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蠶觀的人是沒想到言瑾會說出那樣的話的。
以他們這麽些年的冷眼旁觀,他們知道歸元宗的人這些年來樂善好施,並不是長久以來的傳統,而是自言瑾出現後才開始的事情。
所以他們總結下來,覺得這一切都是言瑾的意思,是大藥師樂善好施,歸元宗不過為了討她的歡心,她要做什麽就做什麽罷了。
但他們不行言瑾真的有此善心,都覺得言瑾這麽做,無非是想幫歸元宗造勢,讓歸元宗重迴赤雲大陸第一宗的位置上。
所以今日他們施以此計,無非就是想逼得言瑾就範,放了掌門。他們也想過,若是言瑾不放掌門,便將其偽善的麵目撕破,這樣也不算虧。
就算掌門一時救不迴來,想必歸元宗也不敢輕易滅了一宗掌門的元神,這隻會對歸元宗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好名聲有損。
可他們沒想到言瑾竟這般無情,當眾說出要自己的徒弟犧牲性命的話來。
更沒想到的是,即便言瑾說出這樣的話,那群沒腦子的散修竟還為她找理由,說她這麽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拿人手短這句話確實沒錯,可也不至於這麽愚昧不堪吧?難不成這群散修在外修行修的腦子都壞了?
金蠶觀長老氣極,收迴寶劍比著那群俘虜的其中一人,冷哼一聲道:“大藥師既不在乎,那就別怪我心狠了?”
言瑾站在那巍峨不動,如同泰山一般,點了點頭:“動手吧,別廢話。”
吉長亭楞了一下,手裏的寶劍卻怎麽也動不了。
“你當真?”
“當真。”
“你確定?”
“確定。”
“你就不怕……”
言瑾皺起眉頭,喝了一句:“磨蹭什麽?”
當即她突然暴起一躍過去,手中一直拿著的匕首舉起來就往吉長亭挾持的人臉上戳去。
眾人驚唿一聲,還沒等反應過來,被吉長亭挾持的那個歸元宗弟子,竟突然掙脫了吉長亭的手,大叫一聲往後一仰,滾進了人質的隊伍裏。
金蠶觀眾人正想去攔言瑾,言瑾已快速的抓了那人迴到了互持會的門口。
看到大藥師的徒弟救迴來了一個,牆頭的散修都鬆了口氣。
眾人心道,看來大藥師是以進為退,故意激怒金蠶觀的長老,好趁亂救迴徒弟,不過隻救迴來一個,還有那麽多呢。
但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就在眾人以為救迴來一個時,卻見言瑾拿著匕首,抵住了好不容易救迴來的歸元宗弟子的脖子。
眾人:????????
大藥師你冷靜一點!
但比散修更慌張的,反而是對麵金蠶觀的那群人。
吉長亭初見言瑾把人救了迴去,還冷笑了一聲,下一秒見言瑾把匕首杵在自己徒弟脖子上,他冷汗都下來了。
“你……好一個狠心之人,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又道虎毒不食子,你竟……”
言瑾匕首往前一滑,手中抓著的徒弟脖子上瞬間呲溜一下飆血出來。
“你說什麽,風太大我聽不清?”
吉長亭深吸了口氣,心裏念著冷靜冷靜,嘴裏哆哆嗦嗦道:“你為何對自己的徒弟下手……”
言瑾“哈?”了一聲,貌似沒聽清楚,她把左耳向對麵歪了歪,身子向前傾了傾。這一傾,手裏的匕首一個不穩,割得口子又大了一些。
吉長亭還沒來得及說話,被言瑾抓著的那個歸元宗弟子已經放聲痛哭了起來。
“師父你別說了,這妖女已經看穿我的偽裝了,你還不明白嗎?”
一句話,牆頭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竟是偽裝的!那群人根本就不是歸元宗的弟子!
言瑾嘁的一聲笑了起來,論變裝,她是這群人的祖宗。她可是從入門起就各種喬莊打扮,不但騙外人,連自己都騙過。
更何況這群傻逼隻會變裝,連演戲都不會演。
真要是她家胖子被抓了,胖子會那麽安靜的被俘?他可是從小就吃盡了金蠶觀的苦頭,不罵個天翻地覆可不會罷休。
不過,胖子還真不見了,言瑾心裏還是有點擔心的。
那日與烏自明打鬥過後,就沒見著胖子的人,連帶著那群小的也不見了。這會兒金蠶觀明顯沒抓到他們,那他們會去哪兒了?
