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稀稀拉拉,很少能射中奔馳的騎兵。騎兵營的士卒大部分身披鐵甲,即便有個別騎士被羽箭射中,也大多射不穿鐵甲。


    隻見羽箭掛在鐵甲上麵晃晃悠悠,並不能影響騎兵營的勇士踏馬衝陣。


    李旭升單手抓緊馬韁,手中的馬刀高高舉起,位於騎兵陣型的中間,帶領麾下的七十餘名騎兵,朝著持續混亂的城門口殺去。


    因為石勇的意外戰死,劉宣下達了嚴令,規定不到危急關頭,營官一級的軍官不得逞英雄白刃交兵,即便迫不得已需要肉搏作戰,也要有甲胄在身。


    因此,李旭升也沒有向石勇那樣,每次衝陣都在前排充當死兵。


    馬蹄聲隆隆作響,奔騰的駿馬踏著整齊的步伐,不快不慢的衝向了混亂的潰兵。


    潰兵還在城門口爭搶踩踏,聽到城上炮軍的唿喊,他們才反應過來敵人已經策馬衝鋒。麵對這一意外的情況,城門口的潰兵更加混亂,一時間人擠馬踏,城門口的亂軍更加死傷慘重。


    李旭升緊跟著麾下騎士,勇猛的闖入亂兵的陣型中,他揮舞著手中的馬刀,左右馳騁的斬殺了兩名敵軍。


    眼見眾多的亂兵擋在城門洞內,阻擋住了騎兵營衝擊的空間,騎兵營盡管殺戮了不少亂兵,還是沒有衝開了城門。


    這時遠處又傳來一陣陣馬蹄聲,原來是增援而來的的王雙喜隊。這一隊騎兵上一次大戰立下大功,抽調了不少勇猛善戰的老兵補充了實力。所以能迅速的調整好了隊形,第一個朝李旭升增援而來。


    李旭升正稍微感到後繼無力,馬上聽見了這陣陣馬蹄聲。他看了看擁擠在城門洞內的亂兵,厲聲大喝道:“快快讓開道路,讓開道路者既往不咎,投降跪地者一概活命,誰敢在擠在城門洞內,大軍奔馳來往,必踏其為肉泥。”


    戰場的環境非常嘈雜,李旭升剛才的大喝聲音雖高,但是大部分的亂軍卻沒有聽清楚。李旭升馬上交代隨身的親兵,讓他們齊聲高喊:“快快讓開道路,讓開道路者既往不咎,投降跪地者一概活命,誰敢在擠在城門洞內,大軍奔馳來往,必踏其為肉泥。”


    一同衝陣的騎士馬上反應過來,幾十人頓時齊聲高喊,聲音恢弘雄壯,馬上傳入了亂軍耳中。


    亂軍聽見了李旭升騎兵的高喊,頃刻間反應過來。一些機靈的士兵,馬上向四麵散開,愚笨的士卒或是不知所措,或是跪地投降,不是被騎兵營戰士斬殺,就是被奔跑的戰馬踏死。


    眼見城門洞大開,擁擠的亂兵被肅清。李旭升帶著還能衝陣的幾十名騎士,策馬揚鞭衝入延安城。


    與此同時,在城門口的張芳正與賀霖糾纏。因為張芳是靠著自己的家丁攀援城池打開的城門,所以並不想認賬,對於賀霖所下的承若也不想兌現,兩人正在討價還價,隻聽見一陣陣奔馳的馬蹄聲。


    等兩人反應過來,慌亂的收攏了一部分兵力,李旭升麾下的騎兵已經殺入延安城。


    兩人身上都是穿著明亮的文山甲,一看就是官軍千總以上的軍官,頓時成為騎兵營優先殺傷的目標。


    兩人剛剛弄清楚了情況,李旭升麾下的一隊騎兵已經朝著張芳殺來。


    張芳的麾下,大部分都是騎兵,但是其麾下士卒的戰馬,一部分被劉勇調撥,一部分丟失在城關營寨,再加上城門口的混亂,又丟失了一部分戰馬,現在張芳收攏住的騎士已經不足百人。


