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有個跟馬雲將軍同名的慈善家、婦女錢包協會會長曾經說過懶人改變世界。
斯坦福有個挺有名氣,但是在筆者看來頗為糟糕的史學家,在他的書中曾經提過一個有意思的觀點,西方之所以在競爭中,屢屢超越東方,因為他們掌握三個秘密。
這三個秘密分別是,懶惰,恐懼,貪婪。
這三點,在朱振看來,用在世家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懶惰,讓世家不願意遷徙,安穩的在一個地方發展、奴役、剝削;貪婪,讓世家想盡一切辦法,甚至鋌而走險獲取更多的資源;恐懼,讓他們懂得時刻堤防,盡可能的將一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有的時候,這些在人們看來十足的缺點,確實是一部分人走向強大的秘密武器。
當數十萬兩銀子的巨款,僅僅是一個信號的狀態出現在世家的腦海裏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無法繼續保持冷靜下去了。
況且在世家看來,他們得到這幾十萬兩銀子,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王家家主找到了海州的知府,以及張素端等人稍微商議,便決定將之前偷盜來的糧草販賣給哈八十。
雖然對於朱振是否會察覺到此事,王家家主也有些擔憂,但是考慮到王保保得了這批軍糧之後,會重創朱元璋,甚至消滅朱元璋之後,他們的心態就放的很平穩。
更別說這批糧草,可以走海運直接運送到王保保的控製區域,隻要出了海,朱振就算是神仙,也沒有辦法找迴這批糧草。
海州知府郭桓雖然已經與王家結成了姻親關係,但是此刻卻眉頭緊鎖,拒絕了王家家主想要再次鋌而走險的提議。
郭桓冷靜的分析道:“現在朱振霍山大敗淮安世家,正是軍威鼎盛時期,我們頂風作案,他若是蠻不講理起來,我們世家該如何應對?
刀把子是在人家手裏的。”
各世家既然在前一段時間,已經積攢了很多糧草,何必冒這麽大的風險,做這種搞不好要掉腦袋的買賣,要知道三倍的價格,就算是拿世家的儲備糧,也足夠了。
劉家的話事人,雖然對於劉伯溫整日裏在府中聒噪很是不滿,但是話多少聽進去了一些,也知道應天一脈的強悍,所以也不願意鋌而走險。
張素端在霍山大戰中,被朱振嚇得屁滾尿流,早就對朱振敬如神明一般,這個時候去冒頭,著實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尤其是最近跟張素卿二人商議的時候,兩個人的出來的結果很一致,那就是朱振的心機很深,保不齊這一次又是朱振挖的坑。
這讓張素公心裏沒有底,所以也讚成郭桓的話。
王家家主雖然一心一意的想要再幹一票大的,但是見沒有人同意,也隻好作罷。
王家家主又想起一事,“那哈八十被我調查了一番,手頭上確實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但是卻沒有多少輜重隊伍,想必他買了糧草之後,肯定是要買船的。
這船也是咱們賺他一筆的大好機會。”
郭桓皺起眉頭,“連船都沒有,怕不是朱振布下的局吧?”
王家家主搖頭道:“自然不是,此事我已經多方取證,便是張士誠那邊兒得來的消息,也是朱元璋被圍,陷入危局之中。”
郭桓這才稍稍放心,“那就狠狠的宰他們一筆,這船我們要五倍的價格。”
王家家主眉開眼笑,“正合吾意,要知道他們有了這批糧食,就能徹底剿滅韓林兒勢力,王保保的威信也能提升,這錢花多少他都得心甘情願,咱們幾家趁機賺上一筆的同時,還能順帶著打擊一番朱振。”
郭桓也說道:“這軍糧一次不要給太多,滿足他們大軍一半所需變好,這樣王保保不能轉瞬間滅掉韓林兒的勢力,持久戰打起來,便更需要籌措糧餉。
這一次我們要三倍,下一次可就不是這個數了。”
張素公微微一哂,這真是比我們張家還能算計,兩邊兒一旦持久打起來,這戰爭販子的好處還能少麽?