金蠶觀的人眼見著詭計被識破,也不敢久留,丟下言瑾手裏那名金蠶觀弟子,迅速撤退離開了互持會。
這下輪到言瑾傻眼了,還真就走了?
牆頭那群散修,嘴裏罵罵咧咧的爬下牆來開門。
門一開,便有散修過來,把金蠶觀的弟子押進去捆了起來,其他人皆圍在言瑾身邊,七嘴八舌的鬧騰起來。
有關心的,有讚美的,也有忿忿不平抗議金蠶觀卑鄙的,還有自告奮勇組織人去追擊的。
言瑾笑著安撫眾人道:“多謝各位好意,隻是金蠶觀還在我赤雲大陸境內,就不敢對我們太過放肆,畢竟皇城離得不遠。”
散修金川過來道:“大藥師,要不要去看看那個金蠶觀的弟子,他哭得有點兇,血流的也有點多。”
言瑾點了點頭,眾人給她讓了條路,言瑾一路走到院子盡頭,就見那金蠶觀弟子還套著張大寶的人臉麵具在那兒哭呢。
一旁有散仙正動手給他撕麵具,好不容易麵具撕了下來,露出一張熟悉的臉來。
言瑾怔了一下。
“劉夏?”
劉夏哭得傷心極了,一抬頭:“言道友。”
眾人聽著,隻覺得奇怪,金蠶觀與歸元宗的關係勢同水火,這金蠶觀弟子的脖子還是大藥師割的,為何這兩人的氣氛,竟如此的融洽?
言瑾想了想,淡定的對劉夏道:“我家仙師迴去之前跟我交代過,說你曾助她降服過魔界王子,讓我日後對你多加照拂,還說你定會來歸元宗找我,為何我卻從未見你來過?”
劉夏邊哭邊道:“仙師大人還記得我,在下愧不敢當。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想找機會去歸元宗拜見大藥師,以謝仙師大人指點之情。可在下怎麽也受師父多年教誨之恩,總覺得去找了言道友,對師門乃不敬之舉。”
以他們這麽些年的冷眼旁觀,他們知道歸元宗的人這些年來樂善好施,並不是長久以來的傳統,而是自言瑾出現後才開始的事情。
所以他們總結下來,覺得這一切都是言瑾的意思,是大藥師樂善好施,歸元宗不過為了討她的歡心,她要做什麽就做什麽罷了。
但他們不行言瑾真的有此善心,都覺得言瑾這麽做,無非是想幫歸元宗造勢,讓歸元宗重迴赤雲大陸第一宗的位置上。
所以今日他們施以此計,無非就是想逼得言瑾就範,放了掌門。他們也想過,若是言瑾不放掌門,便將其偽善的麵目撕破,這樣也不算虧。
就算掌門一時救不迴來,想必歸元宗也不敢輕易滅了一宗掌門的元神,這隻會對歸元宗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好名聲有損。
可他們沒想到言瑾竟這般無情,當眾說出要自己的徒弟犧牲性命的話來。
更沒想到的是,即便言瑾說出這樣的話,那群沒腦子的散修竟還為她找理由,說她這麽做一定是有原因的。
拿人手短這句話確實沒錯,可也不至於這麽愚昧不堪吧?難不成這群散修在外修行修的腦子都壞了?
金蠶觀長老氣極,收迴寶劍比著那群俘虜的其中一人,冷哼一聲道:“大藥師既不在乎,那就別怪我心狠了?”
言瑾站在那巍峨不動,如同泰山一般,點了點頭:“動手吧,別廢話。”
吉長亭楞了一下,手裏的寶劍卻怎麽也動不了。
“你當真?”
“當真。”
“你確定?”
“確定。”
“你就不怕……”
言瑾皺起眉頭,喝了一句:“磨蹭什麽?”
