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靜站在船頭,遠遠地看見岸邊的晞彥便高興地揮揮手,說道,“陽恬,你看啊,陸大哥已經在岸上等我們了。”陽恬和景軒都從船艙裏走了出來,都揮了揮手。不一會兒,傳靠了岸。
“歡迎歡迎啊,你們這段日子還好麽?報紙的刊印一定忙壞了吧?”晞彥笑著說。
“還好還好。”初靜開心的答道。
“景軒,怎麽明軒和謹予沒有來啊?”
“他們說有些收尾的事要做,加上救助會還有些事,這次就不來了。”景軒說道。
晞彥點了點頭,“前麵就是我的家了,先放好行李,吃完飯我帶著你們走走。”
“好啊,陸大哥,來之前謹予姐就說你這裏的風景美,帶我們好好的轉轉。”初靜繞過陽恬走到晞彥的身邊,晞彥笑著說“當然啊。”初靜剛進覺醒社時隻有十七歲,在晞彥的眼裏,她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記得在一次報紙發行時候出了問題,她還勸著大家別灰心,是個特別惹人喜愛的小妹妹。
陽恬看看初靜,沒有說話,景軒看著這兩個人隻是笑了笑。
夏天來了,暖日暖風,綠蔭幽草,鎮子上的這份祥和很難讓人同千裏之外的殘酷戰爭聯想到一起。白家忙著世明的生辰,於家忙著收拾殘局,仲夏苦夜短,沒有經受戰爭的人們還在忙碌自己的生活。
“姐姐,這幾日可好?”玨兒見是凝痕開心的說道,“還好,就是這身子沉得厲害。這幾天還在忙世明的事吧,都不見你來。快坐下吧。”
“姐姐,還有不到兩個月寶寶就出生了,這些天可不要再動針線了。”凝痕看著玨兒身邊的裝著針頭線腦的竹編小籃說道。
“不過就是香包帕子之類的,自從懷孕,每日都是吃著補品,現在看著圓滾滾的身子都不知道是胖的還是因為懷著孩子。”玨兒笑著說。
“今兒請的戲班子都搬進了府裏,很熱鬧,就在廂房那裏,不過就是人雜,母親吩咐女眷都在內堂這邊。”
“不知今年會唱什麽,恐怕都是些打打鬧鬧的熱鬧戲份吧,聽世舫說現在北邊都有戰事,這太平日子恐怕也沒有幾天了。”玨兒歎了口氣。
“姐姐,先別想這個,咱們這裏不是還都很穩定麽?”凝痕說著,心裏不禁想到了晞彥。
“真是很久沒有迴家了,都不知道家裏的狀況,母親不讓我出門,還好幾天後就能見到了,不知道這次嫂子會不會帶慷兒過來,那小家夥真招人喜歡。”玨兒笑著拿出了一個小香包,“給他先繡個小香袋,不知道慷兒喜不喜歡。”
凝痕接過來,看見繡的是幾隻青蛙在荷花池戲水。凝痕看著一無所知的玨兒不知道是應該開心還是難過,畢竟於家發生的事情玨兒是毫不知情的,前兩天凝痕奉白夫人之命去看了於老夫人和舒予,順便帶去了一些補品和錢物,繡莊似乎已經無可挽迴的衰敗了,戰爭的蔓延,使得於家在北平的銷路也受了阻,上海這邊雖然還好,十裏洋場的地方就是一個炮彈打了過來,躲在防空洞裏的人們還是會想著法子找樂子,可是這麽一大家子的開銷光憑上海仍不夠,雅蘭告訴凝痕說現在就看看南洋那邊的狀況如何了。若是玨兒有一天知道,不知是否會怪她,畢竟就在於老婦人病重的危急時刻,白夫人依然沒有同意凝痕告訴玨兒,還好一切隻是有驚無險,現在畢竟於家的人都還好,這便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吉叔,把請柬交給了黃督軍了吧。”白夫人問道。
“前幾日已經送去了。”
白夫人示意梅香過來拿拿肩,“他們可曾說了什麽?”
“那日並未見到督軍,本想著交給督軍夫人也好,隻是裏麵的人迴說夫人出去打牌了。”
“也沒什麽,其實這場合遞了帖子就是個禮數了,他們未必會來。對了,給於家的大洋可都送去了?”