隻是此次前來,張素卿一再囑咐,多聽少說,他心裏看著好處,一顆心仿佛都要炸開一般,卻隻能默默的忍耐著。
劉家年輕的話事人有些擔憂,“這麽多糧船出海,萬一朱振事後得知,跟郭知府所言一樣,找我們麻煩,我們該怎麽處置?”
王家家主頗為不屑道:“成大事者,豈能畏首畏尾?
你以為現在朱振不知道,偷盜軍糧的人中有我們世家子弟?
他知道沒有用處,現在朱振的名聲,已經爛到大街裏去了,再說了,你真的以為我們淮安世家毫無還手之力?
你問過張家了沒有?
對不對,張公子?”
此話倒是不假,張家在淮安的影響力確實不俗,而且還已經暗中與倭寇結為援助。
不過此時強行拉張家入夥,張素卿心裏很不舒服,隻是點點頭,卻並未多言。
張家與淮安世家同氣連枝,這個時候確實不宜退出。
海州地處淮安,王家在淮安又頗具影響力,眼下張家選擇蟄伏,大家夥自然以王家為尊。
王家家主立刻下定決心,“此事便這麽決定了,賢婿你速速與哈八十聯絡,在朱振尚未反應過來之前,將了糧草盡數賣出,等朱振來了海州之後,也找不到什麽證據,到時候各家起碼幾十萬兩銀子入手。”
事情決定之後,王家家主找到胡萊,胡萊一臉的不可思議,卻也答應居中撮合。
不過王家家主留了個心思,要看一下哈八十是否真的有那麽多財富。
胡萊在一旁,仿佛真心實意的在不住的勸說,“王老哥,這元人的錢財不是那麽好拿的,朱振知道了,心中大為不悅,便是王保保買了糧食,保不齊也會秋後算賬。
要我說,也別看什麽財富了,這買賣就此作罷吧。”
王家家主卻已經是完全控製不住自己一般,“胡萊老弟言重了,這世家的情況,你比誰都清楚,眼下雨季連綿,煮鹽生意終止,朱振又勒住世家的脖子,為了族人的生計,大家也隻能鋌而走險,老弟你就行行好,居中撮合一番,這事成之後老哥豈能讓你白白辛苦?”
胡萊一臉憂慮之色,但是耐不住王家家主苦苦哀求,最後隻能無奈之下,帶著他去尋了哈八十,哈八十領著眾人去了倉庫,隻見滿滿的一箱箱金銀珠寶,王家家主看的眼睛都花了。
就這些財富,簡直比一個家族的多少代人的積蓄都要多。
這王保保真有錢。
不,這已經是我的錢了。
一旁的哈八十略帶歉意的說道:“倉促之下,難以籌措太多金銀,這些財寶都是我們家主人從反抗朝廷的賊人家裏抄掠來的,希望王家主不要嫌棄。”
對於窮苦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隻認銅錢。
但是對於世家來說,金銀玉器,他們更喜歡,一來這些寶物在他們手裏可以賣個好價錢,二來可以用來提升一個家族的格調和底蘊。
尤其是看到一副吳道子的真跡就在箱子上扔著遮擋塵土,王家家主就萬分心痛,暗道這群元人有錢,不識貨。
天生的待宰的王八蛋。
王家家主現在就想搶劫,糧食都不想給了,但是看著周圍潛伏的探馬赤軍,隻能按住心中蠻不講理的念頭。
看到財貨,王家家主放下心來,拜別了哈八十,趕緊迴家準備人手和船隻,盡快準備將糧草販賣出去。
為了得到這筆巨款,冒些風險全自然是值得的。
不過正如郭桓擔心的那樣,這邊兒剛開始進行,另外一邊兒的朱振便仿佛聽見風聲一樣,聲勢浩大的來到了海州城。
風雨欲來。
斯坦福有個挺有名氣,但是在筆者看來頗為糟糕的史學家,在他的書中曾經提過一個有意思的觀點,西方之所以在競爭中,屢屢超越東方,因為他們掌握三個秘密。
這三個秘密分別是,懶惰,恐懼,貪婪。
