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清晨,大都的街道依舊冷清,隻有幾名早起的人們形色匆匆,似乎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武春娘和丫鬟譜兒快步走在通往產科醫館的街道上。武春娘是在睡夢中被產科醫館的大夫叫醒的,大夫說:“醫館裏有一位產婦難產,生命垂危,急需救治,如何定奪?”武春娘聽後急在心裏,那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關係到兩條人命的安危。武春娘急忙起床,簡單裝扮後,就和丫鬟譜兒急速向醫館奔去。


    就在她們距離醫館不到百米的街道拐角處,突然,從天上飛下來一名蒙麵紅衣大漢攔住了她們的去路。武春娘和丫鬟譜兒大吃一驚,大清早還遇到了強盜。那名紅衣大漢嬉笑著說:“美人兒,讓我等的好苦啊,跟我走一趟吧。”武春娘定定神,正色道:“你認錯人了,我們不認識你。趕快讓開,我們還有重要事。”那紅衣大漢依舊嬉笑著說:“你不就是武春娘嗎?我想你好苦啊,我找的就是你。”丫鬟譜兒也大著膽子說:“休得對我家小姐無禮,趕快讓開,我們要去救人。”那紅衣大漢答:“你可以走,我隻要你家小姐。”武春娘急道:“再不讓開,休怪我無禮。”那紅衣大漢說:“來啊,我就是要你無禮。”一邊說,一邊左手就向武春娘豐滿的胸部摸來。


    說時遲,那是快,就在紅衣大漢的一隻大手快要接近武春娘的身體時,武春娘出手如電,一拳打中紅衣大漢的腋部,紅衣大漢慘叫一聲。慌忙退出一丈開外,驚叫道:“武春娘,原來你會武功。”


    武春娘冷笑道:“誰說女人就不會武功。在這亂世,沒有武功能生存下去嗎?休得廢話,快快滾開。”


    那紅衣大漢心有不甘。施展拳腳再次向武春娘撲來。武春娘毫無懼色,放開手腳迎敵。雙方很快激烈地打鬥在一起。


    正在激烈打鬥間,一少年淩空撲來,向紅衣大漢打去。少年說:“武大夫,你快去醫館救人,這廝就交給我了。”武春娘仔細看。原來少年是張起岩大人的孫子張鑒。武春娘也不多說話,隻是稍稍施禮,就帶著丫鬟譜兒快速向醫館趕去。


    由於武春娘的巧手迴天,那名難產的婦女終於產下一子,母子平安。一家人對武春娘感激不盡。


    再詳細說武春娘,有道是:女大十八變。武天佑的大女兒武春娘慢慢長到十八歲時,出落的好似嫦娥下凡、仙女入世,美顏、絕色無比。有詩讚道:“峨眉羞月香如故,神態萬方醉媚娘。美妙聲音似仙樂,瀑布黑發惹相思。”


    武春娘十五歲時,隨母親、弟弟被父親派人接到大都。由於她天資聰慧,身材高挑。就被父親安排在中藥房炮製藥丸。武春娘天生具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凡她經手的父親書寫的中藥丸配方,她均能熟記於心。下次不用再看,就能憑記憶分揀稱量,研磨製丸,竟無一出錯。


    十七歲那年,父親武天佑忙不過來,在武春娘的要求下。父親開始教授她婦科病治療知識和技能,包括婦產科的一些急救常識。特別是母親王梅在給人接生時。在武春娘的要求下,常帶著她外出給產婦接生。逐漸實踐學習了一些婦產科的醫學知識。武春娘心細、膽大,領悟力超強。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實踐,她對婦科病和產科的接生、護理已經掌握熟練。


    十八歲時,在她的支持下,父親創辦了破天荒地、前往古人的產科醫館,武春娘自然擔當起了主治大夫的重任。


    自從產科醫館開業,武春娘就全身心的投入到為產婦治療、接生、護理的工作中去,她還協助母親管理醫館的各項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幾無休息時間。


    做為一名花季少女,那個姑娘不願意把自己打扮的風光無限,到處走走,誰還願意死氣沉沉呆在家裏嗎?


