我害了你們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