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爺在陵陽和封地之間來迴奔走,給陵陽城送去糧草,箭矢,兵器。
冬日臨近,還做了一批給士兵們禦寒的冬衣。轉眼就過去了一月。
傅蘭絮人在王府也沒閑著,掌管著王爺的大印,府中大小事務都經她手,包括封地三城的城主有些事情也找她來商量。
初掌大印的時候,不管是王府管家還是三城城主對她都不免輕視。雖然她貴為王妃,但畢竟是一個女流之輩。
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平民家庭的女子大字不識,大家閨秀也就是勉強讀讀《女戒》《女訓》之類的書。隻有達官顯貴家中的小姐,像傅蘭絮這樣的,才有機會讀一些詩詞歌賦。
但也就停留在詩詞歌賦這個層麵了,能吟詩作對,已經是才女了。
但管理王府事務,可不單單是舞文弄墨這麽簡單,還要查閱賬目。
古時的算術除了賬房私教,也就隻有舉子才有算學一科。女子是接觸不到的。
因此,三城城主向傅蘭絮匯報城中稅收之時,隻匯報了一個總數。
三張紙上空空蕩蕩,隻有正中寫著大寫的稅收數字,傅蘭絮拿著皺著眉頭問道:“這是什麽?”
“啟稟王妃,這是我等三城下半年的稅收數字。年關將近,按照規矩該呈上來給王爺查閱,但現在王爺忙於其他事務,王妃又有王爺授予的印璽,所以理當送來給王妃過目。”
靑舫城主薛成濤恭敬的彎腰迴稟。
“就三頁紙,寥寥幾個數字?這三城的稅收都包括什麽?詳細的稅收賬目呢?”傅蘭絮問道。
“呃……啟稟王妃,詳細賬目太過繁雜,除了糧稅,還有商稅、礦稅、漁稅等,名目繁多賬本摞起來有這麽厚~”薛成濤眉眼含笑,一隻手比劃了一紮的距離:“這還隻是靑舫一城半年的賬目,若是加上其他兩城就更多了。我等怕王妃勞神,因此全都計算好了,匯集起了總數。王妃隻需加蓋大印,我等將物資銀錢存入王府庫中即可~”
薛成濤微微抬頭,麵上仍是一副恭謹,卻掩藏不住眼底的一抹輕視,仿佛在說:“我就是給你賬目,你看得懂麽?”
“怕我勞神?”傅蘭絮有些不爽:“我既然接過王爺的大印,便要負起這個責任,又何懼勞神?”
三位城主聽到王妃這麽說,麵麵相覷。
“我也是第一次查閱各城稅收,還不知道王爺封地的稅法是怎麽定的。你們哪個說與本王妃聽聽?”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傅蘭絮等的不耐煩了,便指了其中一人——煙城城主遲呈忠問道:“你說說。”
遲呈忠不悅的神色一閃而逝,開口道:“啟稟王妃,王爺愛民如子,賦稅比大洛其餘州郡的賦稅要輕許多,糧稅按人丁征收,農戶每年夏秋兩次交稅,每丁每次繳糧一石。商稅每年征收一次,按照鋪位,每個鋪子一年二兩白銀。青魴城近海,因此還有漁稅。海物保存不易,因此征收銀兩。按照船隻大小每船每年征收一百到五百錢不等。漁民打撈上來的魚蝦除了自己食用多出來的則賣給前來收貨的客商。”
傅蘭絮認真聽完,點了點頭,又問道:“每年一石的糧食,農戶們能承受得起麽?”
