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賀齊提著蔡揚、張愷的首級迴營時,周瑜已經做好了向許都發起進攻的準備。
一下子少了近半數的守軍,這對江東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原本周瑜就是不希望江東在取下許都的過程之中損失過大,更不想陷入苦戰。
如今張愷、蔡揚的出走證明了許都城中軍心已經大亂,而且二人這一出走,使得許都的守軍減少了幾乎一半!這又大大的降低了攻打許都的成本!
周瑜幾乎沒怎麽動,隻是靜靜的等了幾天,優勢盡顯,這便是以靜製動的效果。用的好,事半而功倍!
賀齊提著兩個腦袋進入帳中,周瑜見之微笑道:“公苗善斬賊首,此功記下了!來日稟明主公,必有厚賞!”
自從九江以來,賀齊可謂是一路斬將奪旗,從劉馥、劉靖父子,到曹豹,再到任峻、任福父子,潁水之戰又有李通、李基父子,才至許都便斬李興,這會兒又是張愷、蔡揚!
這才是真真的聲名大振了!至少在江東是聲名大振!
而這一切,都是從龐統開始!連此番夾崗破敵,也是龐統給賀齊出的主意。
從周瑜軍帳中出來,賀齊親自來到龐統麵前,躬身拜道:“先生神機妙算,曹軍果然從夾崗過!多謝先生指點!”
賀齊年紀比龐統大,但卻一直尊稱龐統為先生。也是因為賀齊肯聽自己的話,龐統才花了些心思來幫助賀齊。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琚。賀齊給的是尊重,龐統給的榮耀!這一路來,兩人算是配合無間!
周瑜自然知道龐統在幕後指導賀齊,但周瑜並不擔心什麽。而且這也證明了龐統的能耐和周瑜自己的目光,又使得江東節節取勝,何樂而不為?
當然了,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失意的人尚在來的路上。呂蒙行軍至陳國長平赭丘城,便傳來了曹操逃迴洛陽的消息,得知了曹操已經逃出許都,步騭、孫賁當即“建議”呂蒙就在陳國駐下,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呂蒙沒有辦法,隻能幹看著前線將軍奪取潁川,奪
取許都,而自己最終成了看客。
正當呂蒙以為自己完全成了看客之時,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發來了軍令!要求呂蒙分兵進駐梁國睢陽,以八萬兵馬分守梁國、陳國兩地。
得到命令之後,呂蒙立刻便明白了周瑜的用意,步騭、孫賁還不是很明白,於是問道:“大都督此舉是何用意?”
一路上呂蒙幾乎沒有多少顯山露水的機會,這會兒終於輪到步騭、孫賁求教了。於是,呂蒙輕笑一聲淡淡說道:“大都督意在罷兵!”
此言一出,步騭、孫賁猛然一驚,急忙問道:“這是怎麽迴事?尚無主公命令,大都督怎麽自作主張?”
呂蒙借機發揮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態勢瞬息萬變,本就要因時隨勢而變!大都督本就持節督軍,何來自作主張一說呀?”
這話其實也是在暗示步騭、孫賁,不要總是拿著虎皮對他指手畫腳!
呂蒙說的也沒錯,周瑜本來就有獨斷之權!周瑜要下的決定,並不需要先問孫權!而且柴桑遠在千裏之外,若等稟報了孫權,等孫權做決定,那這仗還怎麽打?
一聽要自己分兵把守陳國、梁國,呂蒙已經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從潁川許都,往東是陳國,再往東是梁國,然後是豐沛、彭城一直到徐州。眼下徐州、彭城有孫靜、徐箕駐守。周瑜、魯肅重兵在圍攻許都,隻有梁國、陳國兩處要地還沒有布下重兵。
周瑜令呂蒙把守兩地,基本上便在徐州、豫州北部布下了一道嚴密的防線。如此布防,不是休兵,還能是什麽?呂蒙畢竟是當一軍都督的人,周瑜的戰略意圖,呂蒙一看便知。
步騭常年在柴桑,對這些看的自然不那麽透徹,但這是周瑜以中護軍大都督的身份發出的命令,無論從哪方麵講,都沒有不服從的道理。
於是呂蒙當即令謝旌分兵四萬,想梁國開拔,駐軍睢陽,呂蒙自己領四萬兵屯駐陳國。
而步騭則連忙向柴桑發出了加急密報!