“送了,按之前同夫人商量好的,昨兒大少爺又從茶莊上支了一萬大洋,如今北方戰事吃緊,這茶葉在北邊賣的也不好,茶莊上能拿出的也不是很多。去年茶園鬧了蟲災,茶農一些欠款還沒有付清。”吉叔迴道。
“這些事我都清楚,隻是別告訴老爺,老爺子身體一日不比一日,就讓他都記著好的就好。請的戲班子也都看緊了,別讓撞著女眷。老爺喜歡的戲碼都讓他們調教好了,今年的堂會辦的熱鬧些。”白夫人說著閉上眼睛,揮手示意吉叔退下,便開始繼續撚著手裏的佛珠了。“哎,以後也不知道能辦幾年了?”白夫人淡淡地說道,梅香仍舊繼續拿著肩。
秀兒自那日在於府受了冷遇,心裏一直悶悶不樂,那日見過了舒予少爺,她也偷偷去廂房外麵煎了仍舊躺在床榻上的趙明,那條廢了的腿尚纏著繃帶,趙明一直閉著眼睛也未發現門外響動的一場,秀兒覺得他那是心死了,她傷害他太深,如今更是讓他成了殘疾,張東盛明明可以手下留情,卻還是活生生的聽任那些兵士打殘了他,秀兒不禁更加用力的絞著手裏的手帕。
迴家的路上,秀兒坐在車裏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她和趙明都是一個村子裏長大的,自小她便是在鄉下的尼姑庵裏寄養,許是那份不問紅塵事的淡泊或多或少的感染了她,秀兒的性格也是溫順懂事,每日不過是隨著姑子們一起澆水種菜,同一些小尼姑們一起聽經誦經,靜宜法師也教秀兒識一些字。那時候趙明的母親是特別虔誠的信仰菩薩,是庵裏常來的香客,趙明便經常跟著母親來燒香磕頭,一來二去秀兒和他們母子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那時候小趙明還會帶一些自己果園裏的果子分給秀兒和小尼姑們吃。在秀兒十二歲的時候,靜宜法師沒有按照慣例為秀兒剃度,隻是收為俗家弟子,翌年趙明的母親為了趙明求了這門親,靜宜法師隻是說秀兒這孩子需要等到十八歲心智具已成熟方離庵還俗,於是隻是定了親,秀兒而仍留在庵裏。三年後,靜宜法師圓寂,秀兒含淚同眾姐妹埋葬了法師,趙明的母親捐了一些銀錢給庵裏,後來趙明便同母親進了於家的繡莊做工,於秀兒也不常見了。隻是每年菩薩生辰,趙明都會隨同母親來進一次香,住上幾日,這個時候方與秀兒說上些話。趙明的母親眼見著秀兒出落成了大姑娘,心下自然十分歡喜,想著是伴著菩薩身邊長大的孩子,也一定是有菩薩慈悲心腸的,故而同新任的慧宜法師商量著把秀兒接進於家繡莊,說是可以給自己打個下手,慧宜法師本不同意,無奈趙母說著這孩子本就不是庵裏的姑子,而且不過是提前了一年半載,後來便也答應秀兒下山還俗了。分別的那天,秀兒於眾姐妹戀戀不舍,這十七年來她從未下山,從未看到靜心庵外麵的世界,慧宜宜法師拿出一個布袋交給秀兒,說是本來應該按照靜宜法師的說法,在秀兒十八歲成人之時交予她,如今她既然提前下了山,便先給她了,隻是囑咐一定要在明年方才可以打開,秀兒點點頭,便含著淚同趙明母子下了山,離開了靜心庵。
外麵的世界對於從小生活在靜心庵的秀兒來說實在是很新鮮很精彩的,街上的店鋪林立,男男女女衣著也很光鮮,趕上集市更是熱鬧非常。加之趙明對她也是喜愛備至,長托著去上海送繡品的人帶迴些好的衣料帕子胭脂耳環之類,秀兒每每說俗家弟子也應該守些清規戒律的,但是耐不住趙明母親和趙明的勸說,便也不再穿青衣了,隻是吃素的習慣保留了下來。時光荏苒,轉眼一年便過去了,那天是秀兒十八歲的生日,趙明的母親一大早便做了長壽麵,煮了雞蛋,還特地讓秀兒換上了新做的衣裳,趙明也偷偷的拉住秀兒給了她一個紅色的布包,秀兒打開見是一對銀手鐲,知道一定又是趙明托人帶迴來的,心裏不勝的欣喜。