遲呈忠道:“王妃說笑了,王爺封地良田千頃,基本上每丁能分得三四十畝地。一石的糧食最多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隻要不是災年顆粒無收,家家戶戶交了糧稅也有大量餘糧。”
傅蘭絮不懂稅收,在學校學曆史,古代農戶總是貧苦形象,加上穿越來之後又見到了不少災民的慘狀,就覺得農民應該是淒慘無比的。便多嘴一問,想著若是賦稅太重,趁著大權在握想辦法給農民伯伯減輕點壓力。
但隻是這麽聽起來,賦稅似乎很輕的樣子。
傅蘭絮點點頭,這種稅收製度,計算起來倒是方便,做做乘法就是了。
王爺也不是不迴王府,日後少不了要自己看一遍,他們三個人八成也不會作假。不如就直接蓋章放他們離開。
傅蘭絮這麽想著呢,卻聽到薛成濤說道:“王妃還是抓緊蓋印吧。賬冊就不必看了~這賬目計算,可不是女子能做得來的。”
傅蘭絮一聽這話,把摸向印璽的手又收了迴來。
什麽意思?瞧不起我?不就是算個乘法麽?有什麽難的,什麽賬目繁雜?好歹本王妃也是高二的學生!雖然數學成績不高,但加減乘除還能難得住不成?
呸!我偏不蓋印:“俗話說得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我既然替王爺處理府中事務,就應該處理王爺處理的問題。你們三個還是取了賬本過來,本王妃親自過目吧~”
“王妃莫非信不過我等?”遲呈忠皺起眉頭,語氣有些憤慨道:“我三人自從王爺受封便一直擔任三城城主,忠心不二,從來不做弄虛作假之事。往年向王爺匯報,都有詳細賬冊。賬冊名目繁多,十分勞神。王爺查賬也需要一天時間。屬下等真的是怕王妃勞神。”
一旁的威武城主陸程雲也開口道:“遲城主所言極是。我等均是一城之主,每日也是公務纏身,若是王爺查賬也就罷了,我等可以在此耽誤半天的時間。可王妃一介女流,這賬目之事恐怕不是那麽熟練,我等莫非要在這裏一直等著?三天五天?還是十天半月?”
“哎~兩位城主這是哪裏話。王妃既然要看,那就取來給王妃查看就是了。王妃肯開口,那肯定是胸有成竹,我等靜候便是了。若是當真耽誤個三天五天十天半月……那王爺也怪罪不著咱們。”
三人紛紛表態。煙城城主遲呈忠一副不被人信任的委屈樣子,威武城主陸程雲則是“別耽誤我幹活”的態度。靑舫城主薛成濤則表現的十分輕蔑,打算拿了賬冊,等著看傅蘭絮勞神費心,焦頭爛額的樣子。
傅蘭絮心中大罵三人sb,就算老子不會看,難道不會找人麽?當下把三章紙片甩迴三人臉上說道:“還請三位城主把賬冊帶來,本王妃要一頁一頁的,細細查看!”
三位城主無奈,隻得駕馬迴城各自取了賬冊迴來。
傅蘭絮拿到手中賬冊,一張臉都糾結到了一起。這古人的記賬方式真是……
比如農戶的糧稅,明明是按人丁收,每個人需要交納的糧食都是一石,這賬冊上偏偏要按照每戶統計。
有的人家四口人,有的人家七八口。每個條目底下隻有一個總數。
商戶也是如此。明明每家店鋪都是獨立的,但賬本上非要按照街區統計。第幾條街幾條巷一共多少家商鋪,然後這條街巷的稅收是多少……
如此化簡為繁,也怪不得會“勞神”了。
三位城主看著傅蘭絮皺眉的樣子,反應各異。
遲呈忠一臉憤慨,等著傅蘭絮查完帳數目沒錯自己打臉。陸程雲踱來踱去,似乎真的有不知道多少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而薛成濤,居然悄聲吩咐下人去給他準備鋪蓋。這舉動無禮至極,但傅蘭絮沒去理會他。
