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兵敗身死、頭顱被官軍摘去領賞的消息,在官府大力宣揚之下很快在山西省傳的沸沸揚揚。他麾下四散而逃的各股武裝,聽到這個消息更加成了驚慌失措的落水狗。
他們再也不敢聚集在一起,反而四散在鄉裏。這樣一來又為官軍剿賊帶來更大的難題,官軍兵力不多,不可能分成幾十股人馬去剿賊。
而沒有官軍的追剿,各支小股義軍又死灰複燃,居然有了發展壯大的聲勢。短短半個月內,盤踞在鄉間的士紳就遇害百餘戶。就連祁縣附近的團柏鎮,也被羅汝才、白玉柱二營聯合攻破。
在明末這個時代,地方上士紳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他們或為姻親、或為同族、或為同年,整個山西境內的文官與地方上的士紳都是藕斷絲連。
超過百戶士紳遇害,馬上給太原知府許鼎臣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許鼎臣身為四品文官,雖然沒有直接指揮滿桂的權力。但是在明末不正常的朝廷中,地位遠遠超出滿桂這個一品武將。在許鼎臣連番催促下,滿桂不得不分散兵馬,去圍剿多如牛毛的小姑流民軍。
一時間,整個太原盆地幾乎處處烽火,幾乎每天都要發生十幾起戰事。李旭升、劉勇、尤世祿、賀虎臣、吳誌勉、滿桂、白玉柱羅汝才聯軍、高迎祥等幾十股鼎鼎大名的人馬都活動在這片地區。
洪善鎮附近的張莊村就是一座典型的明末北方村莊。因為張莊村位於富庶的太原盆地地區,人口比較稠密。僅僅一個小小的張莊村人口就差不多有上千戶,幾乎不下於陝北的宜川縣城。
在現在這個戰亂時節。張莊村的平靜早已經被打破。自從李旭升攻下洪善鎮,斬殺洪家老太爺。給附近十幾個村莊的百姓分了田後,張莊村的百姓就徹底倒向了李旭升。
李旭升攻破洪善鎮後。為了避免官軍的圍剿打擊,主動率兵離開了富庶的洪善鎮,藏身在十幾裏外的張莊村中。
李旭升如此膽大包天的用兵,反而出乎官軍的意料之外。寧夏副將尤世祿雖然派兵前來查探,卻根本沒有返現李旭升這支軍隊的蹤跡。
最危險時,兩軍之間的距離幾乎不到十裏,李旭升算是在尤世祿鼻子底下躲避了三天三夜。
張莊村南門,李旭升騎著戰馬,對身邊兩個裹著紅色頭巾的魁梧漢子叮囑道:“你們這次迴去。告訴老迴迴,讓他不必擔心。咱們都是陝北同鄉,人不親水還親了,他要率兵來投,我是一定歡迎的。”
“將軍說的是,咱們陝北老鄉誰不知道小白袍大名。李將軍說出來的話,向來是一個唾沫一個釘。但是我聽聞老營劉將軍那裏規矩很嚴,不知道小白袍的承諾能不能作數。”說話的頭巾漢子名家賀錦,在義軍中外號爭世王。也算是一直小股義軍的首領。
爭世王賀錦在王嘉胤兵敗身死之後,因為實力較弱,所以投奔了力量較強的老迴迴。兩人合股聯營,沿著太穀、祁縣敗退進入汾州境內。
進入汾州之後。這裏的官軍人數眾多,包括延綏總兵吳誌勉、寧夏總兵賀虎臣、副將尤世祿三股官軍。總兵力超過九千騎兵,這樣還不包括水師遊擊李英華的那支水軍。
馬賀二營進入汾州後。很快就站不住腳,被吳誌勉騎兵打得大敗。人員幾乎折損了近半。所幸遇上了李旭升所部,在李旭升的幫助下才打退了追兵。
馬賀二營眼見李旭升兵威赫赫。居然靠著弱勢兵力就擊敗了九邊精兵,兩人都有些震撼羨慕,所以就起了投奔劉宣的念頭,才讓賀錦親自前來探探風聲。
馬賀二營現在雖然還有三千人,但是除了陝北老骨幹五百人外,大部分都是裹挾而來的壯丁。
他們這三千人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其的戰鬥力,也未必能超過劉宣麾下的精銳守備營。