那一晚,一家人吃了一個團圓飯,趙明的母親自然也提到了趙明與秀兒的婚事,說是靜宜法師是要秀兒過了十八歲才能提及談婚論嫁的事,如今秀兒也滿了十八歲,自己也老了想快些抱上孫子,希望揀個吉利的日子便把婚事熱鬧的辦了,趙明開心的滿臉笑意,秀兒自然也是羞澀的答應了。那晚,秀兒迴了自己的房間,看著桌子上的銀鐲子,便拿起笑著戴上了,想起了離開靜心庵時慧宜法師轉交給她的布袋,便起身在箱子裏尋了出來,打開原來是一封信,秀兒讀著隻覺得周身變得冰冷,七月的夜晚暑氣正盛,秀兒卻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看著手上的銀鐲子,隻覺得心裏一陣難以抑製的酸澀……
秀兒坐在車子裏沒有再繼續的迴憶,以前的人生根本就已經被截斷了,她抓著手裏精致的手包,隻覺得上麵鑲嵌的珍珠寶石像是紮進了手掌的肉裏,如今她已經是個罪人,別的還能在想著什麽呢?何況這事情還沒完,還遠遠沒有完,秀兒覺得很累,將頭靠在座椅上,看看外麵一閃而過的店鋪和人群,便閉上了眼睛。
“趙明,感覺怎麽樣?”雅蘭攙著舒予緩緩坐在趙明的床邊。
趙明睜開眼睛,見是少爺便想起身,無奈身體疼痛竟覺得動彈不得,便隻是喘著氣說道:“少,少爺,好了很多了,藥都喝了,這幾天胸口也沒有那麽悶了。”
舒予看著眼前虛弱的趙明,想著從前的他身體強健,收購布料搬運繡品,同自己跑了很多單生意,如今躺在這病榻之上,連說幾句話也是氣喘的厲害,心裏便愈發憤憤不平,想著前日見了得著富貴的秀兒,更覺得這女人的心腸歹毒。
趙明見舒予未曾說話,便心下明了他是為秀兒之事生氣著,便說道:“少爺,秀兒的事已經過去了,我知道我這條腿是廢了,算是我賠給她的。她如今也嫁給了張東盛,也算是享上了福了,少爺這事情要怪就都怪我趙明吧!繡莊的生意也是我的不是,少爺,我欠了於家的這輩子是還不清了,總之這命以後就是您的了!隻求少爺別記恨著她了,我的老娘也是因為我哭得眼睛都要瞎了,也多虧少爺請醫送藥,少爺,我……我真是……”
舒予上前握著趙明的手,說道:“休要這麽說,誰做了什麽我舒予心裏有數,欠的債終究是要還的。至於你,現在就是安心的養好身體,你的娘親我已經讓劉媽在西院安排了住處,等你養好了就搬過去,以後就住在府上就可以了。”舒予說著歎了一口氣,“如今於家也是外強中幹了,很多事情隻能從長計議了,你且安心養著,若說道報答也先有了好身體再說。”趙明點點頭。
舒予和雅蘭走在迴院子的路上,舒予問道:“白家又拿來的一萬塊大洋可都入賬了麽?”
雅蘭扶著舒予說道:“已經都入了,哎,其實現在的白家也不是以前那麽富裕了,聽吉叔說這也是世舫從茶莊的賬上挪出來的。”
“哎。”舒予歎一口氣,“世道艱辛,人心叵測,這次要是沒有白家的幫忙,我怕是也和趙明一樣,不死也要去了半條命,如今繡莊的生意日漸凋敝,前兒我寫給二叔的書信可都寄了麽?”雅蘭點點頭,舒予便又繼續說道,“還是二叔看的長遠,我們也拓展了在南洋的生意,否則現在早就入不敷出了。對了,那一萬大洋先拿出五千給陳掌櫃的鋪子,之前進的料子還欠著錢款,再拿出五百,給一些繡娘讓他們自謀生計吧,繡莊上隻留下些老人就可以,他們跟了於家這麽多年,從爺爺那時候起就為了於家操勞,他們的子孫也是於家的人,我們不能怠慢了。”雅蘭聽著頻頻點頭。舒予過了一會兒又說道:“剩下的錢補了賬上的虧空吧,現在咱們不能指望在這裏東山再起了,我已經讓人收了些北平的帳。對了幾日後便是白家二少爺的生日,可曾準備了壽禮?”
