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十一年的冬天非常冷,太陽也不是很常見,濟州城內已經發生了數起人畜凍斃的事件,實際上這股寒流早在征討魯忠義時的大雪中得到了預示。從嚴寒中支持下來的人們跺跺腳,抖抖身上的積雪,迎來了天佑十二年的第一縷陽光,它終於宣布了寒冬的結束。
就是在最冷的時候,我也沒有放鬆部下的訓練,我要求他們所做的訓練量要比規定的數量多了近一半。我的操練是做的有些過分,但用上了很多王化麟所介紹的很有用的小方法,注意士兵體力的恢複,盡量做到最有效率的訓練,士兵們還是能堅持下來的。由於我帶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大家對我的不滿也深入到心裏。我之所以這麽抓緊時間操練,是因為接到了周正業的一封信。
周正業向我透露了一個很機密的消息——南方四國要組織聯軍攻打雲國了。一旦交戰,戰線恐怕就僵持在朱雀、青龍、白虎三關,天陽鎮肯定要派兵前去支援,周正業已經準備向天陽鎮把我要迴去了。周大人在信中對我勉力一番,並把他自己的前程與我聯係起來了,原來他正覬覦雲國兵部尚書的職務。為了不讓隻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誤事,雲國兵部尚書一職隻允許六鎮中打過大仗的指揮使擔當,周大人是完全符合條件的。現任的尚書馬上就要告老還鄉了,繼任者限定在了周大人與北關鎮指揮使馮淵,兩人的資曆、能力等都不相上下,周大人也沒有必勝的信心。畢竟兵部尚書一職對一名武人來說恐怕是最高的榮耀了,所以周大人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戰功為他再爭取一些優勢。我自然希望周大人能夠當上兵部尚書,除去感情上的因素,這對我的前途也是很有好處的。
我想把自己的這五千人訓練成一支攻無不克的騎兵軍團,雲國四大雄關附近的地形不太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但五千規模的小股騎兵還是很有用的。
天佑十二年二月,早已經在濟州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我終於盼來了自己期望已久的戰爭,但這場戰爭卻不是我期待的那場,高風突然調動十五萬大軍,向北關鎮發起了攻擊。
高風是由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個民族在雲帝國時期是依附於中央政權的,世襲的部落酋長是必須經過帝國皇帝冊封的,與中央派去的大臣共同管理幅員廣闊的特別行政區域。但在帝國崩潰的時候,當時的部落酋長野心急劇膨脹,殺掉協管大臣後,自立為王。為了不至於腹背受敵,忙於應付南方戰事的雲國首任皇帝隻好承認了這個高風王,並以大量的錢帛來安撫。到了首任高風王的兒子掌權的時候,南方四國已經初步形成,四國首腦先後稱帝,高風王緊隨此潮流變成了高風帝,正式與雲國決裂。高風一直都是以遊牧立國,並沒有國家的常備軍,但隻要皇帝願意,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便能聚集起來,這些士兵都是由草原上的普通牧民,雖未經過訓練,但平時的生活習慣使他們精於騎射,長於野戰,一下子就能組成攻擊力強大的騎兵。雲國北方是平原地形,十分易於高風騎兵的馳騁,他們采取突然襲擊的戰術,來去飄忽,難於捉摸,讓雲國的農業生產受到巨大損失。為了對付高風騎兵,雲國在北部平原建立了大量的城堡、關隘(這些城堡關隘合稱為“北群關”,北關鎮由此得名),再用城牆將這些城堡關隘連接起來形成長城,駐以軍隊。一百五十年間,雲國雖然經常攻擊相接壤的南方三國,但卻對高風采取了守勢,從沒有主動進攻過高風。盡管如此,雙方還是戰事不斷,因為每次南下高風人總能掠到很多好東西,不過戰爭的規模大都不大,北關鎮自己就能應付下來。這次的情況有些不同,高風居然出動了十五萬人,這幾乎是高風全部的軍力了。高風上次出動全力攻打雲國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這次就像是和南方四國商量好似的,合起夥來對付我們雲國。
