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東南,潞陽。


    八路軍收複潞陽第七天。


    張萬和部長終於是帶著自己的工廠,遷移到了潞陽。


    本來,總部是有各種各樣的憂慮的。最大的憂慮,就是擔心日軍的反撲。尤其是日軍航空兵的轟炸。


    所有人都覺得,日本人的飛機,肯定會對潞陽狂轟濫炸的。


    結果沒想到,日軍的飛機,始終是沒有出動,感覺就好像是死了一樣。


    按理說不應該啊!日軍在太行山周圍,還是有很多機場的。其中,太原和保定,就有兩個很大的機場。


    太原機場駐紮有一百多架的日軍飛機。是非常強大的戰鬥力。每逢重大戰役,日寇的飛機都會出動的。


    然而……


    日軍飛機始終是沒有動作。


    不管八路軍是攻克陽泉,還是攻克井陘煤礦,甚至是攻克石門,日軍飛機都沒有出動。


    這一直是八路軍總部想不通的問題。


    日軍的飛機,到底是在害怕什麽呢?


    於是,張萬和部長就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將被服廠搬遷到潞陽。


    相對於黃崖洞的山溝溝,潞陽方便的太多。


    這裏有相對完善的原材料供應,有比較多的勞動力。


    好歹潞陽也是一座城市不是?


    還是晉東南最大的城市,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以前的被服廠,每天最多生產幾十套軍裝。完全無法滿足八路軍的需要。


    而遷徙到潞陽以後,每天至少可以生產三百套軍裝。這是非常大的提升。張萬和部長當然心動。最後按捺不住。決定搬遷。


    “張部長,你好!”趙剛親自來迎接。


    “小趙!”張萬和笑嗬嗬的和趙剛握手,“老李呢?”


    “他有戰鬥任務。”趙剛簡單的解釋一番。


    “行,不耽誤他。”張萬和笑著說道,“以後還得依靠你們了。”


    趙剛說道:“張部長,你盡管放心。你需要的原材料、工人,還有機械設備,我都準備好了。廠房也都選好了。可以容納八百人同時工作。”


    “好,好,謝謝,謝謝了!”張萬和如釋重負。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他現在的壓力非常大。主要就是軍裝供應補上。夏裝嚴重供應不上。


    目前,幾乎是所有的八路軍都還穿著棉衣冬裝。哪怕是總部的領導,也都是隻有一身棉衣軍裝。裏麵都是破棉絮。


    眼看夏天漸漸的到來,天氣炎熱,總得想辦法給戰士們增加一套單衣軍裝。


    嗯,這已經是最低的標準了。每個戰士一套。


    指望重慶撥付是不可能的。國軍自己都不夠。


    所有的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這是延安最近提出來的口號。


    “你們真的有一百多台縫紉機?”


    “真的有。”


    “我有點難以置信啊!”


    “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好,好!”


    張萬和十分的期待。


    不久以後,他的擔心完全消失了。


    他真的看到了一百多台腳踏縫紉機。都是嶄新嶄新的。


    大部分都是從龍灣的倉庫裏麵拉出來的。


    後來又陸陸續續的發現。


    沒有人感覺不對。都以為是日本人的存貨。


    就是牌子沒有聽說過。什麽南牌?還有上麵的銘文,看起來都是漢字。但是感覺又不是漢字。太簡單了。


    “我聽楊嶽說,這個字讀華,中華的華。華南牌。”趙剛簡單解釋。


    “中華的華字怎麽會這樣寫呢?”張萬和不解。


    “我問過楊嶽。他說,這是外國人的寫法。外國人覺得我們中國的漢字筆畫太多,太難寫,於是將其簡化,稱之為簡化字。他還弄了一張簡化字對照表。你看,就是這張……”


    “還別說,楊嶽這小家夥還是很有想法的嘛。就是這簡化字,完全失去了漢字的韻味啊……”


    “我估計是他自己創造的。這家夥不太想寫字。不過,很多新戰士倒是願意學這些簡化字。”


    “當然了!寫起來筆畫少了那麽多。”


    “楊嶽也是這麽說的。我們旅的文化教員,正在琢磨簡化字的推廣呢!”


    “別耽誤打仗就行。”


    “當然。對了。還有一些電動縫紉機。”


    “電動的?”


    “對!”


    趙剛將張萬和帶到旁邊的屋子裏。


    裏麵有二十多台電動的縫紉機。和外麵的結構差不多。隻是多了馬達。不用人力踩踏。


    “有電嗎?”張萬和問道。


    “有柴油發電機。”趙剛迴答,“電廠沒有。”


    “柴油有點貴啊!”張萬和不舍得,“咱們暫時還是用腳踏的吧,等以後……”


    “楊嶽說了,新一旅用一百套軍裝換一桶柴油。”


    “什麽意思?”


    “你分配給我們新一旅一百套軍裝,我們就給你一桶柴油。”


    “你們有柴油?”


    “沒有多少。但是楊嶽答應給你弄到。鬼子那裏有。”


    “好!好!”


    張萬和十分的高興。


    有柴油,又有柴油發電機,電動縫紉機完全可以派上用場啊!


    當然,這種“高科技”的東西,需要培訓一些人員才能使用。


    但是,顯而易見,它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將是驚人的。或許,日產五百套軍裝都是有可能的。


    這對於八路軍來說,或許真的能夠解決夏裝的問題。


    等夏裝生產出來,首先給楊嶽分配一套。聊表謝意。


    “這是獨立團在安澤繳獲到的棉花,已經送來了。”


    “過幾天的時間,陽泉繳獲的棉布也會大量送來。”


    趙剛簡單的介紹。


    他眼下的工作重心,是恢複潞陽的生產。


    八路軍要盡快的將晉東南這塊寶地利用起來。所以,指揮新一旅戰鬥的任務,已經交給129師鄧政委親自接手。


    對於新的工作,趙剛還是非常積極的。


    後勤生產也非常的重要。


    八路軍真的是太窮了。連穿的都沒有。吃的也很少。


    延安那邊基本上是地瘠民貧,想要保障自身的供應都困難。據說那邊已經有人建議,準備去開拓南泥灣了。


    趙剛請問過別人,得知南泥灣是一片荒山野嶺,幾乎沒有人耕種。想要墾荒,必須從頭開始。甚至是有可能需要調動主力部隊去種田。否則,依靠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做不了。相對來說,晉東南這個腳盆就富饒多了。


    這裏有上百萬的人口啊!


    這裏有相對肥沃的土地。


    有人口,有土地,當然是要努力的發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不是亮劍頭號特種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丁海十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丁海十三郎並收藏我真不是亮劍頭號特種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