    武春娘為了更多家庭的幸福,犧牲了個人的寶貴時間,在當時元朝的大都社會是個另類和傳奇。


    實際上縱使武春娘天天在醫館忙碌,沒有拋頭露麵的機會,那些大都的青年才俊早已為她的美名所傾倒,每日前來提親和想一睹她芳容的人絡繹不絕。


    元太子燕帖古思就是對武春娘最上心的一位。


    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的冬季,元太子燕帖古思在百無聊賴中,帶領隨從在大都城內外逛街。他心情憂鬱複雜,經常感到前途渺茫。雖然貴為太子,但他在朝廷又有什麽人可以依靠,又有誰能支持他呢?


    皇兄孛兒隻斤.妥懽帖睦爾現在是皇帝,他大權在握,他們不是親兄弟,他能容納自己嗎?


    母親,太皇太後卜答失裏現在也是自身難保,處境岌岌可危,她更不能保護自己?


    唉,誰叫母親一時糊塗,把皇位傳給堂兄呢?


    想到這些,燕帖古思更是心情鬱悶。他是元文宗的第二子,本來應該是他繼承大統,登基稱帝,但是曆史好像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現在一切都悔之晚矣!


    通過這幾年的觀察,他知道皇兄元惠宗心機很深,不是容易接近的人,當初母親約定的他為皇兄的繼承人,如今看來一切都可能成空?


    成空也就罷了,他擔心不久的將來,皇兄根基深厚了,他和母親的性命有可能不保。但是,麵對這些,他現在能做什麽呢?又有什麽辦法呢?


    不知不覺間,燕帖古思的思緒被前麵沸騰的喧囂聲驚醒,他馬上迴到了生活中,現實裏。前麵,有一大堆人好像在圍著觀看什麽?


    燕帖古思在隨從的幫助下擠進人群張望,隻見一名穿著非常破爛、肮髒的老婦人閉著眼睛無力地躺在地上,一名同樣穿著破爛、渾身黝黑的七八歲模樣的兒童跪在老婦人的身旁痛苦。從旁觀的人們的口中,燕帖古思知道這名兒童是老婦人的孫子。老婦人和這名兒童已經幾天沒有吃飯了,老婦人又得了病,又饑餓,又得重病,老婦人看來是活不成了。


    就在這時。一名年輕絕美的女子也擠進人群,人群中馬上一陣騷動,有人說:“武大夫來了,看老婦人有救否?”隻見這名絕美女子抱起躺在冰冷地上的老婦人,為她號脈診查,絲毫不怕肮髒。片刻。這名被圍觀群眾叫武大夫的絕美女子無奈的搖搖頭,輕聲說:“老大媽沒救了。”那聲音猶如天籟,美妙中隱藏哀傷,燕帖古思的心裏微微一怔。


    燕帖古思走近老婦人身邊,慢慢蹲下身。用手輕輕地撫摸那名兒童的頭,從衣襟裏拿出一遝紙幣遞給兒童,輕聲說:“把你奶奶好好安葬吧,今後你的路還很長,你要保重。”說完,燕帖古思就慢慢站起身準備離開。就在刹那間,出於好奇的絕美女子武大夫的目光和燕帖古思的目光相遇,雙方的心裏都像電擊一樣微微一怔。


    那是怎樣的目光啊?銳敏中透著憂傷。深情中暗含迷茫,倔強中似有無助。這就是絕美女子武大夫對燕帖古思的第一印象。


    活力、深情、熱烈、奔放,富有同情心。善良而不失莊重,這就是燕帖古思心裏對絕美女子武大夫的評價。


    燕帖古思從容地轉過身,離開人群,慢慢消失在不遠處。


    這名絕美女子武大夫正是武氏德春堂醫館老板武天佑的寶貝女兒武春娘。


    武春娘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看到高大的、皮膚較白的、英氣逼人的這名公子離開了這裏,她感到這名公子的與眾不同。他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深深地吸引了她。是他特別的憂鬱,是他善良的舉止。還是他少年的老成?總之,武春娘就在刹那間芳心銘動。愛上了這名不知道名字,家在何方的少年。


    燕帖古思在迴去的路上,也曾經深深地愛上了這位絕美女子武大夫,腦海中不時的閃現剛才絕美女子的麵容和神態,尤其是那接觸片刻的眼神,令他無法釋懷。但是另一種警告的聲音在他心內提醒自己:燕帖古思,你有資格和權力去愛一個美人嗎?你現在自身難保,你應該考慮如何麵對當前的局勢,而不是兒女私情,巾短情長啊!


