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殊對著鏡子照了又照。
小彤忍不住:「殿下,您已經很俊了,不用再看了!」
「真的嗎?」楊殊摸了摸腰上的掛飾,「這個金的是不是太土氣了?換塊玉來?」
小彤沒法子,隻好把放玉飾的匣子搬來,讓他自己挑:「您喜歡哪個?」
「嗯……」
眼花繚亂挑不下來,最後還是小彤強行拿了一個給他掛上了。
「走吧走吧!再不走來不及了!」小彤推著他出門。
兩人走到路口,看到阿綰裝扮一新,也往外走。
「阿綰姐姐!」小彤招手,「你也出門嗎?」
「啊?」阿綰嚇了一跳,含糊地說,「嗯,出去看看。」
「那我們一起啊!」
「不……」話一出口,阿綰就發現自己拒絕得太快了,在楊殊和小彤奇怪的目光裏,她硬著頭皮點頭,「也行,省一輛車。」
於是三人登車,往長生寺駛去。
今日元宵,街上車馬如龍,行人如織。
他們傍晚出門,到長生寺天已經黑了。
楊殊在約定的地點,找到了明微和紀家人。
除了紀大老爺夫婦,人都來齊了。
紀淩向他施禮,兩人一本正經地尬聊。
聊了幾句,董氏實在聽不下去了,扯了紀淩的袖子告罪:「殿下,我們先帶孩子玩去了,還請見諒。」
楊殊巴不得,忙道:「兩位自便。」
紀小五一翻白眼,也走了:「戌末在這裏會合啊,你們別錯過時間。」
「知道了,表哥。」
楊殊轉頭問:「你們呢?」
小彤指著路邊一排店鋪:「我去吃東西!阿綰姐姐,一起嗎?」
阿綰道:「我先逛一逛吧,一會兒去找你。」
「好啊,反正我就在這一排,你找過來就是了。」
「嗯。」
人都走了,楊殊迫不及待想問明微去哪裏玩,哪知一轉頭,卻見她若有所思地盯著阿綰的背影。
「怎麽了?」
「你覺不覺得阿綰有點怪?」明微問他。
楊殊想了想,搖頭:「沒有啊!她經常這樣,想一出是一出。」
「是嗎?」
「哎,別想她了,難得出來一趟,就不能好好玩?反正阿綰吃不了虧。」
明微想想也是,阿綰的武功很能看,等閑人動不了她。
「元宵節,當然先看燈,我們去那邊。」
等他們離開,阿綰從角落裏鑽出來,站了一會兒,往河邊走去。
人實在太多,河邊尤其如此。
要放燈的人密密麻麻擠著,長生寺怕出意外,用粗大的麻繩沿樹捆好,免得有人掉下去。
盡管人這樣多,燈光又明滅不定,阿綰還是一眼看到了明月橋上的人。
他今日應是特意打扮過,穿了一身嶄新的玄衣,一隻手負在背後,低頭看著河中的燈盞。
阿綰到現在,還有做夢一樣的不真實感。
這位蘇公子對她有好感,阿綰是知道的。
她從來都知道,自己對異性有吸引力。
那些人,不知道她脾氣暴躁,不知道她說話刻薄,僅憑外表,就一廂情願地以為,她是個善解人意的姑娘,貌美如花還溫柔小意。
但她以為,蘇公子不會說出口。
像他這樣有家業又才貌雙全的富貴公子,單純隻是欣賞還罷,要做些什麽,受到的束縛太多了。
阿綰想起那日,他說了那樣的話,她想了很久,問他:「蘇公子這話什麽意思?要幫我贖身嗎?」
蘇圖看著她:「這世上,沒有錢辦不到的事。宮藉脫身雖難,但隻要錢夠多,可以一層層買通關卡,給你報個病,放出來。到那時,我帶你離開這裏,去我的家鄉,重新開始生活。」
「然後呢?」阿綰咄咄逼人。
她很生氣。自從認識這位蘇公子,兩人幾次相遇,頗有知遇之感。她想著,雖然註定隻有幾麵之緣,兩人終將陌路,但如果能保留這點默契,日後想起來,也是一份美好的迴憶。
可他現在想做什麽呢?貪得無厭,要將這金風玉露般的相遇,變得惡俗與下作嗎?