這賬冊雖然記得雜亂不堪,但每戶的數字還算詳盡,每家每戶有多少人,每條街巷都是什麽店鋪也都寫的清楚。隻是賬本格式就像作文一樣,一點也不如現代的表格直觀。
不過傅蘭絮還是堅持著把每戶的人數先統計了一遍。糧稅總數算是對起來了。
接著再統計商稅,一番“勞神”之後,一看……錢數不對。
每戶二兩銀子,加對了總數乘以二完事兒。這麽簡單自己都會算錯?傅蘭絮有些心虛,她到底是個體育生……於是她又算了一遍。
這次她讓丫鬟取了筆墨,拿了張白紙,在紙上劃拉著計數。
結果和第一次一樣,但跟城主匯報上來的總數對不起來。再仔細看看,傅蘭絮心中大罵自己白癡,每個鋪子二兩白銀,那無論有多少鋪子,這總數都該是個偶數。
但賬本上統計出來的總數卻是九百三十一兩。是個奇數!這明顯不對啊!而她居然還是費神挨個數了店鋪的數量然後算了一遍才發現了問題——果然是個體育生啊……
傅蘭絮翻開賬冊封皮,這是威武城的賬冊,她抬頭看了一眼威武城主陸程雲,見他依然是一副著急的樣子,但似乎嘴角又掛著一絲笑容。
傅蘭絮從頭至尾又認真查看了一遍,這賬本的商稅前麵寫的沒什麽毛病,但後半本簡直驢唇不對馬嘴。
每隔兩條就有一處紕漏。
比如南街四巷,統計的商戶總數是七,但商戶名稱卻有九條。稅收總額既不是十四兩,也不是十八兩。而是十三兩。
商戶名稱與官辦的商家名冊上能對的起來,但是賬本裏的商戶總數卻被改動了。
做假賬都特麽不會,傅蘭絮把賬本往旁邊一甩,笑眯眯的問道:“陸程雲,我來問你,七家商戶每年該繳商稅多少?”
“十四兩……”陸程雲迴答道。
“九家呢?”
“十八兩”
“那這個十三兩是怎麽來的?!”傅蘭絮厲聲喝道,抓起賬本,扔到了他的臉上。
“這……這……”
“這商戶名冊是最新的吧?按照這個數字計算,可短了一百多兩銀子!這些錢呢!?”
冬日臨近,還做了一批給士兵們禦寒的冬衣。轉眼就過去了一月。
傅蘭絮人在王府也沒閑著,掌管著王爺的大印,府中大小事務都經她手,包括封地三城的城主有些事情也找她來商量。
初掌大印的時候,不管是王府管家還是三城城主對她都不免輕視。雖然她貴為王妃,但畢竟是一個女流之輩。
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平民家庭的女子大字不識,大家閨秀也就是勉強讀讀《女戒》《女訓》之類的書。隻有達官顯貴家中的小姐,像傅蘭絮這樣的,才有機會讀一些詩詞歌賦。
但也就停留在詩詞歌賦這個層麵了,能吟詩作對,已經是才女了。
但管理王府事務,可不單單是舞文弄墨這麽簡單,還要查閱賬目。
古時的算術除了賬房私教,也就隻有舉子才有算學一科。女子是接觸不到的。
因此,三城城主向傅蘭絮匯報城中稅收之時,隻匯報了一個總數。
三張紙上空空蕩蕩,隻有正中寫著大寫的稅收數字,傅蘭絮拿著皺著眉頭問道:“這是什麽?”
“啟稟王妃,這是我等三城下半年的稅收數字。年關將近,按照規矩該呈上來給王爺查閱,但現在王爺忙於其他事務,王妃又有王爺授予的印璽,所以理當送來給王妃過目。”
靑舫城主薛成濤恭敬的彎腰迴稟。
“就三頁紙,寥寥幾個數字?這三城的稅收都包括什麽?詳細的稅收賬目呢?”傅蘭絮問道。
“呃……啟稟王妃,詳細賬目太過繁雜,除了糧稅,還有商稅、礦稅、漁稅等,名目繁多賬本摞起來有這麽厚~”薛成濤眉眼含笑,一隻手比劃了一紮的距離:“這還隻是靑舫一城半年的賬目,若是加上其他兩城就更多了。我等怕王妃勞神,因此全都計算好了,匯集起了總數。王妃隻需加蓋大印,我等將物資銀錢存入王府庫中即可~”
薛成濤微微抬頭,麵上仍是一副恭謹,卻掩藏不住眼底的一抹輕視,仿佛在說:“我就是給你賬目,你看得懂麽?”
