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和江子同時畢業,工作卻是第二年春上才給安排,分配到離縣城三十多裏的鄉鎮衛生院工作。那個鄉在大山深處,鄉政府所在地是個不足千人的小村子,除了一個慘淡經營的供銷社外,隻有兩家一間門臉的私人小店,旅店食堂什麽都沒有。遇到縣上來人檢查工作,如果來的是一般幹部,就和鄉幹部擠一個床將就一夜,如果來的是領導,鄉黨委書記或是鄉長就得另找地方,把自己的床空下來讓他們睡。那地方雖離縣城不遠,但通往外界的隻有一條不到兩米寬的沙石便路,除了小車、拖拉機、蹦蹦車和摩托能通過外,其他的車輛很難進來。偶爾也有一輛大卡車開進山裏,都是那些熟悉路況、貪財不要命的司機開來的,他們低價收購山裏的木材、柿子、板栗、木耳之類的土特產,拉到山外去賣高價。
由於不通班車,江子結婚後,隻到楊霞單位去過兩次。第一次是送楊霞到單位報道,先坐班車到進山的路口,然後搭上過路的拖拉機,顛簸一個多小時才到地方,一路上下來,整個人都要散了架。由於那一次的經曆,楊霞對單位產生了克製不住的恐懼,在江子走後工作了不到一周就迴到了縣城,這下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再也不願迴到山裏去。鄉上領導打電話到縣衛生局,問楊霞的情況,言下之意就是打小報告,說楊霞長期不在單位,不知去向,催人趕快迴去上班。衛生局局長聽到後很生氣,派人找到江子,告訴他要是他媳婦在三天之內趕迴去上班,一切都好說,不然的話就讓她永遠不要上班了。
江子也希望媳婦住在家裏陪著自己,不但晚上不會閑得無聊,而且吃飯穿衣都有人伺候,可是人總得生活呀,不好好工作誰給你發錢。再說,在一個山區窮縣,能有一份工作是多少人做夢都在想的事。對於農村孩子,要不是上學,隻能一輩子在土裏刨食吃,現在有了工作卻不去珍惜,要是真的被踢塌了飯碗,哭都沒人理你。迫於無奈,江子隻得天天晚上在被窩裏做楊霞的工作,要她在單位先忍忍,等瞅住機會了,再想辦法托人調迴來。或者是叫她先在單位工作一陣子,等過了一段時間,想辦法在醫院開個證明,請個長期病假,既保住了工作,工資又少不了多少。其實,楊霞在家裏住著,心裏也很不安的,有工作卻不去單位算是哪迴事呀,真的要給江子當一輩子的老媽子呀,那樣的話,這十幾年的學不就白上了。心煩的時候,楊霞也就跟江子慪氣,耍小性子。現在聽到衛生局要給處分,也嚇的不行,隻得乖乖地收拾行李,由江子第二次親自送到單位。
轉眼一年多就匆匆過去了,楊霞還是沒調迴縣城,為此楊霞每次迴家,都要對江子嘟囔個不停,罵江子沒出息,她的一幫同學現在都在好地方工作,隻有她還窩在山溝溝裏。張三當初分的地方比她還偏僻,可人家不到一個月就調了迴來;李四沾了局長公公的光,工作安排在城郊,卻一天班都沒上,照樣拿工資;王五畢業後開了個私人診所,錢沒少掙,還自由自在沒人管,這輩子找了你算倒了八輩子的黴,真是豬八戒背包袱,要人才沒人才,要家當沒家當,耳朵聾眼睛瞎不說,還窮的叮當響,我們結婚那陣子你家又給些啥了,換工作換了一年多沒一點動靜,錢是花了不少,可是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
江子聽到楊霞的抱怨,開始還忍耐著,笑臉相迎,耐心解釋著,可是楊霞每次一迴來就那樣,而且臉不是臉嘴不是嘴的,不免就冒起火來,戰爭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並且不斷升級,由相互避讓發展到爭吵,最後發展到撕打。女人和男人打架有三大武器,一是非常誇張的訴怨,好象她就是天底下最受虐待的人;二是長而鋒利的指甲,在男人臉上、胳膊上、背上開墾出一道道血槽,三是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牙齒,逮著哪咬哪。因此在外人的印象中,每次戰爭結束,女人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而男人從來都是傷痕累累,緘口不語。這時候,天懷和楊巧已迴到縣城,住的地方離江子不遠。楊霞每次戰爭結束後,就抱著幾個月大的孩子迴到楊巧那裏,對姐姐姐夫哭訴江子對她如何如何不好,及至江子帶著滿臉的傷來接楊霞時,又迎來一場善意而又一邊倒的勸說。江子百口莫辯,隻有低頭認錯。
