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
荊州劉表,原是北軍中侯,孫堅自長沙北上,殺了不肯出兵的原荊州刺史王睿後,董卓便派劉表接任荊州刺史。
南方荊州、揚州、益州三州刺史劉表、劉繇、劉焉,都是漢室宗親。劉繇是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後,而劉表和劉焉則都是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按輩分都是當今天子皇叔。
劉表初入荊州的時候,正值關東兵馬起事,荊州也十分混亂。劉表到荊州後,得到了南郡中廬人蒯良、蒯越,以及自己的小舅子襄陽人蔡瑁的協助,以血腥手段鎮壓了荊州不服的大宗族。
這蔡瑁出身荊州名族蔡家,父親蔡諷當初也是荊州舉足輕重的名士。長姐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彥,就是黃月英之父,也就是後來諸葛亮的嶽父,二姐則嫁給了劉表。
董卓當初考慮讓劉表出任荊州刺史,也正是因為蔡家這一層關係。畢竟有蔡家相助,劉表平定荊州必然會更簡單一些,而當時董卓最需要的就是諸州郡的安定。不然以劉表當時六百石的北軍中候,直接提拔為一州刺史,地方大員,那可真是青雲直上了。
劉表娶蔡家二女之前,還有過一個妻子,生有一字,名叫劉琦,如今虛歲二十。後來妻子亡故,便又娶了如今的蔡氏,又生了個兒子,名叫劉琮。
幾乎與天下大多數的後娘一樣,蔡氏自然視長子劉琦為眼中釘,肉中刺。將來劉表百年後,按理自然是劉琦繼承官爵家業,這是蔡氏不能忍的。
劉琦也知道這個後母看自己不順眼,一直都想除自己而後快,再加上在這荊州,劉琦無依無靠,所以自從來到荊州,劉琦可謂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他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會如何命喪黃泉。
朝廷詔命沒過多久便送到了荊州襄陽(荊州原來治所在漢壽,劉表到荊州後遷到了襄陽)。朝廷要劉表把幼小的劉琮送到長安,劉表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厲害關係。蔡氏得知消息,更是心急如焚。而劉琦卻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
蔡氏急的團團轉,一天到晚不聽的念叨,絕不允許劉表把兒子送去長安。劉表也很疼愛幼子劉琮,可他更知道自己如果抗命不遵,那便是要兵戎想見。眼下以劉表的實力,雖然也號稱是帶甲十萬,但是比之兵精將勇的劉征,那還是有實力差距的。
蔡瑁當然跟姐姐一條心,早早的向劉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縱使兵戎相見,也不能把劉琮送去長安。蔡瑁的話,劉表可不能不考慮,畢竟荊州兵馬大多都是聽蔡瑁調遣的。
正在劉表等人左右為難之際,劉琦來見父親。蔡氏一看劉琦,麵無好色的說道:
“你來幹什麽?你弟弟要被送去長安,這下如你的意了?”劉表麵對蔡氏的蠻橫,也無可奈何。蔡氏看不慣長子劉琦,早已是明麵上的事情。
劉琦聽了蔡氏的話,也隻能忍受著,對父親劉表說道:
“孩兒已經聽聞了天子詔命之事,知道父親左右為難,所以,今日特來為父親分憂。”
“分憂?你能有什麽辦法分憂?”劉表問道,蔡氏與蔡瑁也麵露懷疑之色。這劉琦在他們眼裏,也不過就是個悶罐子的形象。
“孩兒願意代琮弟去長安!”劉琦這話立刻讓蔡氏眼中放光。
“朝廷點名要的是你弟弟,而且還要蔡將軍護送,你如何代得?”
“我也是父親骨肉,漢室宗親,如何就代不得?我也能看出來,朝廷的旨意是要以此牽製父親。我想父親如果能夠向朝廷表明忠心誠意,朝廷便不會計較是誰去的長安的。”
劉表心想,這話倒是有理。蔡氏急不可耐的對劉表說道:
“你還猶豫什麽啊?劉琦自己都說了願意去長安,你就讓他去就失了啊!難不成要讓琮兒去嗎?你舍得嗎?我這苦命的孩子啊!”
劉琦聽了,心如刀割,難道自己去,父親就舍得嗎?果真是後娘養的啊!聽著是罵人的話,卻是無盡的悲情。
“可朝廷還要你舅父護送,我們又怎麽表示忠心呢?你舅父是荊州兵馬主將,萬一朝廷把你舅父扣押在長安,那又如何是好?”
