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生靈,以神佛為尊,而神佛之中,有三大盛會最為惹人注目,一者便是天庭的蟠桃會,二者是西天的盂蘭盆會,三者便是東天的龍華會。
當然,由於主辦方的不同,三者的影響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蟠桃會乃玉帝與王母所辦,與會之人個個有蟠桃吃,有仙女的歌舞觀賞,三界生靈無不向往,乃是當之無愧的三會之首。
相較而言,盂蘭盆會乃是本去佛祖所辦,雖然吃不到蟠桃,卻可以享用佛門的上好香燭,雖無歌舞觀賞,卻能聽到本去佛祖講經論道,若能領悟些許,倒也不無裨益。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盂蘭盆會無需請柬,沒有什麽門檻,無論仙人、凡人還是鬼魂,隻要能夠按時進入靈山城,就是來者不拒,所以,這場盛會雖然格調上不如蟠桃會檔次高,卻是三會中最親民、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深為眾生所喜愛。
至於那龍華會,與前二者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了,吃的不過是東海諸仙自己種的壽果、火棗,雖然凡人吃了有強身健體之效,對那些修道之人卻也不過是美味的食物罷了,東來佛祖佛法雖然也算精深,但講起經來也終究不如本去佛祖透徹,再加上東海的仙島星羅棋布,稍不熟悉便容易走錯了路,所以也少有人專程去參加,算是這三大盛會中影響力最小的。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情況了。
自從西天佛軍折戟於火焰山之後,玉帝似乎便對西天有所冷落,因此已經少有神仙前去參加了,再加上信徒的大量流失,凡人也不肯再遠赴靈山城參會,這盂蘭盆會,卻早已大不如前了。
相較而言,東天這些年頗受玉帝青睞,同時龍華會這些年也作出了不少改變。
會場由海外的東天島遷移到了陸地上的東萊州不說,也常有天庭的神仙前去慶賀,更妙的是,還增加了海外仙島上的女仙們的歌舞表演,甚至將東來佛祖的《東來真經》編成了歌舞演了出來,真是朗朗上口,聲色俱全,一時間名聲大噪,聲勢已是漸漸壓過了西天的盂蘭盆會,有了取而代之的趨勢。
七月十五,正是這一年的盂蘭盆會,而本去佛祖看著大雷音寺前那巨大廣場上盤坐的人群,隻覺得意興索然,心不在焉地講了一會佛經,便與眾神佛返迴了大殿之中,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相對無言。
半晌,他才長歎一聲,迴頭問侍立一旁的迦葉道:“迦葉尊者,今年來盂蘭盆會觀禮之人又有幾許?”
迦葉尊者略一沉吟,上前奏道:“迴稟佛祖,今年的觀禮者仍是超過了五萬人之眾。”
本去佛祖神色不變,仍是淡淡地問道:“除去靈山城本地之人,又有外來觀禮者幾許?”
迦葉尊者道:“仍有三萬餘人之多?”
不料,本去佛祖卻並不好糊弄,繼續問道:“這三萬多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你和阿難從周圍的城邦強拉來的?”
“這......”迦葉頓時語塞,偷眼看向佛祖,見他臉上無喜無悲,眼神中卻露出不悅之色,隻得答道:“迴稟佛祖,這三萬多人中,大半都是我們從周圍拉來的,主動前來者,恐怕也就......也就......”
“說!”佛祖的話語中盡是不可抗拒的意味。
“恐怕也就三四千人,而且還多是些老弱的僧人。”迦葉隻得老老實實地答道。
“哼!”佛祖冷哼一聲,便如一道悶雷響起,在大殿中盤旋而上,驚得迦葉、阿難二人連忙叩拜道:“弟子自作主張,還請佛祖恕罪。”
佛祖盯著二人看了許久,方才長出了一口氣,道:“罷了,你二人也是為了我佛門的體麵,恕你們無罪便是。”
二人連忙再次叩拜,方才一臉惶恐地站起身來,再次侍立與佛祖身側。
佛祖再次長歎一聲,掃視殿中眾神佛道:“遙想昔年,盂蘭盆會之時,總有玉帝親遣上百天仙來賀,又有天下信眾慕名而來,曾有二十萬人共宣佛禮之盛景。可時至今日,我佛門凋敝,盂蘭盆會上卻隻有數千百姓來朝,天庭更無半人前來,諸位的供奉也日漸拮據,實在讓人感懷良多。若是如此下去,隻怕用不了多久,我佛門正法便無人識得了,不知諸弟子可有應對之法?”
