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走上前,衝在場眾人拱拱手,施禮過後,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
數萬軍卒,盔明甲亮,一個個英姿勃發,這,都是曾經琅琊國的勇士,可是現在,他們即將成為過去。
楊昭穩了穩情緒,朗聲說道:“各位兄弟,我是楊昭!”
“參見小王爺!”
數萬軍卒,齊聲高唿。
楊昭壓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大聲說道:“各位兄弟,從現在開始,我,不再是小王爺,我和你們一樣,也是大唐的子民楊昭。”
這幾句話說完,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起來。
楊昭繼續說道:“各位,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迴家了,從今往後,琅琊國不複存在,再也不需要你們衝鋒陷陣了。”
這。
現場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忽然,下麵一員大將閃身出來,朗聲說道:“小王爺,我蔣平不走,我誓死為您效力。”
“誓死為小王爺效力。”
眾人齊聲高喊。
楊昭微微搖了搖頭,看著眾人,再次大聲說道:“眾將官聽令。”
“在!”
數萬軍卒,齊聲高喊。
“每人三兩銀子,領完之後,各自迴家。”
楊昭說完,轉過身,眼淚刷的一下,流了下來。
現場,死一般的寂靜。
蔣平張大嘴巴,睜大眼睛,詫異的看著楊昭。
他還想再說什麽。
左豪急匆匆從點將台下來,來到他的身邊,低聲說道:“蔣兄弟,事已至此,小王爺再無他法了。”
蔣平看著楊昭的背影,擦了擦眼淚,整了整自己的衣襟,雙手緩緩舉過頭頂,環住自己的頭盔,一點一點,艱難的從自己的頭上摘了下來。
見到他摘下頭盔,身後的副將,也跟著摘了下來,接著是,偏將,百夫長,伍長,普通軍卒。
一級級,一層層,很快,現場數萬人,悉數把頭盔捧在了手中。
蔣平快步走上點將台,轉過身,衝在場眾人說道:“兄弟們,放下刀槍,迴家種田。”
說完,彎腰躬身,輕輕把頭盔放在了地上。
“迴家種田!”
“迴家種田!”
下邊的一眾軍卒,一陣沉寂之後,有人低低的隨著喊起來。
聽到這喊聲,楊昭的身子,微微的顫抖,他也舍不得,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蔣平帶人喊完了口號,第一個朝著校軍場的出口走去。
在出口地方,一字擺開了幾十張桌子,桌子上,堆滿了銀子。
不論官職大小,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三兩銀子。
幾萬軍卒,每人三兩銀子,可以說,把曾經琅琊國的庫存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楊昭和左豪,並肩而立,看著蔣平帶著蜿蜒的隊伍,緩緩消失在視線中,兩人不由得齊齊的吐出一口氣。
楊昭轉過身,對左豪道謝,“左丞相,今日若不是你,恐怕要出大亂子。”
左豪苦笑了一下,“小王爺,您過獎了,這些事,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說完,他後退三步,對著楊昭再次深施一禮。
“小王爺保重!”
說完,雙手環住自己的官帽,輕輕舉過頭頂,然後,緩緩放在了地上。
再次衝楊昭施禮之後,走向了大門口。
領銀子的隊伍很長,一直到正午時分,數萬軍卒全都離開了。
偌大的校軍場,空無一人。
楊昭站在點將台上,看著下邊一片片的刀槍和頭盔,心中百感交集。
自己做完了該做的一切,然後,是時候離開了。
楊昭迴到王宮,再次看著熟悉的一切。
迴想起自己跟著母親離開月山,然後,母親病死,自己在虹城舉目無親的時候,是恰好路過的康特救了自己,把自己帶到了這裏。
而現在,康特死了,整個康氏,已經沒人了。
曾經的琅琊國,也終究成為了過去式。
在離開之前,楊昭發出了最後一份書信,信是寫給青州刺史徐廣的,請他盡快來接手虹城。
寫好了信,楊昭取了一錠銀子,遞給信使,告訴他說,送完信,就不必迴來了。
一切安排妥當,楊昭整理好自己的衣物,背到身上,緩步走出了王宮的大門。
守衛早已經被他遣散了,大門口冷冷清清的,沒有一個人。
楊昭取過早已經準備好的銅鎖,把大門鎖好,飛身上馬,疾駛而去。
曾經無比輝煌的琅琊國,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青州刺史徐廣,接到楊昭的信,看完之後,不由得一陣歎息,曾經的琅琊國,就這樣徹底的消失了。
可是,歎息之餘,徐廣卻發現,自己麵臨一個非常嚴肅地問題,那就是袁崇占據了蓬,萊二城。
徐慶在一旁忍不住出言說道:“我看這個楊昭,就是個膽小鬼,明明就是怕去麵對袁崇。”
徐廣歎了口氣,“難道我們就不怕嗎?”
