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不易的內心,其實也有一絲猶豫,畢竟城裏百姓是無辜的。
見他們猶豫不決,丁老三再次說道:“少爺,您想想看,城裏百姓,見到水麵上飄著死耗子,誰還敢喝呀,所以,不會傷及他們的性命。”
這幾句話,徹底打消了沈不易和範崇凱的疑慮。
天色微明,又是一個漲潮。
蓬城內,萊河兩邊,擠滿了百姓,每個人手裏,鍋碗瓢盆齊上陣,都在等待著海水倒灌進來。
嘩。
嘩。
水流聲越來越近。
眾人的臉上,露出了期盼的神色。
進來了。
終於有人高喊了一聲。
一眾百姓,伸長脖子,看了過去。
海水,泛著白沫,一點一點,湧進來。
靠近的百姓,紛紛開始下手了。
一個中年男子,水瓢一下便抄了進去。
忽然,他大聲喊了起來。
“哎呀,死耗子。”
“這是什麽?
什麽玩意的爪子啊!”
“死貓,有死貓。”
“哎呀,魚,臭了!”
喊聲,此起彼伏,正要下手的百姓,紛紛停下了動作。
發現耗子的中年男子,把手中水瓢扔進河道,大聲說道:“水裏有死耗子,這水不能喝了,喝了要死人的。”
“不喝了!”
“不能喝!”
百姓們紛紛附和高喊,把手裏的器具,扔進了河中,四下散去。
遠處的袁崇,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陣悲涼,水,是保證城中穩定的基礎,沒有了水,百姓必亂。
看來,這蓬城是守不住了,自己必須盡快想辦法。
。
。
。
。
。
。
長安城,興慶宮。
又是一個早朝的日子。
鍾聲響過,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三唿萬歲之後,高力士沒有上前高喊。
眾人知道,這是皇上有話要說了。
玄宗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宋璟何在?”
直唿姓名,還是很少見,這一般是要說重大事情。
宋璟急忙出列,躬身應答。
“宋璟,當初你曾給朕建議,廢黜李瑛,另立太子,可還記得?”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毫無征兆啊。
隻不過,太子的支持者中,開府儀同三司姚崇沒來,那姚崇的學生,曹楠,禦史台大夫鍾偉等人,明哲保身,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太子師沈不易,遠在蓬萊。
眾人一臉懵逼,而宋璟心裏卻是跟明鏡一般,他立刻躬身答道:“迴皇上,老臣記得,太子舉止不端,暗通突厥,實在是不能做眾皇子的表率啊。”
玄宗冷哼一聲,“既然如此,那朕就下旨,奪了他的太子之位,眾卿可有什麽意見?”
這。
這也太兒戲了吧。
廢太子就意味著另立太子,東宮易主,意味著未來的龍椅上坐的,就是另外一人了。
這麽大的事情,玄宗說廢就廢?
大學士苗起心中明白,玄宗不是草率之人,既然今天把這事情說出來,說明心中早已經謀劃好久了,說明皇上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
所以,根據玄宗的做事風格,能拿到桌麵上來說的,肯定不是全部的內容。
那麽,後麵的隱情,必定是玄宗不希望眾人知道的,一定是一些見不得人的黑材料。
“臣無異議,吾皇聖明。”
苗起率先表態了。
眾人很快也看明白了,宋璟肯定是支持另立太子,現在苗起也沒有意見,兩個一品大員都沒意見,自己的話,能頂屁用。
於是乎,在這個詭異的早朝上,決定了太子李瑛的命運。
不,從這一刻開始,已經不能稱他為太子了。
消息傳到東宮。
李瑛短暫的驚慌過後,反倒是平靜下來。
他來到明德殿,把手下太監,宮女,護衛,全都召集過來,發表了最後一次的演講,“諸位,我李瑛上對得起蒼天,中對的起皇上,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我問心無愧,今日被免了太子,我毫無怨言,諸位當盡心竭力,伺候好將來的東宮之主。”
小太監三喜,哆哆嗦嗦的站在那裏。
帶著哭腔說道,“太子殿下,都是奴婢們不好,才給您惹出事端。”
這本是話裏有話,可是此時,李瑛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匆匆說完,這些,他把自己關進了書房裏。
他在等待玄宗對自己的任命,按照慣例,廢掉太子,怎麽也能做個王爺。
可是,一直等到天色過午,等來的卻是一個令他更加震驚的消息。
午時過後,高力士急匆匆來到了東宮。
見到李瑛之後,躬身一禮:“見過二皇子。”
李瑛排行老二,所以,稱唿他為二皇子是正確的選項。
這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徹底和太子絕緣了。
“高公公,無須多禮。”
李瑛一如既往的客氣。
見李瑛這般淡然,高力士心中暗自讚歎,可惜啊,可惜,如此胸襟寬廣之人,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導致前途喪盡。
“二皇子,皇上口諭,請您移駕清光湖,耕種思過。”
耕種思過。
。
。
。
。
。
。
李瑛有點傻眼了。
這,這相當於把自己貶為了平民啊。
到現在他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才導致父皇對他做出如此嚴厲的處罰。
。
。
。
。
。
。
蓬城,袁崇父子,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唐軍的軍營,五味雜陳。
“爹,別再猶豫了,今晚,我們就走。”
袁歡在一旁,輕聲勸道。
袁崇長長歎了一口氣,“我們走了,城裏的百姓怎麽辦?”
