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殊隨同天成帝入座。
都是年紀相當的年輕人,也就不怎麽講究規矩。
天成帝招唿唐熙:「愛卿也坐下吧,咱們不在宮裏,隨意些。」
唐熙遲疑:「這……」
常大公子笑道:「唐舍人,你不坐,豈不是叫我們都站起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唐熙便也跟著坐了:「臣失禮了。」
天成帝隨意的點一點頭。
要說唐家的人裏,唐熙是他印象比較好的。有才學,又知禮,平時隨侍在側,也是客客氣氣的,並不像他兄長那樣跋扈。
可惜他姓唐,平白叫人生出一兩份惡感,天成帝帶著他,不過為了安撫唐家。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辯經大會開始了。
真正佛家的辯經,在普通人眼裏,其實沒什麽意思。東知寺的辯經,之所以現在有這麽大的影響力,是因為早就改了形式,隻留其名。
眾人的期盼中,東知寺的住持上台合十為禮,說道:「近日,家師出了一道難題,貧僧苦思十來日,仍不得解。又將此題告知寺中上下,無一人解出。故此廣邀天下能人,誰能解出,贈之功德蓮。」
聽得此言,但凡懂一點內情的人,都激動起來。
功德蓮!這次辯經大會,東知寺居然捨得拿出功德蓮!
「東知寺好大的手筆啊!」金道長感慨。
在明微的世界,東知寺早已消失在歷史中,因此知之不詳,便問:「道長,這功德蓮有何玄機?」
金道長說道:「說起這功德蓮,就要提起東知寺的一位高僧了。他早已隱世,但在我們玄門眼裏,他才是東知寺真正的門麵。」
明微想了想:「可是不知大師?」
金道長點頭:「正是!」
紀小五連忙舉手:「這個我聽過。我師父說,這位不知大師,是位真正的高人。他精通三教之義,於玄術一道更是精研頗深,尤其易理算學,堪稱一代宗師。」
「紀小友說的沒錯。」金道長補充,「不知大師早年法號三知,指的是過去、現在、未來。雖然有點張揚,但自身有本事,旁人也無話可說。後來年紀越長,精研越深,反而越發謙遜起來。待到讓位弟子,便改號不知了。這些年,他足不出戶,旁人見其一麵,難如登天。」
唐劭頷首補充:「咱們這位陛下,早就想見不知大師一麵了,奈何東知寺不畏皇權,聲稱不知大師已入佛道,不願再涉足紅塵,一直未能如願。」
他又笑了笑:「我父親也求見過,同樣被拒之門外。」
明微聽出了他話中之意。
這兩個人想見不知大師,應該為了同一件事。南楚皇帝想坐穩江山,而代國公想知道唐家有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
不知大師誰都不見,不僅僅是不慕權貴,亦是權衡。
畢竟東知寺這麽大個攤子,無論得罪了皇帝,還是得罪了代國公,都很要命。不知大師總得為自己的徒子徒孫想想。
明微略一思索,問道:「難道皇帝叫他的新寵……」說到這裏,她忍不住笑了笑,續道,「過來辯經大會,不僅僅想幫他揚名,還想找機會見不知大師?」
唐劭瞅了她一眼,沒說話。
看他這樣子,明微不禁起了疑心:「難道你也是?」
溫秀儀找著機會,冷嘲熱諷:「不然你以為,找你過來幹什麽?隻是壞他的事,難道我不行嗎?」
「……」
「你這眼神什麽意思?」溫秀儀又暴躁起來,「瞧不起我?」
「沒有,秀儀姑娘誤會了。」明微平靜地說,「小姑娘別這麽暴躁,老得快。」
「你……」
唐劭慢慢道:「那功德蓮,是不知大師潛修之處所生長的蓮花。據說是他早年雲遊天下尋得的異種,採摘後經過特殊處理,可以保存幾十年之久。這些蓮花,與他朝夕相伴,沾染了佛性,若能得到一朵供在家中,便可百邪不侵。」
金道長接下去:「對我們來說,功德蓮另一個用處,才是重要的。擁有功德蓮的人,可以向不知大師提出一個要求。」
「哦……」明微的手指在桌上叩了叩,「難怪你們知道皇帝有意來辯經大會,就坐不住了。恕我直言,就算這位不知大師,能知過去未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命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實力夠強,就可以改變它!」
唐劭平靜地道:「道理雖是如此,可這世上這麽多人,誰能看得這般通透?陛下不能,我們亦不能。」
「這倒也是。」
兩人一問一答,說的不是多高深的事,但莫名有一種和諧的氛圍。
溫秀儀看著十分不舒服,想插嘴,又插不上,隻能氣鼓鼓地瞪著明微。
「喏,給你。」
忽然聽得聲音,然後被塞了一手的炒豆子,溫秀儀都懵了。
「你幹什麽?」她看著紀小五。
紀小五道:「我看你腮幫子鼓得跟青蛙似的,給你點吃的消消氣啊!」
「……」他一臉無辜,溫秀儀拿不準是故意氣她,還是真心這麽想,這口氣就憋得更狠了。
最後還是唐劭解了圍,從她手裏摸了一顆炒豆子,說道:「是寺外第一間炒貨店買的吧?他家的炒貨十分有名。」
「對對對,排著好多人呢!」
幾句閑談,把話題給帶過去了。
說話間,東知寺的住持將那道題列了出來——卻是一道數術題。
明微「咦」了一聲,說道:「有點意思。」
唐劭沒懂:「哪裏有意思?」莫非有玄機?