    張芳麾下這部分人馬,大多經曆過上次與騎兵營的大戰,對於劉宣麾下的這支騎兵營,都有幾分莫名的懼意。所以盡管李旭升麾下的騎士較少,隻有大約六七十人,但是麵對李旭升一望無前的衝陣,張芳這支敗兵卻提不起對抗的勇氣。


    張芳見麾下士卒的士氣已經衰竭,於是慌亂的調轉馬頭,想要趁亂逃命。但是李旭升麾下的騎兵緊追不舍,加上張芳調轉馬頭耽誤了不少時間,很快就被李旭升所部追上。


    上一次大戰之時,張芳麾下的士卒還頗為敢戰,其麾下的士卒還射傷了騎兵營上一任營官石勇。


    但是這一次戰鬥,張芳麾下的大軍仿佛泥捏的一般,還沒等與李旭升交手,張芳麾下的士卒已經開始四處逃命。


    李旭升帶領著麾下的騎士,策馬揚刀的殺向了張芳。張芳第一次近距離麵對如此兇神惡煞的精銳騎兵,心神馬上奔潰下來,他眼淚流滿了臉麵,屎尿從褲襠裏流出,狂亂的高舉著手中的馬鞭,瘋瘋癲癲的唿喊著:“殺!殺!殺!”


    一名騎士策馬到張芳麵前,手中的騎槍微微一擺,立刻將癲狂的張芳挑落馬下。


    張芳隻覺得身子一輕,胸口一陣陣劇痛,他狂亂的神智此時終於清醒。


    張芳看了看掛在胸口的騎槍,仿佛迴憶著什麽美妙的事情,他或者放不下到手的高官厚祿,或者放不下家中的嬌妻美妾,在迷醉的眼神中立刻死於非命。


    眼見李旭升率兵去追張芳,賀霖臉色一喜,他沒有絲毫增援張芳的想法,反而收攏了麾下的家丁,向另一個方向逃跑。


    就在此時,王雙喜麾下的一隊騎兵已經進入城門,賀霖的鎧甲非常顯眼明亮。這件精美堅固的鎧甲,馬上為他招來了迅猛的攻擊,王雙喜這個隊盡管被城頭的火炮擊中陣型,損傷了二十名騎兵,但是剩餘的三十人還是英勇絕倫的衝向了賀霖。


    賀霖麾下的家丁都是賀家族人,這種同鄉親族組成的軍隊,一般凝聚力都很強,遠勝於尋常的明軍。


    麵對王雙喜衝陣的決心,賀霖麾下的家丁眼見沒有活路,反而下定了拚死一擊的念頭。


    他們排成厚實的軍陣,長矛、刀牌手居前,弓箭手、火銃兵靠後。想要依靠這種嚴謹厚實的軍陣擊敗王雙喜麾下的這一隊騎兵。


    古代騎兵作戰,一般來說有列陣不戰的命令,這也是騎兵作戰的一個常識。之所以有這個說法,就是因為騎兵衝擊厚實的步兵陣完全是兩敗俱傷的局麵,而騎兵訓練不容易,遠比步兵難以補充,以命換命的傷亡比列完全是一個虧本的買賣。


    而騎兵與步兵作戰,一般來說應該占據主動,占據主動的騎兵更不會虧本的衝擊步兵陣型。


    而王雙喜麵對的情況非常特殊,正是奪取城門之時,如果被賀霖麾下的家丁立住陣腳,等來延安城中的援兵,隻怕攻進城門的騎兵營也會立不住腳,大好的局麵更會功虧一簣。剛剛看見大爺小火小火書友的大額打賞,作者十分感激,在這裏感謝大爺小火書友。還有最近一段時間快樂小唿唿,皇天不負,反對的話,煙霧煉獄,清玄散人,司徒寺賢,jeffery77983等書友的打賞。因為打賞的書友不少,大約有二十多個,限於篇幅作者在這裏不能一一感激,也真是非常抱歉,但是這些書友的名字,作者還是記在了心中。新的一周,照例求一求收藏推薦,希望大夥兒不嫌作者囉裏囉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伐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泉隱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泉隱士並收藏伐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