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
對於這個時代的禮數繁節,劉征越來越應對自如了,也並沒有什麽感覺不舒服。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不能以今人的目光去審視古人,劉征要做的,就是融入這個時代,因為格格不入的人始終是要被淘汰的。
封王大典在第二日舉行,這是早就由賈詡擇好的良辰吉日,封王台和需要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封王之日,晉陽城中,無論劉征手下將官,還是治城官吏,以及稍有些名望的大族公紳,全部都到場觀禮。
百官會,位定,謁者引光祿勳趙溫上前,台下所有人跪拜在地,趙溫先拜漢室諸先皇,而後起身拿出策書,舉手對台下說道:“天子製詔,以大將軍劉征為漢中王!”言畢,趙溫向劉征奉上策書,走下台,跟其他人一樣跪拜在地。
謁者又引尚書令荀彧上前,荀彧東麵而立,從侍者手中接過王璽印綬,轉送劉征麵前,劉征雙手接下,遞給侍官。荀彧也下台跪拜。
最後便是宗正劉虞,在謁者引領下,上前授予劉征王服玉帶、錯金配刀,繼而下台亦跪拜。
劉征將諸禮儀服遞給侍官,轉身跪拜漢室諸先皇,又向長安方向,跪拜當今天子,再拜禮畢,劉征起身,眾人稱賀,王禮遂成。
安排好宗正劉虞和司空趙溫,劉征將荀彧招來。二人數月不見,皆是書信來往,不免有許多話要說。
“文若啊!你我可足有半年沒見了!長安一切安好?”劉征問道。
“多謝漢王關心,荀彧諸事如常,倒是夫人對漢王十分掛念。”
說到皇甫寧,劉征何嚐不想念她,還有他們的平兒。此次出征轉眼便是離家數月,平兒怕是快能咿呀學語了吧。
想起這些,劉征心中充滿了愧疚,時局所迫,天下州郡多虎視眈眈,若是沒有自己親自坐鎮中軍,恐怕事情就不那麽順風順水了。像袁紹那樣的人,誰知道會做什麽呢?
“此處戰事,恐怕一時半會兒還沒有盡頭,夫人與平兒就請文若幫忙照看了。”劉征對荀彧說道。
荀彧點頭稱是,繼而問劉征道:“此次封王之議,我在書信中已經寫清楚了,不知道漢王如何看待?”
劉征收起傷感,嚴肅說道:“封王非我意,打破常例,對我未必是好事!但是事已至此,卻也不得已,但願朱符等人隻是想巴結於我!文若你怎麽看這件事情?”
荀彧麵有憂色說道:“有一事,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據我所知,這朱符近來與朝中公卿走動頻繁,而且這朱符與北軍劉備來往也不少,屬下覺得此事或許應該注意。”
說到劉備,這可是劉征親命的關中守衛統領,劉征把三萬兵馬都交給了劉備,自然是相信劉備,即使看不清劉備,那關羽、張飛二人,劉征是絕對相信的。
“朱符為城門校尉,按製也在劉備統轄之下,文若多慮了。不過這朱符與公卿走動這麽頻繁,可見其人野心不小。恐怕這封王之議也是朱符用來加官進爵獻上的殷勤。”劉征分析道。
“那朱符的官職是否需要調整呢?”荀彧問道。
劉征生平其實很看不慣這樣溜須拍馬之徒。當初眾人齊聚長安時,劉征便從曹操口中大致對朱符有了一個判斷。當時曹操對朱符不置可否,劉征還不太相信,畢竟是太尉朱儁的兒子。
朱儁為人,天下皆知,而且其次子朱皓在黃門侍郎任上也畢恭畢敬,謹守本分,想來朱符也當如此。不過此次封王之議,倒是讓劉征相信了曹操的判斷。
“阿諛之徒,豈能身居高位?這朱符若非朱儁之子,此番我反要降他的職,就讓他繼續當他的城門校尉吧!”劉征沒好氣的說道。
“我明白了!那朱太尉、王司徒等反對封王的人那裏需不需要有所表示呢?我的意思是,不能讓王公不合,這對漢室不利。”
荀彧的話,考慮確實周全。劉征也明白朱儁和王允並不是真對自己有意見,隻是對朱符等人的行為很厭惡。
“文若提醒的好!朱太尉和王司徒都是一心為國的人,我想此議反對封王也絕非是有私心,你迴長安後,代我前去問候二公,表明心意,勿使心生嫌隙。”劉征交代荀彧道。