雅蘭答道:“已經準備了,是父親親自拿出的體己物件。”
舒予點點頭說道:“那就好,白夫人就世明一個兒子,不能讓她覺得怠慢,何況若不是她去督軍府上求情,我也不能那麽快出來。那天慷兒就別帶去了,妹妹要是想他可以幾天後再送去看看,小孩子怕吵著白家老爺夫人。”
“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看得出白夫人也很喜歡慷兒。”
“這倒是真的,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萬全些才好,凝痕嫁給世明這些年一直也不見懷孕……萬事妥帖些吧。”雅蘭聽了便點點頭。
“舒予,你也別總想著這些,身子才剛剛好,最忌諱思慮過度,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於家也不會就這樣敗了的。”舒予微笑著看著雅蘭,她十八歲便嫁入了於家,是最賢良淑德的,結婚至今兩人從未曾紅過臉,生養的慷兒也是伶俐可愛,舒予看著她隻覺得身逢亂世,能有賢妻愛兒如此便是最大的幸福了。戰爭的炮聲還沒有傳過來,生活還是原來的樣子,隻是眼前的這一切是不是也如麵前的那輪西傾的紅日呢?舒予望著天際,總覺得現在獲得的這短暫的平靜,不過是一時的苟延殘喘罷了,他不過是在牢裏見過張東盛副官幾次,便總覺得這個人不是要錢要人那麽簡單,張副官的眼神總是讓他覺得有一絲熟悉,隻是無法記起,這世道人心更加不古了,舒予覺得多想也是多餘,總之要來的總會到來的,人在命運的麵前也許隻能束手等著看著了。
“舒予,我們迴房吧,這時候暑氣沒散。”雅蘭看著丈夫看著天邊沒有說話,便上前說道。
“好啊,一會兒把慷兒領來,我要看看他這幾日的功課如何?”舒予笑笑說道。
陸記藥鋪關了門,卻從裏麵傳來了笑聲。
“陸媽媽,您做的菜真好吃。”初靜說道。
“當然,陸伯母的手藝還有的說,你這次來能吃到是飽了口福了。”景軒笑著說道。
“呀,這麽誇我做的菜,陸媽媽我都越發忐忑了,可怕失了手藝了。”陸母笑著從廚房裏端來一碗湯,“熬的骨頭絲瓜湯,嚐嚐吧。”晞彥忙起身前去幫著端。“不用,就這幾步路還走不得?”陸母笑著,自己便端著湯放在桌上。
“伯母不要忙了,一起吃吧。”陽恬說道。
“好啊,我去取了酒便來,你們來玩自然是要喝酒了。”陸母說著便要轉身。晞彥說道:“酒還是我去拿吧,你們先吃吧。”說完便去了。
“陸大哥真孝順啊。”初靜看著晞彥的背影說道。
“是啊,這孩子從小就懂事聽話,我現在就是想著趁著光景好,讓他娶了親成了家,我便放心了。”陸母笑著說道。
初靜聽了連微微一紅,便低下頭喝了一口湯,陽恬隻是瞥了一眼初靜,便說道:“謹予姐本來也想來的,隻是最近有些活動。”
“是啊,彥兒同我說了,那孩子真是討我喜歡。來來,你們多吃些,我爐子上還燒著綠豆湯。”陸母說道。初靜卻偷偷地踩了陽恬一腳,陽恬佯裝不知,隻顧自己吃飯。
晞彥取了酒便斟給大家,景軒道:“今天在街上轉,見世舫家裏掛著燈籠,是有喜事麽?和世舫也很久未見,什麽時候大家聚聚?”
晞彥道:“過幾天便是世舫弟弟世明的生日,我這也收了帖子,不如那天同去,景軒咱們也能和世舫敘敘舊。”
“好啊,陸大哥,我能去麽?都說白家的茶,於家的繡,能見見白家也好。”初靜問道。
“當然可以,那天都去吧。”晞彥笑著說。
凝痕晚上送了熬好的桂花燕窩粥給玨兒,又聊了幾句,方才出來,此時月亮已上梢頭,院子裏粉白的夾竹桃,潔白的梔子花,隨著仲夏夜晚微醺的風帶著濃濃的花香,讓凝痕不願馬上迴了房裏,便在宅子裏隨意的走走。亭台水榭,伴著竹影樹影花影,映在粉牆上,凝痕隻覺得四周都流淌著安詳的靜謐。“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凝痕默默地念著這首《山亭夏日》,進了聽波亭,慢慢的坐下,凝痕覺得自己此時很自由,連想念也可以隨著這些滿溢的花香一樣自由瘋長。
夢迴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凝痕聽著隔壁傳來戲班裏練唱的聲音,原來便是這折《遊園驚夢》——
嫋晴絲吹來閑庭院
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
沒揣菱花偷人半麵
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凝痕不覺得歎息,身處在偌大的白家宅子,七歲入了門來,時至今日仍然隻是一隻籠中鳥罷了。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凝痕起身,不再聽著這一夢而亡的婉轉愛情,麵色憂愁的離開了聽波亭,歌聲漸漸淡去,凝痕心裏想著那個身著青衫,圍著潔白圍巾的男子,不覺得腳下一晃,差點摔倒,忙扶了旁邊的柳樹方才站住,無心在庭院裏散心,便迴了西跨院。
晚上更衣時方發覺不知什麽時候掉了帕子,想是剛才險些摔倒的時候掉的,別沒在想,隻是腦子裏都是那一詠三歎的雋永唱詞,神情漠漠的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那道紫色的傷痕仍很清晰的印著。她用手摸著傷痕,便想起那年的元宵夜,她在燈市裏找著走失的世明,那種帶著恐懼感的歡喜,那歡喜到底是什麽,這些年凝痕仍不知道,隻是想著就是那一年,她不再叫著凝香這個名字了。因這傷痕,便似乎冥冥中把她和世明綁在了一起,卻也因這傷痕,晞彥說這是上天給的標簽,凝痕想著這也是晞彥最初記得自己的原因吧,想著不覺慘然一笑。
“歡迎歡迎啊,你們這段日子還好麽?報紙的刊印一定忙壞了吧?”晞彥笑著說。
“還好還好。”初靜開心的答道。
“景軒,怎麽明軒和謹予沒有來啊?”