一來二去,江子無法安心工作,出了幾次醫療小事故,醫院領導找他談了幾次話,不久就從門診科室調到住院部工作,每天工作時間更長,壓力更大,看護的病人更多,不但每天一早要例性巡房,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處方,而且每周有一兩夜擔任樓層值班。
江子極其苦惱,這樣下去,他可能要瘋掉的。恰好這時,縣上各單位為了節減開支,允許職工停薪留職,不少人辦了手續,下海經商去了,而且還有好多成功的範例。這給小小的縣城極大的震動,出現人人思動的現象,現在誰還安心守在單位,幹那一個月才拿百十塊錢工資的工作呀。要是自己下海辦個公司,說不定一個月、甚至一天就能掙一年的工資。在人們腦海裏,市場上到處是黃金,隻看你能不能抓住時機,下海去搏他一迴,彎腰去拾了。
江子正處在工作幹不好,老婆天天吵的境況中,當得知醫院放人的時候,第一個報了名,辦理為期三年的停薪留職手續。同時勸楊霞也辦了手續,兩人從銀行貸了一萬塊錢,迴到老家鎮上,租了兩間房子,辦了一個私人門診。
鎮子雖在群山環繞之中,可遠近聞名,自古以來就是商阜之地。早在宋金時期,這裏就是兩國交戰爭奪的關隘,留下了許許多多楊家將抗金的故事和古跡。到了明清時期,這裏商業發達,南下武漢,北上西安,成為一個物流中轉樞紐。現在鎮裏靠近山腳的老街就是明清時期的建築,磚牆木戶,飛簷壁畫,無不顯示當年的繁盛景象。外側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溫順流過,把全鎮近萬人滋養得健壯水靈。河流與老街之間有一條建國以後修建的公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沿路兩側形成了一條商貿新街,商鋪林立,早已取代了老街的原有地位。
鎮子雖說曆史悠久,可從東頭走到西頭也就十來分鍾的時間,逛遍全鎮隻需半個小時的工夫。江子在鎮上開診所,成了當地的一條新聞,幾乎一夜之間家喻戶曉,還沒正式開業,就有人找上門來看病。你想呀,當地地段醫院的醫生大部分是衛校畢業的中專生,還有少部分是從沒進過學校門,父傳子、師帶徒教出來的土醫生。現在有個大學生辭了工作來鎮上開門診,醫術肯定高明的不得了,好多人都慕名而來,一時間門庭若市,應接不暇。
江子的生意好了,卻得罪了當地的地段醫院,自從江子門診開業以來,醫院生意就急劇下降,使醫院領導大為惱火,派人從縣上、鎮上、周圍鄰居那裏做工作,於是接二連三的事情發生了。
開始,縣衛生局來了一位領導和兩個幹事下來檢查工作,在地段醫院吃過飯後邊,來到江子的診所檢查手續是否齊全。江子雖辦了營業執照,卻沒有行醫證,於是拿出畢業證給領導看,解釋說他在縣醫院工作的時候都沒有辦理過工作證,出來辦診所的時候也沒人告知他要辦理行醫證。領導說,畢業證隻代表你的學曆,不能證明你有行醫資格,於是罰款一千塊,限期上縣辦證,否則予以取締。
接著,鎮上來收繳國稅地稅的、工商管理費的、環境衛生費的,來了一撥又又一撥,前麵的沒走後麵的就來了,來了之後挑三揀四尋岔子,江子沒法,隻得乖乖交錢,多厚一遝鈔票換來一張張收據,三來二去的又花了一千多塊,還把生意耽擱了不少。可是還沒消停兩個月時間,房東找來要收迴房子,說是兒子結婚等著用房子,讓他另尋房租住。江子說他為房子裝修花了好幾百塊,而且簽了合同,交了一年的房租,不能說搬就搬吧。房東不肯鬆口,說退房租可以,不搬不行,要是逾期不搬的話,就斷水斷電,別怪提前沒有說。
江子覺得這是有人在背後搞怪,雖說自己也是本地人,可畢竟是自己家在鄉下,個人對抗單位,胳膊扭不過大腿。於是跟房東說好話,懇求寬限幾天,等找著房子了立馬就搬。