    燕帖古思走了,他再沒有來到這條街道。因為他害怕自己想到那位絕美女子武大夫,控製不知自己的感情。


    武春娘派人幫助那名兒童安葬了他的奶奶後,把這名兒童送到一個老鄉的綢緞莊做學徒。她照樣每日在產科醫館內忙碌,隻不過從此後,她的心裏無名地多了一份希望和牽掛。希望再能與那名獨特的少年相見,了解他的與眾不同;牽掛他現在在哪裏,一切都好嗎?


    其實,追求武春娘的富家少年很多。


    朝廷翰林學士、已官居禦史中丞的漢人張起岩的孫子張鑒就是狂熱追求的一位。


    張鑒時年也十八歲。由於祖父與武天佑來往較多,張鑒從少年時就經常跟著祖父到武天佑家裏做客,他認識武春娘已整整八年。


    在這八年裏,做為朝廷大官的後代,張鑒的生活優越無比。他不用操持家務,不用幹農活,甚至連自己的生活也是靠仆人來料理。他的任務隻有一個,安心讀書,考取功名,為張家再爭光。


    祖父疼愛他,父母不多管他,張鑒自由自在地在大都四處出入,不知見到過多少女孩。


    但是,自從隨祖父去武春娘家,見到她後,張鑒感到武春娘的不一樣,武春娘的不俗。


    武春娘很勤勞,善於操持家務,家裏的大小活路她都能幹。她還會刺繡、琴棋書畫,最重要的是她懂醫術,能治病救人。這些都是少年張鑒佩服不已的地方。武春娘的美貌,不是普通的俗媚,而是高貴的氣質,仙女下凡一樣的風姿,時時讓逐漸長大的張鑒迷戀,傾倒。


    年少時,張鑒和武春娘成了好朋友。張鑒也就經常一個人跑到武春娘家找她玩。但,武春娘很忙,她很少去張家。她要幹的事非常多,她把張鑒當成自己的弟弟一樣。


    十八歲這年,隨著青春期的衝動,和思想的逐漸成熟,張鑒找武春娘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但他內心裏對武春娘的愛卻越來越深。


    不是不想找,是不好意思找。自從心裏對武春娘的愛越來越深後,張鑒反倒不好意思常去張家了。直到有足夠理由,他才飛也似的跑到張家,尤其是想看看武春娘,和他說幾句話。可是。武春娘太忙了,自從產科醫館開業後,她忙得不可開交,張鑒去張家也就很難見到武春娘。見不到武春娘,張鑒很失落。他就更不想去張家了。


    不是不想找,是武春娘工作的產科醫館,男士是不準隨便進出的。張鑒多少次在產科醫館門口張望,時間長了,被路人認為是下流之徒,隻好遠遠地等待觀望。曾經多少次,張鑒實在想武春娘了,就在醫館不遠處的拐角處等待、張望。從早到晚,也為此淋過雨,冒著風雪。吹著寒風……


    恰恰運氣不好,在這樣的等待、觀望中,張鑒竟沒有一次和武春娘說上話。隻有一兩次,看到武春娘和丫鬟坐轎迴家,他卻沒有勇氣前去攔住轎子,和武春娘說話。


    這一天。張鑒實在相思太甚了,就大清早一個人跑出家門。去武春娘工作的產科醫館門口守候。誰知就碰上了蒙麵紅衣大漢圖謀不軌,武春娘和對方交戰。張鑒就挺身而出,遇蒙麵大漢死鬥。


    張鑒那個氣啊,敢調戲我的女人,老子今天和你拚了。


    蒙麵紅衣大漢看到張鑒不要命的死鬥,有些害怕,也有些想不通。他高聲問:“這位少年,我與你往日無仇,近日無怨,你為何如此拚命?”