“他們說有些收尾的事要做,加上救助會還有些事,這次就不來了。”景軒說道。
晞彥點了點頭,“前麵就是我的家了,先放好行李,吃完飯我帶著你們走走。”
“好啊,陸大哥,來之前謹予姐就說你這裏的風景美,帶我們好好的轉轉。”初靜繞過陽恬走到晞彥的身邊,晞彥笑著說“當然啊。”初靜剛進覺醒社時隻有十七歲,在晞彥的眼裏,她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記得在一次報紙發行時候出了問題,她還勸著大家別灰心,是個特別惹人喜愛的小妹妹。
陽恬看看初靜,沒有說話,景軒看著這兩個人隻是笑了笑。
夏天來了,暖日暖風,綠蔭幽草,鎮子上的這份祥和很難讓人同千裏之外的殘酷戰爭聯想到一起。白家忙著世明的生辰,於家忙著收拾殘局,仲夏苦夜短,沒有經受戰爭的人們還在忙碌自己的生活。
“姐姐,這幾日可好?”玨兒見是凝痕開心的說道,“還好,就是這身子沉得厲害。這幾天還在忙世明的事吧,都不見你來。快坐下吧。”
“姐姐,還有不到兩個月寶寶就出生了,這些天可不要再動針線了。”凝痕看著玨兒身邊的裝著針頭線腦的竹編小籃說道。
“不過就是香包帕子之類的,自從懷孕,每日都是吃著補品,現在看著圓滾滾的身子都不知道是胖的還是因為懷著孩子。”玨兒笑著說。
“今兒請的戲班子都搬進了府裏,很熱鬧,就在廂房那裏,不過就是人雜,母親吩咐女眷都在內堂這邊。”
“不知今年會唱什麽,恐怕都是些打打鬧鬧的熱鬧戲份吧,聽世舫說現在北邊都有戰事,這太平日子恐怕也沒有幾天了。”玨兒歎了口氣。
“姐姐,先別想這個,咱們這裏不是還都很穩定麽?”凝痕說著,心裏不禁想到了晞彥。
“真是很久沒有迴家了,都不知道家裏的狀況,母親不讓我出門,還好幾天後就能見到了,不知道這次嫂子會不會帶慷兒過來,那小家夥真招人喜歡。”玨兒笑著拿出了一個小香包,“給他先繡個小香袋,不知道慷兒喜不喜歡。”
凝痕接過來,看見繡的是幾隻青蛙在荷花池戲水。凝痕看著一無所知的玨兒不知道是應該開心還是難過,畢竟於家發生的事情玨兒是毫不知情的,前兩天凝痕奉白夫人之命去看了於老夫人和舒予,順便帶去了一些補品和錢物,繡莊似乎已經無可挽迴的衰敗了,戰爭的蔓延,使得於家在北平的銷路也受了阻,上海這邊雖然還好,十裏洋場的地方就是一個炮彈打了過來,躲在防空洞裏的人們還是會想著法子找樂子,可是這麽一大家子的開銷光憑上海仍不夠,雅蘭告訴凝痕說現在就看看南洋那邊的狀況如何了。若是玨兒有一天知道,不知是否會怪她,畢竟就在於老婦人病重的危急時刻,白夫人依然沒有同意凝痕告訴玨兒,還好一切隻是有驚無險,現在畢竟於家的人都還好,這便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
“吉叔,把請柬交給了黃督軍了吧。”白夫人問道。
“前幾日已經送去了。”
白夫人示意梅香過來拿拿肩,“他們可曾說了什麽?”
“那日並未見到督軍,本想著交給督軍夫人也好,隻是裏麵的人迴說夫人出去打牌了。”
“也沒什麽,其實這場合遞了帖子就是個禮數了,他們未必會來。對了,給於家的大洋可都送去了?”