“爹,袁崇不過幾千人,我願意領兵前往,蕩平蓬萊二城。”
徐慶躬身說道。
一旁的副將常寶,也附和說道:“是啊,我們數萬大軍,還怕打不過他袁崇嗎?”
徐廣聽完,微微搖了搖頭。
“你們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說完,他歎了口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場戰事了。”
“這個!”
徐慶有點傻眼了,沒想到,讓自己的父親偃旗息鼓的,居然是這樣一個理由。
“父親大人,現在已經是春天了,馬匹可以沿途一路吃草,我們隻需準備五天的幹糧,就可拿下蓬,萊二城。”
徐廣還是繼續搖頭,“我立刻寫信給長安城,還是等待聖上的裁決吧。”
蓬城。
楊昭解散軍隊的消息,傳到了袁崇的耳朵裏。
聽到這個消息,他有點難以置信,本來對於自稱為鎮海大王,他心中還有幾分忐忑。
唯恐再引起一場戰事。
可是楊昭這番舉動,他懸著的心,徹底放鬆下來。
袁歡更是忍不住譏笑道:“這個楊昭,就是個貪生怕死的貨,這樣的人,還是幹脆自己去死了算了。”
就在父子二人歡欣鼓舞,彈冠相慶的時候,忽然守門的軍卒來報,說外麵成文求見。
袁崇轉臉看向自己的兒子,沉聲問道:“這個成文,你和他談了多少?”
數萬軍卒,盔明甲亮,一個個英姿勃發,這,都是曾經琅琊國的勇士,可是現在,他們即將成為過去。
楊昭穩了穩情緒,朗聲說道:“各位兄弟,我是楊昭!”
“參見小王爺!”
數萬軍卒,齊聲高唿。
楊昭壓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大聲說道:“各位兄弟,從現在開始,我,不再是小王爺,我和你們一樣,也是大唐的子民楊昭。”
這幾句話說完,現場的氣氛,變得有些壓抑起來。
楊昭繼續說道:“各位,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迴家了,從今往後,琅琊國不複存在,再也不需要你們衝鋒陷陣了。”
這。
現場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知所措。
忽然,下麵一員大將閃身出來,朗聲說道:“小王爺,我蔣平不走,我誓死為您效力。”
“誓死為小王爺效力。”
眾人齊聲高喊。
楊昭微微搖了搖頭,看著眾人,再次大聲說道:“眾將官聽令。”
“在!”
數萬軍卒,齊聲高喊。
“每人三兩銀子,領完之後,各自迴家。”
楊昭說完,轉過身,眼淚刷的一下,流了下來。
現場,死一般的寂靜。
蔣平張大嘴巴,睜大眼睛,詫異的看著楊昭。
他還想再說什麽。
左豪急匆匆從點將台下來,來到他的身邊,低聲說道:“蔣兄弟,事已至此,小王爺再無他法了。”
蔣平看著楊昭的背影,擦了擦眼淚,整了整自己的衣襟,雙手緩緩舉過頭頂,環住自己的頭盔,一點一點,艱難的從自己的頭上摘了下來。
見到他摘下頭盔,身後的副將,也跟著摘了下來,接著是,偏將,百夫長,伍長,普通軍卒。
一級級,一層層,很快,現場數萬人,悉數把頭盔捧在了手中。
蔣平快步走上點將台,轉過身,衝在場眾人說道:“兄弟們,放下刀槍,迴家種田。”
說完,彎腰躬身,輕輕把頭盔放在了地上。
“迴家種田!”
“迴家種田!”
