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秦一臉狠厲之色,黃權知道,眼前此人肯定能夠幹出這樣的事情來,隻好下令止兵,全軍後撤數裏,不得不暫時停止了攻城計劃。


    城上賊眾見黃權不敢來攻,一時猖狂,盡皆訕笑,醜惡之態盜賊本性畢露。


    迴到營中,黃權召集諸將,共商事宜。


    王平上前道:“黃公豈能受賊要挾?現在退軍,是令賊眾猖狂,更得喘息之機。”


    王平是軍人,黃權要考慮的卻遠比王平要多,一時陷入焦慮之中。


    彭羕出來說道:“如今盜賊果然狗急跳牆,黃公也是投鼠忌器啊!王軍侯莫要錯怪了黃公。”


    王平隻道:“戰場廝殺,哪有不死人的道理!不須片刻,某便可殺進城中!擒來馬秦、高勝!縱馬秦、高勝挾持人質,死傷不過千百,戰事至此,我軍折損業已不下千數,何吝於此?”


    王平不同意黃權如此行事,在王平看來,死人總是在所難免的,這幾仗下來,死的士兵早已不少,如果半途而廢,那這些人就白死了!


    而如果一鼓作氣,攻殺進去,根本不需要多少時間,隻要城門一破,城中賊眾隻顧逃命,哪裏還有機會屠戮百姓?就算是有所損傷,也不過千八百人,這並非不可承受。


    王平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但黃權自有考慮。


    “子均之言,兵子之語也!取其城而不得其人,取之何用?賊寇易除,民心難求!如我黃權不顧城中百姓死活,執意取城,豈不敗壞了漢王名聲?”黃權要考慮的東西多了,心中不忍。王平意甚不平,頗為幽怨的對黃權說道:“今三蜀作亂,遽然風起,心附反賊者不可勝數!足見民心之惰。且那費原、李寬起事於雒,擁眾萬數,盡皆雒民也!既違心漢王仁德,何須湣之?若不加以兵威,


    是助不臣!今後若有不軌之徒,效今日之事,恐非長久之福!萬不可開此惡端!”王平主張施加兵威,並非沒有道理。這雒城百姓雖然多有無辜者,但其中也不乏助紂為虐之徒。如果城中百姓真的都附心漢王,那費原、李寬也就不能成事了,現在的局麵足以說明城中並非都是無辜之人


    ,這是其一。


    而更大的麻煩是,如果今天開了這個端口,以後再有亂賊反叛,隻要據城堅守,用城中百姓性命做要挾,那便安然無恙了?若真是如此,這天下還如何安定?


    王平言語之外,其實還暗含另外一眾意思,那就是城中百姓明知賊眾據城,卻無一人挺身而出,實在說不過去!


    王平的話不無道理,不過黃權終歸不是武將出身,心中沒有王平這樣的殺伐決斷。


    “子均所言雖不無道理,但黃權出身蜀地,焉能如此行事,今雖暫罷兵戈,並非懼賊,但徐圖之耳!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衝動。”黃權安撫王平道。


    王平眼見著雒城立可攻取,卻出來這麽檔子事兒,實在是憋悶。但黃權主意已定,王平也不可能獨立攻下雒城,隻好隱忍不語。


    這是又是彭羕出來獻策道:“黃公可還記得那張肅是如何逃出雒城?”


    彭羕這話,一下子令眾人都迴想起來。尹默附聲道:“那張肅自言乃是從城中密道脫身!可惜不知這密道出口何在。”


    黃權猛然醒悟,當即分派兵馬四散雒城之外草野之間,欲尋雒城密道。若找到這密道,或許可以找到破敵辦法!


    再說這雒城密道的來由。


    當年雒城還是益州治所,劉焉入蜀之時,便是在這雒城治事。


    前文早就說過了,劉焉是個野心勃勃之人。當年益州紛亂,然而劉焉卻自請入蜀,原因正是聽聞益州有天子之氣,可見劉焉早已心存不臣之意。劉焉入蜀之後,就在這雒城暗中造作乘遇車具千乘,又備冕服冠帶諸物。當時荊州劉表還曾上書參劾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意指其圖謀不軌)”,不過當時主政的董卓並沒有聽信劉表,或者董


    卓根本就不想再樹劉焉這個大敵,因此劉焉更加肆無忌憚。


    劉焉本來打算將雒城當成自己的未來的帝都,因此在造作輿服的同時,也暗中令人在城中挖掘了密道。古代但凡都城所在,往往不乏密道,這都是皇家隱秘事,為的就是有突發緊急狀況時可以逃生。當年洛陽之亂,劉辯、劉協便是從宮中密道潛出,再遇上了劉征,才得以生還,否則不定就死在洛陽皇宮了


    。劉焉的願望終究是落空,後來雒城一場大火,將劉焉準備用來稱帝的鑾輿車駕一應諸物都燒了個精光,劉焉認為這是天意不詳,因此便按下了據川蜀稱帝的野心,又將治所遷到了成都,至此雒城密道便廢


    棄了。


    沒人想到,這條密道竟然成為了張肅的不歸路!


    黃權這邊搜尋許久,始終不得其徑,眾人心中喪氣,就在此事,忽然營門外有人求見,自言雒城之民。


    眾人立時驚醒,黃權急忙令將來人引進帳中。


    來人是一老叟,但穿著很考究,不像是個普通百姓。


    黃權第一句話便問道:“老丈自言乃雒城之民,如今雒城四門緊閉,你竟是如何脫身?”


    老叟昂首立於黃權麵前,並沒有跪拜,隻是稍稍拱手示意了一下,眾人皆大感意外。


    老叟傲然言道:“若非城中賊人逼迫愈急,老夫決計不肯來此!”


    “此是何言?老丈究竟何人?”彭羕上前問道。


    老叟輕輕哼笑了一聲道:“莫管我是何人!且問黃公衡還想不想入城除賊?”


    “當然想!老丈若有良策,還請示下!”黃權聽出了老叟話外之音,急忙上前躬身行禮道。


    老叟見黃權恭敬,臉上露出了些許自滿之意,這才對黃權說道:“想必黃公衡已然見過張太守了吧?太守今何在焉?”


    “這……實不相瞞,某已將其軍前正法!”黃權如實說道。


    老叟一聽,臉上立現驚訝之色,俄而又感歎道:“老夫欲生之,足下卻殺之!哎!天意難測啊!也罷!今老夫既已至此,前事且不論,雒城存有密道,想必足下已經知曉!老朽今日正是來獻密徑!”這老叟何人?其實便是當年跟隨劉焉入蜀時的家仆,密道正是由他督掘,張肅曾有功於劉璋,因此老叟才給了張肅一條活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中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湖釣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湖釣叟並收藏漢中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