“漢王還有什麽要交代的沒有?”荀彧問道。
劉征想了想說道:“文若辦事,我放心!其它沒有什麽了,相信以文若的才智足夠應對了。”
“那好!荀彧這就先行趕迴長安,署理諸事。”荀彧說道。
劉征點點頭,短暫見麵,又要分別,畢竟長安還是需要荀彧主事。
荀彧先行一步,宗正劉虞和光祿勳趙溫行完策封之儀,被劉征好生招待在晉陽,過不了幾日,也得要返迴長安了。
這個時候,賈詡和郭嘉突然找到劉征。
“大將軍,屬下建議留下宗正大人!”郭嘉說道。賈詡、郭嘉現在是軍職屬官,所以對劉征自然稱以軍職,而非漢王爵稱。
“嗯?劉虞?為何要留下他?”劉征不解的問道。
“劉虞曾任幽州刺史多年,在幽州頗有民望,此次與鮮卑交戰或許正可以派上用場。”賈詡說道。
“哦?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你們提醒的好!劉虞大人必須留下!”劉征這才想起來。
劉虞在幽州任刺史數年,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最關鍵的是,他一直奉行的對遊牧民族的懷柔政策,使他在烏桓、扶餘、濊貊等族間頗有威望。若想要安定北方邊塞,劉虞或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劉虞此人雖然文弱,但是治理州郡很有心得,早年他與公孫瓚二人,一文一武,將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可謂是政通人和,連邊塞各族都甘心歲時朝貢。
不過後來公孫瓚漸漸勢大,對劉虞的統轄開始不那麽聽話,劉虞在幽州逐漸沒有了威權。及到劉征將其召進長安出任宗正,公孫瓚才成為幽州名正言順的長官。
雖然如此,劉虞的名聲在幽州還是很管用的。
劉征當即帶著賈詡、郭嘉親自拜訪劉虞,請其留軍相助。對於大將軍的命令,劉虞自然不能推辭,於是欣然接受。
對於這個時代的禮數繁節,劉征越來越應對自如了,也並沒有什麽感覺不舒服。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不能以今人的目光去審視古人,劉征要做的,就是融入這個時代,因為格格不入的人始終是要被淘汰的。
封王大典在第二日舉行,這是早就由賈詡擇好的良辰吉日,封王台和需要準備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封王之日,晉陽城中,無論劉征手下將官,還是治城官吏,以及稍有些名望的大族公紳,全部都到場觀禮。
百官會,位定,謁者引光祿勳趙溫上前,台下所有人跪拜在地,趙溫先拜漢室諸先皇,而後起身拿出策書,舉手對台下說道:“天子製詔,以大將軍劉征為漢中王!”言畢,趙溫向劉征奉上策書,走下台,跟其他人一樣跪拜在地。
謁者又引尚書令荀彧上前,荀彧東麵而立,從侍者手中接過王璽印綬,轉送劉征麵前,劉征雙手接下,遞給侍官。荀彧也下台跪拜。
最後便是宗正劉虞,在謁者引領下,上前授予劉征王服玉帶、錯金配刀,繼而下台亦跪拜。
劉征將諸禮儀服遞給侍官,轉身跪拜漢室諸先皇,又向長安方向,跪拜當今天子,再拜禮畢,劉征起身,眾人稱賀,王禮遂成。
安排好宗正劉虞和司空趙溫,劉征將荀彧招來。二人數月不見,皆是書信來往,不免有許多話要說。
“文若啊!你我可足有半年沒見了!長安一切安好?”劉征問道。
“多謝漢王關心,荀彧諸事如常,倒是夫人對漢王十分掛念。”
說到皇甫寧,劉征何嚐不想念她,還有他們的平兒。此次出征轉眼便是離家數月,平兒怕是快能咿呀學語了吧。
想起這些,劉征心中充滿了愧疚,時局所迫,天下州郡多虎視眈眈,若是沒有自己親自坐鎮中軍,恐怕事情就不那麽順風順水了。像袁紹那樣的人,誰知道會做什麽呢?
