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後,玉帝枯坐於金鑾殿之上,與侍立一旁的太白金星麵麵相覷,眼中都露出了沉痛之色。
其實在一千年前,玉帝便已經發現,自己雖然身為三界之主,卻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一眾天官經過幾千年的經營,已是形成了固有的派係,明麵上雖然一片和氣,暗地裏卻是互相傾軋,讓他時常生出一種處處受製的感覺。
鑒於他以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去對抗如此龐大的官僚係統,在八百年前,他便銳意改革,開始暗中做出了些布局,一方麵,著力於培養太白金星、李天王、赤腳大仙這些背景不深但忠心於自己的新勢力,另一方麵,他也積極聯係西天那些蠻族,意圖雙管齊下,改善天庭的窘境。
可他沒有料到,當采取了這些行動之後,卻遭到了眾天官的一致抵製,反倒使得情況更加惡化了。但他那時心意已定,便仍是一意孤行,最終還是憑著自己手中的皇權,將太白金星、李靖扶持到了文武官之首的位置,與西天的關聯也越來越緊密。
天庭的反對之聲其實從來也沒有消停過,平時倒還罷了,所有人顧忌著他的臉麵,還不敢有什麽太過出格的舉動,可真的到了緊急之時,就會成為矛盾集中的爆發點。
比如,就在四百年前,下界發生了花果山的七妖王之亂,玉帝本想以平亂為契機,為太白金星和李靖立威,可沒想到的是,二人多番行動均以失敗收場,待得他不得不借助於那些天官平亂之時,他們卻都是出工不出力,導致形勢一再惡化。
當初為了平亂,他曾不惜借助外甥楊戩之力,目的本是給自己再引入一支強援,可沒想到,楊戩生性桀驁,自己的意圖不但讓眾天官的反對之聲更加激烈,還引來了李靖、赤腳大仙這些心腹的激烈反對,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
這也許是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一個決定,很快的,妖猴脫困而出,再次反叛,他的手中卻已無人可用,隻能求助於西天佛祖,才終於算是將叛亂平息了。
經此一事,他也終於察覺到,天庭那看上去一盤散沙的天官之中,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正在默默地控製著一切,目標竟然直指那看上去與世無爭的三清聖人。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他這個玉皇也將成為其傀儡,雖然因為自己有著最後一手底牌,他們不敢當真廢掉自己,可那個所謂的三界之主,也終會淪為笑柄。
他自然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便更加堅定了自己原本的決心,對自己那些心腹的扶持力度也更加強大,同時還向西天隱隱透漏出了引其加入天庭的意圖。
如此一來,他也終於將西天那無數神佛徹底榜上了自己的戰車,使得天庭的勢力再次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自己的玉皇之位倒是更加穩固了起來,一切都向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先是自己那個不聽話的外甥楊戩逼宮,又是平天大聖作亂,破壞了原本穩定的大好形勢。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清楚了,自己那個不顧大局的外甥似乎已經被那些天官所拉攏,自己若想平息這次叛亂,便隻有向他們屈服,將楊戩放出來,以後再不受到節製。
可接下來自己該怎麽辦?要知道,他們一定還會再次逼迫自己做更多的讓步,也許是驅逐太白金星,也許是削減李靖的兵權,亦或者是徹底疏遠西天,自己一退再退,終究會無路可退的。
所以,他絕不願這樣做,那麽他剩下的選擇,似乎便已經不多了。
這時,一旁的太白金星忽然開口道:“陛下,現在正是您下定決心的時候,若是能下旨請西天再次出兵平亂,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冊封本去佛祖為四方佛帝,同時將九曜二十八星宿中的一些關鍵位置替換為西天之人,任由他們與現在這些不服皇命的天官相互牽製,陛下居中調停,地位自可穩如泰山。”
玉帝閉上眼,沉吟了良久,方才長歎了一聲,聲色轉厲道:“也罷,既然他們如此逼迫於朕,朕也不會讓他們好過,你這便擬製,命本去佛祖出兵平叛。事成之後,朕自會下旨免去水德、金德的星君之位,由西天派人前來接管其事務,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也全部免去,全由西天之人前來接任。”
太白金星聞言一愣,道:“陛下,如此一來,是否操之過急了?”