就在江子焦頭亂額的時候,忽然接到同學的一封信。原來隨著沿海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紛紛以高薪招聘內地高校畢業生,出現了內地大學生孔雀東南飛的現象,江子許多同學就是在這股熱潮中來到山東淄博,謀了一份差使,混得都很不錯,於是想起了江子,跟單位領導說,介紹他趕緊過來。
江子捧讀來信,百感交集,毅然決定南下,並且說幹就幹,把藥櫃、藥品及一應東西全部賤賣給了當地醫院,含著眼淚帶著老婆和不滿一歲的女兒離開家鄉,來到千裏之外的他鄉安身立命了。
由於不通班車,江子結婚後,隻到楊霞單位去過兩次。第一次是送楊霞到單位報道,先坐班車到進山的路口,然後搭上過路的拖拉機,顛簸一個多小時才到地方,一路上下來,整個人都要散了架。由於那一次的經曆,楊霞對單位產生了克製不住的恐懼,在江子走後工作了不到一周就迴到了縣城,這下一住就是一個多月,再也不願迴到山裏去。鄉上領導打電話到縣衛生局,問楊霞的情況,言下之意就是打小報告,說楊霞長期不在單位,不知去向,催人趕快迴去上班。衛生局局長聽到後很生氣,派人找到江子,告訴他要是他媳婦在三天之內趕迴去上班,一切都好說,不然的話就讓她永遠不要上班了。
江子也希望媳婦住在家裏陪著自己,不但晚上不會閑得無聊,而且吃飯穿衣都有人伺候,可是人總得生活呀,不好好工作誰給你發錢。再說,在一個山區窮縣,能有一份工作是多少人做夢都在想的事。對於農村孩子,要不是上學,隻能一輩子在土裏刨食吃,現在有了工作卻不去珍惜,要是真的被踢塌了飯碗,哭都沒人理你。迫於無奈,江子隻得天天晚上在被窩裏做楊霞的工作,要她在單位先忍忍,等瞅住機會了,再想辦法托人調迴來。或者是叫她先在單位工作一陣子,等過了一段時間,想辦法在醫院開個證明,請個長期病假,既保住了工作,工資又少不了多少。其實,楊霞在家裏住著,心裏也很不安的,有工作卻不去單位算是哪迴事呀,真的要給江子當一輩子的老媽子呀,那樣的話,這十幾年的學不就白上了。心煩的時候,楊霞也就跟江子慪氣,耍小性子。現在聽到衛生局要給處分,也嚇的不行,隻得乖乖地收拾行李,由江子第二次親自送到單位。
轉眼一年多就匆匆過去了,楊霞還是沒調迴縣城,為此楊霞每次迴家,都要對江子嘟囔個不停,罵江子沒出息,她的一幫同學現在都在好地方工作,隻有她還窩在山溝溝裏。張三當初分的地方比她還偏僻,可人家不到一個月就調了迴來;李四沾了局長公公的光,工作安排在城郊,卻一天班都沒上,照樣拿工資;王五畢業後開了個私人診所,錢沒少掙,還自由自在沒人管,這輩子找了你算倒了八輩子的黴,真是豬八戒背包袱,要人才沒人才,要家當沒家當,耳朵聾眼睛瞎不說,還窮的叮當響,我們結婚那陣子你家又給些啥了,換工作換了一年多沒一點動靜,錢是花了不少,可是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
江子聽到楊霞的抱怨,開始還忍耐著,笑臉相迎,耐心解釋著,可是楊霞每次一迴來就那樣,而且臉不是臉嘴不是嘴的,不免就冒起火來,戰爭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並且不斷升級,由相互避讓發展到爭吵,最後發展到撕打。女人和男人打架有三大武器,一是非常誇張的訴怨,好象她就是天底下最受虐待的人;二是長而鋒利的指甲,在男人臉上、胳膊上、背上開墾出一道道血槽,三是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的牙齒,逮著哪咬哪。因此在外人的印象中,每次戰爭結束,女人都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而男人從來都是傷痕累累,緘口不語。這時候,天懷和楊巧已迴到縣城,住的地方離江子不遠。楊霞每次戰爭結束後,就抱著幾個月大的孩子迴到楊巧那裏,對姐姐姐夫哭訴江子對她如何如何不好,及至江子帶著滿臉的傷來接楊霞時,又迎來一場善意而又一邊倒的勸說。江子百口莫辯,隻有低頭認錯。
一來二去,江子無法安心工作,出了幾次醫療小事故,醫院領導找他談了幾次話,不久就從門診科室調到住院部工作,每天工作時間更長,壓力更大,看護的病人更多,不但每天一早要例性巡房,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處方,而且每周有一兩夜擔任樓層值班。