這話一出,便有華光菩薩上前奏道:“啟稟佛祖,我佛門有今日之境況,皆乃火焰山眾妖孽一手造成,請佛祖下令再討火焰山,以雪昔日之恥。”
眾神佛聽了這話,都是麵露無奈之色,裝作沒有聽到一般,紛紛低頭不語。
華光菩薩乃是火焰五光佛的弟子,而火焰五光佛又戰死於火焰山之下,所以這些年來,華光菩薩時時刻刻都想著為師報仇,再討火焰山之言更是長掛在嘴邊,不過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過火焰山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必要去打的問題。
當年的火焰山,可謂是兵強馬壯,在加上西天手握玉帝的聖旨,若是能一舉將其殲滅,自然是有無窮好處。
可時至今日,平天大聖已經向玉帝臣服,還遣散了大多數妖王,這個時候,就算西天大軍把火焰山整個鏟平了,也不過是落得個打落水狗的名聲罷了,而且還可能會引來天庭的責怪,於時局不但無益,反倒有害。除非佛祖腦子被門擠了,否則當然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
華光菩薩說完,見眾人都沉默不語,連佛祖都是雙目微閉,狀似入定,隻得頹然歎了口氣,退了迴去。
這時,望海菩薩出列道:“佛祖,西天今日之境況,一則是因當年火焰山之難,二則也是因為東天那位......”說到這,他話音一頓,偷眼看向佛祖的臉色,見他並無惱怒之色,方才繼續道:“因為東天那邊銳意改革,苦心經營,方才使得許多百姓都改信了東來教,我西天佛門教徒則是越來越少......”
“大膽!”“住嘴!”她話還沒說完,便聽得周圍的神佛紛紛怒喝出聲,金剛不壞佛怒指她道:“望海,東來佛乃是佛祖弟子,佛法不及佛祖之萬一,你竟敢將他與佛祖相提並論,到底是何居心?”
這話一出,周圍眾神佛也紛紛出聲附和,一時之間,望海菩薩竟已成了眾矢之的。
這時,隻聽一人道:“望海之言,倒也不無道理,她常在中土行走,對世間之事更加了解,不比我等閉門造車,各位且容他將話說完便是。”
眾人聞聲看去,方才紛紛閉了口,各自退了迴去不再說話,因為,這說話之人的身份極高,甚至所坐的位置還在佛祖上首,正是三大佛祖之一的燃燈佛祖。
當然,由於主辦方的不同,三者的影響力也不可同日而語。
蟠桃會乃玉帝與王母所辦,與會之人個個有蟠桃吃,有仙女的歌舞觀賞,三界生靈無不向往,乃是當之無愧的三會之首。
相較而言,盂蘭盆會乃是本去佛祖所辦,雖然吃不到蟠桃,卻可以享用佛門的上好香燭,雖無歌舞觀賞,卻能聽到本去佛祖講經論道,若能領悟些許,倒也不無裨益。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盂蘭盆會無需請柬,沒有什麽門檻,無論仙人、凡人還是鬼魂,隻要能夠按時進入靈山城,就是來者不拒,所以,這場盛會雖然格調上不如蟠桃會檔次高,卻是三會中最親民、影響力也最大的一個,深為眾生所喜愛。
至於那龍華會,與前二者相比就要差上不少了,吃的不過是東海諸仙自己種的壽果、火棗,雖然凡人吃了有強身健體之效,對那些修道之人卻也不過是美味的食物罷了,東來佛祖佛法雖然也算精深,但講起經來也終究不如本去佛祖透徹,再加上東海的仙島星羅棋布,稍不熟悉便容易走錯了路,所以也少有人專程去參加,算是這三大盛會中影響力最小的。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都是很多年前的情況了。
自從西天佛軍折戟於火焰山之後,玉帝似乎便對西天有所冷落,因此已經少有神仙前去參加了,再加上信徒的大量流失,凡人也不肯再遠赴靈山城參會,這盂蘭盆會,卻早已大不如前了。
相較而言,東天這些年頗受玉帝青睞,同時龍華會這些年也作出了不少改變。
會場由海外的東天島遷移到了陸地上的東萊州不說,也常有天庭的神仙前去慶賀,更妙的是,還增加了海外仙島上的女仙們的歌舞表演,甚至將東來佛祖的《東來真經》編成了歌舞演了出來,真是朗朗上口,聲色俱全,一時間名聲大噪,聲勢已是漸漸壓過了西天的盂蘭盆會,有了取而代之的趨勢。
七月十五,正是這一年的盂蘭盆會,而本去佛祖看著大雷音寺前那巨大廣場上盤坐的人群,隻覺得意興索然,心不在焉地講了一會佛經,便與眾神佛返迴了大殿之中,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相對無言。
半晌,他才長歎一聲,迴頭問侍立一旁的迦葉道:“迦葉尊者,今年來盂蘭盆會觀禮之人又有幾許?”
