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翔已經離開了許久了,沙僧卻仍是守在樹林之外,皺眉苦思。
今日這一番交談,讓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接到的任務,似乎並不像之前所想的那般簡單,赤腳大仙的密令,似乎還蘊藏著另外的一重含義。
尚不及他將一切都想個清楚,忽聽得林中傳來了腳步之聲,他連忙抬頭看去,卻見得同樣皺眉苦思的玄奘走了出來。
“師傅,您迴來了!不曾傷到吧?”沙僧連忙上前攙扶住玄奘,一臉關切地問道。
玄奘見到了沙僧,卻並不意外,隻是擺了擺手道:“無妨,林中之人對為師並無惡意。”
沙僧迴頭看了那密林一眼,低聲道:“師傅,可是見過了那妖怪?”
玄奘搖頭道:“想來是他怕嚇到了為師,一直不曾露麵,隻是與他的妻兒見了一麵,聊了會天罷了。悟淨,你說,咱們聽了陛下一麵之詞,便貿然插手公主之事,是否真的錯了?”
沙僧的眼中露出了了然之色,歎道:“其實弟子當日也曾親眼所見,那妖怪與公主兩情相悅,生活雖然清苦,卻也是甘之若飴,至於誰對誰錯,皆由師傅一言而決了。”
“我一言而決?”玄奘搖了搖頭,道:“此言差矣,為師不過是個俗世中修行的小和尚罷了,尚且無法明見本心,又如何能斷得眾生的對錯?悟淨,你告訴為師,妖怪之中,難道也分善惡嗎?”
沙僧自嘲一笑,道:“若是當年弟子當卷簾大將之時,自然會答眾妖皆惡,可如今再論,便隻能告訴師傅,妖怪也是眾生之一,同樣是善多惡少,隻是評判的標準與人族有些區別罷了。若是眾妖皆惡,三界恐怕早就比如今還要亂上千百倍。更何況,那黃袍大王的真實身份,其實也未必就是妖怪。”
玄奘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道:“走吧,咱們迴去吧。”
沙僧問道:“師傅可是要迴驛館嗎?”
玄奘搖頭道:“趁著悟空和八戒沒迴來,咱們去王宮中見陛下一麵吧,為師還有東西要轉交給他。”
沙僧肅然道:“謹遵師傅教誨。”
王宮中,寶象國王聽得玄奘求見,趕忙傳了進來,一見麵就忙問道:“聖僧此來,可是抓住了妖怪,救迴了我那可憐的女兒?”
玄奘淡淡地道:“那倒沒有,貧僧此來,一則是向陛下報喜,二則是向陛下辭行的。”
國王奇道:“喜從何來?”
玄奘道:“不敢隱瞞陛下,貧僧剛剛見了公主殿下一麵,方才得知殿下與駙馬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生活也是幸福安康,還得知陛下有了兩個外孫,雖然相貌稍顯特異,但假以時日,也必將是青年才俊。為人父母者看來,這自然應是大喜之事。”
國王一聽這話,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無比,道:“聖僧這是何意?莫非要幫著那妖怪說話?”
玄奘合十道:“善哉,善哉,佛曰:眾生平等。在貧僧看來,世間生靈,行人事者即為人,行妖事者方為妖,駙馬雖是出身異族,卻並不曾行妖事,公主也是心甘情願跟隨於他,貧僧實不忍看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還請陛下恕罪。公主尚有一封書信,托貧僧帶給陛下,還請陛下一觀。”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了一封信箋,呈上給了國王。
國王打開一看,卻見信箋上果然是百花羞的字跡,內容言辭懇切,既蘊含了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又包含了出嫁隨夫的決心,隻求他能夠諒解,讓他們一家平平安安地生活。
自打公主出宮之後,一直對國王頗有恨意,如此言辭懇切的信箋,倒還真是第一次送來。國王看著那信箋,也不由得想起了父女之情,一時間百感交集,竟是說不出話來。
半晌,他長歎一聲,道:“當年寡人逼迫我兒嫁到烏雞國,因此才引得我兒負氣出宮,嫁給了妖怪,算起來,終究還是寡人的錯。
隻是既為一國之君,行事自當造福我一國子民,我寶象國國小民寡,武風不興,卻偏偏緊挨著以武立國的烏雞國,以公主和親也是逼不得已。我兒與那妖怪木已成舟,既然夫婦和諧,寡人也並非定要拆散他們。
隻是我兒美貌之名早已傳遍了西域,若是不能獻與烏雞國,恐怕定會惹來那烏雞王不悅,若是翌日大軍兵臨城下,卻又該如何是好?”