她以為自己在質問,蘇圖卻沒想這麽多。
聽她這樣問,略顯躊躇地低下頭,臉頰浮上淡淡的紅暈,輕聲道:「然後看你想做什麽,如果你喜歡孩子,我們就養幾個孩子。不喜歡也不要緊,反正我有弟弟,他可以多生幾個。」
阿綰愣了下,發現他想的事情,好像和自己以為的不太一樣。
她把蘇圖的話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遍,抓到了什麽。
「你、你會娶我?」
蘇圖點頭:「這是自然。」
「……」
見阿綰沉默下來,他小心翼翼地問:「不行嗎?我知道這樣太唐突了,但……我快要迴去了,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不說出口,也許會變成一輩子的遺憾。」
阿綰想拒絕的,她當然不能走,怎麽可能走?她不會丟下殿下,不會丟下阿玄,也不會丟下小彤的。他們像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她怎麽可能不要他們,跟一個男人遠走高飛?
但她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
蘇圖就笑了,緊張的心情緩和了一些,說道:「姑娘不必馬上迴答,可以迴去仔細想一想,背井離鄉,畢竟是一件慎重的事。」
阿綰也不知道自己怎麽迴事,真的就這樣迴去了。
大過年的,她稀裏糊塗忙了好些天。忽然有一天,她出門的時候,王府街拐角等著個小童,塞給她一張紙條就跑了。
紙條上,寫了六個字。
元夕夜,明月橋。
阿綰猜到約她的是誰,鬼使神差的就來赴約了。
她自然要拒絕的。她想,來這一趟,為的是親口拒絕,叫他死心。
可站在這裏,她改主意了。
也許,她不必赴約的。
他等不到人,自然會迴鄉。
何必當麵拒絕,讓彼此尷尬?
阿綰很快拿定主意,轉身離開。
元宵夜,整個雲京,連同京郊幾十裏地,燈火通明。
一盞盞河燈,順水漂流,帶著人們的思念與祝福。
阿綰在攤子上買了幾盞河燈,一盞一盞寫著自己的心願。
一願殿下心想事成,白頭到老。
二願親人團聚,一生不離。
三願……蘇公子一路順風,此生不必再見。
</br>
小彤忍不住:「殿下,您已經很俊了,不用再看了!」
「真的嗎?」楊殊摸了摸腰上的掛飾,「這個金的是不是太土氣了?換塊玉來?」
小彤沒法子,隻好把放玉飾的匣子搬來,讓他自己挑:「您喜歡哪個?」
「嗯……」
眼花繚亂挑不下來,最後還是小彤強行拿了一個給他掛上了。
「走吧走吧!再不走來不及了!」小彤推著他出門。
兩人走到路口,看到阿綰裝扮一新,也往外走。
「阿綰姐姐!」小彤招手,「你也出門嗎?」
「啊?」阿綰嚇了一跳,含糊地說,「嗯,出去看看。」
「那我們一起啊!」
「不……」話一出口,阿綰就發現自己拒絕得太快了,在楊殊和小彤奇怪的目光裏,她硬著頭皮點頭,「也行,省一輛車。」
於是三人登車,往長生寺駛去。
今日元宵,街上車馬如龍,行人如織。
他們傍晚出門,到長生寺天已經黑了。
楊殊在約定的地點,找到了明微和紀家人。
除了紀大老爺夫婦,人都來齊了。
紀淩向他施禮,兩人一本正經地尬聊。
聊了幾句,董氏實在聽不下去了,扯了紀淩的袖子告罪:「殿下,我們先帶孩子玩去了,還請見諒。」
楊殊巴不得,忙道:「兩位自便。」
紀小五一翻白眼,也走了:「戌末在這裏會合啊,你們別錯過時間。」
「知道了,表哥。」
楊殊轉頭問:「你們呢?」
小彤指著路邊一排店鋪:「我去吃東西!阿綰姐姐,一起嗎?」
阿綰道:「我先逛一逛吧,一會兒去找你。」
「好啊,反正我就在這一排,你找過來就是了。」
「嗯。」
人都走了,楊殊迫不及待想問明微去哪裏玩,哪知一轉頭,卻見她若有所思地盯著阿綰的背影。
「怎麽了?」
「你覺不覺得阿綰有點怪?」明微問他。
楊殊想了想,搖頭:「沒有啊!她經常這樣,想一出是一出。」
