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
看到種拂站了出來,蒲頭心裏總算是有了點底,看來李儒所言不虛,這份禮沒有白許。
自從上次封王之事,朱儁與種拂就開始不對付了,加之朱儁又是武將出身,聽到種拂這種話,當即出來說道:“聖王之道,威服四夷不假,但對鮮卑,確實斷然不可!”
種拂知道朱儁肯定會出來反對。
“四夷稱臣,曆來如此,為何獨獨鮮卑不可?”種拂問道。
“啟稟陛下,延熹九年鮮卑勾結烏桓,數道入塞,攻掠邊郡,殺我漢民。同年又聯合羌、氐、先零共攻張掖、酒泉,北方邊境,不勝其擾。孝桓皇帝遣使敕封鮮卑單於檀石槐為王,又許以和親,賊竟不受!反更暴掠。前不受而今請和,豈有此理哉?”朱儁氣憤道。
劉協哪裏有什麽主張,對這些事情他根本就不怎麽了解。
種拂笑了笑對朱儁說道:“高祖還曾有白馬之圍,其後孝武皇帝戮力北伐,與匈奴交戰百年,其仇不可謂不深。然匈奴唿韓邪單於上表請附,光武皇帝不計前嫌,寬懷以待。今鮮卑比之匈奴,與我大漢仇怨未深,緣何不能允和?”
比起種拂,朱儁在言辭方麵顯然不是對手。如果朱儁再反駁種拂,那豈不是否定了光武皇帝?朱儁被種拂噎住,隻好退迴座位,不再言語。
荀彧見朱儁敗下舌陣,於是對種拂說道:“司空大人所言未免有失偏頗。光武初平莽亂,無暇北顧,是以受匈奴於五原,求取安定之策。今漢王圍鮮卑於白登,一舉可滅!絕後患於一夕,安邊郡於萬世。此天假之機,怎能放過?”
朱儁聽了荀彧的話,不禁頷首微笑,還有有荀文若出來說話。
光祿大夫朱符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
“荀尚書此言差矣!我大漢疆域萬裏,四夷外族不可勝數!如果都像荀尚書說的,殺之以絕後患,那殺的過來嗎?且今若滅鮮卑之族,諸夷人人自危,難保不會有人心生怨言,那時若引起邊難,我大漢如何自處?茲事體大,以和為貴!還請陛下三思。”朱儁三言兩語又把荀彧岔了開來。
劉協哪裏懂,公卿大臣們言語交鋒,全部都不是劉協見識之內的事情。於是劉協隻好說道:“此事就全由眾位愛卿決斷吧!”
這話意思當然就是按大多數人的意思辦了!
一來和連送上的貢物實在是夠多了,而來蒲頭言語之間極盡恭卑,再有司空種拂和光祿大夫朱符顯然占據了上風。
權衡之下,大殿之上眾多大臣紛紛出列站在種拂一邊表示附議。隻有極少數站在荀彧、朱儁等人一般,這些人大多有武將經曆。
還有一部分人當然是兩不得罪,沒有表態。司徒王允臥病在床,並沒有參加朝議,自封王一事後,王允日益無心朝政了。
很明顯,讚同鮮卑請和的人多過拒絕的。荀彧不得不擬下朝議決定,傳書劉征。蒲頭得到肯定答複,立即趕迴了平城。
和連從蒲頭處得知長安情況,心中大喜。
“軍師神機妙算!總算是救我鮮卑於危難!此事了後,軍師隨我去往漠北,我一定讓軍師享盡榮華富貴!”和連高興的說道。
李儒並沒有多高興,擰著的眉頭依舊沒有展開來。
“軍師為什麽不高興?”和連問道。
“此事還沒到高興的時候,雖然長安朝廷同意了請和,但是大將軍劉征的態度還不明朗,大單於千萬不能放鬆戒備。”李儒憂心道。
劉征調集了三關兵馬,如今加上匈奴劉豹,幽州鮮於輔等部,共計十二萬兵馬將和連團團圍困,準備好了,正要發起進攻之際,卻突然接到長安傳書。說百官公卿一致同意接受鮮卑請和,令劉征撤出兵馬,放和連鮮卑出圍。
劉征拿著長安傳書,一拳怒砸在桌案上,將案上物品震落地下。
眾將見到劉征如此動怒,驚詫不已。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大將軍!朝廷來信說了什麽?”郭嘉問道。
劉征隻差鼻子裏麵沒有噴火,甩手將書信給了郭嘉。郭嘉接過來一看,不禁也咬牙長歎。
徐晃問道:“軍師,這信中到底寫了什麽?”