江子極其苦惱,這樣下去,他可能要瘋掉的。恰好這時,縣上各單位為了節減開支,允許職工停薪留職,不少人辦了手續,下海經商去了,而且還有好多成功的範例。這給小小的縣城極大的震動,出現人人思動的現象,現在誰還安心守在單位,幹那一個月才拿百十塊錢工資的工作呀。要是自己下海辦個公司,說不定一個月、甚至一天就能掙一年的工資。在人們腦海裏,市場上到處是黃金,隻看你能不能抓住時機,下海去搏他一迴,彎腰去拾了。
江子正處在工作幹不好,老婆天天吵的境況中,當得知醫院放人的時候,第一個報了名,辦理為期三年的停薪留職手續。同時勸楊霞也辦了手續,兩人從銀行貸了一萬塊錢,迴到老家鎮上,租了兩間房子,辦了一個私人門診。
鎮子雖在群山環繞之中,可遠近聞名,自古以來就是商阜之地。早在宋金時期,這裏就是兩國交戰爭奪的關隘,留下了許許多多楊家將抗金的故事和古跡。到了明清時期,這裏商業發達,南下武漢,北上西安,成為一個物流中轉樞紐。現在鎮裏靠近山腳的老街就是明清時期的建築,磚牆木戶,飛簷壁畫,無不顯示當年的繁盛景象。外側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溫順流過,把全鎮近萬人滋養得健壯水靈。河流與老街之間有一條建國以後修建的公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沿路兩側形成了一條商貿新街,商鋪林立,早已取代了老街的原有地位。
鎮子雖說曆史悠久,可從東頭走到西頭也就十來分鍾的時間,逛遍全鎮隻需半個小時的工夫。江子在鎮上開診所,成了當地的一條新聞,幾乎一夜之間家喻戶曉,還沒正式開業,就有人找上門來看病。你想呀,當地地段醫院的醫生大部分是衛校畢業的中專生,還有少部分是從沒進過學校門,父傳子、師帶徒教出來的土醫生。現在有個大學生辭了工作來鎮上開門診,醫術肯定高明的不得了,好多人都慕名而來,一時間門庭若市,應接不暇。
江子的生意好了,卻得罪了當地的地段醫院,自從江子門診開業以來,醫院生意就急劇下降,使醫院領導大為惱火,派人從縣上、鎮上、周圍鄰居那裏做工作,於是接二連三的事情發生了。
開始,縣衛生局來了一位領導和兩個幹事下來檢查工作,在地段醫院吃過飯後邊,來到江子的診所檢查手續是否齊全。江子雖辦了營業執照,卻沒有行醫證,於是拿出畢業證給領導看,解釋說他在縣醫院工作的時候都沒有辦理過工作證,出來辦診所的時候也沒人告知他要辦理行醫證。領導說,畢業證隻代表你的學曆,不能證明你有行醫資格,於是罰款一千塊,限期上縣辦證,否則予以取締。
接著,鎮上來收繳國稅地稅的、工商管理費的、環境衛生費的,來了一撥又又一撥,前麵的沒走後麵的就來了,來了之後挑三揀四尋岔子,江子沒法,隻得乖乖交錢,多厚一遝鈔票換來一張張收據,三來二去的又花了一千多塊,還把生意耽擱了不少。可是還沒消停兩個月時間,房東找來要收迴房子,說是兒子結婚等著用房子,讓他另尋房租住。江子說他為房子裝修花了好幾百塊,而且簽了合同,交了一年的房租,不能說搬就搬吧。房東不肯鬆口,說退房租可以,不搬不行,要是逾期不搬的話,就斷水斷電,別怪提前沒有說。
江子覺得這是有人在背後搞怪,雖說自己也是本地人,可畢竟是自己家在鄉下,個人對抗單位,胳膊扭不過大腿。於是跟房東說好話,懇求寬限幾天,等找著房子了立馬就搬。
就在江子焦頭亂額的時候,忽然接到同學的一封信。原來隨著沿海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急需大量科技人才,紛紛以高薪招聘內地高校畢業生,出現了內地大學生孔雀東南飛的現象,江子許多同學就是在這股熱潮中來到山東淄博,謀了一份差使,混得都很不錯,於是想起了江子,跟單位領導說,介紹他趕緊過來。
江子捧讀來信,百感交集,毅然決定南下,並且說幹就幹,把藥櫃、藥品及一應東西全部賤賣給了當地醫院,含著眼淚帶著老婆和不滿一歲的女兒離開家鄉,來到千裏之外的他鄉安身立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