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挖開十來丈後,元石出現的區域,不再是向上抬升,而是朝著西麵延伸,跟韓成吉原路線一致。
這個時候,韓成吉采挖過來,已經入手十八塊中品元石,三十五塊下品元石,且在他魂念感知中,還有大量元石存在。
由於他從地窟暗河一個平麵,先向西北挖出三十多丈,後有向西挖出十幾丈,然後差不多有垂直向上十來丈,才找到這一條礦脈區域。
所以在韓成吉感知中,向東麵還有末梢延伸,同樣有中品元石,隻是比較稀疏,五丈距離為半徑的半圓區域,隻發現兩塊,倒是下品元石發現八塊。
向西麵延伸,估計是礦脈主幹方向,同樣是五丈距離為半徑的半圓區域,中品元石發現六塊,下品元石發現十三塊。
“這次倒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我原本是想挖到混合古礦區,從賭石原礦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星辰礦、元石礦,算是一次心懷僥幸的賭博,對結果沒抱多大希望,卻在這個方向,意外發現中品元石。”
“有著大量中品元石的區域,理當是中級元石礦無疑,隻是這邊延伸下去,大致二公裏外,便是混合古礦區域,未必是一條完整的中級元石礦脈。”
在最初的激動後,韓成吉開始冷靜分析,發現這即便是一條中級元石礦,估計都不可能完整。
因為從礦脈走向來看,正好延伸到混合古礦區域。
不過這一條礦脈的發現,至少確定在原來的元石礦上麵,相隔十丈的一個層麵,還有一條礦脈的存在。
即便是不完整的中級元石礦,其中附帶的下品元石,都相當於一條小型元石礦。
若是完整的中級元石礦,即便中級元石屬於小型礦脈,那麽低級元石都會是中型礦藏。
這個發現的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價值。
“或許這樣,才是合理的情況。”
“賭石原礦的混合礦區,乃是上古時期的各種資源,深埋地底後,得到元氣地脈的滋養,才能被原石包裹,完好的保存下來,甚至進一步成長。”
“如果隻是一般的元氣地脈,很難形成那般原石古礦,但要是有著一條中級元石礦,形成古礦的幾率就要大很多。”
“或許這裏,原本就是一條中級元石礦,有著充足的中品元石,但在演變成混合古礦後,中級元石礦隻剩一小半截……”根據已知的地表形態,結合礦脈規律進行分析,韓成吉得出一個大致的結論。
總結到這一步後,他基本確定這個推論,這算是最合理的解釋。
“這一條截斷的中級元石礦,比原來的低級小型元石礦,大致要低十來丈,算是相鄰的兩條礦脈。”
“原礦脈入口在迷霧峽穀,探查時都想著同一水平的地層深處,或是更深層的地底,卻沒想過會在深入山體後,抬高地層後還藏著礦脈。”
韓成吉倒是很清楚,他這次發現中級元石礦,確實比較僥幸,屬於無心插柳的結果。
真要尋找礦脈,這首先便是一個排除掉的方向。
“發現中品元石,肯定不能錯過,我挖礦時間倒是足夠,但一直在這裏挖礦,修為進度與罰惡任務,肯定都會受到影響。”
“憑我一人之力,明顯不能把礦脈挖空,隻能盡可能采挖,還是要挖到混合古礦區域,試試能否找到元磁礦、星辰礦。”
“先按我的計劃,盡可能采挖,放棄這項行動時,再匯報上去吧!”韓成吉暗自做出決定,不僅現在沒打算匯報,反而有保密的想法。
若是現在匯報,或許中品元石,他還能分一杯羹,但挖到混合古礦的計劃,肯定會中途夭折。
決定先悶聲發大財,韓成吉徹底化身礦工,把時間完全用於元石的采挖。
平均每天挖出一條,五丈至三十丈深的礦洞,主要是根據魂念外放,發現的元石分布決定。
若是元石匱乏,沿著西麵挖鑿礦洞,以八尺高、五尺寬為標準,輕鬆挖出三十丈深的礦洞。
