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 農家老太太x老光棍鄰居(十九)
快穿之腹黑主人別撩我(快穿之廚子太腹黑) 作者:鳳之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辛常平聽她這麽一說,心情不由更鬱悶了,直接轉過身背對著她不吭聲了。
次日清晨,綾玖慢悠悠地吃完了早飯之後,把家裏人全都召集了起來,宣布要開個家庭會議。
大家不懂什麽是‘家庭會議’,但大概也猜到了,綾玖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要宣布,而且還與他們昨天去縣城有關。
想到這裏,在場的幾人臉上皆不由露出了一絲期待。
綾玖也不多說廢話,直接從懷裏取出一張二百兩的銀票放在桌子上,眾人的目光瞬間被這張銀票吸引住了。
“娘,這、這是?”辛常喜在看清銀票上的字後,唿吸不由微微一窒,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他是見過銀票的,隻不過他見過的銀票是十兩的,當時也隻是充充一瞥,並沒有機會上手。
除了老二辛常安之後,另外幾兄弟也是識字的,但也僅限於識字罷了。
認真說起來,原身和辛大虎的確更信心二兒子辛常安一些,但總的來說並沒有太偏心。
之所以選擇供辛常安念書,也並不僅僅是因為偏心,而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幾兄弟小時候都去學堂念過書。
那個時候原身的公公和婆婆都還在,辛家的條件也比較富裕,比村長家還有錢,所以家裏決定讓幾兄弟都去學堂。
不過除了辛常安之外,其他三人也隻念過幾個月的書,畢竟真讓四兄弟都一直念書,辛家也供不起。
之所以會一直供著辛常安念書,也是因為他是四兄弟中,表現得最為出眾的,是塊讀書的料子。
辛家這才決定一直供辛常安念書,隻盼著他有朝一日能夠光宗耀祖,哪怕隻能考上秀才也好。
考上秀才就相當於有了功名,而且除了享有免除自己的徭役賦稅之外,見了地方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樣下跪,隻要對地方官拱手作揖即可。
單是免除徭役賦稅這一點,便足以令尋常百姓心動不已。
這也是左家人會在左盂考上秀才後,認為辛初夏已經配不上左盂,直接提出退親的原因。
隻可惜命運弄人,‘前世’辛常安雖然如願考上了秀才,卻因為得罪了某位權貴,被人打斷了手。
其他三兄弟也沒有什麽好下場,結局令人唏噓。
好在那些事如今都還沒有發生,有綾玖在,他們這一世可以避免重蹈覆轍,避開那些不幸。
當然,若是他們不聽話,非要作死,綾玖也不會費心護著他們,頂多稍微護著點他們。
“這是銀票?”辛常樂眼睛當即亮了,顯然也是認識銀票的。
“對,這是賣肥皂方子的錢,也是我昨日去縣城的目的。”綾玖點頭,淡淡地說道,並沒有把所有的銀票都拿出來。
一來,她需要留些錢傍身,二來,財帛動人心,有時候錢太多不一定是件好事。
二兩銀子對於一戶農家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若是她把五百兩全部拿出來,這家人的心估計是飄。
所以綾玖決定先拿出二百兩銀子,其他的,得等到關鍵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至於辛家的人這些人,會不會因此而對她心生不滿,並不在綾玖的考慮範圍內。
她又不是原身,並不在意幾個便宜兒子和便宜兒媳婦的想法,他們就算真的對她不滿又能如何?
他們還敢怨恨她不成?
“娘,那個叫肥皂的東西竟然這麽值錢?”辛常平有些無法淡定了,沒想到昨晚‘娘’身上竟然揣著一筆巨款。
他更加沒有想到,那個叫肥皂的東西,竟然這麽值錢,這可是二百兩銀子啊。
他長這麽大,還沒見過這麽多銀子呢,即便是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他們家也不一定能湊出五十兩銀子來。
要知道普通百姓一年頭到,頂多也隻需要花錢幾兩銀子,有些特別貧窮的家庭,一年可能還花不到二兩銀子。
不怪幾兄弟會那麽激動,不僅幾兄弟,幾個兒媳婦也同時激動得不行,這可是二百兩銀子。
他們這一房至少也能分上個二三十兩吧?