馬賀二營的來投,馬上讓李旭升欣喜若狂。自從王嘉胤戰死後,他麾下的隊伍散落在太原盆地當中。這些隊伍幾乎互不統屬,規模超過五千人的營伍隻有高迎祥與羅汝才白玉柱聯軍。
哪怕是名頭更大的紫金梁,因為與滿桂官軍死打硬拚,骨幹人員也多有折損。現在更是沿著穀水,退入太嶽山中。
如果厚待馬迴迴賀錦二部,就能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果,爭取散亂的各支義軍前來投奔。有了這些小股義軍的支援,李旭升也能改善一下敵強我弱的困難處境。
麵對示好的賀錦馬迴迴二部、李旭升的承諾非常大方。他不僅答應將馬迴迴所部編為一個主力步兵營,還答應賀錦部編為一個守備營。
劉宣麾下的一個步兵營,麾下共有四個步兵哨、一個炮兵哨,總人數大約一千二百餘人。這一千二百餘人都是脫產的戰兵,戰鬥力還超過了馬迴迴等人麾下的老營精兵。
麵對如此優厚的條件,無論是賀錦還是馬迴迴都非常滿意。但是他們二人對於劉宣軍中的製度也有幾分了解,知道劉宣軍中軍法嚴謹,並不容許麾下的將校私自擴軍,所以賀錦才會對李旭升的承諾有些懷疑。
麵對賀錦當麵的質疑,李旭升沒有任何惱怒的笑道:“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爭世王大可放心。幾日前我就快馬加鞭前往靈石縣送信,希望劉將軍給予我收編各支義軍的權利。以我對姐夫的了解,他是一定會放權的,這一點你盡管放心。”
賀錦畢竟還是外人,對於劉宣軍中到底是一個啥情況也並不是非常了解。他聽了李旭升這番很有底氣的話,心中的擔心也放下了不少。他拱了拱手,對著李旭升說道:“小白袍威名赫赫,顯然不會欺騙我這個大老粗。既然如此,小白袍就不用送了,我這就迴去與老迴迴商議商議,看看幾日接受改編。”
李旭升在陝北之時,因為驍勇善戰、箭術精準,仿佛唐時名將白袍薛禮一樣崛起於陝北義軍,被陝北義軍尊稱為賽白袍。又因為李旭升年紀較小,當年還不足十七歲,所以又被當地的百姓稱唿為小白袍。(未完待續。。)
他們再也不敢聚集在一起,反而四散在鄉裏。這樣一來又為官軍剿賊帶來更大的難題,官軍兵力不多,不可能分成幾十股人馬去剿賊。
而沒有官軍的追剿,各支小股義軍又死灰複燃,居然有了發展壯大的聲勢。短短半個月內,盤踞在鄉間的士紳就遇害百餘戶。就連祁縣附近的團柏鎮,也被羅汝才、白玉柱二營聯合攻破。
在明末這個時代,地方上士紳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他們或為姻親、或為同族、或為同年,整個山西境內的文官與地方上的士紳都是藕斷絲連。
超過百戶士紳遇害,馬上給太原知府許鼎臣帶來了極大的壓力。許鼎臣身為四品文官,雖然沒有直接指揮滿桂的權力。但是在明末不正常的朝廷中,地位遠遠超出滿桂這個一品武將。在許鼎臣連番催促下,滿桂不得不分散兵馬,去圍剿多如牛毛的小姑流民軍。
一時間,整個太原盆地幾乎處處烽火,幾乎每天都要發生十幾起戰事。李旭升、劉勇、尤世祿、賀虎臣、吳誌勉、滿桂、白玉柱羅汝才聯軍、高迎祥等幾十股鼎鼎大名的人馬都活動在這片地區。
洪善鎮附近的張莊村就是一座典型的明末北方村莊。因為張莊村位於富庶的太原盆地地區,人口比較稠密。僅僅一個小小的張莊村人口就差不多有上千戶,幾乎不下於陝北的宜川縣城。
在現在這個戰亂時節。張莊村的平靜早已經被打破。自從李旭升攻下洪善鎮,斬殺洪家老太爺。給附近十幾個村莊的百姓分了田後,張莊村的百姓就徹底倒向了李旭升。
李旭升攻破洪善鎮後。為了避免官軍的圍剿打擊,主動率兵離開了富庶的洪善鎮,藏身在十幾裏外的張莊村中。