這麽一說,玄奘與沙僧也明白過來,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寶象王其實也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女兒的婚事,隻是懼怕烏雞國怨恨罷了。作為一個國王,這當真是又可憐又可恨啊。
想及此處,玄奘道:“陛下莫慌,貧僧離開貴國之後,也定然會往烏雞國一行,到時自會麵見烏雞王,代陛下傳達一片向和之心。貧僧畢竟是唐王禦弟,想來那烏雞王定會給貧僧幾分薄麵。”
寶象王這才收斂了些許憂色,道:“若是如此,寡人還是要謝過聖僧一片好意了。”
玄奘又道:“另外,公主殿下也曾說過,駙馬其實也並非普通妖怪,若是國家有難,駙馬自會出手相助。過上些年,待得兩個孩兒長大成年,習成了文韜武藝,也會迴來投效陛下,助陛下守家衛國。”
寶象王聽得這話,方才轉憂為喜,道:“如此甚好,若我國中真出了幾個能文善武的大將,方才是強國之道啊。也罷,寡人便不阻攔她了,由他們去吧。”
玄奘見國王與公主這一番誤會終於被自己的苦口婆心化解,也是心中甚慰,便繼續與他說起了公主一家的現狀,也是聽得國王點頭讚歎不已。
幾人正說得高興,忽然聽得外麵天空中雷聲陣陣,隻道是要下雨了,卻有侍衛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奏道:“啟稟陛下,您快出來看看吧,有無數天兵天將臨凡了。”
眾人大吃一驚,連忙出了王宮,抬頭看去,卻見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影影綽綽地立著無數人影。
玄奘一驚,連忙問一旁的沙僧道:“悟淨,這是怎麽迴事?”
沙僧盯著天空打量了一番,臉上的神情頓時怪異無比,一指最前麵的那道人影,道:“師傅莫慌,你看,那是何人?”
玄奘連忙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見一道熟悉的人影正飛快地落下,口中得意地叫嚷道:“師傅,沙師弟,你們看,老豬我的麵子還是不小,已然請來了一千雷部兵將助我除妖,這聲勢可是夠駭人的吧?”
玄奘一愣,轉頭看向沙僧,見他無奈地點了點頭,又迴頭看了國王一眼,歎道:“陛下,我這徒兒行事太過草率,事情還沒弄清,便請來了如此多的天兵天將下凡,還請陛下見諒。”
國王此時已是目瞪口呆,戰戰兢兢地道:“高徒好本事,一切皆由聖僧做主。”
今日這一番交談,讓他忽然意識到,自己接到的任務,似乎並不像之前所想的那般簡單,赤腳大仙的密令,似乎還蘊藏著另外的一重含義。
尚不及他將一切都想個清楚,忽聽得林中傳來了腳步之聲,他連忙抬頭看去,卻見得同樣皺眉苦思的玄奘走了出來。
“師傅,您迴來了!不曾傷到吧?”沙僧連忙上前攙扶住玄奘,一臉關切地問道。
玄奘見到了沙僧,卻並不意外,隻是擺了擺手道:“無妨,林中之人對為師並無惡意。”
沙僧迴頭看了那密林一眼,低聲道:“師傅,可是見過了那妖怪?”
玄奘搖頭道:“想來是他怕嚇到了為師,一直不曾露麵,隻是與他的妻兒見了一麵,聊了會天罷了。悟淨,你說,咱們聽了陛下一麵之詞,便貿然插手公主之事,是否真的錯了?”
沙僧的眼中露出了了然之色,歎道:“其實弟子當日也曾親眼所見,那妖怪與公主兩情相悅,生活雖然清苦,卻也是甘之若飴,至於誰對誰錯,皆由師傅一言而決了。”
“我一言而決?”玄奘搖了搖頭,道:“此言差矣,為師不過是個俗世中修行的小和尚罷了,尚且無法明見本心,又如何能斷得眾生的對錯?悟淨,你告訴為師,妖怪之中,難道也分善惡嗎?”
沙僧自嘲一笑,道:“若是當年弟子當卷簾大將之時,自然會答眾妖皆惡,可如今再論,便隻能告訴師傅,妖怪也是眾生之一,同樣是善多惡少,隻是評判的標準與人族有些區別罷了。若是眾妖皆惡,三界恐怕早就比如今還要亂上千百倍。更何況,那黃袍大王的真實身份,其實也未必就是妖怪。”
玄奘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道:“走吧,咱們迴去吧。”
沙僧問道:“師傅可是要迴驛館嗎?”
玄奘搖頭道:“趁著悟空和八戒沒迴來,咱們去王宮中見陛下一麵吧,為師還有東西要轉交給他。”
沙僧肅然道:“謹遵師傅教誨。”
王宮中,寶象國王聽得玄奘求見,趕忙傳了進來,一見麵就忙問道:“聖僧此來,可是抓住了妖怪,救迴了我那可憐的女兒?”
