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福龍服裝廠
我和廠妹在一起的日子 作者:汙妖大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福龍服裝廠是八十年代起來的最早的服裝廠之一,同德龍製衣廠這種後起之秀不同,福龍服裝廠無論是資曆經驗還是資金本錢都是國內最頂尖的一批!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國內服裝廠的開山鼻祖。(文中各個服裝廠、製衣廠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畢竟國內大廠小廠一大批,真要查起來也麻煩滴很啊,各位請見諒。)
德龍製衣廠雖然也稱得上是大廠,在全國內也是排得上名號的,但實際上來講,德龍製衣廠的實力並不是很強。
當然,這並不是說德龍製衣廠的規模不大,恰恰相反,德龍製衣廠的規模絕對是拍在最前麵的一批,員工數量也是最多中的一個。
要知道,一般的製衣廠,如果員工人數達到數千的話,那資產一般來說都會過億,絕對屬於製衣廠中的大廠,不可小覷!
而德龍製衣廠的員工數量在卻是普通大廠的數十倍!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德龍製衣廠的規模是多麽的大了!
但規模大有時候並不代表這個廠的實力就很強,就像一個人,不能因為看他長地壯就覺得他很牛逼。
如果一個壯漢隻是一個普通的裝卸工,而一個又矮又瘦的小老頭卻是一個身價過億的富豪,那誰更牛逼就不用說了。
同樣的道理,服裝廠規模的大小隻是構成其實力強弱中的一環,並不代表它真正的實力。
劉德龍所說的福龍服裝廠,真實的規模其實也就和德龍製衣廠相當,甚至比德龍製衣廠還略微次一些,員工的數量也比德龍製衣廠少了三成,但它每年的收益卻是德龍製衣廠的三倍!
三倍!
當劉德龍一臉複雜地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我也被嚇了一跳!
規模幾乎相同的兩個大廠一年的收益能夠相差兩倍!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外行也許隻覺得三倍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已,但真正懂的人才會明白其中隱含的意義是多麽的可怕!
看著劉德龍一臉的感慨,還帶著幾分落寞,我猶豫地問了一句:“廠長,收益相差兩倍?這不太可能吧?”
不是我不相信,而是這個數字我實在沒有辦法相信,同樣是規模相仿的服裝廠,就算對方再擅長經營,善於管理,但相差兩倍的差異實在是有點天方夜譚!
要知道雖然劉德龍口口聲聲說德龍製衣廠內憂外患,隱藏的矛盾很多,但這些問題還沒有影響到德龍製衣廠的經營,並且實際上,這兩年,德龍製衣廠的收益都還不錯,每年都在增加。
一個收益還算不錯的大廠竟然比一個規模還略次與自己的服裝廠收益相差兩倍!
這怎麽讓人相信?
“嗬嗬”劉德龍苦笑了幾聲,抬頭看了我一眼,一臉無奈地說道:“王林,你進廠的時間也不算短了,自己也帶著隊出去送過貨,而且還跟著公關部出去了兩次,社會上的一些事情你也明白,做生意可不是說你廠子大就能夠做的好的,這裏麵牽扯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聽了劉德龍的話,我點了點頭,他的意思我懂,國內做生意可不僅僅因為貨好生意就能做成,更多的時候在於人。
兩批貨,同樣的價錢,質量好的不一定能賣出去,因為這取決於賣貨的人,而賣貨的人決定買哪些貨,這就要看私底下你怎麽辦了。
社會就是這樣,同樣的兩批貨,就算你的價錢低,質量好,但人家買貨的卻收了另一家的迴扣,或者其他的好處,就算你的還貨質量再好也能怎麽樣?
更何況,做服裝這行的,隻要不是雙方實力差距太大,那質量又能差到哪去?
三百塊的衣服無論如何也要比二三十塊的地攤貨質量要好,而你技術就算在牛逼,也不可能把二三十塊的地攤貨做成三百塊的衣服那種質量。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行情這樣,你也給人送禮,給人迴扣不就得了?
但事情哪有那麽簡單?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裏麵的勾勾道道也多地很,無關無辜,大家不熟,貿然送禮的話,你敢送對方還不一定敢收!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喜歡很熟悉的人做生意,因為大家知根知底,也不怕鬧什麽卷子,而所謂的生意圈也是因此而來。
福龍服裝廠是國內服裝廠最早起來的一批,這麽多年下來,其積累下來的人脈渠道那可不是德龍製衣廠可以想比的。
拿最簡單的來說,某公司要定製一批員工服,福龍服裝廠可以幾天內就能得到消息,並且還可以找到熟人去聯係這個公司負責采購任務的主管,而若換作德龍製衣廠,除非人家公司主動上門,否則根本不會知道這個消息,並且,就算知道的話,也頂多派公關人員過去。
但就算派了公關人員過去,你就算想送禮送迴扣,人家卻不一定敢接,能夠做到采購主觀這個肥差的豈是一般人?