劉表言語中竟然關心蔡瑁比關心自己更甚,這讓劉琦的心真是寒若冰霜!想想自己,在這世間又算什麽呢?跟孤兒還有區別嗎?劉琦忍著心中的悲痛,對劉表說道:
“無妨,父親不用讓舅父護送,隻是多出些金銀供奉,表示忠心朝廷就是了。孩兒自行前往長安,從此不會再給父親添堵!”
劉琦這“添堵”二字說出口,確實一下子重重的打在了劉表心上,縱使再不喜歡,畢竟也是自己的骨肉。但為今之計,也隻能按劉琦說的辦了。
“既然如此,那便讓張允送你去長安吧!襄陽府庫出一萬金,作為供奉。你去長安後,一定要謹言慎行,事事小心,多言荊州忠心,也可替為父排解危難。”劉表對劉琦交代道。
蔡氏與蔡瑁見事情有了對策,劉琮不用再去做“人質”,心底十分高興,但臉上還是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
蔡氏對劉琦說道:“說實話,以前我真不喜歡你。不過念在今日你能主動替琮兒去長安,以前的事情我就既往不咎了!你好自為之。”
蔡氏這話說的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劉琦心想,若自己母親在世,你蔡氏不過一小妾而已!如今卻對自己說“既往不咎”,真是天道不公!
想起自己的母親,劉琦又不禁悲從中來,頓時眼淚留了下來。劉表見劉琦這副模樣,以為劉琦是因要與自己離別而悲傷,心中也感慨萬千。
“父親!孩兒此去長安,生死禍福難料,隻有一事,還請父親答應孩兒!”劉琦哭著說道。
“你說吧!隻要我能做的到的。”劉表說道。
“孩兒不在的日子,母親的靈位隻怕是每人照看了!還請父親時時安排人去清掃除塵,四時祭奠!”
劉琦再一次一拳擊在了劉表心上,這幾年來,自己竟幾乎忘記了祭奠劉琦母親的事,於是當即向劉琦保證一定會照辦。
於是,劉表部將張允,押著供奉朝廷的一萬金,護送著劉琦往長安而去。
荊州劉表,原是北軍中侯,孫堅自長沙北上,殺了不肯出兵的原荊州刺史王睿後,董卓便派劉表接任荊州刺史。
南方荊州、揚州、益州三州刺史劉表、劉繇、劉焉,都是漢室宗親。劉繇是漢齊悼惠王劉肥之後,而劉表和劉焉則都是漢魯恭王劉餘之後,按輩分都是當今天子皇叔。
劉表初入荊州的時候,正值關東兵馬起事,荊州也十分混亂。劉表到荊州後,得到了南郡中廬人蒯良、蒯越,以及自己的小舅子襄陽人蔡瑁的協助,以血腥手段鎮壓了荊州不服的大宗族。
這蔡瑁出身荊州名族蔡家,父親蔡諷當初也是荊州舉足輕重的名士。長姐嫁給了襄陽名士黃承彥,就是黃月英之父,也就是後來諸葛亮的嶽父,二姐則嫁給了劉表。
董卓當初考慮讓劉表出任荊州刺史,也正是因為蔡家這一層關係。畢竟有蔡家相助,劉表平定荊州必然會更簡單一些,而當時董卓最需要的就是諸州郡的安定。不然以劉表當時六百石的北軍中候,直接提拔為一州刺史,地方大員,那可真是青雲直上了。
劉表娶蔡家二女之前,還有過一個妻子,生有一字,名叫劉琦,如今虛歲二十。後來妻子亡故,便又娶了如今的蔡氏,又生了個兒子,名叫劉琮。
幾乎與天下大多數的後娘一樣,蔡氏自然視長子劉琦為眼中釘,肉中刺。將來劉表百年後,按理自然是劉琦繼承官爵家業,這是蔡氏不能忍的。
劉琦也知道這個後母看自己不順眼,一直都想除自己而後快,再加上在這荊州,劉琦無依無靠,所以自從來到荊州,劉琦可謂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他不知道哪一天,自己會如何命喪黃泉。
朝廷詔命沒過多久便送到了荊州襄陽(荊州原來治所在漢壽,劉表到荊州後遷到了襄陽)。朝廷要劉表把幼小的劉琮送到長安,劉表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厲害關係。蔡氏得知消息,更是心急如焚。而劉琦卻覺得這是個大好機會。