“怕我勞神?”傅蘭絮有些不爽:“我既然接過王爺的大印,便要負起這個責任,又何懼勞神?”
三位城主聽到王妃這麽說,麵麵相覷。
“我也是第一次查閱各城稅收,還不知道王爺封地的稅法是怎麽定的。你們哪個說與本王妃聽聽?”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傅蘭絮等的不耐煩了,便指了其中一人——煙城城主遲呈忠問道:“你說說。”
遲呈忠不悅的神色一閃而逝,開口道:“啟稟王妃,王爺愛民如子,賦稅比大洛其餘州郡的賦稅要輕許多,糧稅按人丁征收,農戶每年夏秋兩次交稅,每丁每次繳糧一石。商稅每年征收一次,按照鋪位,每個鋪子一年二兩白銀。青魴城近海,因此還有漁稅。海物保存不易,因此征收銀兩。按照船隻大小每船每年征收一百到五百錢不等。漁民打撈上來的魚蝦除了自己食用多出來的則賣給前來收貨的客商。”
傅蘭絮認真聽完,點了點頭,又問道:“每年一石的糧食,農戶們能承受得起麽?”
遲呈忠道:“王妃說笑了,王爺封地良田千頃,基本上每丁能分得三四十畝地。一石的糧食最多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隻要不是災年顆粒無收,家家戶戶交了糧稅也有大量餘糧。”
傅蘭絮不懂稅收,在學校學曆史,古代農戶總是貧苦形象,加上穿越來之後又見到了不少災民的慘狀,就覺得農民應該是淒慘無比的。便多嘴一問,想著若是賦稅太重,趁著大權在握想辦法給農民伯伯減輕點壓力。
但隻是這麽聽起來,賦稅似乎很輕的樣子。
傅蘭絮點點頭,這種稅收製度,計算起來倒是方便,做做乘法就是了。
王爺也不是不迴王府,日後少不了要自己看一遍,他們三個人八成也不會作假。不如就直接蓋章放他們離開。
傅蘭絮這麽想著呢,卻聽到薛成濤說道:“王妃還是抓緊蓋印吧。賬冊就不必看了~這賬目計算,可不是女子能做得來的。”
傅蘭絮一聽這話,把摸向印璽的手又收了迴來。
什麽意思?瞧不起我?不就是算個乘法麽?有什麽難的,什麽賬目繁雜?好歹本王妃也是高二的學生!雖然數學成績不高,但加減乘除還能難得住不成?
呸!我偏不蓋印:“俗話說得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我既然替王爺處理府中事務,就應該處理王爺處理的問題。你們三個還是取了賬本過來,本王妃親自過目吧~”
“王妃莫非信不過我等?”遲呈忠皺起眉頭,語氣有些憤慨道:“我三人自從王爺受封便一直擔任三城城主,忠心不二,從來不做弄虛作假之事。往年向王爺匯報,都有詳細賬冊。賬冊名目繁多,十分勞神。王爺查賬也需要一天時間。屬下等真的是怕王妃勞神。”
一旁的威武城主陸程雲也開口道:“遲城主所言極是。我等均是一城之主,每日也是公務纏身,若是王爺查賬也就罷了,我等可以在此耽誤半天的時間。可王妃一介女流,這賬目之事恐怕不是那麽熟練,我等莫非要在這裏一直等著?三天五天?還是十天半月?”