現在的孫權,高臥柴桑,可是意氣風發!自從取得烏林大勝之後,再沒有任何質疑孫權的聲音,也沒有任何發對孫權的聲音!孫權在江東的威望,這會兒才算是真正的確立!
江東人士聞聽各路捷報頻傳,都忍不住大讚孫權乃一代明主!能知人用人,有見識有決斷!孫權自然是樂得消受這樣的讚美。雖然臉上表現的還是很謙虛,但心底裏其實是很暢快的!
然而就在孫權享受著這讚美之時,步騭的密報立刻便令孫權冷了下來。聞知周瑜準備休兵,孫權很是詫異。
人總是難免得寸進尺,尤其是年輕人!孫權雖然有見識,但也難免容易飄飄然。
時諸葛瑾、顧雍、闞澤,三司馬陪坐,見孫權臉色突變,諸葛瑾不禁問道:“主公因而變色?”
孫權迴過神來,故作鎮定的笑道:“嗬嗬,無事,無事!隻是前方奏報,公瑾不日就要取下許都了!”
“取下許都,曹操在河南的根基便垮了!從此隻能龜縮北退,而今主公擁有揚、荊、徐、豫四州!已得半壁江山!可喜可賀啊!”闞澤拱手讚道。
這當然是誇張之語,四州之地,並不能算是半壁江山,當然,這四個州從地盤大小來說,確實是很廣大,但不要忘了,拿得下還得坐的穩才行!
三人退去之後,孫權的臉又拉了下來。
“來人!速請張昭、張紘二公!”重要的事情,孫權還是得儀仗二張。
二張接到召令,立刻便來麵見孫權。
孫權倒也不隱晦,直接便道:“今日召二公前來,是有要事相問,孤得知公瑾意欲取下許都之後即行罷兵,二公以為公瑾此舉當與不當?”孫權從心底裏是不願意就此罷兵的!如此大好前景,戛然而止,換做是誰也未必願意。眼看著就要吃掉整條大魚,結果才吃了一半,不吃了,豈不可惜?
一下子少了近半數的守軍,這對江東是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原本周瑜就是不希望江東在取下許都的過程之中損失過大,更不想陷入苦戰。
如今張愷、蔡揚的出走證明了許都城中軍心已經大亂,而且二人這一出走,使得許都的守軍減少了幾乎一半!這又大大的降低了攻打許都的成本!
周瑜幾乎沒怎麽動,隻是靜靜的等了幾天,優勢盡顯,這便是以靜製動的效果。用的好,事半而功倍!
賀齊提著兩個腦袋進入帳中,周瑜見之微笑道:“公苗善斬賊首,此功記下了!來日稟明主公,必有厚賞!”
自從九江以來,賀齊可謂是一路斬將奪旗,從劉馥、劉靖父子,到曹豹,再到任峻、任福父子,潁水之戰又有李通、李基父子,才至許都便斬李興,這會兒又是張愷、蔡揚!
這才是真真的聲名大振了!至少在江東是聲名大振!
而這一切,都是從龐統開始!連此番夾崗破敵,也是龐統給賀齊出的主意。
從周瑜軍帳中出來,賀齊親自來到龐統麵前,躬身拜道:“先生神機妙算,曹軍果然從夾崗過!多謝先生指點!”
賀齊年紀比龐統大,但卻一直尊稱龐統為先生。也是因為賀齊肯聽自己的話,龐統才花了些心思來幫助賀齊。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琚。賀齊給的是尊重,龐統給的榮耀!這一路來,兩人算是配合無間!
周瑜自然知道龐統在幕後指導賀齊,但周瑜並不擔心什麽。而且這也證明了龐統的能耐和周瑜自己的目光,又使得江東節節取勝,何樂而不為?
當然了,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失意的人尚在來的路上。呂蒙行軍至陳國長平赭丘城,便傳來了曹操逃迴洛陽的消息,得知了曹操已經逃出許都,步騭、孫賁當即“建議”呂蒙就在陳國駐下,等待進一步的消息。呂蒙沒有辦法,隻能幹看著前線將軍奪取潁川,奪
取許都,而自己最終成了看客。
正當呂蒙以為自己完全成了看客之時,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發來了軍令!要求呂蒙分兵進駐梁國睢陽,以八萬兵馬分守梁國、陳國兩地。
得到命令之後,呂蒙立刻便明白了周瑜的用意,步騭、孫賁還不是很明白,於是問道:“大都督此舉是何用意?”