袁歡沒有迴答,而是指著遠處的燈塔,自顧地說道:“爹,你看,到燈塔不過十箭之地,我們三更出城,快馬加鞭,須臾就到,那裏漁船眾多,足夠我們之用。”
聽完她的話,袁崇最終輕輕點了點頭。
“也罷,也罷,那就這樣吧,隻是燒了多餘的船隻,縱然能阻止沈不易追趕,可是,我們也會被百姓罵上個十八輩祖宗。”
袁歡苦笑了一下。
“罵就罵吧,但,他們降了唐軍,就可以活下去了。”
是夜。
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
蓬城裏,袁崇父子,一身戎裝,身後是他的五百親兵。
不願意離開的,都被默許留了下來。
邦邦邦。
三更天了。
袁崇再次登上城牆,看了看遠處唐軍大營,靜悄悄的,沒有任何異常。
見他們猶豫不決,丁老三再次說道:“少爺,您想想看,城裏百姓,見到水麵上飄著死耗子,誰還敢喝呀,所以,不會傷及他們的性命。”
這幾句話,徹底打消了沈不易和範崇凱的疑慮。
天色微明,又是一個漲潮。
蓬城內,萊河兩邊,擠滿了百姓,每個人手裏,鍋碗瓢盆齊上陣,都在等待著海水倒灌進來。
嘩。
嘩。
水流聲越來越近。
眾人的臉上,露出了期盼的神色。
進來了。
終於有人高喊了一聲。
一眾百姓,伸長脖子,看了過去。
海水,泛著白沫,一點一點,湧進來。
靠近的百姓,紛紛開始下手了。
一個中年男子,水瓢一下便抄了進去。
忽然,他大聲喊了起來。
“哎呀,死耗子。”
“這是什麽?
什麽玩意的爪子啊!”
“死貓,有死貓。”
“哎呀,魚,臭了!”
喊聲,此起彼伏,正要下手的百姓,紛紛停下了動作。
發現耗子的中年男子,把手中水瓢扔進河道,大聲說道:“水裏有死耗子,這水不能喝了,喝了要死人的。”
“不喝了!”
“不能喝!”
百姓們紛紛附和高喊,把手裏的器具,扔進了河中,四下散去。
遠處的袁崇,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陣悲涼,水,是保證城中穩定的基礎,沒有了水,百姓必亂。
看來,這蓬城是守不住了,自己必須盡快想辦法。
。
。
。
。
。
。
長安城,興慶宮。
又是一個早朝的日子。
鍾聲響過,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三唿萬歲之後,高力士沒有上前高喊。
眾人知道,這是皇上有話要說了。
玄宗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宋璟何在?”
