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所,小木屋內。


    數盞油燈被點一一點燃,跳躍的火光照亮四周,木床上,唐德依著靠枕躺下,正細細的翻看著一本紫金色封頁的書籍,也就是胖子離開前送給他的禮物——《七煞寶書》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遍研讀了,但時不時的,唐德仍舊忍不住將這本書拿出來逐字逐句的推敲體悟,而伴隨著他對《九轉升龍道》《大荒刀》和《明玉心》的深入修行,相互印證,仍舊覺得每每都有新的收獲,新的領悟。


    據書中所載,那位大秦王朝的開創者,銳士的締造者,千古一帝秦煞認為這世間的無窮煞炁雖變幻萬端,縹緲不定,但追根溯源,可分有七種變化。


    這第一變曰‘蘊身’。


    從表麵看,煞炁冰冷陰寒,體製偏弱者長期唿吸,都會導致身體機能減弱,甚至被直接凍斃,但拋開表象,分析其本質時,不難發現,它是一種極為神奇的能量。


    隻要按照特定的方式汲取煞炁,不僅可以強健身體,消除暗傷,補充身體所需,更能加速恢複,配合相應的修行法門,甚至能打破極限,超越人體最初的壽命,達到提升生命本質的效果。


    ……


    第二變曰‘誠心’。


    從本質上來說,煞炁並沒有殺傷力,它既不堅固,也不銳利,但它卻可以承載人的情緒和精神意誌;而人的精神意誌本來是無法幹涉現實的,就和你無法以意念移動紙片一般。


    但當精神結合煞炁,就會有神奇的效果產生,尤其是當某種情緒濃鬱到一定程度時,煞炁甚至會塑造出各種形態。


    就這一點,唐德感觸頗深,因為之前的他沒有禦使刀氣的法門,但卻領悟了刀意,斬出了屬於自己的刀芒。


    說實話,他雖然悟了刀意,但其實本身也是稀裏糊塗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當他聯係這‘誠心’一篇,心中就有所明悟了。


    所謂的刀意,說白了就是他在勇者之門後和那大漢殊死搏殺,在庇護所的獸潮下玩命戰鬥時,與一次次生死之間提煉出的精純信念。


    當他提刀前行時,那種一往無前,有我無敵的氣勢自會衝天而起,他心中所想,意誌所係沒有任何能阻攔他,而他體內的煞炁也會被賦予這種特質,從而形成外放的攻擊,再以刀駕馭,即是邁步所至,長刀所指,刀芒所向披靡。


    ……


    煞炁第三變曰‘化形’。


    在這一篇中,秦煞大帝否認了煞炁‘有形無質’的說法,他認為煞炁的存在其實既有形,又有質。


    隻是,煞炁太小了,小到人類的眼睛完全不可見,就好似空氣中的塵埃,你看不到,但它們其實無處不在。


    而若是將這種‘塵埃’以某種特定的方式聚合,積少成多,到一定程度後,就能將無形化為有質,從而形成真正的實體。


    對於這一篇,唐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神血武裝術,化虛無煞炁為實質的兵器盔甲,說的不就是它!!!


    ……


    煞炁第四變曰‘擬態’。


    即煞炁並非是固定不變的形態,它在人體內部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意誌複製並演變成各種新的異化器官形態,甚至按照特定的方式,改變器官形態的組成模式。


    這一篇,可以以‘重瞳術’為例,所謂的開眼,其實說白了就是模樣複製一雙新的眼睛,隻是根據實際所需,這新開的重瞳會根據特定的方式,賦予它窺破迷霧的能力。


    換而言之,唐德所修的《明玉心》其實也是這個範疇,它就是以煞炁改變人體心髒,通過種種手段,讓心髒變成‘心如明玉,通透明澈’的形態,從而具有各種神奇的效果。


    而且,這一篇篇幅很長,或許作為第一位找到窺破迷霧之法,並發明創造‘開眼之術’的人,秦煞對於‘擬態’的理解也是最為深刻,篇幅內充斥著很多煞炁擬態的規則和方法。


    這也是其他篇幅都沒有的。


    ……


    煞炁第五變曰‘聯動’。


    說白了,煞炁和煞炁之間並非是無關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並以特定的模式,可以產生各種奇異效果。


    對於這一篇,唐德的了解最少,隻是,他研究過曆史知道,大秦王朝建立之前,人類中的練炁士似乎走的就是這條路子,其效果,看似和前世的修仙法術類似,可以唿風喚雨,召雷斥電,很是神奇。


    而唐宅的書房內,諸如《清源道篆上冊》《神符法》之類的書籍秘錄就應該是這方麵的成果。


    不過,作為幾乎被曆史淘汰的法門,它們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法術發動的時間太長,雖然威力宏大,甚至可以調動天象,但太慢了,特定的條件也多,真正在千鈞一發的戰鬥中,會死的很慘。


    而作為發展延生,現如今的‘異術’其實就算得上是練炁士們為了應和時代的發展,而走出來的新道路,雖然沒有了曾經的多樣性,但論起能力和詭譎,卻也不差。


    ……


    煞炁第六變曰‘淨脈’。


    這一篇,若是外人看來,估摸著完全摸不著頭腦,甚至難以接受,但唐德以前世的知識來看,卻又有些了然和驚異。


    在他看來,這一篇中‘脈’並非是血管經絡,而是血液深處的信息;而這裏的‘淨’也並不是清洗,而是發掘,是純化,是表現在外,也是深入骨髓。


    在這一篇中說明,人是很複雜的動物,他們的體內,蘊含著很多中生物的信息,而煞炁就可以發掘這種血脈,並將之顯現,固化,從而讓人類擁有這些遠古生物的能力。


    唐德不知道秦煞大帝生活的時間段內,人類有沒有發現獸化人,但很顯然,獸化人的返祖術就是屬於這‘淨脈’篇的範疇,而書房內,讓他唐德心馳神往的《天鵬縱橫術》似乎也可以作為佐證。


    ……


    最後,煞炁第七變曰《聚源》。


    這一篇內容最少,寥寥數段話中,還有很多猜測和不確定的意味,也是這一篇看的唐德最是不解和迷糊。


    因為,在這一篇中,似乎再說煞炁並非是不死的,他們需要時時刻刻保證與外界的交換,才能聚起源泉,才能‘活’下去,而若是將它們長期固定在一處,比如說限製在人體內,它們就會‘死去’,成為身體的‘汙垢’。


    說實話,讓唐德一臉懵逼的就在這裏。


    煞炁本身不就是一種神奇的能源嘛?


    既然是能源,不應該是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嘛?


    可為什麽會‘死’呢?


    而且,‘死’這個詞,不應該是用在活物身上的嘛?


    ……


    好吧,放下看不懂的部分,縱覽全書,其實誰也無法否認,那位始皇帝從最初的根源,講述了煞炁的變化形態和規律,而現如今焱武王朝所有的修煉體係,仍舊沒有脫離出這本書的範疇。


    換而言之,這本書等同於所有修煞功法總綱一般的存在,以它為指導,幾乎所有的功法秘錄都能透過表象,看到其中的真實。


    也不怪某些大人物會以它為支撐點,來布置撬動焱武王朝統治的局,他們其實很清楚,隻要是修煞者,就無法抵禦這本書的誘惑。


    當然,這書中某些語錄,那所謂的秦皇遺寶,更是讓這本書的價值,無限拔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霧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異地他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異地他鄉並收藏霧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