“送了,按之前同夫人商量好的,昨兒大少爺又從茶莊上支了一萬大洋,如今北方戰事吃緊,這茶葉在北邊賣的也不好,茶莊上能拿出的也不是很多。去年茶園鬧了蟲災,茶農一些欠款還沒有付清。”吉叔迴道。
“這些事我都清楚,隻是別告訴老爺,老爺子身體一日不比一日,就讓他都記著好的就好。請的戲班子也都看緊了,別讓撞著女眷。老爺喜歡的戲碼都讓他們調教好了,今年的堂會辦的熱鬧些。”白夫人說著閉上眼睛,揮手示意吉叔退下,便開始繼續撚著手裏的佛珠了。“哎,以後也不知道能辦幾年了?”白夫人淡淡地說道,梅香仍舊繼續拿著肩。
秀兒自那日在於府受了冷遇,心裏一直悶悶不樂,那日見過了舒予少爺,她也偷偷去廂房外麵煎了仍舊躺在床榻上的趙明,那條廢了的腿尚纏著繃帶,趙明一直閉著眼睛也未發現門外響動的一場,秀兒覺得他那是心死了,她傷害他太深,如今更是讓他成了殘疾,張東盛明明可以手下留情,卻還是活生生的聽任那些兵士打殘了他,秀兒不禁更加用力的絞著手裏的手帕。
迴家的路上,秀兒坐在車裏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她和趙明都是一個村子裏長大的,自小她便是在鄉下的尼姑庵裏寄養,許是那份不問紅塵事的淡泊或多或少的感染了她,秀兒的性格也是溫順懂事,每日不過是隨著姑子們一起澆水種菜,同一些小尼姑們一起聽經誦經,靜宜法師也教秀兒識一些字。那時候趙明的母親是特別虔誠的信仰菩薩,是庵裏常來的香客,趙明便經常跟著母親來燒香磕頭,一來二去秀兒和他們母子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那時候小趙明還會帶一些自己果園裏的果子分給秀兒和小尼姑們吃。在秀兒十二歲的時候,靜宜法師沒有按照慣例為秀兒剃度,隻是收為俗家弟子,翌年趙明的母親為了趙明求了這門親,靜宜法師隻是說秀兒這孩子需要等到十八歲心智具已成熟方離庵還俗,於是隻是定了親,秀兒而仍留在庵裏。三年後,靜宜法師圓寂,秀兒含淚同眾姐妹埋葬了法師,趙明的母親捐了一些銀錢給庵裏,後來趙明便同母親進了於家的繡莊做工,於秀兒也不常見了。隻是每年菩薩生辰,趙明都會隨同母親來進一次香,住上幾日,這個時候方與秀兒說上些話。趙明的母親眼見著秀兒出落成了大姑娘,心下自然十分歡喜,想著是伴著菩薩身邊長大的孩子,也一定是有菩薩慈悲心腸的,故而同新任的慧宜法師商量著把秀兒接進於家繡莊,說是可以給自己打個下手,慧宜法師本不同意,無奈趙母說著這孩子本就不是庵裏的姑子,而且不過是提前了一年半載,後來便也答應秀兒下山還俗了。分別的那天,秀兒於眾姐妹戀戀不舍,這十七年來她從未下山,從未看到靜心庵外麵的世界,慧宜宜法師拿出一個布袋交給秀兒,說是本來應該按照靜宜法師的說法,在秀兒十八歲成人之時交予她,如今她既然提前下了山,便先給她了,隻是囑咐一定要在明年方才可以打開,秀兒點點頭,便含著淚同趙明母子下了山,離開了靜心庵。
外麵的世界對於從小生活在靜心庵的秀兒來說實在是很新鮮很精彩的,街上的店鋪林立,男男女女衣著也很光鮮,趕上集市更是熱鬧非常。加之趙明對她也是喜愛備至,長托著去上海送繡品的人帶迴些好的衣料帕子胭脂耳環之類,秀兒每每說俗家弟子也應該守些清規戒律的,但是耐不住趙明母親和趙明的勸說,便也不再穿青衣了,隻是吃素的習慣保留了下來。時光荏苒,轉眼一年便過去了,那天是秀兒十八歲的生日,趙明的母親一大早便做了長壽麵,煮了雞蛋,還特地讓秀兒換上了新做的衣裳,趙明也偷偷的拉住秀兒給了她一個紅色的布包,秀兒打開見是一對銀手鐲,知道一定又是趙明托人帶迴來的,心裏不勝的欣喜。那一晚,一家人吃了一個團圓飯,趙明的母親自然也提到了趙明與秀兒的婚事,說是靜宜法師是要秀兒過了十八歲才能提及談婚論嫁的事,如今秀兒也滿了十八歲,自己也老了想快些抱上孫子,希望揀個吉利的日子便把婚事熱鬧的辦了,趙明開心的滿臉笑意,秀兒自然也是羞澀的答應了。那晚,秀兒迴了自己的房間,看著桌子上的銀鐲子,便拿起笑著戴上了,想起了離開靜心庵時慧宜法師轉交給她的布袋,便起身在箱子裏尋了出來,打開原來是一封信,秀兒讀著隻覺得周身變得冰冷,七月的夜晚暑氣正盛,秀兒卻一下子癱倒在椅子上,看著手上的銀鐲子,隻覺得心裏一陣難以抑製的酸澀……