劉征怒氣難平,郭嘉說道:“鮮卑偷偷派遣使者去長安請降,百官們竟然大多同意了鮮卑的請求,還裹挾荀彧擬下詔命,令大將軍立刻撤兵,放鮮卑出圍!如此荒唐的舉動,到底是誰在從中作梗?”
劉征將另一封荀彧送來的私信遞給了郭嘉。
“原來如此!看來這定是那李儒教唆和連,在種拂那裏下了血本!還有這朱符,上迴邀寵不成,這次倒是跟大將軍對著幹了!”郭嘉道。
“大將軍不可撤兵啊!”
“是啊!不可撤兵啊!”諸將紛紛急切地說道。
“我何嚐願意撤兵?謀劃多時,就是為了一舉消滅鮮卑。如今大功即將告成,怎麽不叫我憤怒!”劉征怒道。
郭嘉當然也不同意撤兵,前功盡棄最是令人沮喪。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將軍其能受製於千裏之外的公卿?”賈詡匆匆趕來,還未進帳便說道。
劉征令宗正劉虞暫留守晉陽,將賈詡調來,準備謀劃進攻和連一事,不想剛好遇上長安來信。
賈詡大跨步走進帳中,對劉征行了一禮說道:“碌碌公卿,不識戰陣,不明戰機!見利而苟得,遙指奮死之士,以成虛名,妄談仁義。大將軍乃智慧之人,當知臨陣之事,應由主帥相機決斷,豈能受製他人?”
劉征聽了賈詡的鼓舞,又看著長安書信,左右搖擺不定。
郭嘉見狀,上前進言道:“文和先生至理名言!漢室數百年,有多少戰機便是被這些庸碌公卿所疑誤?致使邊郡始終不寧,四夷歸而複叛。大將軍不可聽任公卿苟且短見!”
“請大將軍發兵!”諸將齊聲道。
劉征心底裏當然是想要完成這一偉大事業,但朝中公卿的話他也不得不思量。
好在賈詡及時趕到,一番義正嚴詞,說得劉征氣血澎湃!
“既然如此,那就休管他公卿之言!此戰務必盡殲和連兵馬,一個不留!永絕後患!”
看到種拂站了出來,蒲頭心裏總算是有了點底,看來李儒所言不虛,這份禮沒有白許。
自從上次封王之事,朱儁與種拂就開始不對付了,加之朱儁又是武將出身,聽到種拂這種話,當即出來說道:“聖王之道,威服四夷不假,但對鮮卑,確實斷然不可!”
種拂知道朱儁肯定會出來反對。
“四夷稱臣,曆來如此,為何獨獨鮮卑不可?”種拂問道。
“啟稟陛下,延熹九年鮮卑勾結烏桓,數道入塞,攻掠邊郡,殺我漢民。同年又聯合羌、氐、先零共攻張掖、酒泉,北方邊境,不勝其擾。孝桓皇帝遣使敕封鮮卑單於檀石槐為王,又許以和親,賊竟不受!反更暴掠。前不受而今請和,豈有此理哉?”朱儁氣憤道。
劉協哪裏有什麽主張,對這些事情他根本就不怎麽了解。
種拂笑了笑對朱儁說道:“高祖還曾有白馬之圍,其後孝武皇帝戮力北伐,與匈奴交戰百年,其仇不可謂不深。然匈奴唿韓邪單於上表請附,光武皇帝不計前嫌,寬懷以待。今鮮卑比之匈奴,與我大漢仇怨未深,緣何不能允和?”
比起種拂,朱儁在言辭方麵顯然不是對手。如果朱儁再反駁種拂,那豈不是否定了光武皇帝?朱儁被種拂噎住,隻好退迴座位,不再言語。
荀彧見朱儁敗下舌陣,於是對種拂說道:“司空大人所言未免有失偏頗。光武初平莽亂,無暇北顧,是以受匈奴於五原,求取安定之策。今漢王圍鮮卑於白登,一舉可滅!絕後患於一夕,安邊郡於萬世。此天假之機,怎能放過?”
朱儁聽了荀彧的話,不禁頷首微笑,還有有荀文若出來說話。
光祿大夫朱符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候出現。
“荀尚書此言差矣!我大漢疆域萬裏,四夷外族不可勝數!如果都像荀尚書說的,殺之以絕後患,那殺的過來嗎?且今若滅鮮卑之族,諸夷人人自危,難保不會有人心生怨言,那時若引起邊難,我大漢如何自處?茲事體大,以和為貴!還請陛下三思。”朱儁三言兩語又把荀彧岔了開來。
劉協哪裏懂,公卿大臣們言語交鋒,全部都不是劉協見識之內的事情。於是劉協隻好說道:“此事就全由眾位愛卿決斷吧!”