我雖身在濟州,卻時刻關心著北關鎮的戰事,一上來我軍就在高風強大的軍力前處於劣勢,北關鎮指揮使馮淵遇刺身亡。馮淵今年四十七歲,是一個鐵錚錚的硬漢子,他的父母都是死在高風對雲國的入侵中,這個孤兒自十八歲起便在北關鎮中當兵,憑借著自己強硬的作風和出眾的能力迅速成名,積功升到了現在的職位,並有機會問鼎雲國的兵部尚書一職,他的遇刺自然會對北關鎮將士的士氣產生不好的影響。馮淵的遇刺使周大人失去了競爭對手,不過在這多事之秋兵部尚書大人選擇了延遲退休,周大人要到這次大戰結束後才能登上兵部尚書的寶座,如果那時候雲國還存在的話。
馮淵不是一個長於武功的人,隻要計劃周密,刺客會很容易得手的,但在這次刺殺活動中還死掉了另外一個人,那人是雲國禁衛五大高手之一的“鐵掌”古振濤。禁衛五大高手包括了雲國六名上品頂級高手中的五位,每一個都身懷絕技,其中的古振濤練就一身剛猛的內家功夫,單以內力而言居於五人之首,再加上精妙的掌法,曾經有無數的刺客栽倒在他的手下,沒想到他居然也死掉了,刺客恐怕至少也是一名上品高手了。
正當我還在猜測那名刺客真實身份的時候,朝廷派來的特使來到了濟州,竟然是司命宇。
四年不見了,外貌沒什麽變化的司命宇武功倒是有所長進,但他進步的速度明顯沒有我快,我現在已經趕上他了,真要來一場較量,誰勝誰負還很難說。司命宇對我說過他的記性不好,我一點兒也不擔心他會認出我這個曾經求助於他的小師弟,畢竟當時的我武功平平,也沒有什麽易於讓別人記住的特點。我對朝廷的官員一向都很恭敬,更不用說這次來的是有恩於我的師兄了。不過我的熱情似乎有些過度,都弄得司命宇有些不自在了。
司命宇一行人來的很匆忙,風塵仆仆,有幾匹馬都累的吐白沫了,我明白到事情可能很急,稍微客套了一下,很快就切入了正題,司命宇是奉命來接我進京麵聖的。馮淵遇刺,天陽鎮戰事吃緊,急缺一名優秀的將領,周正業便向朝廷舉薦了我。鑒於我在五牛嶺和濟州的傑出表現,朝廷似乎也有這個意思,但怕我年輕壞事,想把我召入天全再考察一番。
要去天全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高興的差點跳起來,因為我可能有機會再見雲君一麵。
就是在最冷的時候,我也沒有放鬆部下的訓練,我要求他們所做的訓練量要比規定的數量多了近一半。我的操練是做的有些過分,但用上了很多王化麟所介紹的很有用的小方法,注意士兵體力的恢複,盡量做到最有效率的訓練,士兵們還是能堅持下來的。由於我帶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大家對我的不滿也深入到心裏。我之所以這麽抓緊時間操練,是因為接到了周正業的一封信。
周正業向我透露了一個很機密的消息——南方四國要組織聯軍攻打雲國了。一旦交戰,戰線恐怕就僵持在朱雀、青龍、白虎三關,天陽鎮肯定要派兵前去支援,周正業已經準備向天陽鎮把我要迴去了。周大人在信中對我勉力一番,並把他自己的前程與我聯係起來了,原來他正覬覦雲國兵部尚書的職務。為了不讓隻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誤事,雲國兵部尚書一職隻允許六鎮中打過大仗的指揮使擔當,周大人是完全符合條件的。現任的尚書馬上就要告老還鄉了,繼任者限定在了周大人與北關鎮指揮使馮淵,兩人的資曆、能力等都不相上下,周大人也沒有必勝的信心。畢竟兵部尚書一職對一名武人來說恐怕是最高的榮耀了,所以周大人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戰功為他再爭取一些優勢。我自然希望周大人能夠當上兵部尚書,除去感情上的因素,這對我的前途也是很有好處的。
我想把自己的這五千人訓練成一支攻無不克的騎兵軍團,雲國四大雄關附近的地形不太適合大規模騎兵作戰,但五千規模的小股騎兵還是很有用的。
天佑十二年二月,早已經在濟州等得有些不耐煩的我終於盼來了自己期望已久的戰爭,但這場戰爭卻不是我期待的那場,高風突然調動十五萬大軍,向北關鎮發起了攻擊。
