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夜地結束了口供的錄製,駱天將程真帶到已經轉檔的大排檔前,這裏曾經有過兩個女人的迴憶,最深埋於心的那段感情,還有一段最遺憾的感情,周虹與何可兒,無法忘懷的過去,可是過去,就是已經逝去的時光,再也尋不迴來了。
如今大排檔已經易主,駱天站在這裏,將周虹與何可兒的事情一一講訴出來,程真聽得入迷,聽到周虹死去的一刻,她的眼淚掉下來,無比心疼身邊的這個男人,何可兒的離去,程真又歎了一口氣,兩人彼此相愛,容不得那些物質與條件,在乎得越多,感情便會更薄。
程真靠在駱天的懷裏:“我會陪你一直,把周虹記在心裏,用我的方式好好愛你,希望她能看到我們幸福。”
“謝謝你。”駱天完全釋然,內心無比輕鬆:“走吧,我們迴去看看忽必烈當年心念一動留下來的設計圖。”
這一張其實是墓室的結構圖,裏麵還附有設計好機關,說起元朝的皇陵,這中間的玄機可大了,不僅是成吉思汗,就是元朝的所有皇帝都是秘葬的。祖先們之所以采取秘葬措施,就是為了防止後人盜掘。
13世紀,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不同於中原漢族的厚葬久喪,而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因此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喪葬儀式也是這樣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隨葬的還有馬匹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元朝建立後,大量蒙古人湧入內地,也漸漸受到漢人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這種棺木,元時稱為“蒙古棺”,大都城裏專有經營這種棺木的店鋪。盡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簡樸如初,壽衣就是平時穿的衣服。入葬時,一般都是秘密地進行。葬後既無塚,也無碑銘墓誌,死者親屬也不舉行喪葬儀式。
不光平常的蒙古人,蒙古貴族包括皇帝死後都流行深葬不墳的習俗。據葉子奇《草木子》一書記載,元朝皇帝死後,不用棺槨,也無殉葬品。隻是“用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挖一深坑埋入,不起墳堆。“葬畢,以萬馬柔之使平。殺駱駝子在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這些說明,蒙古帝王葬後都有滅跡、不留墳丘的習俗。
成吉思汗死後,麾下臣子遵照他的遺命,不發喪,也不舉哀,他們秘密地把靈柩送迴漠北。皇帝棺木秘密送至墓地後,下葬深埋,然後萬馬踏平墳地,不留任何痕跡。不建陵台、碑亭,不修神道、高牆,也沒有石人、石獸。為了不泄露靈柩的去向,護送靈柩的部隊將一路所遇人畜全部殺死。到目的地後,蒙古宗王、後妃、親屬、臣僚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哀悼儀式。由於吊唁的人太多,加之有些部落地處偏遠,直到三個月後,還有人陸續前來哀悼。顯然,無論是成吉思汗,或是元朝皇帝,都保留傳統蒙古的喪葬習俗。蒙古的秘密埋葬死者的習俗,是成吉思汗與元帝陵墓至今下落不明的主要原因。
“可是不是已經有了成吉思汗陵了嗎?”程真問道。
“你是說現在位於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嗎?那並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隻是一個象征性的陵寢,讓蒙古族人對他表達自己的哀思而已。”駱天說道。
“蒙古人對大汗的葬地極為保密,但對祭議祀的儀式則是公開進行並承襲下來的。在墓家之外作八室神主,設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個白色的帳包組成,所以又稱‘八白室’,內置畫像,作為大汗陵寢的象征,供後人瞻仰祭掃。所藏的‘銀棺’及‘遺物’等不過是象征寄托之物。”
“成吉思汗的墓室還能找到嗎?”程真被內蒙古族人的神秘秘葬所吸引了。
關於成吉思汗及元代皇帝的葬地,盡管史籍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都認為,從成吉思汗開始,蒙古大汗和元朝曆代皇帝都埋葬在同一個地方。而且,諸帝的葬儀也大致相同。所以隻要找到任何一位大汗的埋葬地,就能夠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史集》上有記載,蒙哥汗死於四川攻宋前線後,他的兒子阿速帶斡忽勒親自帶著父親的靈柩,把他運送到了斡爾朵(漠北的宮帳)。在四處斡爾朵輪流為他舉哀:第一天在忽禿黑台哈敦(皇後)的斡耳朵中,第二天在忽台哈敦的斡耳朵中,第三天在這次隨同他出征的出卑哈敦的斡耳朵中,第四天則在乞撒哈敦的斡耳朵中。每天將靈柩放到另一斡耳朵的座上,眾人對他放聲痛哭哀悼。然後,他們把蒙哥葬在被稱為也可忽魯黑的不兒罕合勒敦地方的成吉思汗和拖雷的陵寢的旁邊。”
“成吉思汗與元帝裝殮和隨葬物品較少,也是其墓地不易被發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元代帝後的隨葬品很儉樸,不要說和中原的帝王相比,就是和許多富豪、貴族也沒法比。他們裝殮的衣物僅有貂皮襖、皮帽、靴襪等。裝殮後,加用紅黑色油漆刷,外用三道黃金為圈箍定,棺外不加槨。隨葬物品不過“金壺瓶二,盞一,碗碟匙各一”。元朝皇帝的送終方式可以說是中國皇家葬禮曆史上最儉樸的。元代帝王,自“一代天驕”至他的子子孫孫,鑒於中原各王朝帝陵被盜墓的教訓,實行不留陵墓痕跡的葬製,不僅要節約得多,而且至今還未被人盜掘過。”
“不過,也有人提出成吉思汗的隨葬品還是有一定規模的。據波斯史學家誌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說:“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說明當時殉葬品中,不僅有馬匹,而且還有人殉的現象。”