“此處戰事,恐怕一時半會兒還沒有盡頭,夫人與平兒就請文若幫忙照看了。”劉征對荀彧說道。
荀彧點頭稱是,繼而問劉征道:“此次封王之議,我在書信中已經寫清楚了,不知道漢王如何看待?”
劉征收起傷感,嚴肅說道:“封王非我意,打破常例,對我未必是好事!但是事已至此,卻也不得已,但願朱符等人隻是想巴結於我!文若你怎麽看這件事情?”
荀彧麵有憂色說道:“有一事,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據我所知,這朱符近來與朝中公卿走動頻繁,而且這朱符與北軍劉備來往也不少,屬下覺得此事或許應該注意。”
說到劉備,這可是劉征親命的關中守衛統領,劉征把三萬兵馬都交給了劉備,自然是相信劉備,即使看不清劉備,那關羽、張飛二人,劉征是絕對相信的。
“朱符為城門校尉,按製也在劉備統轄之下,文若多慮了。不過這朱符與公卿走動這麽頻繁,可見其人野心不小。恐怕這封王之議也是朱符用來加官進爵獻上的殷勤。”劉征分析道。
“那朱符的官職是否需要調整呢?”荀彧問道。
劉征生平其實很看不慣這樣溜須拍馬之徒。當初眾人齊聚長安時,劉征便從曹操口中大致對朱符有了一個判斷。當時曹操對朱符不置可否,劉征還不太相信,畢竟是太尉朱儁的兒子。
朱儁為人,天下皆知,而且其次子朱皓在黃門侍郎任上也畢恭畢敬,謹守本分,想來朱符也當如此。不過此次封王之議,倒是讓劉征相信了曹操的判斷。
“阿諛之徒,豈能身居高位?這朱符若非朱儁之子,此番我反要降他的職,就讓他繼續當他的城門校尉吧!”劉征沒好氣的說道。
“我明白了!那朱太尉、王司徒等反對封王的人那裏需不需要有所表示呢?我的意思是,不能讓王公不合,這對漢室不利。”
荀彧的話,考慮確實周全。劉征也明白朱儁和王允並不是真對自己有意見,隻是對朱符等人的行為很厭惡。
“文若提醒的好!朱太尉和王司徒都是一心為國的人,我想此議反對封王也絕非是有私心,你迴長安後,代我前去問候二公,表明心意,勿使心生嫌隙。”劉征交代荀彧道。
“漢王還有什麽要交代的沒有?”荀彧問道。
劉征想了想說道:“文若辦事,我放心!其它沒有什麽了,相信以文若的才智足夠應對了。”
“那好!荀彧這就先行趕迴長安,署理諸事。”荀彧說道。
劉征點點頭,短暫見麵,又要分別,畢竟長安還是需要荀彧主事。
荀彧先行一步,宗正劉虞和光祿勳趙溫行完策封之儀,被劉征好生招待在晉陽,過不了幾日,也得要返迴長安了。
這個時候,賈詡和郭嘉突然找到劉征。
“大將軍,屬下建議留下宗正大人!”郭嘉說道。賈詡、郭嘉現在是軍職屬官,所以對劉征自然稱以軍職,而非漢王爵稱。
“嗯?劉虞?為何要留下他?”劉征不解的問道。
“劉虞曾任幽州刺史多年,在幽州頗有民望,此次與鮮卑交戰或許正可以派上用場。”賈詡說道。
“哦?我倒是沒想到這一點,你們提醒的好!劉虞大人必須留下!”劉征這才想起來。
劉虞在幽州任刺史數年,為政寬仁,安撫百姓,深得人心。最關鍵的是,他一直奉行的對遊牧民族的懷柔政策,使他在烏桓、扶餘、濊貊等族間頗有威望。若想要安定北方邊塞,劉虞或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劉虞此人雖然文弱,但是治理州郡很有心得,早年他與公孫瓚二人,一文一武,將幽州治理的井井有條,可謂是政通人和,連邊塞各族都甘心歲時朝貢。
不過後來公孫瓚漸漸勢大,對劉虞的統轄開始不那麽聽話,劉虞在幽州逐漸沒有了威權。及到劉征將其召進長安出任宗正,公孫瓚才成為幽州名正言順的長官。
雖然如此,劉虞的名聲在幽州還是很管用的。
劉征當即帶著賈詡、郭嘉親自拜訪劉虞,請其留軍相助。對於大將軍的命令,劉虞自然不能推辭,於是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