「是嗎?」
「哎,別想她了,難得出來一趟,就不能好好玩?反正阿綰吃不了虧。」
明微想想也是,阿綰的武功很能看,等閑人動不了她。
「元宵節,當然先看燈,我們去那邊。」
等他們離開,阿綰從角落裏鑽出來,站了一會兒,往河邊走去。
人實在太多,河邊尤其如此。
要放燈的人密密麻麻擠著,長生寺怕出意外,用粗大的麻繩沿樹捆好,免得有人掉下去。
盡管人這樣多,燈光又明滅不定,阿綰還是一眼看到了明月橋上的人。
他今日應是特意打扮過,穿了一身嶄新的玄衣,一隻手負在背後,低頭看著河中的燈盞。
阿綰到現在,還有做夢一樣的不真實感。
這位蘇公子對她有好感,阿綰是知道的。
她從來都知道,自己對異性有吸引力。
那些人,不知道她脾氣暴躁,不知道她說話刻薄,僅憑外表,就一廂情願地以為,她是個善解人意的姑娘,貌美如花還溫柔小意。
但她以為,蘇公子不會說出口。
像他這樣有家業又才貌雙全的富貴公子,單純隻是欣賞還罷,要做些什麽,受到的束縛太多了。
阿綰想起那日,他說了那樣的話,她想了很久,問他:「蘇公子這話什麽意思?要幫我贖身嗎?」
蘇圖看著她:「這世上,沒有錢辦不到的事。宮藉脫身雖難,但隻要錢夠多,可以一層層買通關卡,給你報個病,放出來。到那時,我帶你離開這裏,去我的家鄉,重新開始生活。」
「然後呢?」阿綰咄咄逼人。
她很生氣。自從認識這位蘇公子,兩人幾次相遇,頗有知遇之感。她想著,雖然註定隻有幾麵之緣,兩人終將陌路,但如果能保留這點默契,日後想起來,也是一份美好的迴憶。
可他現在想做什麽呢?貪得無厭,要將這金風玉露般的相遇,變得惡俗與下作嗎?
她以為自己在質問,蘇圖卻沒想這麽多。
聽她這樣問,略顯躊躇地低下頭,臉頰浮上淡淡的紅暈,輕聲道:「然後看你想做什麽,如果你喜歡孩子,我們就養幾個孩子。不喜歡也不要緊,反正我有弟弟,他可以多生幾個。」
阿綰愣了下,發現他想的事情,好像和自己以為的不太一樣。
她把蘇圖的話翻來覆去地想了好幾遍,抓到了什麽。
「你、你會娶我?」
蘇圖點頭:「這是自然。」
「……」
見阿綰沉默下來,他小心翼翼地問:「不行嗎?我知道這樣太唐突了,但……我快要迴去了,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不說出口,也許會變成一輩子的遺憾。」
阿綰想拒絕的,她當然不能走,怎麽可能走?她不會丟下殿下,不會丟下阿玄,也不會丟下小彤的。他們像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她怎麽可能不要他們,跟一個男人遠走高飛?
但她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
蘇圖就笑了,緊張的心情緩和了一些,說道:「姑娘不必馬上迴答,可以迴去仔細想一想,背井離鄉,畢竟是一件慎重的事。」
阿綰也不知道自己怎麽迴事,真的就這樣迴去了。
大過年的,她稀裏糊塗忙了好些天。忽然有一天,她出門的時候,王府街拐角等著個小童,塞給她一張紙條就跑了。
紙條上,寫了六個字。
元夕夜,明月橋。
阿綰猜到約她的是誰,鬼使神差的就來赴約了。
她自然要拒絕的。她想,來這一趟,為的是親口拒絕,叫他死心。
可站在這裏,她改主意了。
也許,她不必赴約的。
他等不到人,自然會迴鄉。
何必當麵拒絕,讓彼此尷尬?
阿綰很快拿定主意,轉身離開。
元宵夜,整個雲京,連同京郊幾十裏地,燈火通明。
一盞盞河燈,順水漂流,帶著人們的思念與祝福。
阿綰在攤子上買了幾盞河燈,一盞一盞寫著自己的心願。
一願殿下心想事成,白頭到老。
二願親人團聚,一生不離。
三願……蘇公子一路順風,此生不必再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