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咱們打破了官軍的圍剿。如今占據了二十座城池,治下的人口超過百萬人,麾下也有三萬五千戰兵。”
“而官軍呢?九邊大軍雲集在京師,被遼東的八旗軍打的落花流水。從官府的搪報上看,就連督師楊鶴、總兵滿桂、賀虎臣、楊嘉謨也全部死於陣中。可以說這一戰,朝廷已經傷到了元氣,除了四川的白杆兵,遼東關寧軍,大部分九邊精兵已經消耗一空,沒有一二年訓練補充,朝廷隻怕也恢複不了元氣。”
“最近一段時間,大軍已經決定南征,隻要打下了平陽府,咱們就有了極大的迴旋餘地。無論是東出洛陽進入河南,還是西進潼關攻打關中,或者南下湖廣奪取糧倉,都能讓官軍自顧不暇、疲於奔命。”
“你們這些人,雖然傷殘,但是也是軍中寶貴的財富。將你們分散放在地方,就是為了加強地方上的控製。你們都是追隨我劉宣已久的老兵 ,自然知道我劉某人的規矩,向來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你們不要灰心喪氣,隻要幹得好,我就提拔你們當縣令、當知府。咱們雖然沒啥文化,但是隻要大家將地方上治理好,都可以在我劉某人治下當官。當大官!”
“希望你們在地方上,促進生產,就是多打糧食,多修水利。農閑時還有操練軍伍,以備大軍隨時擴軍。另外在地方上一定要遵紀守法,如果誰敢違法亂紀,哪怕是我劉宣的老朋友,也將嚴懲不貸。”
劉宣這番激動人心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傷兵的士氣。雖然吃過午飯之後就快馬加鞭的離開了汾州城,趕到了南麵的介休,但是下麵的傷兵心中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相比於朝廷的官軍,劉宣對於傷殘士兵那是非常優待的。哪怕在困難的陝北時期,他也從不丟棄一名傷兵,正因為劉宣厚待士卒,所以大部分士兵都願意為劉宣征戰。即便明朝的文官武將。對劉宣的評價也是善撫士卒,有吳子遺風。
劉宣之所以不丟棄傷兵,因為他從後世的曆史上知道,傷兵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財富。他們既能擔任地方的基層官員。加強劉宣對於基層的控製能力,也能將自己寶貴的戰爭經驗傳承下去,為劉宣訓練無數的合格兵員。
劉宣走後,還沒有過了元宵節,這些傷兵就被分配下去準備春耕。
郭坨子與三娃子如願的分到了一起。兩人分到一個叫五牛莊的大田莊當中。
這個田莊中安排了五百戶百姓,除了一百五十戶朱姓宗親外,還有一百戶二十戶藩王家丁,一百四十戶普通佃農,二十六戶傷兵,四十戶從陝北跟隨劉宣的流民。
這五百戶人家中,傷兵每人都可以分配三十畝良田,每人還分到了一頭大牲畜,至於農具種子也都一應俱全。跟隨劉宣的流民待遇就差上了許多,每家隻有二十畝良田。其餘什麽優惠條件也沒有,與最底層的佃農、家丁、宗室相差無幾。
郭坨子因為擔任過隊官,所以多分了二十畝水田,再加上這一次分配的三十畝,郭坨子名下的良田已經達到了五十畝。不僅如此,這一次他分到了三間瓦房,一頭耕牛。而三娃子的待遇就稍微差一些,他隻能分到一頭毛驢,兩間房屋。