玄奘淡淡地道:“那倒沒有,貧僧此來,一則是向陛下報喜,二則是向陛下辭行的。”
國王奇道:“喜從何來?”
玄奘道:“不敢隱瞞陛下,貧僧剛剛見了公主殿下一麵,方才得知殿下與駙馬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生活也是幸福安康,還得知陛下有了兩個外孫,雖然相貌稍顯特異,但假以時日,也必將是青年才俊。為人父母者看來,這自然應是大喜之事。”
國王一聽這話,臉色頓時變得難看無比,道:“聖僧這是何意?莫非要幫著那妖怪說話?”
玄奘合十道:“善哉,善哉,佛曰:眾生平等。在貧僧看來,世間生靈,行人事者即為人,行妖事者方為妖,駙馬雖是出身異族,卻並不曾行妖事,公主也是心甘情願跟隨於他,貧僧實不忍看他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還請陛下恕罪。公主尚有一封書信,托貧僧帶給陛下,還請陛下一觀。”
說著,他從袖中取出了一封信箋,呈上給了國王。
國王打開一看,卻見信箋上果然是百花羞的字跡,內容言辭懇切,既蘊含了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又包含了出嫁隨夫的決心,隻求他能夠諒解,讓他們一家平平安安地生活。
自打公主出宮之後,一直對國王頗有恨意,如此言辭懇切的信箋,倒還真是第一次送來。國王看著那信箋,也不由得想起了父女之情,一時間百感交集,竟是說不出話來。
半晌,他長歎一聲,道:“當年寡人逼迫我兒嫁到烏雞國,因此才引得我兒負氣出宮,嫁給了妖怪,算起來,終究還是寡人的錯。
隻是既為一國之君,行事自當造福我一國子民,我寶象國國小民寡,武風不興,卻偏偏緊挨著以武立國的烏雞國,以公主和親也是逼不得已。我兒與那妖怪木已成舟,既然夫婦和諧,寡人也並非定要拆散他們。
隻是我兒美貌之名早已傳遍了西域,若是不能獻與烏雞國,恐怕定會惹來那烏雞王不悅,若是翌日大軍兵臨城下,卻又該如何是好?”
這麽一說,玄奘與沙僧也明白過來,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寶象王其實也並非完全不能接受女兒的婚事,隻是懼怕烏雞國怨恨罷了。作為一個國王,這當真是又可憐又可恨啊。
想及此處,玄奘道:“陛下莫慌,貧僧離開貴國之後,也定然會往烏雞國一行,到時自會麵見烏雞王,代陛下傳達一片向和之心。貧僧畢竟是唐王禦弟,想來那烏雞王定會給貧僧幾分薄麵。”
寶象王這才收斂了些許憂色,道:“若是如此,寡人還是要謝過聖僧一片好意了。”
玄奘又道:“另外,公主殿下也曾說過,駙馬其實也並非普通妖怪,若是國家有難,駙馬自會出手相助。過上些年,待得兩個孩兒長大成年,習成了文韜武藝,也會迴來投效陛下,助陛下守家衛國。”
寶象王聽得這話,方才轉憂為喜,道:“如此甚好,若我國中真出了幾個能文善武的大將,方才是強國之道啊。也罷,寡人便不阻攔她了,由他們去吧。”
玄奘見國王與公主這一番誤會終於被自己的苦口婆心化解,也是心中甚慰,便繼續與他說起了公主一家的現狀,也是聽得國王點頭讚歎不已。
幾人正說得高興,忽然聽得外麵天空中雷聲陣陣,隻道是要下雨了,卻有侍衛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奏道:“啟稟陛下,您快出來看看吧,有無數天兵天將臨凡了。”
眾人大吃一驚,連忙出了王宮,抬頭看去,卻見天空中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影影綽綽地立著無數人影。
玄奘一驚,連忙問一旁的沙僧道:“悟淨,這是怎麽迴事?”
沙僧盯著天空打量了一番,臉上的神情頓時怪異無比,一指最前麵的那道人影,道:“師傅莫慌,你看,那是何人?”
玄奘連忙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見一道熟悉的人影正飛快地落下,口中得意地叫嚷道:“師傅,沙師弟,你們看,老豬我的麵子還是不小,已然請來了一千雷部兵將助我除妖,這聲勢可是夠駭人的吧?”
玄奘一愣,轉頭看向沙僧,見他無奈地點了點頭,又迴頭看了國王一眼,歎道:“陛下,我這徒兒行事太過草率,事情還沒弄清,便請來了如此多的天兵天將下凡,還請陛下見諒。”
國王此時已是目瞪口呆,戰戰兢兢地道:“高徒好本事,一切皆由聖僧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