玉帝道:“急症需下猛藥,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太白金星見玉帝心意已定,隻得道:“陛下聖明,微臣遵旨。”
當天晚上,太白金星便手持著連夜擬好的聖旨,一路出了西天門,前往靈山而去。
然而,玉帝與太白金星都沒有想到,太白金星方才出了西天門,行蹤便已落到了有心之人的眼中。
大羅天清虛宮中,玉清元始天尊與太清八卦道人正對坐與一石桌之上,一臉專注地看著桌上的棋盤。
八卦道人隨手拿起一粒白子,落在了一個看似不起眼黑子之旁,淡淡一笑道:“師兄,你這招閑棋冷子看上去無害,卻端的是高明,關鍵之時,隻怕是見血封喉的一記殺招啊。”
元始天尊輕輕搖頭,隨手便將那黑子連向了另外的大片地盤,道:“孤子終究是孤子,若是不能融入大局,也隻是任人宰割罷了。”
八卦道人點了點頭道:“師兄,眼下李太白已經懷揣聖旨出了西天門,也不知玉帝給本去許下了什麽承諾?”
元始天尊輕歎道:“他手中的棋子,早就已經不多了,不外乎就是引西天入朝受封而已,但無論是什麽承諾,也終究是要完成了才能有用,不能完成的承諾,不過是一句廢話而已。”
八卦道人輕笑道:“師兄所言極是,既然西天出手在即,那咱們那顆孤子,是否也該救上一救了?”
元始天尊道:“我一早布下這棋子,為的便是讓他在此時派上用場,既然對方已經出招了,咱們準備好的應對之策自然也該施行了。師弟,你一會便將消息傳出去,讓弟子們都著手準備吧。”
八卦道人點頭道:“師兄放心,我來此之前便已做好安排,等的也隻是師兄這一句話而已。這次也終究該讓玉帝知道,即便是身為三界共主,有些事情,終究還是不能去碰的。”
元始天尊道:“如此甚好,對了,二師弟那邊,最近你可曾去看過?他還是不願參與天庭之事嗎?”
八卦道人道:“正是,二師兄似乎另有打算,隻說是不想再管天庭之事了。”
元始天尊長歎道:“我三清本為一體,可自打他醉心於占卜之術,也不知是否真的看到了什麽,行為也是越來越出格,根本不管咱們三人的根本所在。罷了,先不管他了,隻盼他早有悔悟之意才是。”
八卦道人長歎道:“師兄所言極是,隻盼二師兄也能夠感受到師兄這番苦心,早早迴天庭來,助你我徹底將西天一脈驅除才是。”
其實在一千年前,玉帝便已經發現,自己雖然身為三界之主,卻常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一眾天官經過幾千年的經營,已是形成了固有的派係,明麵上雖然一片和氣,暗地裏卻是互相傾軋,讓他時常生出一種處處受製的感覺。
鑒於他以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去對抗如此龐大的官僚係統,在八百年前,他便銳意改革,開始暗中做出了些布局,一方麵,著力於培養太白金星、李天王、赤腳大仙這些背景不深但忠心於自己的新勢力,另一方麵,他也積極聯係西天那些蠻族,意圖雙管齊下,改善天庭的窘境。
可他沒有料到,當采取了這些行動之後,卻遭到了眾天官的一致抵製,反倒使得情況更加惡化了。但他那時心意已定,便仍是一意孤行,最終還是憑著自己手中的皇權,將太白金星、李靖扶持到了文武官之首的位置,與西天的關聯也越來越緊密。
天庭的反對之聲其實從來也沒有消停過,平時倒還罷了,所有人顧忌著他的臉麵,還不敢有什麽太過出格的舉動,可真的到了緊急之時,就會成為矛盾集中的爆發點。
比如,就在四百年前,下界發生了花果山的七妖王之亂,玉帝本想以平亂為契機,為太白金星和李靖立威,可沒想到的是,二人多番行動均以失敗收場,待得他不得不借助於那些天官平亂之時,他們卻都是出工不出力,導致形勢一再惡化。
當初為了平亂,他曾不惜借助外甥楊戩之力,目的本是給自己再引入一支強援,可沒想到,楊戩生性桀驁,自己的意圖不但讓眾天官的反對之聲更加激烈,還引來了李靖、赤腳大仙這些心腹的激烈反對,最後也隻能不了了之。
這也許是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一個決定,很快的,妖猴脫困而出,再次反叛,他的手中卻已無人可用,隻能求助於西天佛祖,才終於算是將叛亂平息了。
經此一事,他也終於察覺到,天庭那看上去一盤散沙的天官之中,似乎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正在默默地控製著一切,目標竟然直指那看上去與世無爭的三清聖人。若是任由其發展下去,他這個玉皇也將成為其傀儡,雖然因為自己有著最後一手底牌,他們不敢當真廢掉自己,可那個所謂的三界之主,也終會淪為笑柄。
