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山大步走出前廳,來到山莊大門外。不遠處鑼鼓喧天,馬蹄聲聲。一隊人馬快速向山莊奔來。一名旗牌官從馬上下來,來到張遠山麵前,大聲報:“興元路將軍到!”隻見騎兵隊伍為首一位將官,頂盔摜甲、腰束玉帶、腳蹬戰靴、懸掛寶劍,皮膚黝黑、滿臉胡須、威風凜凜。張遠山向前一步,對這位將軍拱手致禮說:“將軍光臨,蓬蓽生輝。請將軍屋內說話。”恩思康點點頭,輕按馬首,縱身一躍,穩穩落在張遠山麵前。張遠山心想,此人功夫了得。張遠山恭請恩思康在前走進前廳。十幾名將官魚貫而入。張遠山招唿眾人紛紛落座。


    恩思康坐在大廳上首,張遠山陪坐旁邊。早有家丁一一倒上熱茶。恩思康喝一口熱茶,鼻子聞茶香後,讚道:“秦嶺山中茶,果然清香撲鼻,好茶,好茶。”張遠山說:“此茶是我們自家種植,采摘,炒青,炮製。雲霧山中多露和霧,加之沒有任何汙染,茶香自然濃鬱。具有清脂解渴,降火養顏,潤肺明目之功效。”恩思康道:“山中多好茶。妙、妙、妙。”張遠山繼續說:“將軍若是喜歡,村夫自當奉送。”恩思康說:“我奉上命,豈為拿你東西而來。黃河連年泛濫,四方受災很深。今皇上詔命丞相脫脫大人治理黃河。脫脫丞相命令各路府要在一月之內招募民丁十五萬人,前往黃河工地治理河道。興元路達魯花赤大人命我到各縣招募民伕。聽說在這方圓百裏之內,你,張莊主德高望重,號召力強。命你一月之內招募民伕一千人送交本將軍。若做成這件事,治理好黃河,你的功勞自然不小。”


    張遠山聽到要招募民伕去治理黃河,對恩思康說:“治理黃河是天大的好事。我們自當奉命支持。怎耐我們這裏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再加上這連年受水、旱和蝗蟲災害,民不聊生。人口稀少。現有住戶,不足百戶。再加一些青壯年參軍或到漢中、南鄭一帶謀生。人口更少。哪來一千人?”


    恩思康不悅的說:“皇命難違。朝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自當人人出力效命。你桃花店更應主動響應,完成任務。”


    張遠山認真的說:“恩將軍可以和村夫四處走走,了解真實情況,到時再議也不遲。”


    恩思康臉露怒容。


    正沉默間,參軍校尉劉達說:“張莊主,恩將軍為朝廷謀事,一路勞頓。你快命人做些酒菜來,一解**。”


    張遠山說:“應當。隻不過山野之地,沒有什麽好蔬菜和水果。恐將軍見笑。”


    恩思康說:“聽說山裏臘肉、木耳、米皮、土豆糍粑、野味和野菜很好吃。來這些就可以了。”


    氣氛稍有緩和。


    張遠山就吩咐管家張舟籌備酒宴。


    這時劉達說:“剛才,路過一地見幾隻土雞。聽說野菜燉土雞味道極佳。可否為將軍準備?”


    張舟說:“大人們有所不知,我們莊並沒有臘肉和土雞。我們一年隻能在過年時吃一頓肉。這裏已受災幾年了,莊稼絕收,糧食尚且不夠吃,那來多餘糧食喂養豬和雞。”


    劉達說:“你可以派人去買呀?”


    張舟說:“最近的集市離此也有百裏,若派人去買,也來不及啊。”


    劉達說:“那你就在這附近的莊子去買吧。”


    張舟騎馬離去。


    張遠山說:“這裏人煙稀少,絕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大都吃不飽肚子。望將軍海涵。”


    閑聊片刻,無非聊些山野野聞。


    不多時,張舟從外麵騎馬返迴,滿頭大汗說:“走遍許多莊主家,隻購得這點臘肉,土雞卻購買不來。”


    恩思康見張舟手裏提著一小塊臘肉很不高興。


    張舟繼續說:“就是這點臘肉也費了周折。這裏隻有蘇莊主家有臘肉和土雞。剛才你們看到的土雞就是蘇莊主家的。聽說是招待恩將軍,蘇莊主才肯賣給這點臘肉,土雞卻堅決不賣。”


    劉達說:“這蘇莊主為何富有?”