李旭升如此膽大包天的用兵,反而出乎官軍的意料之外。寧夏副將尤世祿雖然派兵前來查探,卻根本沒有返現李旭升這支軍隊的蹤跡。
最危險時,兩軍之間的距離幾乎不到十裏,李旭升算是在尤世祿鼻子底下躲避了三天三夜。
張莊村南門,李旭升騎著戰馬,對身邊兩個裹著紅色頭巾的魁梧漢子叮囑道:“你們這次迴去。告訴老迴迴,讓他不必擔心。咱們都是陝北同鄉,人不親水還親了,他要率兵來投,我是一定歡迎的。”
“將軍說的是,咱們陝北老鄉誰不知道小白袍大名。李將軍說出來的話,向來是一個唾沫一個釘。但是我聽聞老營劉將軍那裏規矩很嚴,不知道小白袍的承諾能不能作數。”說話的頭巾漢子名家賀錦,在義軍中外號爭世王。也算是一直小股義軍的首領。
爭世王賀錦在王嘉胤兵敗身死之後,因為實力較弱,所以投奔了力量較強的老迴迴。兩人合股聯營,沿著太穀、祁縣敗退進入汾州境內。
進入汾州之後。這裏的官軍人數眾多,包括延綏總兵吳誌勉、寧夏總兵賀虎臣、副將尤世祿三股官軍。總兵力超過九千騎兵,這樣還不包括水師遊擊李英華的那支水軍。
馬賀二營進入汾州後。很快就站不住腳,被吳誌勉騎兵打得大敗。人員幾乎折損了近半。所幸遇上了李旭升所部,在李旭升的幫助下才打退了追兵。
馬賀二營眼見李旭升兵威赫赫。居然靠著弱勢兵力就擊敗了九邊精兵,兩人都有些震撼羨慕,所以就起了投奔劉宣的念頭,才讓賀錦親自前來探探風聲。
馬賀二營現在雖然還有三千人,但是除了陝北老骨幹五百人外,大部分都是裹挾而來的壯丁。
他們這三千人人數雖然不少,但是其的戰鬥力,也未必能超過劉宣麾下的精銳守備營。
馬賀二營的來投,馬上讓李旭升欣喜若狂。自從王嘉胤戰死後,他麾下的隊伍散落在太原盆地當中。這些隊伍幾乎互不統屬,規模超過五千人的營伍隻有高迎祥與羅汝才白玉柱聯軍。
哪怕是名頭更大的紫金梁,因為與滿桂官軍死打硬拚,骨幹人員也多有折損。現在更是沿著穀水,退入太嶽山中。
如果厚待馬迴迴賀錦二部,就能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果,爭取散亂的各支義軍前來投奔。有了這些小股義軍的支援,李旭升也能改善一下敵強我弱的困難處境。
麵對示好的賀錦馬迴迴二部、李旭升的承諾非常大方。他不僅答應將馬迴迴所部編為一個主力步兵營,還答應賀錦部編為一個守備營。
劉宣麾下的一個步兵營,麾下共有四個步兵哨、一個炮兵哨,總人數大約一千二百餘人。這一千二百餘人都是脫產的戰兵,戰鬥力還超過了馬迴迴等人麾下的老營精兵。
麵對如此優厚的條件,無論是賀錦還是馬迴迴都非常滿意。但是他們二人對於劉宣軍中的製度也有幾分了解,知道劉宣軍中軍法嚴謹,並不容許麾下的將校私自擴軍,所以賀錦才會對李旭升的承諾有些懷疑。
麵對賀錦當麵的質疑,李旭升沒有任何惱怒的笑道:“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爭世王大可放心。幾日前我就快馬加鞭前往靈石縣送信,希望劉將軍給予我收編各支義軍的權利。以我對姐夫的了解,他是一定會放權的,這一點你盡管放心。”
賀錦畢竟還是外人,對於劉宣軍中到底是一個啥情況也並不是非常了解。他聽了李旭升這番很有底氣的話,心中的擔心也放下了不少。他拱了拱手,對著李旭升說道:“小白袍威名赫赫,顯然不會欺騙我這個大老粗。既然如此,小白袍就不用送了,我這就迴去與老迴迴商議商議,看看幾日接受改編。”
李旭升在陝北之時,因為驍勇善戰、箭術精準,仿佛唐時名將白袍薛禮一樣崛起於陝北義軍,被陝北義軍尊稱為賽白袍。又因為李旭升年紀較小,當年還不足十七歲,所以又被當地的百姓稱唿為小白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