他自然不可能對此無動於衷,便更加堅定了自己原本的決心,對自己那些心腹的扶持力度也更加強大,同時還向西天隱隱透漏出了引其加入天庭的意圖。
如此一來,他也終於將西天那無數神佛徹底榜上了自己的戰車,使得天庭的勢力再次達到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自己的玉皇之位倒是更加穩固了起來,一切都向著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先是自己那個不聽話的外甥楊戩逼宮,又是平天大聖作亂,破壞了原本穩定的大好形勢。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清楚了,自己那個不顧大局的外甥似乎已經被那些天官所拉攏,自己若想平息這次叛亂,便隻有向他們屈服,將楊戩放出來,以後再不受到節製。
可接下來自己該怎麽辦?要知道,他們一定還會再次逼迫自己做更多的讓步,也許是驅逐太白金星,也許是削減李靖的兵權,亦或者是徹底疏遠西天,自己一退再退,終究會無路可退的。
所以,他絕不願這樣做,那麽他剩下的選擇,似乎便已經不多了。
這時,一旁的太白金星忽然開口道:“陛下,現在正是您下定決心的時候,若是能下旨請西天再次出兵平亂,便可以名正言順地冊封本去佛祖為四方佛帝,同時將九曜二十八星宿中的一些關鍵位置替換為西天之人,任由他們與現在這些不服皇命的天官相互牽製,陛下居中調停,地位自可穩如泰山。”
玉帝閉上眼,沉吟了良久,方才長歎了一聲,聲色轉厲道:“也罷,既然他們如此逼迫於朕,朕也不會讓他們好過,你這便擬製,命本去佛祖出兵平叛。事成之後,朕自會下旨免去水德、金德的星君之位,由西天派人前來接管其事務,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也全部免去,全由西天之人前來接任。”
太白金星聞言一愣,道:“陛下,如此一來,是否操之過急了?”
玉帝道:“急症需下猛藥,事到如今,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太白金星見玉帝心意已定,隻得道:“陛下聖明,微臣遵旨。”
當天晚上,太白金星便手持著連夜擬好的聖旨,一路出了西天門,前往靈山而去。
然而,玉帝與太白金星都沒有想到,太白金星方才出了西天門,行蹤便已落到了有心之人的眼中。
大羅天清虛宮中,玉清元始天尊與太清八卦道人正對坐與一石桌之上,一臉專注地看著桌上的棋盤。
八卦道人隨手拿起一粒白子,落在了一個看似不起眼黑子之旁,淡淡一笑道:“師兄,你這招閑棋冷子看上去無害,卻端的是高明,關鍵之時,隻怕是見血封喉的一記殺招啊。”
元始天尊輕輕搖頭,隨手便將那黑子連向了另外的大片地盤,道:“孤子終究是孤子,若是不能融入大局,也隻是任人宰割罷了。”
八卦道人點了點頭道:“師兄,眼下李太白已經懷揣聖旨出了西天門,也不知玉帝給本去許下了什麽承諾?”
元始天尊輕歎道:“他手中的棋子,早就已經不多了,不外乎就是引西天入朝受封而已,但無論是什麽承諾,也終究是要完成了才能有用,不能完成的承諾,不過是一句廢話而已。”
八卦道人輕笑道:“師兄所言極是,既然西天出手在即,那咱們那顆孤子,是否也該救上一救了?”
元始天尊道:“我一早布下這棋子,為的便是讓他在此時派上用場,既然對方已經出招了,咱們準備好的應對之策自然也該施行了。師弟,你一會便將消息傳出去,讓弟子們都著手準備吧。”
八卦道人點頭道:“師兄放心,我來此之前便已做好安排,等的也隻是師兄這一句話而已。這次也終究該讓玉帝知道,即便是身為三界共主,有些事情,終究還是不能去碰的。”
元始天尊道:“如此甚好,對了,二師弟那邊,最近你可曾去看過?他還是不願參與天庭之事嗎?”
八卦道人道:“正是,二師兄似乎另有打算,隻說是不想再管天庭之事了。”
元始天尊長歎道:“我三清本為一體,可自打他醉心於占卜之術,也不知是否真的看到了什麽,行為也是越來越出格,根本不管咱們三人的根本所在。罷了,先不管他了,隻盼他早有悔悟之意才是。”
八卦道人長歎道:“師兄所言極是,隻盼二師兄也能夠感受到師兄這番苦心,早早迴天庭來,助你我徹底將西天一脈驅除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