蔡氏急的團團轉,一天到晚不聽的念叨,絕不允許劉表把兒子送去長安。劉表也很疼愛幼子劉琮,可他更知道自己如果抗命不遵,那便是要兵戎想見。眼下以劉表的實力,雖然也號稱是帶甲十萬,但是比之兵精將勇的劉征,那還是有實力差距的。
蔡瑁當然跟姐姐一條心,早早的向劉表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縱使兵戎相見,也不能把劉琮送去長安。蔡瑁的話,劉表可不能不考慮,畢竟荊州兵馬大多都是聽蔡瑁調遣的。
正在劉表等人左右為難之際,劉琦來見父親。蔡氏一看劉琦,麵無好色的說道:
“你來幹什麽?你弟弟要被送去長安,這下如你的意了?”劉表麵對蔡氏的蠻橫,也無可奈何。蔡氏看不慣長子劉琦,早已是明麵上的事情。
劉琦聽了蔡氏的話,也隻能忍受著,對父親劉表說道:
“孩兒已經聽聞了天子詔命之事,知道父親左右為難,所以,今日特來為父親分憂。”
“分憂?你能有什麽辦法分憂?”劉表問道,蔡氏與蔡瑁也麵露懷疑之色。這劉琦在他們眼裏,也不過就是個悶罐子的形象。
“孩兒願意代琮弟去長安!”劉琦這話立刻讓蔡氏眼中放光。
“朝廷點名要的是你弟弟,而且還要蔡將軍護送,你如何代得?”
“我也是父親骨肉,漢室宗親,如何就代不得?我也能看出來,朝廷的旨意是要以此牽製父親。我想父親如果能夠向朝廷表明忠心誠意,朝廷便不會計較是誰去的長安的。”
劉表心想,這話倒是有理。蔡氏急不可耐的對劉表說道:
“你還猶豫什麽啊?劉琦自己都說了願意去長安,你就讓他去就失了啊!難不成要讓琮兒去嗎?你舍得嗎?我這苦命的孩子啊!”
劉琦聽了,心如刀割,難道自己去,父親就舍得嗎?果真是後娘養的啊!聽著是罵人的話,卻是無盡的悲情。
“可朝廷還要你舅父護送,我們又怎麽表示忠心呢?你舅父是荊州兵馬主將,萬一朝廷把你舅父扣押在長安,那又如何是好?”
劉表言語中竟然關心蔡瑁比關心自己更甚,這讓劉琦的心真是寒若冰霜!想想自己,在這世間又算什麽呢?跟孤兒還有區別嗎?劉琦忍著心中的悲痛,對劉表說道:
“無妨,父親不用讓舅父護送,隻是多出些金銀供奉,表示忠心朝廷就是了。孩兒自行前往長安,從此不會再給父親添堵!”
劉琦這“添堵”二字說出口,確實一下子重重的打在了劉表心上,縱使再不喜歡,畢竟也是自己的骨肉。但為今之計,也隻能按劉琦說的辦了。
“既然如此,那便讓張允送你去長安吧!襄陽府庫出一萬金,作為供奉。你去長安後,一定要謹言慎行,事事小心,多言荊州忠心,也可替為父排解危難。”劉表對劉琦交代道。
蔡氏與蔡瑁見事情有了對策,劉琮不用再去做“人質”,心底十分高興,但臉上還是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
蔡氏對劉琦說道:“說實話,以前我真不喜歡你。不過念在今日你能主動替琮兒去長安,以前的事情我就既往不咎了!你好自為之。”
蔡氏這話說的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感覺。劉琦心想,若自己母親在世,你蔡氏不過一小妾而已!如今卻對自己說“既往不咎”,真是天道不公!
想起自己的母親,劉琦又不禁悲從中來,頓時眼淚留了下來。劉表見劉琦這副模樣,以為劉琦是因要與自己離別而悲傷,心中也感慨萬千。
“父親!孩兒此去長安,生死禍福難料,隻有一事,還請父親答應孩兒!”劉琦哭著說道。
“你說吧!隻要我能做的到的。”劉表說道。
“孩兒不在的日子,母親的靈位隻怕是每人照看了!還請父親時時安排人去清掃除塵,四時祭奠!”
劉琦再一次一拳擊在了劉表心上,這幾年來,自己竟幾乎忘記了祭奠劉琦母親的事,於是當即向劉琦保證一定會照辦。
於是,劉表部將張允,押著供奉朝廷的一萬金,護送著劉琦往長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