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火的時候,於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宮女頸下赫然懸掛著傳國玉璽。


    《三國演義》第六迴《匿玉璽孫堅背約》寫道:


    諸侯聯軍打敗董卓,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臨行時焚燒宮室民宅,發掘陵墓墳塚。聯軍先鋒孫堅率先衝入洛陽,撲滅宮中大火,設軍帳於建章殿上。


    其軍士在殿南一井中撈起一具女屍,項掛一錦囊,內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啟匣一看,裏麵是一玉璽。這皇帝的印章,四寸見方,上鐫五龍交紐,有篆文八字,刻了一句吉讖: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程普見之告訴孫堅,此乃傳國玉璽,得之者必有“登九五之分”。


    九五之分,就是說有做皇帝的鴻運!


    《三國演義》的描述是根據《吳書》、《山陽公載記》等書的記載,盡管裴鬆之在《三國誌》注中認為孫堅於聯軍中最以忠烈著稱,斷不會私匿漢之神器,否定了孫堅匿璽背盟之說,然而他卻並沒有否定有傳國玉璽這麽件要緊東西。


    這些暫且不提,隻說這甄宮井是普通的井嗎?這個宮女又是何人?為何她的脖子上掛著傳國玉璽?


    這“甄宮井”要說它普通,那是普通之極,要說她不普通,它又確實特殊,“傳國玉璽”埋入其中長達十餘年之久。


    而這宮女是誰缺乏考證,而她脖子上掛著傳國玉璽,眾多的看法是“機緣巧合”,宮女在亂兵中被殺,掉入這口井中,然後帶著玉璽的掌印太監混亂中跑到甄宮井附近,眼見情勢危急,又不想把玉璽還迴去,於是把玉璽丟入井中去了。


    也或者是他抱著玉璽正想逃,突然被趕上來的士兵殺死,然後玉璽跌落井中,當然當時混亂,除了死去的太監,無人知道掉進去的是玉璽。


    接著再次的機緣巧合之下,玉璽和這位宮女的脖子,在某個時間段裏相遇了,纏掛在一起,直到被發掘!


    李陵當然沒有早早想起這個事件,要不然他不說提前收起玉璽,用個假的代替,至少也會早早在玉璽上留下氣運標記,以備隨時找到。


    三是“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事件,有人認為董卓初到洛陽時,董卓部屬的兵力不超過3千人,為了一開始就給洛陽造成一種強烈的軍事威懾影響,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陽,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蕩蕩開進洛陽,戰鼓震天,旌旗招展,儼然千軍萬馬源源不斷。


    包括朝廷官員在內的所有洛陽人們,都被董卓如此強大的實力所嚇倒,不敢有絲毫越軌行為。


    言歸正傳,迴到眼前,麵對早有不臣之心的董卓,李陵遙控著少帝劉辯“裝聾作啞”。


    這時候陳留王劉協果斷出來表現了,先是大膽地催馬上前,然後又問了一遍袁紹剛才問過的問題——叱曰:“來者何人?!”


    然後胖子一臉傲慢,說道:“我是西涼刺史董卓。”


    陳留王又問:“你是要造反麽?”


    董卓雖然心裏有這麽個想法,但是他現在連京城還沒進去呢,哪敢當眾答應,連忙說道:“微臣不敢。”


    陳留王道:“那麽,你是個忠臣了?不是來劫駕?而是來保駕的?”


    董卓連忙答應:“當然,當然,臣就是來保駕的。”


    陳留王一聽董卓這麽說,語氣裏加上了三分威嚴,三分肅穆道:“既然是來保駕的,皇帝就在這裏,你為何至今連馬都不下?”


    董卓一聽趕忙下馬,跪在道邊。陳留王這才滿意,說道:“董卓,你今天既然是來保駕的,那麽就趕快把我們護送迴京,你放心,你的功勞,皇帝一定會記住的。”


    就這樣這董卓借著這個機會進了京,一發不可收拾,然後還有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傳國玉璽不見了!


    李陵放任董卓施為,正合他的本意,大漢朝已經腐朽不堪了,就猶如重病垂危的人,重病還需重藥治,李陵就是要借董卓的手,大力整頓朝堂。


    至於會不會hold不住董卓?他一點兒也不擔心失控,手握一大把封神牌的男人,怎麽可能會怕區區一個老流氓,別看董卓以後會囂張至極,但到時候還不是任他拿捏。


    “就跟割韭菜一樣輕鬆愜意!”李陵如是覺得。


    然而當他聽到“傳國玉璽不見了!”時,也是震驚了!這時候他才想起來,《三國演義》中的確有這段,而且後來玉璽被諸侯之一的孫堅率先找到,被其視之為吉祥之兆,有心將玉璽占為己有。


    然後是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了盟主袁紹。袁紹也想要這傳國玉璽,就又演出了好多幕大戲來。


    有人說袁紹立即扣押孫堅的妻子逼孫堅交出了玉璽;三國演義則說孫堅帶著玉璽返迴長沙,在路上被和袁紹一夥的劉表截擊而死,後來玉璽落入袁術手中。


    不管怎麽說,袁紹也好,袁術也好,最後都被打著漢朝旗號的曹操給打敗了,傳國玉璽重新迴到了漢獻帝的手裏。


    曆史上的玉璽是秦朝以後曆代帝王相傳的印璽。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下令鐫造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


    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方圓四寸,螭虎紐,一說龍魚鳳鳥紐。玉璽正麵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


    從此,曆代帝王無不把傳國玉璽當作權力的重要象征,當作一統天下的象征。傳國玉璽不僅成為了野心家覬覦和割據君王爭奪的目標,也是中央王朝後宮的珍寶,國之重器。


    得到玉璽的人將玉璽解釋成自己“受命於天”的表現;而一旦失去玉璽則悲視作王朝“氣數已盡”的表現。


    如果有哪個皇帝登基的時候沒有傳國玉璽捧在手裏,就被譏為“白版皇帝”。意思是說你這個皇帝是自己封的,根本沒有辦法證明。他們發出去的沒有玉璽印章的詔書自然也不那麽令人信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有天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星Vs偶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星Vs偶像並收藏水滸有天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