“這張銀票是真的麽?”趙氏在反應過來後,臉色激動得不行,好多錢!
而正被她抱在懷中的壯壯,則是一臉好奇地看著銀子,顯然並不知道這張銀票有什麽用,能吃麽?
辛初夏聽著幾人的對話,整個人都懵了,她是不是聽錯了,二百兩銀子?
辛初夏作為家裏的女孩,平常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銀子,手頭上的零花錢隻有十幾文錢,自然是沒見過銀票的。
如今家裏突然多了一筆‘巨款’,讓辛初夏有種自己在做夢的感覺,她怎麽感覺有些不真實呢?
她看了看一臉淡定的‘母親’,又看了看神色激動的哥哥嫂嫂們,忍不住悄悄地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
直到一股疼痛從大腿傳來,疼得她倒吸了口涼氣,這才確信自己不是在做夢。
綾玖注意到她的小動作,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傻孩子,至於這樣麽?
何氏咽了咽口水,激動得連話都有些說不完整了:“咱、咱家這是……發、發財了?”
不是二兩,也不是二十兩,這可是整整二百兩銀子啊,她咋感覺有些不真實呢?
按理說,汪氏應該是幾個兒媳婦中最為淡定的一個,可她這會兒實在無法淡定下來。
因為目前最需要銀子的,便是他們二房了,畢竟讀書是要花很多錢的,筆墨紙硯都貴得不行。
自家相公平常為了省些筆墨和紙,一般都是用毛筆蘸水在木板上練字,輕易舍不得用紙。
家裏的書籍更是少之又少,還大多是自己手抄的,她爹從前也是如此。
可若是他們有錢就不同了,相公不至於像現在這般,連幾張紙都舍不得買。
更何況,家裏為了供相公讀書,平常一家子都要省吃儉用,大房和三房還有小叔子雖然嘴上不敢說什麽,並不代表他們心裏沒意見。
大嫂和三弟妹估計沒少在暗地裏抱怨,而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份不滿隻會變得越來越多。
除非相公能夠盡快考上秀才,否則這家庭矛盾,遲早會爆發出來,當初她的娘家汪家便是如此。
如今家裏突然有了銀子,‘婆婆’還主動拿出了這筆銀子,那麽是不是代表著,這些錢也有他們的份?
次日清晨,綾玖慢悠悠地吃完了早飯之後,把家裏人全都召集了起來,宣布要開個家庭會議。
大家不懂什麽是‘家庭會議’,但大概也猜到了,綾玖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要宣布,而且還與他們昨天去縣城有關。
想到這裏,在場的幾人臉上皆不由露出了一絲期待。
綾玖也不多說廢話,直接從懷裏取出一張二百兩的銀票放在桌子上,眾人的目光瞬間被這張銀票吸引住了。
“娘,這、這是?”辛常喜在看清銀票上的字後,唿吸不由微微一窒,說話都有些結巴了。
他是見過銀票的,隻不過他見過的銀票是十兩的,當時也隻是充充一瞥,並沒有機會上手。
除了老二辛常安之後,另外幾兄弟也是識字的,但也僅限於識字罷了。
認真說起來,原身和辛大虎的確更信心二兒子辛常安一些,但總的來說並沒有太偏心。
之所以選擇供辛常安念書,也並不僅僅是因為偏心,而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幾兄弟小時候都去學堂念過書。
那個時候原身的公公和婆婆都還在,辛家的條件也比較富裕,比村長家還有錢,所以家裏決定讓幾兄弟都去學堂。
不過除了辛常安之外,其他三人也隻念過幾個月的書,畢竟真讓四兄弟都一直念書,辛家也供不起。
之所以會一直供著辛常安念書,也是因為他是四兄弟中,表現得最為出眾的,是塊讀書的料子。
辛家這才決定一直供辛常安念書,隻盼著他有朝一日能夠光宗耀祖,哪怕隻能考上秀才也好。
考上秀才就相當於有了功名,而且除了享有免除自己的徭役賦稅之外,見了地方官也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樣下跪,隻要對地方官拱手作揖即可。
單是免除徭役賦稅這一點,便足以令尋常百姓心動不已。
這也是左家人會在左盂考上秀才後,認為辛初夏已經配不上左盂,直接提出退親的原因。
隻可惜命運弄人,‘前世’辛常安雖然如願考上了秀才,卻因為得罪了某位權貴,被人打斷了手。
其他三兄弟也沒有什麽好下場,結局令人唏噓。
好在那些事如今都還沒有發生,有綾玖在,他們這一世可以避免重蹈覆轍,避開那些不幸。
當然,若是他們不聽話,非要作死,綾玖也不會費心護著他們,頂多稍微護著點他們。
“這是銀票?”辛常樂眼睛當即亮了,顯然也是認識銀票的。
“對,這是賣肥皂方子的錢,也是我昨日去縣城的目的。”綾玖點頭,淡淡地說道,並沒有把所有的銀票都拿出來。
一來,她需要留些錢傍身,二來,財帛動人心,有時候錢太多不一定是件好事。
二兩銀子對於一戶農家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若是她把五百兩全部拿出來,這家人的心估計是飄。
所以綾玖決定先拿出二百兩銀子,其他的,得等到關鍵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至於辛家的人這些人,會不會因此而對她心生不滿,並不在綾玖的考慮範圍內。
她又不是原身,並不在意幾個便宜兒子和便宜兒媳婦的想法,他們就算真的對她不滿又能如何?