    張鑒氣道:“你欺負我的朋友,你還有什麽話說。”


    蒙麵紅衣大漢終於明白了,哈哈笑著說:“小兄弟,原來我們是同路人。我也喜歡武春娘。”


    張鑒一聽對方叫武春娘的名字,更加怒道:“你這淫賊,武春娘的名字也是你叫的嗎?看我今天不殺了你。”


    蒙麵紅衣人見這名少年不好對付,就施展輕功,向遠處逃去。張鑒緊追不放,一路攆去。


    還有一名少年公子,他也是猛追武春娘的人之一。


    他就是昆侖派掌門人昆侖老怪的大弟子張昆侖。


    張昆侖時年二十二歲,練就一身絕世武功,文武兼備,正是青春年少風光之時。


    元惠宗至元五年(公元1339年)的春天,張昆侖告別師父和眾師弟,孤身一人下山,闖蕩江湖。到這年的秋天,他來到京城大都。


    張昆侖從小就聽父母和鄉裏人說,大都是花花世界,錦繡瑰麗,人口眾多,要啥有啥,繁華似錦。在昆侖山學藝的十年中,他也聽師父常常說起大都的熱鬧和繁華,以及大都那些帶有極強故事性的人和事。


    張昆侖留宿的旅館恰好就在武氏德春堂產科醫館的斜對麵。


    在這裏,他天天聽到人們誇獎武氏德春堂醫館的醫術高明,老板武大夫濟危救困,女大夫武春娘美貌無雙,心底善良等。


    張昆侖在醫館不遠處的街道上擺了一個賣膏藥的地攤,他晚上在旅館內加工膏藥,白天擺攤銷售。


    原來昆侖山盛產名貴中草藥,昆侖派掌門人昆侖老怪自幼學習中醫藥學,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醫術可以說也是武林中響當當的第一流。昆侖老怪獨創三種中草藥膏藥,分別治療外傷、跌打損傷;腰椎疼、風濕病;上火、發燒感冒等症狀。昆侖老怪毫無保留,把自己掌握的醫術全部都交給了自己的徒弟。張昆侖自然不例外,他認真學習,完全掌握了師父的醫學知識。


    張昆侖就靠著這些師父交給的醫學知識獨創天下。雖然他擁有一身絕世武功,但他深信在這個世界上,除非萬不得已,能讓人生存下去的當屬醫術無疑。醫術不但能治病救人、養家糊口,還能廣交天下朋友,走遍天下都不怕。


    張昆侖初次在這裏擺地攤,幾乎沒有生意,大都的百姓們見多識廣,不會輕易相信一個走江湖初來的外鄉人。


    張昆侖想了想,為了打開局麵,他計劃開展一天免費送昆侖山膏藥的活動。張昆侖晚上在旅館內找到了一片木板,認真地寫上免費送昆侖山膏藥,一人一片,活動隻此一天的通知。第二天中午時分,張昆侖掛出通知,地攤上馬上就被路人圍個水泄不通。


    大都的百姓們聽說有不要錢,免費送膏藥的事情,迅速從四麵八方趕來。


    張昆侖的近百張膏藥片刻間被瘋搶一空。許多趕來的百姓拿不到膏藥責怪張昆侖騙人,不守信用。張昆侖解釋說:“膏藥有限,先到先得,他也沒有辦法。”


    那些得到膏藥的百姓喜形於色,迅速離去,無人給張昆侖說好話。就在張昆侖被百姓們責罵,形勢危急時刻,被驚動的武春娘從醫館中出來,她勸說眾人道:“這位遠來的大夫很不容易,他要付住店費、生活費,還要養家糊口。他免費給大家送中藥膏,是有成本的。送的太多,中藥材哪裏來?大家理解他好了,他也要生活。”眾人一看武大夫出來說話,也就四散離去了。


    張昆侖這是第一次見到武春娘,感到武春娘果然名不虛傳,被傳說中的還要漂亮。


    張昆侖深施一禮,感謝武春娘的幫助之恩。


    武春娘也是第一次見到張昆侖,見他是個高大、英俊的青年,心裏有些詫異。


    武春娘說:“你有什麽困難,可以來找我們。”就匆匆走了。


    看到武春娘曼妙的倩影,張昆侖的心裏一動,這不就是我要追求的嗎?


    張昆侖決定在這裏住下去,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武春娘,讓他愛上自己。


    張昆侖能達到目的嗎?請看下一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