若是元石分布密集,很可能一天都挖不到十丈,畢竟運輸廢料,乃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不過韓成吉,靠魂念外放感知元石,在沒有元石的岩石層,直接大塊開鑿下來,不會一點一點粉碎檢查,倒是讓他速度要快很多。
其他那些礦工,明顯都不能外放魂念,隻能一點一點開鑿粉碎,尋找藏在岩石層裏的元石。
好在靠近元石的區域,岩石質地會出現變化,隻要細致一些,倒是不會破壞元石。
至於其他真元期,倒是能憑著元氣波動,大致感知某個區域,是否有元石存在。
但從元氣波動感知,比起韓成吉外放魂念,足足五丈半徑的感知距離,根本就不值一提,效率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中品元石的出產量,大致占總量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天挖出一百塊元石,其中中品元石二十塊,下品元石八十塊。
從這個比例來看,中品元石出產量很大。
二十塊中品元石,便相當於二千塊下品元石,這對韓成吉的實力來說,都是相當巨大的收獲。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韓成吉完全沉迷於挖礦,修煉都完全放在一邊。
轉眼十幾天過去,陸續有真元期“礦工”,任務獎勵的挖礦時間已到,隻能離開地窟礦區。
但這些人離開,倒是沒什麽可惜的心理,畢竟收獲不佳,繼續挖礦隻是浪費時間。
其餘還有挖礦資格的人,主要是不甘心放棄,想著挖到一個元石集中區域,或許會有一筆暴富的收入。
這個時候,韓成吉粗略統計,他已采挖出二百三十塊中品元石,一千多塊下品元石。
“兩百多塊中品元石,相當於二萬多塊下品元石,倒是值得耽誤這些時間。”
“相比起來,直接挖到的下品元石,隻能算一點辛苦錢。”意念沉入儲物空間,大致清點這段時間的收入後,韓成吉忍不住感歎起來。
對於礦脈的一般礦工,每天挖到一塊元石,就算不錯的收入。
這一塊元石的酬勞,肯定達不到外界市場價,三千兩白銀,同樣達不到王朝官方價,一千兩白銀。
可即便十分之一的價格,一百兩白銀每塊元石,對煉體期的礦工,都算是不錯的收獲。
這個時候,韓成吉采挖過來,已經入手十八塊中品元石,三十五塊下品元石,且在他魂念感知中,還有大量元石存在。
由於他從地窟暗河一個平麵,先向西北挖出三十多丈,後有向西挖出十幾丈,然後差不多有垂直向上十來丈,才找到這一條礦脈區域。
所以在韓成吉感知中,向東麵還有末梢延伸,同樣有中品元石,隻是比較稀疏,五丈距離為半徑的半圓區域,隻發現兩塊,倒是下品元石發現八塊。
向西麵延伸,估計是礦脈主幹方向,同樣是五丈距離為半徑的半圓區域,中品元石發現六塊,下品元石發現十三塊。
“這次倒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我原本是想挖到混合古礦區,從賭石原礦中,尋找可能存在的星辰礦、元石礦,算是一次心懷僥幸的賭博,對結果沒抱多大希望,卻在這個方向,意外發現中品元石。”
“有著大量中品元石的區域,理當是中級元石礦無疑,隻是這邊延伸下去,大致二公裏外,便是混合古礦區域,未必是一條完整的中級元石礦脈。”
在最初的激動後,韓成吉開始冷靜分析,發現這即便是一條中級元石礦,估計都不可能完整。
因為從礦脈走向來看,正好延伸到混合古礦區域。
不過這一條礦脈的發現,至少確定在原來的元石礦上麵,相隔十丈的一個層麵,還有一條礦脈的存在。
即便是不完整的中級元石礦,其中附帶的下品元石,都相當於一條小型元石礦。
若是完整的中級元石礦,即便中級元石屬於小型礦脈,那麽低級元石都會是中型礦藏。
這個發現的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價值。
“或許這樣,才是合理的情況。”
“賭石原礦的混合礦區,乃是上古時期的各種資源,深埋地底後,得到元氣地脈的滋養,才能被原石包裹,完好的保存下來,甚至進一步成長。”