直唿姓名,還是很少見,這一般是要說重大事情。
宋璟急忙出列,躬身應答。
“宋璟,當初你曾給朕建議,廢黜李瑛,另立太子,可還記得?”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毫無征兆啊。
隻不過,太子的支持者中,開府儀同三司姚崇沒來,那姚崇的學生,曹楠,禦史台大夫鍾偉等人,明哲保身,誰也不敢貿然開口。
太子師沈不易,遠在蓬萊。
眾人一臉懵逼,而宋璟心裏卻是跟明鏡一般,他立刻躬身答道:“迴皇上,老臣記得,太子舉止不端,暗通突厥,實在是不能做眾皇子的表率啊。”
玄宗冷哼一聲,“既然如此,那朕就下旨,奪了他的太子之位,眾卿可有什麽意見?”
這。
這也太兒戲了吧。
廢太子就意味著另立太子,東宮易主,意味著未來的龍椅上坐的,就是另外一人了。
這麽大的事情,玄宗說廢就廢?
大學士苗起心中明白,玄宗不是草率之人,既然今天把這事情說出來,說明心中早已經謀劃好久了,說明皇上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
所以,根據玄宗的做事風格,能拿到桌麵上來說的,肯定不是全部的內容。
那麽,後麵的隱情,必定是玄宗不希望眾人知道的,一定是一些見不得人的黑材料。
“臣無異議,吾皇聖明。”
苗起率先表態了。
眾人很快也看明白了,宋璟肯定是支持另立太子,現在苗起也沒有意見,兩個一品大員都沒意見,自己的話,能頂屁用。
於是乎,在這個詭異的早朝上,決定了太子李瑛的命運。
不,從這一刻開始,已經不能稱他為太子了。
消息傳到東宮。
李瑛短暫的驚慌過後,反倒是平靜下來。
他來到明德殿,把手下太監,宮女,護衛,全都召集過來,發表了最後一次的演講,“諸位,我李瑛上對得起蒼天,中對的起皇上,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我問心無愧,今日被免了太子,我毫無怨言,諸位當盡心竭力,伺候好將來的東宮之主。”
小太監三喜,哆哆嗦嗦的站在那裏。
帶著哭腔說道,“太子殿下,都是奴婢們不好,才給您惹出事端。”
這本是話裏有話,可是此時,李瑛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匆匆說完,這些,他把自己關進了書房裏。
他在等待玄宗對自己的任命,按照慣例,廢掉太子,怎麽也能做個王爺。
可是,一直等到天色過午,等來的卻是一個令他更加震驚的消息。
午時過後,高力士急匆匆來到了東宮。
見到李瑛之後,躬身一禮:“見過二皇子。”
李瑛排行老二,所以,稱唿他為二皇子是正確的選項。
這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徹底和太子絕緣了。
“高公公,無須多禮。”
李瑛一如既往的客氣。
見李瑛這般淡然,高力士心中暗自讚歎,可惜啊,可惜,如此胸襟寬廣之人,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導致前途喪盡。
“二皇子,皇上口諭,請您移駕清光湖,耕種思過。”
耕種思過。
。
。
。
。
。
。
李瑛有點傻眼了。
這,這相當於把自己貶為了平民啊。
到現在他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麽,才導致父皇對他做出如此嚴厲的處罰。
。
。
。
。
。
。
蓬城,袁崇父子,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唐軍的軍營,五味雜陳。
“爹,別再猶豫了,今晚,我們就走。”
袁歡在一旁,輕聲勸道。
袁崇長長歎了一口氣,“我們走了,城裏的百姓怎麽辦?”
袁歡沒有迴答,而是指著遠處的燈塔,自顧地說道:“爹,你看,到燈塔不過十箭之地,我們三更出城,快馬加鞭,須臾就到,那裏漁船眾多,足夠我們之用。”
聽完她的話,袁崇最終輕輕點了點頭。
“也罷,也罷,那就這樣吧,隻是燒了多餘的船隻,縱然能阻止沈不易追趕,可是,我們也會被百姓罵上個十八輩祖宗。”
袁歡苦笑了一下。
“罵就罵吧,但,他們降了唐軍,就可以活下去了。”
是夜。
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
蓬城裏,袁崇父子,一身戎裝,身後是他的五百親兵。
不願意離開的,都被默許留了下來。
邦邦邦。
三更天了。
袁崇再次登上城牆,看了看遠處唐軍大營,靜悄悄的,沒有任何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