因為郭坨子一路關照,三娃子如願與郭坨子分到了一起。他們的房子。正是田莊中最好的一批。至於剩下的宗親、佃農,居住的房屋也是最簡陋的茅屋。
像五牛莊這種大莊子,居住的人口多達兩千四百人,管轄著附近六處小田莊。這附近七處田莊。也被汾陽縣劃分為五牛鄉,鄉長就是傷兵哨長何拴虎。
何拴虎本書延長縣何家寨的百姓,因為陝北大災,不得已帶著本村的饑民出來討生活。劉宣攻破延長縣後,何拴虎帶領部屬前來投奔,被劉宣任命為什長。攻破延安後。因為大規模擴軍被提拔為隊官,渡河後官升一級,成為軍中的中層骨幹。
可惜他的好運從此到頭,在這一次與官軍作戰中,何拴虎被袍子打中了左手。盡管運氣好到爆棚保住了性命,但是左臂卻從此沒能保住,成了一個殘廢之人。
整個五牛鄉的官員中,除了何拴虎這個鄉長外,還有一名書吏、一名稅總、五名稅丁,一名巡總、二十名巡丁。此外還有一名醫官,一名法官、一個亭長,一個驛總、三名役丁。
這些官職中,除了鄉長、書吏、稅總、巡總、醫官、驛總、法官、亭長八人算是脫產的官員,能夠領取固定的俸祿外。無論是稅丁還是巡丁、役丁都不算官員,也並不能領取俸祿,隻能在年節之時獲得一些獎金。
其中鄉長縱覽全局,負責一鄉的農業、水利、郵驛、防疫、稅收、獄訟。書吏負責一鄉的文書賬冊,鄉中的戶籍管理,鄉中官吏俸祿的發放等雜事。稅總負責鄉中田稅、魚稅、商稅等稅收工作。巡總負責訓練民兵、維護治安、抓捕盜匪。醫官負責監察鄉中的衛生情況,隨時隨地防禦疫病。驛總管理一鄉的郵政交通部門、法官負責清查調解鄉中的案件。
至於亭長、則是劉宣製定的製度中最小的官員。按照劉宣的規定,一個村莊,十戶設立甲長、百戶設立保長、超過五百戶、就會設立一個亭長。到了亭長這個職位,已經算是正式的官吏了,能夠按月領取一筆過得去的俸祿。
郭坨子因為以前擔任過軍中的隊官,所以被任命為巡總。至於三娃子,因為傷到了左腿,行動不便所以沒有擔任一個職務。
在整個五牛鄉中,總共有百姓六千餘人。其中鄉中共有官員八人,巡丁、稅丁等半脫產骨幹三十餘人。放大到整個汾陽縣,一縣三鄉加起來共有官員四十餘人。
有了這四十個官員,劉宣就能將地方的權利從鄉紳手中奪取大半,比較牢固的將地方控製在手中。(未完待續。)
“而官軍呢?九邊大軍雲集在京師,被遼東的八旗軍打的落花流水。從官府的搪報上看,就連督師楊鶴、總兵滿桂、賀虎臣、楊嘉謨也全部死於陣中。可以說這一戰,朝廷已經傷到了元氣,除了四川的白杆兵,遼東關寧軍,大部分九邊精兵已經消耗一空,沒有一二年訓練補充,朝廷隻怕也恢複不了元氣。”
“最近一段時間,大軍已經決定南征,隻要打下了平陽府,咱們就有了極大的迴旋餘地。無論是東出洛陽進入河南,還是西進潼關攻打關中,或者南下湖廣奪取糧倉,都能讓官軍自顧不暇、疲於奔命。”
“你們這些人,雖然傷殘,但是也是軍中寶貴的財富。將你們分散放在地方,就是為了加強地方上的控製。你們都是追隨我劉宣已久的老兵 ,自然知道我劉某人的規矩,向來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你們不要灰心喪氣,隻要幹得好,我就提拔你們當縣令、當知府。咱們雖然沒啥文化,但是隻要大家將地方上治理好,都可以在我劉某人治下當官。當大官!”