這三點,在朱振看來,用在世家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懶惰,讓世家不願意遷徙,安穩的在一個地方發展、奴役、剝削;貪婪,讓世家想盡一切辦法,甚至鋌而走險獲取更多的資源;恐懼,讓他們懂得時刻堤防,盡可能的將一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有的時候,這些在人們看來十足的缺點,確實是一部分人走向強大的秘密武器。
當數十萬兩銀子的巨款,僅僅是一個信號的狀態出現在世家的腦海裏的時候,就已經讓他們無法繼續保持冷靜下去了。
況且在世家看來,他們得到這幾十萬兩銀子,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王家家主找到了海州的知府,以及張素端等人稍微商議,便決定將之前偷盜來的糧草販賣給哈八十。
雖然對於朱振是否會察覺到此事,王家家主也有些擔憂,但是考慮到王保保得了這批軍糧之後,會重創朱元璋,甚至消滅朱元璋之後,他們的心態就放的很平穩。
更別說這批糧草,可以走海運直接運送到王保保的控製區域,隻要出了海,朱振就算是神仙,也沒有辦法找迴這批糧草。
海州知府郭桓雖然已經與王家結成了姻親關係,但是此刻卻眉頭緊鎖,拒絕了王家家主想要再次鋌而走險的提議。
郭桓冷靜的分析道:“現在朱振霍山大敗淮安世家,正是軍威鼎盛時期,我們頂風作案,他若是蠻不講理起來,我們世家該如何應對?
刀把子是在人家手裏的。”
各世家既然在前一段時間,已經積攢了很多糧草,何必冒這麽大的風險,做這種搞不好要掉腦袋的買賣,要知道三倍的價格,就算是拿世家的儲備糧,也足夠了。
劉家的話事人,雖然對於劉伯溫整日裏在府中聒噪很是不滿,但是話多少聽進去了一些,也知道應天一脈的強悍,所以也不願意鋌而走險。
張素端在霍山大戰中,被朱振嚇得屁滾尿流,早就對朱振敬如神明一般,這個時候去冒頭,著實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尤其是最近跟張素卿二人商議的時候,兩個人的出來的結果很一致,那就是朱振的心機很深,保不齊這一次又是朱振挖的坑。
這讓張素公心裏沒有底,所以也讚成郭桓的話。
王家家主雖然一心一意的想要再幹一票大的,但是見沒有人同意,也隻好作罷。
王家家主又想起一事,“那哈八十被我調查了一番,手頭上確實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但是卻沒有多少輜重隊伍,想必他買了糧草之後,肯定是要買船的。
這船也是咱們賺他一筆的大好機會。”
郭桓皺起眉頭,“連船都沒有,怕不是朱振布下的局吧?”
王家家主搖頭道:“自然不是,此事我已經多方取證,便是張士誠那邊兒得來的消息,也是朱元璋被圍,陷入危局之中。”
郭桓這才稍稍放心,“那就狠狠的宰他們一筆,這船我們要五倍的價格。”
王家家主眉開眼笑,“正合吾意,要知道他們有了這批糧食,就能徹底剿滅韓林兒勢力,王保保的威信也能提升,這錢花多少他都得心甘情願,咱們幾家趁機賺上一筆的同時,還能順帶著打擊一番朱振。”
郭桓也說道:“這軍糧一次不要給太多,滿足他們大軍一半所需變好,這樣王保保不能轉瞬間滅掉韓林兒的勢力,持久戰打起來,便更需要籌措糧餉。
這一次我們要三倍,下一次可就不是這個數了。”
張素公微微一哂,這真是比我們張家還能算計,兩邊兒一旦持久打起來,這戰爭販子的好處還能少麽?