當即她突然暴起一躍過去,手中一直拿著的匕首舉起來就往吉長亭挾持的人臉上戳去。
眾人驚唿一聲,還沒等反應過來,被吉長亭挾持的那個歸元宗弟子,竟突然掙脫了吉長亭的手,大叫一聲往後一仰,滾進了人質的隊伍裏。
金蠶觀眾人正想去攔言瑾,言瑾已快速的抓了那人迴到了互持會的門口。
看到大藥師的徒弟救迴來了一個,牆頭的散修都鬆了口氣。
眾人心道,看來大藥師是以進為退,故意激怒金蠶觀的長老,好趁亂救迴徒弟,不過隻救迴來一個,還有那麽多呢。
但場上形勢瞬息萬變,就在眾人以為救迴來一個時,卻見言瑾拿著匕首,抵住了好不容易救迴來的歸元宗弟子的脖子。
眾人:????????
大藥師你冷靜一點!
但比散修更慌張的,反而是對麵金蠶觀的那群人。
吉長亭初見言瑾把人救了迴去,還冷笑了一聲,下一秒見言瑾把匕首杵在自己徒弟脖子上,他冷汗都下來了。
“你……好一個狠心之人,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又道虎毒不食子,你竟……”
言瑾匕首往前一滑,手中抓著的徒弟脖子上瞬間呲溜一下飆血出來。
“你說什麽,風太大我聽不清?”
吉長亭深吸了口氣,心裏念著冷靜冷靜,嘴裏哆哆嗦嗦道:“你為何對自己的徒弟下手……”
言瑾“哈?”了一聲,貌似沒聽清楚,她把左耳向對麵歪了歪,身子向前傾了傾。這一傾,手裏的匕首一個不穩,割得口子又大了一些。
吉長亭還沒來得及說話,被言瑾抓著的那個歸元宗弟子已經放聲痛哭了起來。
“師父你別說了,這妖女已經看穿我的偽裝了,你還不明白嗎?”
一句話,牆頭眾人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竟是偽裝的!那群人根本就不是歸元宗的弟子!
言瑾嘁的一聲笑了起來,論變裝,她是這群人的祖宗。她可是從入門起就各種喬莊打扮,不但騙外人,連自己都騙過。
更何況這群傻逼隻會變裝,連演戲都不會演。
真要是她家胖子被抓了,胖子會那麽安靜的被俘?他可是從小就吃盡了金蠶觀的苦頭,不罵個天翻地覆可不會罷休。
不過,胖子還真不見了,言瑾心裏還是有點擔心的。
那日與烏自明打鬥過後,就沒見著胖子的人,連帶著那群小的也不見了。這會兒金蠶觀明顯沒抓到他們,那他們會去哪兒了?
金蠶觀的人眼見著詭計被識破,也不敢久留,丟下言瑾手裏那名金蠶觀弟子,迅速撤退離開了互持會。
這下輪到言瑾傻眼了,還真就走了?
牆頭那群散修,嘴裏罵罵咧咧的爬下牆來開門。
門一開,便有散修過來,把金蠶觀的弟子押進去捆了起來,其他人皆圍在言瑾身邊,七嘴八舌的鬧騰起來。
有關心的,有讚美的,也有忿忿不平抗議金蠶觀卑鄙的,還有自告奮勇組織人去追擊的。
言瑾笑著安撫眾人道:“多謝各位好意,隻是金蠶觀還在我赤雲大陸境內,就不敢對我們太過放肆,畢竟皇城離得不遠。”
散修金川過來道:“大藥師,要不要去看看那個金蠶觀的弟子,他哭得有點兇,血流的也有點多。”
言瑾點了點頭,眾人給她讓了條路,言瑾一路走到院子盡頭,就見那金蠶觀弟子還套著張大寶的人臉麵具在那兒哭呢。
一旁有散仙正動手給他撕麵具,好不容易麵具撕了下來,露出一張熟悉的臉來。
言瑾怔了一下。
“劉夏?”
劉夏哭得傷心極了,一抬頭:“言道友。”
眾人聽著,隻覺得奇怪,金蠶觀與歸元宗的關係勢同水火,這金蠶觀弟子的脖子還是大藥師割的,為何這兩人的氣氛,竟如此的融洽?
言瑾想了想,淡定的對劉夏道:“我家仙師迴去之前跟我交代過,說你曾助她降服過魔界王子,讓我日後對你多加照拂,還說你定會來歸元宗找我,為何我卻從未見你來過?”
劉夏邊哭邊道:“仙師大人還記得我,在下愧不敢當。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想找機會去歸元宗拜見大藥師,以謝仙師大人指點之情。可在下怎麽也受師父多年教誨之恩,總覺得去找了言道友,對師門乃不敬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