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吳關縣城門口,三條主要大街道的公告欄上。


    “本縣之務,除去軍、巡之要務外,其餘盡皆為民所督……”


    一位儒生搖頭晃腦地讀著。


    “劉秀才,上麵說的是什麽?”一位茶老板問道。


    新造反的這家,他們都很熟悉,是地頭蛇。


    聖教造反,大家現在不是太怕。


    畢竟很多人的子弟,就在山上當弟子。


    這和一般流寇不同,一般流寇都是從家鄉席卷而起,照顧不到家鄉,反而將家鄉禍害。


    大家要害怕,也是害怕將來官軍打迴來。


    “上麵說,以後縣衙門凡是收稅、攤派的銀子糧食,所去之處,統統公布。糧車,銀車的去處,全部公開。大家可以在神網之中,現場圍觀。從征收到支出,都有脈絡可查。”劉秀才說著。


    “嘶……古往今來,青天父母花用民脂民膏,什麽時候會讓小民看到啊?”茶老板當下震驚。


    “這倒是好事,就像我的兩個店鋪,如果賬務不時時監督,他們肯定要從中揩油。”另外一個絲綢店老板說著。


    “快看,天聖軍又派人來貼公告了。”茶老板指著幾個身穿白色勁裝的聖教弟子說道。


    是的,名字架構早就在山上設計好了:以“天聖”為號,暫時不稱王建製,一切軍到軍管,設立一個個三司,到一地就調派人建一個三司。


    這是聞人升起的,表示他是天生聖人,天生聖師。


    三司直接在俠網中對他負責。


    等到統治有十個縣以上,再設一個總司,這樣慢慢迭代,最後自然形成朝廷。


    而不是一開始,就弄什麽三省六部。


    眾人趕緊讓開,等到他們貼好,又圍攏上去。


    “廢除多餘攤派,其餘征收一切照舊。其餘規製一切照舊,唯一更改者,便是辦公地點,不在縣衙之內,而在街邊店鋪之中,非涉及機密要務,盡可參看。”


    “一切照舊,還好還好。”幾個店老板鬆了口氣。


    一些圍觀的混混幫閑卻是大失所望。


    “這不對啊,人家的義軍打進城來,都要分大戶,分糧食,分綢緞,招人入夥,怎麽這天聖軍完全不一樣?”一個幫閑不滿道。


    “是啊,我還想著棄暗投明,一起造反來著!”


    “算了,看來這天聖軍也沒什麽前途,咱們還是去投中原的石大帥!”


    王朝末年,土地不夠用,農業社會又容納不下那麽多勞動力。


    於是縣城之中,就會出現很多混混幫閑。


    他們在鄉下沒地可種,隻能進城,要麽乞討,要麽加入各種幫派灰色地帶。


    造反的因素就此埋下。


    “你們這些遊手好閑的家夥,成天不務正業,盡想著找事吃大戶,信不信我一封帖子,將你們拿進縣衙大牢?”劉秀才指責道。


    混混們當下噤若寒蟬。


    他們雖然能夠在升鬥小民中耀武揚威,但碰上有功名的人,那就是一根菜。


    真惹惱了秀才,人家給教諭一說,教諭再去找縣令,他們就完蛋了。


    幫派也是縣裏大佬們的自留地。


    “切,你少裝了,”這時,一個瘸腿的年輕人突然道,“劉秀才,現在可不是大炎朝的天下,天聖軍說了,抓人歸巡察司管,還要先去舉告,你一封帖子算什麽迴事?”