明微道:「這道數術題,其實就是推衍之法的核心。換句話說,能夠做出這道題的,一定是同道中人,懂得命理推算。」她看向天成帝所在的那棟樓,笑道,「這題簡直就是為那位準備的。難道不知大師想站隊了不成?」
唐劭神情嚴肅起來:「當真?」
「騙你作甚?」
他看向金道長,卻見他擺了擺手:「命理之術,道爺隻懂皮毛,這題怕是算不出來。」
「那……」
唐劭剛要開口,那邊住持又說話了:「此題繁複,為了讓諸位檀越看得分明,貧僧想了個法子,將之展現出來。如此一來,誰勝誰負,一目了然,可請諸位見證。」
住持迴頭看了一眼,便有幾十名寺僧出列,手裏拿著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有木板,有石頭,有香爐……飛快地布置起來。
金道長一看,仰頭大笑:「哈哈哈,單純算題,道爺隻能望而卻步,這下分拆成迷宮,卻可試一試了。」
</br>
都是年紀相當的年輕人,也就不怎麽講究規矩。
天成帝招唿唐熙:「愛卿也坐下吧,咱們不在宮裏,隨意些。」
唐熙遲疑:「這……」
常大公子笑道:「唐舍人,你不坐,豈不是叫我們都站起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唐熙便也跟著坐了:「臣失禮了。」
天成帝隨意的點一點頭。
要說唐家的人裏,唐熙是他印象比較好的。有才學,又知禮,平時隨侍在側,也是客客氣氣的,並不像他兄長那樣跋扈。
可惜他姓唐,平白叫人生出一兩份惡感,天成帝帶著他,不過為了安撫唐家。
幾人閑聊了一會兒,辯經大會開始了。
真正佛家的辯經,在普通人眼裏,其實沒什麽意思。東知寺的辯經,之所以現在有這麽大的影響力,是因為早就改了形式,隻留其名。
眾人的期盼中,東知寺的住持上台合十為禮,說道:「近日,家師出了一道難題,貧僧苦思十來日,仍不得解。又將此題告知寺中上下,無一人解出。故此廣邀天下能人,誰能解出,贈之功德蓮。」
聽得此言,但凡懂一點內情的人,都激動起來。
功德蓮!這次辯經大會,東知寺居然捨得拿出功德蓮!