下邊的一眾軍卒,一陣沉寂之後,有人低低的隨著喊起來。
聽到這喊聲,楊昭的身子,微微的顫抖,他也舍不得,可是現在,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蔣平帶人喊完了口號,第一個朝著校軍場的出口走去。
在出口地方,一字擺開了幾十張桌子,桌子上,堆滿了銀子。
不論官職大小,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三兩銀子。
幾萬軍卒,每人三兩銀子,可以說,把曾經琅琊國的庫存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楊昭和左豪,並肩而立,看著蔣平帶著蜿蜒的隊伍,緩緩消失在視線中,兩人不由得齊齊的吐出一口氣。
楊昭轉過身,對左豪道謝,“左丞相,今日若不是你,恐怕要出大亂子。”
左豪苦笑了一下,“小王爺,您過獎了,這些事,不過是水到渠成罷了。”
說完,他後退三步,對著楊昭再次深施一禮。
“小王爺保重!”
說完,雙手環住自己的官帽,輕輕舉過頭頂,然後,緩緩放在了地上。
再次衝楊昭施禮之後,走向了大門口。
領銀子的隊伍很長,一直到正午時分,數萬軍卒全都離開了。
偌大的校軍場,空無一人。
楊昭站在點將台上,看著下邊一片片的刀槍和頭盔,心中百感交集。
自己做完了該做的一切,然後,是時候離開了。
楊昭迴到王宮,再次看著熟悉的一切。
迴想起自己跟著母親離開月山,然後,母親病死,自己在虹城舉目無親的時候,是恰好路過的康特救了自己,把自己帶到了這裏。
而現在,康特死了,整個康氏,已經沒人了。
曾經的琅琊國,也終究成為了過去式。
在離開之前,楊昭發出了最後一份書信,信是寫給青州刺史徐廣的,請他盡快來接手虹城。
寫好了信,楊昭取了一錠銀子,遞給信使,告訴他說,送完信,就不必迴來了。
一切安排妥當,楊昭整理好自己的衣物,背到身上,緩步走出了王宮的大門。
守衛早已經被他遣散了,大門口冷冷清清的,沒有一個人。
楊昭取過早已經準備好的銅鎖,把大門鎖好,飛身上馬,疾駛而去。
曾經無比輝煌的琅琊國,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青州刺史徐廣,接到楊昭的信,看完之後,不由得一陣歎息,曾經的琅琊國,就這樣徹底的消失了。
可是,歎息之餘,徐廣卻發現,自己麵臨一個非常嚴肅地問題,那就是袁崇占據了蓬,萊二城。
徐慶在一旁忍不住出言說道:“我看這個楊昭,就是個膽小鬼,明明就是怕去麵對袁崇。”
徐廣歎了口氣,“難道我們就不怕嗎?”
“爹,袁崇不過幾千人,我願意領兵前往,蕩平蓬萊二城。”
徐慶躬身說道。
一旁的副將常寶,也附和說道:“是啊,我們數萬大軍,還怕打不過他袁崇嗎?”
徐廣聽完,微微搖了搖頭。
“你們啊,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說完,他歎了口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們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持這樣一場戰事了。”
“這個!”
徐慶有點傻眼了,沒想到,讓自己的父親偃旗息鼓的,居然是這樣一個理由。
“父親大人,現在已經是春天了,馬匹可以沿途一路吃草,我們隻需準備五天的幹糧,就可拿下蓬,萊二城。”
徐廣還是繼續搖頭,“我立刻寫信給長安城,還是等待聖上的裁決吧。”
蓬城。
楊昭解散軍隊的消息,傳到了袁崇的耳朵裏。
聽到這個消息,他有點難以置信,本來對於自稱為鎮海大王,他心中還有幾分忐忑。
唯恐再引起一場戰事。
可是楊昭這番舉動,他懸著的心,徹底放鬆下來。
袁歡更是忍不住譏笑道:“這個楊昭,就是個貪生怕死的貨,這樣的人,還是幹脆自己去死了算了。”
就在父子二人歡欣鼓舞,彈冠相慶的時候,忽然守門的軍卒來報,說外麵成文求見。
袁崇轉臉看向自己的兒子,沉聲問道:“這個成文,你和他談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