這話意思當然就是按大多數人的意思辦了!
一來和連送上的貢物實在是夠多了,而來蒲頭言語之間極盡恭卑,再有司空種拂和光祿大夫朱符顯然占據了上風。
權衡之下,大殿之上眾多大臣紛紛出列站在種拂一邊表示附議。隻有極少數站在荀彧、朱儁等人一般,這些人大多有武將經曆。
還有一部分人當然是兩不得罪,沒有表態。司徒王允臥病在床,並沒有參加朝議,自封王一事後,王允日益無心朝政了。
很明顯,讚同鮮卑請和的人多過拒絕的。荀彧不得不擬下朝議決定,傳書劉征。蒲頭得到肯定答複,立即趕迴了平城。
和連從蒲頭處得知長安情況,心中大喜。
“軍師神機妙算!總算是救我鮮卑於危難!此事了後,軍師隨我去往漠北,我一定讓軍師享盡榮華富貴!”和連高興的說道。
李儒並沒有多高興,擰著的眉頭依舊沒有展開來。
“軍師為什麽不高興?”和連問道。
“此事還沒到高興的時候,雖然長安朝廷同意了請和,但是大將軍劉征的態度還不明朗,大單於千萬不能放鬆戒備。”李儒憂心道。
劉征調集了三關兵馬,如今加上匈奴劉豹,幽州鮮於輔等部,共計十二萬兵馬將和連團團圍困,準備好了,正要發起進攻之際,卻突然接到長安傳書。說百官公卿一致同意接受鮮卑請和,令劉征撤出兵馬,放和連鮮卑出圍。
劉征拿著長安傳書,一拳怒砸在桌案上,將案上物品震落地下。
眾將見到劉征如此動怒,驚詫不已。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
“大將軍!朝廷來信說了什麽?”郭嘉問道。
劉征隻差鼻子裏麵沒有噴火,甩手將書信給了郭嘉。郭嘉接過來一看,不禁也咬牙長歎。
徐晃問道:“軍師,這信中到底寫了什麽?”
劉征怒氣難平,郭嘉說道:“鮮卑偷偷派遣使者去長安請降,百官們竟然大多同意了鮮卑的請求,還裹挾荀彧擬下詔命,令大將軍立刻撤兵,放鮮卑出圍!如此荒唐的舉動,到底是誰在從中作梗?”
劉征將另一封荀彧送來的私信遞給了郭嘉。
“原來如此!看來這定是那李儒教唆和連,在種拂那裏下了血本!還有這朱符,上迴邀寵不成,這次倒是跟大將軍對著幹了!”郭嘉道。
“大將軍不可撤兵啊!”
“是啊!不可撤兵啊!”諸將紛紛急切地說道。
“我何嚐願意撤兵?謀劃多時,就是為了一舉消滅鮮卑。如今大功即將告成,怎麽不叫我憤怒!”劉征怒道。
郭嘉當然也不同意撤兵,前功盡棄最是令人沮喪。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將軍其能受製於千裏之外的公卿?”賈詡匆匆趕來,還未進帳便說道。
劉征令宗正劉虞暫留守晉陽,將賈詡調來,準備謀劃進攻和連一事,不想剛好遇上長安來信。
賈詡大跨步走進帳中,對劉征行了一禮說道:“碌碌公卿,不識戰陣,不明戰機!見利而苟得,遙指奮死之士,以成虛名,妄談仁義。大將軍乃智慧之人,當知臨陣之事,應由主帥相機決斷,豈能受製他人?”
劉征聽了賈詡的鼓舞,又看著長安書信,左右搖擺不定。
郭嘉見狀,上前進言道:“文和先生至理名言!漢室數百年,有多少戰機便是被這些庸碌公卿所疑誤?致使邊郡始終不寧,四夷歸而複叛。大將軍不可聽任公卿苟且短見!”
“請大將軍發兵!”諸將齊聲道。
劉征心底裏當然是想要完成這一偉大事業,但朝中公卿的話他也不得不思量。
好在賈詡及時趕到,一番義正嚴詞,說得劉征氣血澎湃!
“既然如此,那就休管他公卿之言!此戰務必盡殲和連兵馬,一個不留!永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