「東知寺好大的手筆啊!」金道長感慨。
在明微的世界,東知寺早已消失在歷史中,因此知之不詳,便問:「道長,這功德蓮有何玄機?」
金道長說道:「說起這功德蓮,就要提起東知寺的一位高僧了。他早已隱世,但在我們玄門眼裏,他才是東知寺真正的門麵。」
明微想了想:「可是不知大師?」
金道長點頭:「正是!」
紀小五連忙舉手:「這個我聽過。我師父說,這位不知大師,是位真正的高人。他精通三教之義,於玄術一道更是精研頗深,尤其易理算學,堪稱一代宗師。」
「紀小友說的沒錯。」金道長補充,「不知大師早年法號三知,指的是過去、現在、未來。雖然有點張揚,但自身有本事,旁人也無話可說。後來年紀越長,精研越深,反而越發謙遜起來。待到讓位弟子,便改號不知了。這些年,他足不出戶,旁人見其一麵,難如登天。」
唐劭頷首補充:「咱們這位陛下,早就想見不知大師一麵了,奈何東知寺不畏皇權,聲稱不知大師已入佛道,不願再涉足紅塵,一直未能如願。」
他又笑了笑:「我父親也求見過,同樣被拒之門外。」
明微聽出了他話中之意。
這兩個人想見不知大師,應該為了同一件事。南楚皇帝想坐穩江山,而代國公想知道唐家有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
不知大師誰都不見,不僅僅是不慕權貴,亦是權衡。
畢竟東知寺這麽大個攤子,無論得罪了皇帝,還是得罪了代國公,都很要命。不知大師總得為自己的徒子徒孫想想。
明微略一思索,問道:「難道皇帝叫他的新寵……」說到這裏,她忍不住笑了笑,續道,「過來辯經大會,不僅僅想幫他揚名,還想找機會見不知大師?」
唐劭瞅了她一眼,沒說話。
看他這樣子,明微不禁起了疑心:「難道你也是?」
溫秀儀找著機會,冷嘲熱諷:「不然你以為,找你過來幹什麽?隻是壞他的事,難道我不行嗎?」
「……」
「你這眼神什麽意思?」溫秀儀又暴躁起來,「瞧不起我?」
「沒有,秀儀姑娘誤會了。」明微平靜地說,「小姑娘別這麽暴躁,老得快。」
「你……」
唐劭慢慢道:「那功德蓮,是不知大師潛修之處所生長的蓮花。據說是他早年雲遊天下尋得的異種,採摘後經過特殊處理,可以保存幾十年之久。這些蓮花,與他朝夕相伴,沾染了佛性,若能得到一朵供在家中,便可百邪不侵。」
金道長接下去:「對我們來說,功德蓮另一個用處,才是重要的。擁有功德蓮的人,可以向不知大師提出一個要求。」
「哦……」明微的手指在桌上叩了叩,「難怪你們知道皇帝有意來辯經大會,就坐不住了。恕我直言,就算這位不知大師,能知過去未來,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命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實力夠強,就可以改變它!」
唐劭平靜地道:「道理雖是如此,可這世上這麽多人,誰能看得這般通透?陛下不能,我們亦不能。」
「這倒也是。」
兩人一問一答,說的不是多高深的事,但莫名有一種和諧的氛圍。
溫秀儀看著十分不舒服,想插嘴,又插不上,隻能氣鼓鼓地瞪著明微。
「喏,給你。」
忽然聽得聲音,然後被塞了一手的炒豆子,溫秀儀都懵了。
「你幹什麽?」她看著紀小五。
紀小五道:「我看你腮幫子鼓得跟青蛙似的,給你點吃的消消氣啊!」
「……」他一臉無辜,溫秀儀拿不準是故意氣她,還是真心這麽想,這口氣就憋得更狠了。
最後還是唐劭解了圍,從她手裏摸了一顆炒豆子,說道:「是寺外第一間炒貨店買的吧?他家的炒貨十分有名。」
「對對對,排著好多人呢!」
幾句閑談,把話題給帶過去了。
說話間,東知寺的住持將那道題列了出來——卻是一道數術題。
明微「咦」了一聲,說道:「有點意思。」
唐劭沒懂:「哪裏有意思?」莫非有玄機?
明微道:「這道數術題,其實就是推衍之法的核心。換句話說,能夠做出這道題的,一定是同道中人,懂得命理推算。」她看向天成帝所在的那棟樓,笑道,「這題簡直就是為那位準備的。難道不知大師想站隊了不成?」
唐劭神情嚴肅起來:「當真?」
「騙你作甚?」
他看向金道長,卻見他擺了擺手:「命理之術,道爺隻懂皮毛,這題怕是算不出來。」
「那……」
唐劭剛要開口,那邊住持又說話了:「此題繁複,為了讓諸位檀越看得分明,貧僧想了個法子,將之展現出來。如此一來,誰勝誰負,一目了然,可請諸位見證。」
住持迴頭看了一眼,便有幾十名寺僧出列,手裏拿著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有木板,有石頭,有香爐……飛快地布置起來。
金道長一看,仰頭大笑:「哈哈哈,單純算題,道爺隻能望而卻步,這下分拆成迷宮,卻可試一試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