迦葉尊者略一沉吟,上前奏道:“迴稟佛祖,今年的觀禮者仍是超過了五萬人之眾。”
本去佛祖神色不變,仍是淡淡地問道:“除去靈山城本地之人,又有外來觀禮者幾許?”
迦葉尊者道:“仍有三萬餘人之多?”
不料,本去佛祖卻並不好糊弄,繼續問道:“這三萬多人之中,又有多少人是你和阿難從周圍的城邦強拉來的?”
“這......”迦葉頓時語塞,偷眼看向佛祖,見他臉上無喜無悲,眼神中卻露出不悅之色,隻得答道:“迴稟佛祖,這三萬多人中,大半都是我們從周圍拉來的,主動前來者,恐怕也就......也就......”
“說!”佛祖的話語中盡是不可抗拒的意味。
“恐怕也就三四千人,而且還多是些老弱的僧人。”迦葉隻得老老實實地答道。
“哼!”佛祖冷哼一聲,便如一道悶雷響起,在大殿中盤旋而上,驚得迦葉、阿難二人連忙叩拜道:“弟子自作主張,還請佛祖恕罪。”
佛祖盯著二人看了許久,方才長出了一口氣,道:“罷了,你二人也是為了我佛門的體麵,恕你們無罪便是。”
二人連忙再次叩拜,方才一臉惶恐地站起身來,再次侍立與佛祖身側。
佛祖再次長歎一聲,掃視殿中眾神佛道:“遙想昔年,盂蘭盆會之時,總有玉帝親遣上百天仙來賀,又有天下信眾慕名而來,曾有二十萬人共宣佛禮之盛景。可時至今日,我佛門凋敝,盂蘭盆會上卻隻有數千百姓來朝,天庭更無半人前來,諸位的供奉也日漸拮據,實在讓人感懷良多。若是如此下去,隻怕用不了多久,我佛門正法便無人識得了,不知諸弟子可有應對之法?”
這話一出,便有華光菩薩上前奏道:“啟稟佛祖,我佛門有今日之境況,皆乃火焰山眾妖孽一手造成,請佛祖下令再討火焰山,以雪昔日之恥。”
眾神佛聽了這話,都是麵露無奈之色,裝作沒有聽到一般,紛紛低頭不語。
華光菩薩乃是火焰五光佛的弟子,而火焰五光佛又戰死於火焰山之下,所以這些年來,華光菩薩時時刻刻都想著為師報仇,再討火焰山之言更是長掛在嘴邊,不過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過火焰山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必要去打的問題。
當年的火焰山,可謂是兵強馬壯,在加上西天手握玉帝的聖旨,若是能一舉將其殲滅,自然是有無窮好處。
可時至今日,平天大聖已經向玉帝臣服,還遣散了大多數妖王,這個時候,就算西天大軍把火焰山整個鏟平了,也不過是落得個打落水狗的名聲罷了,而且還可能會引來天庭的責怪,於時局不但無益,反倒有害。除非佛祖腦子被門擠了,否則當然不可能答應這樣的要求。
華光菩薩說完,見眾人都沉默不語,連佛祖都是雙目微閉,狀似入定,隻得頹然歎了口氣,退了迴去。
這時,望海菩薩出列道:“佛祖,西天今日之境況,一則是因當年火焰山之難,二則也是因為東天那位......”說到這,他話音一頓,偷眼看向佛祖的臉色,見他並無惱怒之色,方才繼續道:“因為東天那邊銳意改革,苦心經營,方才使得許多百姓都改信了東來教,我西天佛門教徒則是越來越少......”
“大膽!”“住嘴!”她話還沒說完,便聽得周圍的神佛紛紛怒喝出聲,金剛不壞佛怒指她道:“望海,東來佛乃是佛祖弟子,佛法不及佛祖之萬一,你竟敢將他與佛祖相提並論,到底是何居心?”
這話一出,周圍眾神佛也紛紛出聲附和,一時之間,望海菩薩竟已成了眾矢之的。
這時,隻聽一人道:“望海之言,倒也不無道理,她常在中土行走,對世間之事更加了解,不比我等閉門造車,各位且容他將話說完便是。”
眾人聞聲看去,方才紛紛閉了口,各自退了迴去不再說話,因為,這說話之人的身份極高,甚至所坐的位置還在佛祖上首,正是三大佛祖之一的燃燈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