秀兒坐在車子裏沒有再繼續的迴憶,以前的人生根本就已經被截斷了,她抓著手裏精致的手包,隻覺得上麵鑲嵌的珍珠寶石像是紮進了手掌的肉裏,如今她已經是個罪人,別的還能在想著什麽呢?何況這事情還沒完,還遠遠沒有完,秀兒覺得很累,將頭靠在座椅上,看看外麵一閃而過的店鋪和人群,便閉上了眼睛。
“趙明,感覺怎麽樣?”雅蘭攙著舒予緩緩坐在趙明的床邊。
趙明睜開眼睛,見是少爺便想起身,無奈身體疼痛竟覺得動彈不得,便隻是喘著氣說道:“少,少爺,好了很多了,藥都喝了,這幾天胸口也沒有那麽悶了。”
舒予看著眼前虛弱的趙明,想著從前的他身體強健,收購布料搬運繡品,同自己跑了很多單生意,如今躺在這病榻之上,連說幾句話也是氣喘的厲害,心裏便愈發憤憤不平,想著前日見了得著富貴的秀兒,更覺得這女人的心腸歹毒。
趙明見舒予未曾說話,便心下明了他是為秀兒之事生氣著,便說道:“少爺,秀兒的事已經過去了,我知道我這條腿是廢了,算是我賠給她的。她如今也嫁給了張東盛,也算是享上了福了,少爺這事情要怪就都怪我趙明吧!繡莊的生意也是我的不是,少爺,我欠了於家的這輩子是還不清了,總之這命以後就是您的了!隻求少爺別記恨著她了,我的老娘也是因為我哭得眼睛都要瞎了,也多虧少爺請醫送藥,少爺,我……我真是……”
舒予上前握著趙明的手,說道:“休要這麽說,誰做了什麽我舒予心裏有數,欠的債終究是要還的。至於你,現在就是安心的養好身體,你的娘親我已經讓劉媽在西院安排了住處,等你養好了就搬過去,以後就住在府上就可以了。”舒予說著歎了一口氣,“如今於家也是外強中幹了,很多事情隻能從長計議了,你且安心養著,若說道報答也先有了好身體再說。”趙明點點頭。
舒予和雅蘭走在迴院子的路上,舒予問道:“白家又拿來的一萬塊大洋可都入賬了麽?”
雅蘭扶著舒予說道:“已經都入了,哎,其實現在的白家也不是以前那麽富裕了,聽吉叔說這也是世舫從茶莊的賬上挪出來的。”
“哎。”舒予歎一口氣,“世道艱辛,人心叵測,這次要是沒有白家的幫忙,我怕是也和趙明一樣,不死也要去了半條命,如今繡莊的生意日漸凋敝,前兒我寫給二叔的書信可都寄了麽?”雅蘭點點頭,舒予便又繼續說道,“還是二叔看的長遠,我們也拓展了在南洋的生意,否則現在早就入不敷出了。對了,那一萬大洋先拿出五千給陳掌櫃的鋪子,之前進的料子還欠著錢款,再拿出五百,給一些繡娘讓他們自謀生計吧,繡莊上隻留下些老人就可以,他們跟了於家這麽多年,從爺爺那時候起就為了於家操勞,他們的子孫也是於家的人,我們不能怠慢了。”雅蘭聽著頻頻點頭。舒予過了一會兒又說道:“剩下的錢補了賬上的虧空吧,現在咱們不能指望在這裏東山再起了,我已經讓人收了些北平的帳。對了幾日後便是白家二少爺的生日,可曾準備了壽禮?”
雅蘭答道:“已經準備了,是父親親自拿出的體己物件。”
舒予點點頭說道:“那就好,白夫人就世明一個兒子,不能讓她覺得怠慢,何況若不是她去督軍府上求情,我也不能那麽快出來。那天慷兒就別帶去了,妹妹要是想他可以幾天後再送去看看,小孩子怕吵著白家老爺夫人。”
“其實這大可不必擔心,看得出白夫人也很喜歡慷兒。”
“這倒是真的,不過……有些事情還是萬全些才好,凝痕嫁給世明這些年一直也不見懷孕……萬事妥帖些吧。”雅蘭聽了便點點頭。
“舒予,你也別總想著這些,身子才剛剛好,最忌諱思慮過度,都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於家也不會就這樣敗了的。”舒予微笑著看著雅蘭,她十八歲便嫁入了於家,是最賢良淑德的,結婚至今兩人從未曾紅過臉,生養的慷兒也是伶俐可愛,舒予看著她隻覺得身逢亂世,能有賢妻愛兒如此便是最大的幸福了。戰爭的炮聲還沒有傳過來,生活還是原來的樣子,隻是眼前的這一切是不是也如麵前的那輪西傾的紅日呢?舒予望著天際,總覺得現在獲得的這短暫的平靜,不過是一時的苟延殘喘罷了,他不過是在牢裏見過張東盛副官幾次,便總覺得這個人不是要錢要人那麽簡單,張副官的眼神總是讓他覺得有一絲熟悉,隻是無法記起,這世道人心更加不古了,舒予覺得多想也是多餘,總之要來的總會到來的,人在命運的麵前也許隻能束手等著看著了。
“舒予,我們迴房吧,這時候暑氣沒散。”雅蘭看著丈夫看著天邊沒有說話,便上前說道。
“好啊,一會兒把慷兒領來,我要看看他這幾日的功課如何?”舒予笑笑說道。