    “哼,你這王三,一輩子進不得學,考不得功名,怎麽,你還想跟著造反嗎?人家收你嗎?”劉秀才嘲笑道。


    這個王三,其實考上秀才的,但名額被他劉家頂了,而且他爹放出話來,讓王三一輩子考不上秀才。


    至於說王三跑別的縣去考,在這考科舉要戶籍,還有保人的古代,普通人壓根做不到。


    除非這王三巴結上什麽大佬。


    但是怎麽可能?劉家派人提前就打斷了王三的腿。


    一個瘸子,根本不能科舉,也不能做官。


    因為做官要有官相。


    至於為啥不直接打死,一是王三好歹是讀書人,有童生的身份,也就是通過是要留著給別人看他們劉家的威風。


    科舉是籠絡了很多人才,但也有太多受害者。


    甚至受害者占據大多數。


    而由受害者推翻朝廷的比比皆是。


    大明就是科舉之人推翻的。


    王三恨恨地看著得意洋洋的劉秀才。


    他本以為義軍進城要殺大戶,已經做好準備要去造反。


    結果人家來了,隻是穩定秩序,根本就沒有動大戶一根汗毛。


    這就讓他心涼了。


    而在這時,看著幾個天聖軍士兵要離開,他突然來了勇氣,抓住一個就道:“我要出告劉家,橫行不法……”


    劉秀才頓時一驚。


    那士兵看他一眼,然後道:“我不負責接告發,你要去巡察司舉告,可以人去,也可以寫舉告書信。”


    “好,好,我人去!”王三咬牙,然後朝著縣衙方向去了。


    “哼,你以為換了個天聖軍就行了?我劉家多的是銀子!”劉秀才不屑道。


    然後他趕緊讓身旁的小廝,迴家告訴父親。


    要抓緊準備銀子。


    …………


    次日。


    劉家一幹人等被抓了起來。


    聞人升沒有搞什麽新東西,隻是讓人嚴格按照大炎律法處置即可。


    其實封建社會早就把架構弄得很好。


    然而關鍵是,沒有相關技術支持,沒有社會思想進步,再好的架構,也會被人玩成爛木頭。


    劉家的所作做為,即便是大炎律法,也是絕不容許的。


    可是人家就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傷童生,還可以讓人無處申冤。


    人家就是能霸占你的土地,讓你活活餓死。


    你能怎麽樣?


    縣令是流官,撈夠銀子就跑。


    就是有禦史出來巡察,這禦史也很正直,劉家隻要拋出幾個家奴就是。


    麵上的事,都打點好,使了銀子,根本無人能翻天。


    要不怎麽封建時代的人,都期望青天?


    因為一個青天,一個不需要什麽現代思想的青天,隻要能將朝廷律法切實執行下去的青天,就能大大改善當地民眾的民生。


    但現在不同,一切審訊都在俠網之上。


    證據也可以蒙麵之後,在俠網上提交。


    總是有苦大仇深者。


    證據很好找,因為人家就沒有想過遮掩。


    流程走得很快。


    巡察司收集證據,監察司負責校驗,最後判刑。


    然後結果交給大眾去看。


    如此形成閉環。


    聞人升相信一句話,如果一個判決被絕大部分人不認可,即便它看起來再符合條例,那也是有內在問題的。


    要麽是法條出了問題,要麽是過程出了問題。


    劉老爺,劉秀才,全部判處死刑,幫兇流放,罰沒家產,用於賠償苦主……


    一時間,叫好聲不斷。


    趙涵看著挺爽,後來納悶了:“老郭,你怎麽不分土地啊?你這樣是向地主士紳妥協啊!”


    “嗬嗬,你很快就會發現,隻要嚴格按照大炎律條執行,大部分地主的土地都會被分出去的。”聞人升笑了。


    這是封建時代的悲哀。


    再好的製度,也解決不了問題。


    因為這是封閉的地理因素造成的。


    地理封閉造成思想封閉,進而造成內卷。


    大部分地主的土地,都是巧取豪奪而來。


    朝廷收稅,其實也是按照有地的收,沒有地的不收。


    各種賦役,同樣是有地的多,沒有地的少。


    然而他們卻將其轉嫁給無地者,花樣繁多,讓人歎為觀止。


    製度設定的再好,土地作為封建時代最穩定的增殖資產,注定會向少數人手中集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秘讓我強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恆並收藏神秘讓我強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