“如果隻是一般的元氣地脈,很難形成那般原石古礦,但要是有著一條中級元石礦,形成古礦的幾率就要大很多。”
“或許這裏,原本就是一條中級元石礦,有著充足的中品元石,但在演變成混合古礦後,中級元石礦隻剩一小半截……”根據已知的地表形態,結合礦脈規律進行分析,韓成吉得出一個大致的結論。
總結到這一步後,他基本確定這個推論,這算是最合理的解釋。
“這一條截斷的中級元石礦,比原來的低級小型元石礦,大致要低十來丈,算是相鄰的兩條礦脈。”
“原礦脈入口在迷霧峽穀,探查時都想著同一水平的地層深處,或是更深層的地底,卻沒想過會在深入山體後,抬高地層後還藏著礦脈。”
韓成吉倒是很清楚,他這次發現中級元石礦,確實比較僥幸,屬於無心插柳的結果。
真要尋找礦脈,這首先便是一個排除掉的方向。
“發現中品元石,肯定不能錯過,我挖礦時間倒是足夠,但一直在這裏挖礦,修為進度與罰惡任務,肯定都會受到影響。”
“憑我一人之力,明顯不能把礦脈挖空,隻能盡可能采挖,還是要挖到混合古礦區域,試試能否找到元磁礦、星辰礦。”
“先按我的計劃,盡可能采挖,放棄這項行動時,再匯報上去吧!”韓成吉暗自做出決定,不僅現在沒打算匯報,反而有保密的想法。
若是現在匯報,或許中品元石,他還能分一杯羹,但挖到混合古礦的計劃,肯定會中途夭折。
決定先悶聲發大財,韓成吉徹底化身礦工,把時間完全用於元石的采挖。
平均每天挖出一條,五丈至三十丈深的礦洞,主要是根據魂念外放,發現的元石分布決定。
若是元石匱乏,沿著西麵挖鑿礦洞,以八尺高、五尺寬為標準,輕鬆挖出三十丈深的礦洞。
若是元石分布密集,很可能一天都挖不到十丈,畢竟運輸廢料,乃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不過韓成吉,靠魂念外放感知元石,在沒有元石的岩石層,直接大塊開鑿下來,不會一點一點粉碎檢查,倒是讓他速度要快很多。
其他那些礦工,明顯都不能外放魂念,隻能一點一點開鑿粉碎,尋找藏在岩石層裏的元石。
好在靠近元石的區域,岩石質地會出現變化,隻要細致一些,倒是不會破壞元石。
至於其他真元期,倒是能憑著元氣波動,大致感知某個區域,是否有元石存在。
但從元氣波動感知,比起韓成吉外放魂念,足足五丈半徑的感知距離,根本就不值一提,效率完全不在一個層麵。
中品元石的出產量,大致占總量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天挖出一百塊元石,其中中品元石二十塊,下品元石八十塊。
從這個比例來看,中品元石出產量很大。
二十塊中品元石,便相當於二千塊下品元石,這對韓成吉的實力來說,都是相當巨大的收獲。
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韓成吉完全沉迷於挖礦,修煉都完全放在一邊。
轉眼十幾天過去,陸續有真元期“礦工”,任務獎勵的挖礦時間已到,隻能離開地窟礦區。
但這些人離開,倒是沒什麽可惜的心理,畢竟收獲不佳,繼續挖礦隻是浪費時間。
其餘還有挖礦資格的人,主要是不甘心放棄,想著挖到一個元石集中區域,或許會有一筆暴富的收入。
這個時候,韓成吉粗略統計,他已采挖出二百三十塊中品元石,一千多塊下品元石。
“兩百多塊中品元石,相當於二萬多塊下品元石,倒是值得耽誤這些時間。”
“相比起來,直接挖到的下品元石,隻能算一點辛苦錢。”意念沉入儲物空間,大致清點這段時間的收入後,韓成吉忍不住感歎起來。
對於礦脈的一般礦工,每天挖到一塊元石,就算不錯的收入。
這一塊元石的酬勞,肯定達不到外界市場價,三千兩白銀,同樣達不到王朝官方價,一千兩白銀。
可即便十分之一的價格,一百兩白銀每塊元石,對煉體期的礦工,都算是不錯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