陸記藥鋪關了門,卻從裏麵傳來了笑聲。
“陸媽媽,您做的菜真好吃。”初靜說道。
“當然,陸伯母的手藝還有的說,你這次來能吃到是飽了口福了。”景軒笑著說道。
“呀,這麽誇我做的菜,陸媽媽我都越發忐忑了,可怕失了手藝了。”陸母笑著從廚房裏端來一碗湯,“熬的骨頭絲瓜湯,嚐嚐吧。”晞彥忙起身前去幫著端。“不用,就這幾步路還走不得?”陸母笑著,自己便端著湯放在桌上。
“伯母不要忙了,一起吃吧。”陽恬說道。
“好啊,我去取了酒便來,你們來玩自然是要喝酒了。”陸母說著便要轉身。晞彥說道:“酒還是我去拿吧,你們先吃吧。”說完便去了。
“陸大哥真孝順啊。”初靜看著晞彥的背影說道。
“是啊,這孩子從小就懂事聽話,我現在就是想著趁著光景好,讓他娶了親成了家,我便放心了。”陸母笑著說道。
初靜聽了連微微一紅,便低下頭喝了一口湯,陽恬隻是瞥了一眼初靜,便說道:“謹予姐本來也想來的,隻是最近有些活動。”
“是啊,彥兒同我說了,那孩子真是討我喜歡。來來,你們多吃些,我爐子上還燒著綠豆湯。”陸母說道。初靜卻偷偷地踩了陽恬一腳,陽恬佯裝不知,隻顧自己吃飯。
晞彥取了酒便斟給大家,景軒道:“今天在街上轉,見世舫家裏掛著燈籠,是有喜事麽?和世舫也很久未見,什麽時候大家聚聚?”
晞彥道:“過幾天便是世舫弟弟世明的生日,我這也收了帖子,不如那天同去,景軒咱們也能和世舫敘敘舊。”
“好啊,陸大哥,我能去麽?都說白家的茶,於家的繡,能見見白家也好。”初靜問道。
“當然可以,那天都去吧。”晞彥笑著說。
凝痕晚上送了熬好的桂花燕窩粥給玨兒,又聊了幾句,方才出來,此時月亮已上梢頭,院子裏粉白的夾竹桃,潔白的梔子花,隨著仲夏夜晚微醺的風帶著濃濃的花香,讓凝痕不願馬上迴了房裏,便在宅子裏隨意的走走。亭台水榭,伴著竹影樹影花影,映在粉牆上,凝痕隻覺得四周都流淌著安詳的靜謐。“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凝痕默默地念著這首《山亭夏日》,進了聽波亭,慢慢的坐下,凝痕覺得自己此時很自由,連想念也可以隨著這些滿溢的花香一樣自由瘋長。
夢迴鶯囀
亂煞年光遍
人立小庭深院
炷盡沉煙
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
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
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
已吩咐催花鶯燕借春看。
雲髻罷梳還對鏡
羅衣欲換更添香。
凝痕聽著隔壁傳來戲班裏練唱的聲音,原來便是這折《遊園驚夢》——
嫋晴絲吹來閑庭院
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
沒揣菱花偷人半麵
迤逗的彩雲偏。
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凝痕不覺得歎息,身處在偌大的白家宅子,七歲入了門來,時至今日仍然隻是一隻籠中鳥罷了。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凝痕起身,不再聽著這一夢而亡的婉轉愛情,麵色憂愁的離開了聽波亭,歌聲漸漸淡去,凝痕心裏想著那個身著青衫,圍著潔白圍巾的男子,不覺得腳下一晃,差點摔倒,忙扶了旁邊的柳樹方才站住,無心在庭院裏散心,便迴了西跨院。
晚上更衣時方發覺不知什麽時候掉了帕子,想是剛才險些摔倒的時候掉的,別沒在想,隻是腦子裏都是那一詠三歎的雋永唱詞,神情漠漠的看著鏡子裏的自己,那道紫色的傷痕仍很清晰的印著。她用手摸著傷痕,便想起那年的元宵夜,她在燈市裏找著走失的世明,那種帶著恐懼感的歡喜,那歡喜到底是什麽,這些年凝痕仍不知道,隻是想著就是那一年,她不再叫著凝香這個名字了。因這傷痕,便似乎冥冥中把她和世明綁在了一起,卻也因這傷痕,晞彥說這是上天給的標簽,凝痕想著這也是晞彥最初記得自己的原因吧,想著不覺慘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