高風是由一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這個民族在雲帝國時期是依附於中央政權的,世襲的部落酋長是必須經過帝國皇帝冊封的,與中央派去的大臣共同管理幅員廣闊的特別行政區域。但在帝國崩潰的時候,當時的部落酋長野心急劇膨脹,殺掉協管大臣後,自立為王。為了不至於腹背受敵,忙於應付南方戰事的雲國首任皇帝隻好承認了這個高風王,並以大量的錢帛來安撫。到了首任高風王的兒子掌權的時候,南方四國已經初步形成,四國首腦先後稱帝,高風王緊隨此潮流變成了高風帝,正式與雲國決裂。高風一直都是以遊牧立國,並沒有國家的常備軍,但隻要皇帝願意,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便能聚集起來,這些士兵都是由草原上的普通牧民,雖未經過訓練,但平時的生活習慣使他們精於騎射,長於野戰,一下子就能組成攻擊力強大的騎兵。雲國北方是平原地形,十分易於高風騎兵的馳騁,他們采取突然襲擊的戰術,來去飄忽,難於捉摸,讓雲國的農業生產受到巨大損失。為了對付高風騎兵,雲國在北部平原建立了大量的城堡、關隘(這些城堡關隘合稱為“北群關”,北關鎮由此得名),再用城牆將這些城堡關隘連接起來形成長城,駐以軍隊。一百五十年間,雲國雖然經常攻擊相接壤的南方三國,但卻對高風采取了守勢,從沒有主動進攻過高風。盡管如此,雙方還是戰事不斷,因為每次南下高風人總能掠到很多好東西,不過戰爭的規模大都不大,北關鎮自己就能應付下來。這次的情況有些不同,高風居然出動了十五萬人,這幾乎是高風全部的軍力了。高風上次出動全力攻打雲國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這次就像是和南方四國商量好似的,合起夥來對付我們雲國。
我雖身在濟州,卻時刻關心著北關鎮的戰事,一上來我軍就在高風強大的軍力前處於劣勢,北關鎮指揮使馮淵遇刺身亡。馮淵今年四十七歲,是一個鐵錚錚的硬漢子,他的父母都是死在高風對雲國的入侵中,這個孤兒自十八歲起便在北關鎮中當兵,憑借著自己強硬的作風和出眾的能力迅速成名,積功升到了現在的職位,並有機會問鼎雲國的兵部尚書一職,他的遇刺自然會對北關鎮將士的士氣產生不好的影響。馮淵的遇刺使周大人失去了競爭對手,不過在這多事之秋兵部尚書大人選擇了延遲退休,周大人要到這次大戰結束後才能登上兵部尚書的寶座,如果那時候雲國還存在的話。
馮淵不是一個長於武功的人,隻要計劃周密,刺客會很容易得手的,但在這次刺殺活動中還死掉了另外一個人,那人是雲國禁衛五大高手之一的“鐵掌”古振濤。禁衛五大高手包括了雲國六名上品頂級高手中的五位,每一個都身懷絕技,其中的古振濤練就一身剛猛的內家功夫,單以內力而言居於五人之首,再加上精妙的掌法,曾經有無數的刺客栽倒在他的手下,沒想到他居然也死掉了,刺客恐怕至少也是一名上品高手了。
正當我還在猜測那名刺客真實身份的時候,朝廷派來的特使來到了濟州,竟然是司命宇。
四年不見了,外貌沒什麽變化的司命宇武功倒是有所長進,但他進步的速度明顯沒有我快,我現在已經趕上他了,真要來一場較量,誰勝誰負還很難說。司命宇對我說過他的記性不好,我一點兒也不擔心他會認出我這個曾經求助於他的小師弟,畢竟當時的我武功平平,也沒有什麽易於讓別人記住的特點。我對朝廷的官員一向都很恭敬,更不用說這次來的是有恩於我的師兄了。不過我的熱情似乎有些過度,都弄得司命宇有些不自在了。
司命宇一行人來的很匆忙,風塵仆仆,有幾匹馬都累的吐白沫了,我明白到事情可能很急,稍微客套了一下,很快就切入了正題,司命宇是奉命來接我進京麵聖的。馮淵遇刺,天陽鎮戰事吃緊,急缺一名優秀的將領,周正業便向朝廷舉薦了我。鑒於我在五牛嶺和濟州的傑出表現,朝廷似乎也有這個意思,但怕我年輕壞事,想把我召入天全再考察一番。
要去天全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高興的差點跳起來,因為我可能有機會再見雲君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