“哎~兩位城主這是哪裏話。王妃既然要看,那就取來給王妃查看就是了。王妃肯開口,那肯定是胸有成竹,我等靜候便是了。若是當真耽誤個三天五天十天半月……那王爺也怪罪不著咱們。”
三人紛紛表態。煙城城主遲呈忠一副不被人信任的委屈樣子,威武城主陸程雲則是“別耽誤我幹活”的態度。靑舫城主薛成濤則表現的十分輕蔑,打算拿了賬冊,等著看傅蘭絮勞神費心,焦頭爛額的樣子。
傅蘭絮心中大罵三人sb,就算老子不會看,難道不會找人麽?當下把三章紙片甩迴三人臉上說道:“還請三位城主把賬冊帶來,本王妃要一頁一頁的,細細查看!”
三位城主無奈,隻得駕馬迴城各自取了賬冊迴來。
傅蘭絮拿到手中賬冊,一張臉都糾結到了一起。這古人的記賬方式真是……
比如農戶的糧稅,明明是按人丁收,每個人需要交納的糧食都是一石,這賬冊上偏偏要按照每戶統計。
有的人家四口人,有的人家七八口。每個條目底下隻有一個總數。
商戶也是如此。明明每家店鋪都是獨立的,但賬本上非要按照街區統計。第幾條街幾條巷一共多少家商鋪,然後這條街巷的稅收是多少……
如此化簡為繁,也怪不得會“勞神”了。
三位城主看著傅蘭絮皺眉的樣子,反應各異。
遲呈忠一臉憤慨,等著傅蘭絮查完帳數目沒錯自己打臉。陸程雲踱來踱去,似乎真的有不知道多少事情等著他去處理。
而薛成濤,居然悄聲吩咐下人去給他準備鋪蓋。這舉動無禮至極,但傅蘭絮沒去理會他。
這賬冊雖然記得雜亂不堪,但每戶的數字還算詳盡,每家每戶有多少人,每條街巷都是什麽店鋪也都寫的清楚。隻是賬本格式就像作文一樣,一點也不如現代的表格直觀。
不過傅蘭絮還是堅持著把每戶的人數先統計了一遍。糧稅總數算是對起來了。
接著再統計商稅,一番“勞神”之後,一看……錢數不對。
每戶二兩銀子,加對了總數乘以二完事兒。這麽簡單自己都會算錯?傅蘭絮有些心虛,她到底是個體育生……於是她又算了一遍。
這次她讓丫鬟取了筆墨,拿了張白紙,在紙上劃拉著計數。
結果和第一次一樣,但跟城主匯報上來的總數對不起來。再仔細看看,傅蘭絮心中大罵自己白癡,每個鋪子二兩白銀,那無論有多少鋪子,這總數都該是個偶數。
但賬本上統計出來的總數卻是九百三十一兩。是個奇數!這明顯不對啊!而她居然還是費神挨個數了店鋪的數量然後算了一遍才發現了問題——果然是個體育生啊……
傅蘭絮翻開賬冊封皮,這是威武城的賬冊,她抬頭看了一眼威武城主陸程雲,見他依然是一副著急的樣子,但似乎嘴角又掛著一絲笑容。
傅蘭絮從頭至尾又認真查看了一遍,這賬本的商稅前麵寫的沒什麽毛病,但後半本簡直驢唇不對馬嘴。
每隔兩條就有一處紕漏。
比如南街四巷,統計的商戶總數是七,但商戶名稱卻有九條。稅收總額既不是十四兩,也不是十八兩。而是十三兩。
商戶名稱與官辦的商家名冊上能對的起來,但是賬本裏的商戶總數卻被改動了。
做假賬都特麽不會,傅蘭絮把賬本往旁邊一甩,笑眯眯的問道:“陸程雲,我來問你,七家商戶每年該繳商稅多少?”
“十四兩……”陸程雲迴答道。
“九家呢?”
“十八兩”
“那這個十三兩是怎麽來的?!”傅蘭絮厲聲喝道,抓起賬本,扔到了他的臉上。
“這……這……”
“這商戶名冊是最新的吧?按照這個數字計算,可短了一百多兩銀子!這些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