他們還敢怨恨她不成?
“娘,那個叫肥皂的東西竟然這麽值錢?”辛常平有些無法淡定了,沒想到昨晚‘娘’身上竟然揣著一筆巨款。
他更加沒有想到,那個叫肥皂的東西,竟然這麽值錢,這可是二百兩銀子啊。
他長這麽大,還沒見過這麽多銀子呢,即便是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他們家也不一定能湊出五十兩銀子來。
要知道普通百姓一年頭到,頂多也隻需要花錢幾兩銀子,有些特別貧窮的家庭,一年可能還花不到二兩銀子。
不怪幾兄弟會那麽激動,不僅幾兄弟,幾個兒媳婦也同時激動得不行,這可是二百兩銀子。
他們這一房至少也能分上個二三十兩吧?
“這張銀票是真的麽?”趙氏在反應過來後,臉色激動得不行,好多錢!
而正被她抱在懷中的壯壯,則是一臉好奇地看著銀子,顯然並不知道這張銀票有什麽用,能吃麽?
辛初夏聽著幾人的對話,整個人都懵了,她是不是聽錯了,二百兩銀子?
辛初夏作為家裏的女孩,平常很少有機會能接觸到銀子,手頭上的零花錢隻有十幾文錢,自然是沒見過銀票的。
如今家裏突然多了一筆‘巨款’,讓辛初夏有種自己在做夢的感覺,她怎麽感覺有些不真實呢?
她看了看一臉淡定的‘母親’,又看了看神色激動的哥哥嫂嫂們,忍不住悄悄地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
直到一股疼痛從大腿傳來,疼得她倒吸了口涼氣,這才確信自己不是在做夢。
綾玖注意到她的小動作,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傻孩子,至於這樣麽?
何氏咽了咽口水,激動得連話都有些說不完整了:“咱、咱家這是……發、發財了?”
不是二兩,也不是二十兩,這可是整整二百兩銀子啊,她咋感覺有些不真實呢?
按理說,汪氏應該是幾個兒媳婦中最為淡定的一個,可她這會兒實在無法淡定下來。
因為目前最需要銀子的,便是他們二房了,畢竟讀書是要花很多錢的,筆墨紙硯都貴得不行。
自家相公平常為了省些筆墨和紙,一般都是用毛筆蘸水在木板上練字,輕易舍不得用紙。
家裏的書籍更是少之又少,還大多是自己手抄的,她爹從前也是如此。
可若是他們有錢就不同了,相公不至於像現在這般,連幾張紙都舍不得買。
更何況,家裏為了供相公讀書,平常一家子都要省吃儉用,大房和三房還有小叔子雖然嘴上不敢說什麽,並不代表他們心裏沒意見。
大嫂和三弟妹估計沒少在暗地裏抱怨,而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這份不滿隻會變得越來越多。
除非相公能夠盡快考上秀才,否則這家庭矛盾,遲早會爆發出來,當初她的娘家汪家便是如此。
如今家裏突然有了銀子,‘婆婆’還主動拿出了這筆銀子,那麽是不是代表著,這些錢也有他們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