    張遠山解釋說:“這蘇莊主的兒子蘇自河在漢中做大官,他家裏自然有錢有勢。這雲霧山下,現在隻有他家養有豬和雞。”


    恩思康對張舟說:“你且退下,讓廚房快點準備。不用你管了。”


    恩思康對劉達說:“你帶上我的令牌,去找蘇莊主購買幾隻土雞來。”劉達接過令牌,帶領幾名兵士騎馬而去。


    一炷香時間,劉達和兵士迴來了。隻見劉達手裏提著三隻雞。走進大廳,劉達給恩思康繳令到:“報告將軍,我們找蘇莊主,他看了你的令牌後,同意賣雞給我們。他家隻有四隻雞,留一隻公雞要早晚打鳴報時,這三隻雞送給將軍。蘇莊主沒有收分文錢。”


    恩思康說:“罷了,快送去廚房烹飪。”張舟接過三隻雞送到廚房。


    一邊品茶,一邊拉些閑話。恩思康不斷讓張遠山督促廚房快點。


    當張舟出來對眾人說,可以吃飯了。恩思康和這些元軍將官早已迫不及待。紛紛圍坐在家丁擺好的三張餐桌旁。


    張遠山讓恩思康上坐。恩思康對旗牌官說:“去命令外麵那些兵士吃些幹糧,休息片刻。”旗牌官領命而去。


    黃飛海、胡人發、楊光達等眾人躲在中庭的暗室內,目睹這些元軍將官的行為,很氣憤。黃飛海說:“這些元軍魚肉百姓慣了,在我們這窮鄉僻壤地方也要吃拿卡要。”


    不多時,家丁給三張餐桌擺滿了酒菜。桃花山莊隻有莊主張遠山陪同就坐,管家張舟站在桌旁給各位將官斟酒。


    張遠山給恩思康倒滿一大老土碗酒,說:“這是前年收成可以時,我們自釀的包穀酒。今年,糧食都不夠吃,也就無法再釀酒。這酒沒有添加任何其他東西,所以香味純正,綠色健康。”


    恩思康舉碗一飲而盡說:“好酒。痛快。”看著桌上的手工米皮、菜豆腐、野山菌、木耳、燉土雞、豆食炒臘肉、山竹筍、土豆絲、土豆糍粑等,恩思康更是食欲大開,大塊朵頤。也顧不上張遠山。


    不多時,三桌酒菜被風卷殘雲、一掃而光。張遠山的兩壇包穀酒也被喝得底超天。


    恩思康醉熏熏的對張遠山說:“你是好樣的。本將軍今天很高興。我們還有要事在身,告辭了。招募民伕的事也不用你管了。我去找縣令讓他負責。以後有好的土特產及時給我送來。我會保護你的。”


    張遠山拱手致謝,扶恩思康上馬。恩思康帶領人馬準備返迴。張遠山親手送給恩思康一大木盒茶葉、一袋野山菌。恩思康高興地命劉達校尉收下。一行人騎馬揚長而去。


    等家丁來報說,元軍已走遠了。黃飛海、胡人發、楊光達等眾人才走出中庭,來到前廳。


    張遠貴說:“大哥,剛才聽說丞相脫脫負責治理黃河,要征集民丁十五萬人。這樣說來,咱們老百姓又要遭殃了。”楊海說:“可不是嗎?老百姓忍饑挨餓,日子艱難。現在又讓青壯年去修黃河。家裏的土地誰來耕作?莊稼誰來料理?妻兒老小誰來照顧?”


    張遠山沉重地說:“今天雖然推辭過去了。但縣令大人若再次前來,自當如何對待?”


    董校說:“我們雲霧山下,人口稀少。這幾年生活困難,人口沒有增加,還減少嚴重。那有多餘人力去修黃河。我看日子越來越難了。”


    大家正在談論間,隻聽嗖的一聲,一把飛刀直插入大廳正中中堂畫上。張遠山飛身取下飛刀,隻見刀柄上有一短箴,上書:明日午時,龍騎軍。


    大家麵麵相覷,龍騎軍真的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嶺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嶺少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嶺少俠並收藏秦嶺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