隻是此次前來,張素卿一再囑咐,多聽少說,他心裏看著好處,一顆心仿佛都要炸開一般,卻隻能默默的忍耐著。
劉家年輕的話事人有些擔憂,“這麽多糧船出海,萬一朱振事後得知,跟郭知府所言一樣,找我們麻煩,我們該怎麽處置?”
王家家主頗為不屑道:“成大事者,豈能畏首畏尾?
你以為現在朱振不知道,偷盜軍糧的人中有我們世家子弟?
他知道沒有用處,現在朱振的名聲,已經爛到大街裏去了,再說了,你真的以為我們淮安世家毫無還手之力?
你問過張家了沒有?
對不對,張公子?”
此話倒是不假,張家在淮安的影響力確實不俗,而且還已經暗中與倭寇結為援助。
不過此時強行拉張家入夥,張素卿心裏很不舒服,隻是點點頭,卻並未多言。
張家與淮安世家同氣連枝,這個時候確實不宜退出。
海州地處淮安,王家在淮安又頗具影響力,眼下張家選擇蟄伏,大家夥自然以王家為尊。
王家家主立刻下定決心,“此事便這麽決定了,賢婿你速速與哈八十聯絡,在朱振尚未反應過來之前,將了糧草盡數賣出,等朱振來了海州之後,也找不到什麽證據,到時候各家起碼幾十萬兩銀子入手。”
事情決定之後,王家家主找到胡萊,胡萊一臉的不可思議,卻也答應居中撮合。
不過王家家主留了個心思,要看一下哈八十是否真的有那麽多財富。
胡萊在一旁,仿佛真心實意的在不住的勸說,“王老哥,這元人的錢財不是那麽好拿的,朱振知道了,心中大為不悅,便是王保保買了糧食,保不齊也會秋後算賬。
要我說,也別看什麽財富了,這買賣就此作罷吧。”
王家家主卻已經是完全控製不住自己一般,“胡萊老弟言重了,這世家的情況,你比誰都清楚,眼下雨季連綿,煮鹽生意終止,朱振又勒住世家的脖子,為了族人的生計,大家也隻能鋌而走險,老弟你就行行好,居中撮合一番,這事成之後老哥豈能讓你白白辛苦?”
胡萊一臉憂慮之色,但是耐不住王家家主苦苦哀求,最後隻能無奈之下,帶著他去尋了哈八十,哈八十領著眾人去了倉庫,隻見滿滿的一箱箱金銀珠寶,王家家主看的眼睛都花了。
就這些財富,簡直比一個家族的多少代人的積蓄都要多。
這王保保真有錢。
不,這已經是我的錢了。
一旁的哈八十略帶歉意的說道:“倉促之下,難以籌措太多金銀,這些財寶都是我們家主人從反抗朝廷的賊人家裏抄掠來的,希望王家主不要嫌棄。”
對於窮苦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隻認銅錢。
但是對於世家來說,金銀玉器,他們更喜歡,一來這些寶物在他們手裏可以賣個好價錢,二來可以用來提升一個家族的格調和底蘊。
尤其是看到一副吳道子的真跡就在箱子上扔著遮擋塵土,王家家主就萬分心痛,暗道這群元人有錢,不識貨。
天生的待宰的王八蛋。
王家家主現在就想搶劫,糧食都不想給了,但是看著周圍潛伏的探馬赤軍,隻能按住心中蠻不講理的念頭。
看到財貨,王家家主放下心來,拜別了哈八十,趕緊迴家準備人手和船隻,盡快準備將糧草販賣出去。
為了得到這筆巨款,冒些風險全自然是值得的。
不過正如郭桓擔心的那樣,這邊兒剛開始進行,另外一邊兒的朱振便仿佛聽見風聲一樣,聲勢浩大的來到了海州城。
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