如今大排檔已經易主,駱天站在這裏,將周虹與何可兒的事情一一講訴出來,程真聽得入迷,聽到周虹死去的一刻,她的眼淚掉下來,無比心疼身邊的這個男人,何可兒的離去,程真又歎了一口氣,兩人彼此相愛,容不得那些物質與條件,在乎得越多,感情便會更薄。
程真靠在駱天的懷裏:“我會陪你一直,把周虹記在心裏,用我的方式好好愛你,希望她能看到我們幸福。”
“謝謝你。”駱天完全釋然,內心無比輕鬆:“走吧,我們迴去看看忽必烈當年心念一動留下來的設計圖。”
這一張其實是墓室的結構圖,裏麵還附有設計好機關,說起元朝的皇陵,這中間的玄機可大了,不僅是成吉思汗,就是元朝的所有皇帝都是秘葬的。祖先們之所以采取秘葬措施,就是為了防止後人盜掘。
13世紀,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不同於中原漢族的厚葬久喪,而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因此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喪葬儀式也是這樣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隨葬的還有馬匹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元朝建立後,大量蒙古人湧入內地,也漸漸受到漢人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這種棺木,元時稱為“蒙古棺”,大都城裏專有經營這種棺木的店鋪。盡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簡樸如初,壽衣就是平時穿的衣服。入葬時,一般都是秘密地進行。葬後既無塚,也無碑銘墓誌,死者親屬也不舉行喪葬儀式。
不光平常的蒙古人,蒙古貴族包括皇帝死後都流行深葬不墳的習俗。據葉子奇《草木子》一書記載,元朝皇帝死後,不用棺槨,也無殉葬品。隻是“用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挖一深坑埋入,不起墳堆。“葬畢,以萬馬柔之使平。殺駱駝子在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這些說明,蒙古帝王葬後都有滅跡、不留墳丘的習俗。
成吉思汗死後,麾下臣子遵照他的遺命,不發喪,也不舉哀,他們秘密地把靈柩送迴漠北。皇帝棺木秘密送至墓地後,下葬深埋,然後萬馬踏平墳地,不留任何痕跡。不建陵台、碑亭,不修神道、高牆,也沒有石人、石獸。為了不泄露靈柩的去向,護送靈柩的部隊將一路所遇人畜全部殺死。到目的地後,蒙古宗王、後妃、親屬、臣僚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哀悼儀式。由於吊唁的人太多,加之有些部落地處偏遠,直到三個月後,還有人陸續前來哀悼。顯然,無論是成吉思汗,或是元朝皇帝,都保留傳統蒙古的喪葬習俗。蒙古的秘密埋葬死者的習俗,是成吉思汗與元帝陵墓至今下落不明的主要原因。
“可是不是已經有了成吉思汗陵了嗎?”程真問道。
“你是說現在位於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陵嗎?那並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墓,隻是一個象征性的陵寢,讓蒙古族人對他表達自己的哀思而已。”駱天說道。
“蒙古人對大汗的葬地極為保密,但對祭議祀的儀式則是公開進行並承襲下來的。在墓家之外作八室神主,設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個白色的帳包組成,所以又稱‘八白室’,內置畫像,作為大汗陵寢的象征,供後人瞻仰祭掃。所藏的‘銀棺’及‘遺物’等不過是象征寄托之物。”
“成吉思汗的墓室還能找到嗎?”程真被內蒙古族人的神秘秘葬所吸引了。
關於成吉思汗及元代皇帝的葬地,盡管史籍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都認為,從成吉思汗開始,蒙古大汗和元朝曆代皇帝都埋葬在同一個地方。而且,諸帝的葬儀也大致相同。所以隻要找到任何一位大汗的埋葬地,就能夠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
“《史集》上有記載,蒙哥汗死於四川攻宋前線後,他的兒子阿速帶斡忽勒親自帶著父親的靈柩,把他運送到了斡爾朵(漠北的宮帳)。在四處斡爾朵輪流為他舉哀:第一天在忽禿黑台哈敦(皇後)的斡耳朵中,第二天在忽台哈敦的斡耳朵中,第三天在這次隨同他出征的出卑哈敦的斡耳朵中,第四天則在乞撒哈敦的斡耳朵中。每天將靈柩放到另一斡耳朵的座上,眾人對他放聲痛哭哀悼。然後,他們把蒙哥葬在被稱為也可忽魯黑的不兒罕合勒敦地方的成吉思汗和拖雷的陵寢的旁邊。”
“成吉思汗與元帝裝殮和隨葬物品較少,也是其墓地不易被發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元代帝後的隨葬品很儉樸,不要說和中原的帝王相比,就是和許多富豪、貴族也沒法比。他們裝殮的衣物僅有貂皮襖、皮帽、靴襪等。裝殮後,加用紅黑色油漆刷,外用三道黃金為圈箍定,棺外不加槨。隨葬物品不過“金壺瓶二,盞一,碗碟匙各一”。元朝皇帝的送終方式可以說是中國皇家葬禮曆史上最儉樸的。元代帝王,自“一代天驕”至他的子子孫孫,鑒於中原各王朝帝陵被盜墓的教訓,實行不留陵墓痕跡的葬製,不僅要節約得多,而且至今還未被人盜掘過。”
“不過,也有人提出成吉思汗的隨葬品還是有一定規模的。據波斯史學家誌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一書中說:“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說明當時殉葬品中,不僅有馬匹,而且還有人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