一路上呂蒙幾乎沒有多少顯山露水的機會,這會兒終於輪到步騭、孫賁求教了。於是,呂蒙輕笑一聲淡淡說道:“大都督意在罷兵!”
此言一出,步騭、孫賁猛然一驚,急忙問道:“這是怎麽迴事?尚無主公命令,大都督怎麽自作主張?”
呂蒙借機發揮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態勢瞬息萬變,本就要因時隨勢而變!大都督本就持節督軍,何來自作主張一說呀?”
這話其實也是在暗示步騭、孫賁,不要總是拿著虎皮對他指手畫腳!
呂蒙說的也沒錯,周瑜本來就有獨斷之權!周瑜要下的決定,並不需要先問孫權!而且柴桑遠在千裏之外,若等稟報了孫權,等孫權做決定,那這仗還怎麽打?
一聽要自己分兵把守陳國、梁國,呂蒙已經明白了周瑜的用意。
從潁川許都,往東是陳國,再往東是梁國,然後是豐沛、彭城一直到徐州。眼下徐州、彭城有孫靜、徐箕駐守。周瑜、魯肅重兵在圍攻許都,隻有梁國、陳國兩處要地還沒有布下重兵。
周瑜令呂蒙把守兩地,基本上便在徐州、豫州北部布下了一道嚴密的防線。如此布防,不是休兵,還能是什麽?呂蒙畢竟是當一軍都督的人,周瑜的戰略意圖,呂蒙一看便知。
步騭常年在柴桑,對這些看的自然不那麽透徹,但這是周瑜以中護軍大都督的身份發出的命令,無論從哪方麵講,都沒有不服從的道理。
於是呂蒙當即令謝旌分兵四萬,想梁國開拔,駐軍睢陽,呂蒙自己領四萬兵屯駐陳國。
而步騭則連忙向柴桑發出了加急密報!
現在的孫權,高臥柴桑,可是意氣風發!自從取得烏林大勝之後,再沒有任何質疑孫權的聲音,也沒有任何發對孫權的聲音!孫權在江東的威望,這會兒才算是真正的確立!
江東人士聞聽各路捷報頻傳,都忍不住大讚孫權乃一代明主!能知人用人,有見識有決斷!孫權自然是樂得消受這樣的讚美。雖然臉上表現的還是很謙虛,但心底裏其實是很暢快的!
然而就在孫權享受著這讚美之時,步騭的密報立刻便令孫權冷了下來。聞知周瑜準備休兵,孫權很是詫異。
人總是難免得寸進尺,尤其是年輕人!孫權雖然有見識,但也難免容易飄飄然。
時諸葛瑾、顧雍、闞澤,三司馬陪坐,見孫權臉色突變,諸葛瑾不禁問道:“主公因而變色?”
孫權迴過神來,故作鎮定的笑道:“嗬嗬,無事,無事!隻是前方奏報,公瑾不日就要取下許都了!”
“取下許都,曹操在河南的根基便垮了!從此隻能龜縮北退,而今主公擁有揚、荊、徐、豫四州!已得半壁江山!可喜可賀啊!”闞澤拱手讚道。
這當然是誇張之語,四州之地,並不能算是半壁江山,當然,這四個州從地盤大小來說,確實是很廣大,但不要忘了,拿得下還得坐的穩才行!
三人退去之後,孫權的臉又拉了下來。
“來人!速請張昭、張紘二公!”重要的事情,孫權還是得儀仗二張。
二張接到召令,立刻便來麵見孫權。
孫權倒也不隱晦,直接便道:“今日召二公前來,是有要事相問,孤得知公瑾意欲取下許都之後即行罷兵,二公以為公瑾此舉當與不當?”孫權從心底裏是不願意就此罷兵的!如此大好前景,戛然而止,換做是誰也未必願意。眼看著就要吃掉整條大魚,結果才吃了一半,不吃了,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