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人曹司設立之後,整個中土頓時便消停了下來,各大勢力都不肯再翻起絲毫浪花。倒不是所有人都顧忌那三千天兵天將,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玉帝現在憋著一肚子的火氣,誰敢跳出來撒歡,便會成為玉帝的出氣筒,實在是殊為不值。


    安生日子沒過多久,大唐卻發生了另一件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太上皇李淵重病,生命垂危。


    而這件事之所以引來了這麽多的關注,原因也隻有一個,就是所有人都想看看太宗會如何應對。


    當年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又殺了李家上下百餘口,當時李淵便已落下了心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隻得禪位於李世民。民間稱之為禪位而不是傳位,便足以見得大家對這皇位的來曆是心知肚明。


    這些年來,太宗可謂勵精圖治,使得大唐日漸強盛,但公道自在人心,弑兄逼父這個汙點,終究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而李淵的重病,卻引得朝野再次迴憶起了此事。


    有人傳言,太上皇重病,其實是太宗下了毒,定要致太上皇於死地。


    當然,這個說法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如今大唐江山穩固,民心思定,太子李承乾也早已過了總角之年,就算太上皇再活一百年,也終究不可能改變什麽。不過,天下愚民甚多,總有那別有用心之人,四處宣揚著太宗弑父之舉,引得天下人議論紛紛。


    弑父和弑兄可不是一個概念,人身乃父母精血所賜,若是以子弑父,實與畜生無異。曆朝曆代,從來不乏那些為了皇位反目相向的兄弟,但若說弑父,可是從來不曾有過。世人都要看個清楚,那龍椅朝南而坐的,到底是人還是畜生。


    這件事雖然在朝中並未掀起多大的風浪,太宗卻是極為在意,弑兄的罪名是他做的,他也甘願背下,但那弑父的罪名他明明沒做過,卻是萬萬也不肯沾染上分毫。


    得知民間傳聞已是愈演愈烈,太宗自是大為惱火,卻也不願做那甚於防川的自欺欺人之舉,便隻得求教於群臣。


    所謂世事無常,對於那生老病死之事,連魏征、長孫無忌等人也是束手無策,至於如何扭轉民間的傳言,也隻是提出了些盡人事知天命的辦法。


    不過,經過胡寧一番卜算之後,事情卻又有了些轉機,這次的卜算結果出人預料地清晰,李淵能夠挺過這場大病,而且還能再活一年以上。同樣地,雲翔那貧乏的曆史知識其實也佐證了這件事,他記得曾在一部電視劇中看過,李淵死時,李世民已經登基接近十年了,怎麽也不可能是現在。


    胡寧便將此事報給了太宗,還順勢提出了一番計策,聽得太宗大喜過望,當即下旨依計行事。


    於是,大唐朝一次規模最大的現場真人秀就這麽開始了。


    首先是太宗在朝堂上聽說了太上皇重病之後,當場失聲痛哭,數次昏厥,然後當眾高唿,願以江山社稷換取父親身體康泰。


    接下來,便是胡寧登場了,他告訴太宗,太上皇陽壽已盡,實為天命,可若是真的要救,倒也不是沒有辦法,隻是需要施展逆天的法術,將太宗的陽壽轉嫁與太上皇身上,而且他的十年陽壽,也隻能換得太上皇多活一年。


    此話一出,群臣自是大驚失色,紛紛出言阻止,但太宗卻力排眾議,非要以自己的陽壽換取太上皇多活幾年,當即下旨,讓國師胡寧操辦此事。


    最終,不但胡寧瞎忙活了一番,還找了宮中慈恩院中的一眾僧人搭台,著實演了一番大戲。


    結果當然是太宗孝感動天,喬裝改扮的雲翔親自踩著寶蓮華座來到長安,代表佛祖為太上皇續上陽壽。太宗當場嘔血三鬥,元氣大傷,而太上皇也在十天後慢慢痊愈。


    此事傳出,天下無不稱頌,都說太宗雖然弑兄奪位,實則是天下第一孝子,雖然也有明白人提出了一些質疑,但這些聲音都被天下那悠悠之口淹沒了。


    甚至於,還有不少文人寫下了文章,一心為太宗開脫,隻說那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是何等昏聵殘暴,如何如何迷惑太上皇,又如何如何坑害太宗,在他們口中,那玄武門之變竟然成了正義之舉,好像那弑兄逼父也成了替天行道一般。


    這樣的太宗,自然是深為百姓所喜,在朝廷的推波助瀾之下,數月間,就成了說書人口中精彩絕倫的故事,戲子臉上濃妝豔抹的角色,成了大家爭相傳頌的“事實”。


    這個結果簡直是意外之喜,太宗對胡寧與雲翔大為讚賞,自此之後,更是寵信無比,言聽計從。


    而就在此事結束一個月之後,又一個人來到國師府找上了胡寧,正是他的師兄袁守誠。


    袁守誠其實一直都在長安城,而且就在大安宮中,陪伴在太上皇李淵左右。這倒不是因為他忠心耿耿,而是他實在沒地方可去了。


    他一直輔佐李淵,助他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唐,原本以為已是在試煉中大獲全勝。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師弟居然不肯服輸,還另辟蹊徑地找上秦王李世民,還助李世民造了自己老爹的反,登上了皇位。


    一開始,他自然是心有不甘,甚至於堅信胡寧這般做法純屬舞弊,可是,隨著自己的占卜能力漸漸流失,他也知道,自己輸了,真的輸了。


    不過,胡寧那絕處逢生的經曆也告訴他,他還應該堅持下去,他還有獲勝的機會。


    這幾年在李淵身邊,他也謀劃了不少計策,想要助李淵奪迴皇位,隻可惜,那些原本精妙無比的計策,結果都是如同蚍蜉撼樹,根本無法掀起任何波瀾,時間一長,甚至連李淵自己都慢慢放下了心思。


    此時他才真正知道,逆天而行,是多麽困難的一件事,更何況,他早已無法占卜出太多的結果了。


    此次李淵重病,是他的最後一個機會,如果太宗弑父之名傳遍大唐,免不了惹來天下人的口誅筆伐,甚至有人揭竿而起,他也就有了新的機會。


    隻可惜,結果讓他再次失望了,天下人現在說的不是禽獸不如李世民,而是孝感動天李世民,便是李淵也相信,是李世民用陽壽換來了他的性命,時至今日,已是父慈子孝,自己再也沒有任何機會了。


    所以,現在的他也隻有一個選擇了,就是來到國師府乖乖認輸,獻上自己的法寶,然後等著死亡。


    鬼穀門中規矩,同修一法者共同試煉,互為爐鼎,勝者得大道,敗者以身殉道,從來沒有過例外。


    現在的他,唯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究竟會死於什麽時候,會是如何一個死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之絕代兇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貪玩的提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貪玩的提莫並收藏西遊之絕代兇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