“希望你們在地方上,促進生產,就是多打糧食,多修水利。農閑時還有操練軍伍,以備大軍隨時擴軍。另外在地方上一定要遵紀守法,如果誰敢違法亂紀,哪怕是我劉宣的老朋友,也將嚴懲不貸。”
劉宣這番激動人心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傷兵的士氣。雖然吃過午飯之後就快馬加鞭的離開了汾州城,趕到了南麵的介休,但是下麵的傷兵心中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相比於朝廷的官軍,劉宣對於傷殘士兵那是非常優待的。哪怕在困難的陝北時期,他也從不丟棄一名傷兵,正因為劉宣厚待士卒,所以大部分士兵都願意為劉宣征戰。即便明朝的文官武將。對劉宣的評價也是善撫士卒,有吳子遺風。
劉宣之所以不丟棄傷兵,因為他從後世的曆史上知道,傷兵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財富。他們既能擔任地方的基層官員。加強劉宣對於基層的控製能力,也能將自己寶貴的戰爭經驗傳承下去,為劉宣訓練無數的合格兵員。
劉宣走後,還沒有過了元宵節,這些傷兵就被分配下去準備春耕。
郭坨子與三娃子如願的分到了一起。兩人分到一個叫五牛莊的大田莊當中。
這個田莊中安排了五百戶百姓,除了一百五十戶朱姓宗親外,還有一百戶二十戶藩王家丁,一百四十戶普通佃農,二十六戶傷兵,四十戶從陝北跟隨劉宣的流民。
這五百戶人家中,傷兵每人都可以分配三十畝良田,每人還分到了一頭大牲畜,至於農具種子也都一應俱全。跟隨劉宣的流民待遇就差上了許多,每家隻有二十畝良田。其餘什麽優惠條件也沒有,與最底層的佃農、家丁、宗室相差無幾。
郭坨子因為擔任過隊官,所以多分了二十畝水田,再加上這一次分配的三十畝,郭坨子名下的良田已經達到了五十畝。不僅如此,這一次他分到了三間瓦房,一頭耕牛。而三娃子的待遇就稍微差一些,他隻能分到一頭毛驢,兩間房屋。
因為郭坨子一路關照,三娃子如願與郭坨子分到了一起。他們的房子。正是田莊中最好的一批。至於剩下的宗親、佃農,居住的房屋也是最簡陋的茅屋。
像五牛莊這種大莊子,居住的人口多達兩千四百人,管轄著附近六處小田莊。這附近七處田莊。也被汾陽縣劃分為五牛鄉,鄉長就是傷兵哨長何拴虎。
何拴虎本書延長縣何家寨的百姓,因為陝北大災,不得已帶著本村的饑民出來討生活。劉宣攻破延長縣後,何拴虎帶領部屬前來投奔,被劉宣任命為什長。攻破延安後。因為大規模擴軍被提拔為隊官,渡河後官升一級,成為軍中的中層骨幹。
可惜他的好運從此到頭,在這一次與官軍作戰中,何拴虎被袍子打中了左手。盡管運氣好到爆棚保住了性命,但是左臂卻從此沒能保住,成了一個殘廢之人。
整個五牛鄉的官員中,除了何拴虎這個鄉長外,還有一名書吏、一名稅總、五名稅丁,一名巡總、二十名巡丁。此外還有一名醫官,一名法官、一個亭長,一個驛總、三名役丁。
這些官職中,除了鄉長、書吏、稅總、巡總、醫官、驛總、法官、亭長八人算是脫產的官員,能夠領取固定的俸祿外。無論是稅丁還是巡丁、役丁都不算官員,也並不能領取俸祿,隻能在年節之時獲得一些獎金。
其中鄉長縱覽全局,負責一鄉的農業、水利、郵驛、防疫、稅收、獄訟。書吏負責一鄉的文書賬冊,鄉中的戶籍管理,鄉中官吏俸祿的發放等雜事。稅總負責鄉中田稅、魚稅、商稅等稅收工作。巡總負責訓練民兵、維護治安、抓捕盜匪。醫官負責監察鄉中的衛生情況,隨時隨地防禦疫病。驛總管理一鄉的郵政交通部門、法官負責清查調解鄉中的案件。
至於亭長、則是劉宣製定的製度中最小的官員。按照劉宣的規定,一個村莊,十戶設立甲長、百戶設立保長、超過五百戶、就會設立一個亭長。到了亭長這個職位,已經算是正式的官吏了,能夠按月領取一筆過得去的俸祿。
郭坨子因為以前擔任過軍中的隊官,所以被任命為巡總。至於三娃子,因為傷到了左腿,行動不便所以沒有擔任一個職務。
在整個五牛鄉中,總共有百姓六千餘人。其中鄉中共有官員八人,巡丁、稅丁等半脫產骨幹三十餘人。放大到整個汾陽縣,一縣三鄉加起來共有官員四十餘人。
有了這四十個官員,劉宣就能將地方的權利從鄉紳手中奪取大半,比較牢固的將地方控製在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