人家害怕是不是公司裏的什麽人故意給他下套把他從那個位置上踢下去,不然的話,消息沒透漏幾天,你們服裝廠就找了過來,又送禮又給迴扣的,而且還是個大廠,至於嗎?
但是要沒有迴扣,沒有送禮,人家采購主觀憑什麽選你們廠?
道理就在這,而且更不要覺得一個公司的員工製服裏麵能夠有多少利潤,對於德龍製衣廠又算地了什麽。
要知道積少成多,業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發展起來的,而且是越來越多,如果連這種小的業務人家都不考慮你這大廠,那麽那麽大的訂單你覺得就能夠輕鬆地拿到了?
“王林啊,今天我之所以跟你說這麽多,其實就是想讓你”
劉德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麵色凝重地看著我一字一句地說道:“進福龍服裝廠!”
進福龍服裝廠?
我震驚地看著劉德龍,聽他說了半天,我知道他一定會有事情吩咐我去辦,但怎麽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提這麽一個要求。
“廠長,你的意思是?”我看著劉德龍,心裏有些不安地問道。
德龍製衣廠雖然也稱得上是大廠,在全國內也是排得上名號的,但實際上來講,德龍製衣廠的實力並不是很強。
當然,這並不是說德龍製衣廠的規模不大,恰恰相反,德龍製衣廠的規模絕對是拍在最前麵的一批,員工數量也是最多中的一個。
要知道,一般的製衣廠,如果員工人數達到數千的話,那資產一般來說都會過億,絕對屬於製衣廠中的大廠,不可小覷!
而德龍製衣廠的員工數量在卻是普通大廠的數十倍!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德龍製衣廠的規模是多麽的大了!
但規模大有時候並不代表這個廠的實力就很強,就像一個人,不能因為看他長地壯就覺得他很牛逼。
如果一個壯漢隻是一個普通的裝卸工,而一個又矮又瘦的小老頭卻是一個身價過億的富豪,那誰更牛逼就不用說了。
同樣的道理,服裝廠規模的大小隻是構成其實力強弱中的一環,並不代表它真正的實力。
劉德龍所說的福龍服裝廠,真實的規模其實也就和德龍製衣廠相當,甚至比德龍製衣廠還略微次一些,員工的數量也比德龍製衣廠少了三成,但它每年的收益卻是德龍製衣廠的三倍!
三倍!
當劉德龍一臉複雜地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我也被嚇了一跳!
規模幾乎相同的兩個大廠一年的收益能夠相差兩倍!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
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外行也許隻覺得三倍隻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而已,但真正懂的人才會明白其中隱含的意義是多麽的可怕!
看著劉德龍一臉的感慨,還帶著幾分落寞,我猶豫地問了一句:“廠長,收益相差兩倍?這不太可能吧?”
不是我不相信,而是這個數字我實在沒有辦法相信,同樣是規模相仿的服裝廠,就算對方再擅長經營,善於管理,但相差兩倍的差異實在是有點天方夜譚!
要知道雖然劉德龍口口聲聲說德龍製衣廠內憂外患,隱藏的矛盾很多,但這些問題還沒有影響到德龍製衣廠的經營,並且實際上,這兩年,德龍製衣廠的收益都還不錯,每年都在增加。
一個收益還算不錯的大廠竟然比一個規模還略次與自己的服裝廠收益相差兩倍!
這怎麽讓人相信?
“嗬嗬”劉德龍苦笑了幾聲,抬頭看了我一眼,一臉無奈地說道:“王林,你進廠的時間也不算短了,自己也帶著隊出去送過貨,而且還跟著公關部出去了兩次,社會上的一些事情你也明白,做生意可不是說你廠子大就能夠做的好的,這裏麵牽扯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聽了劉德龍的話,我點了點頭,他的意思我懂,國內做生意可不僅僅因為貨好生意就能做成,更多的時候在於人。
兩批貨,同樣的價錢,質量好的不一定能賣出去,因為這取決於賣貨的人,而賣貨的人決定買哪些貨,這就要看私底下你怎麽辦了。
社會就是這樣,同樣的兩批貨,就算你的價錢低,質量好,但人家買貨的卻收了另一家的迴扣,或者其他的好處,就算你的還貨質量再好也能怎麽樣?
更何況,做服裝這行的,隻要不是雙方實力差距太大,那質量又能差到哪去?
三百塊的衣服無論如何也要比二三十塊的地攤貨質量要好,而你技術就算在牛逼,也不可能把二三十塊的地攤貨做成三百塊的衣服那種質量。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行情這樣,你也給人送禮,給人迴扣不就得了?
但事情哪有那麽簡單?
送禮也是一門學問,裏麵的勾勾道道也多地很,無關無辜,大家不熟,貿然送禮的話,你敢送對方還不一定敢收!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喜歡很熟悉的人做生意,因為大家知根知底,也不怕鬧什麽卷子,而所謂的生意圈也是因此而來。
福龍服裝廠是國內服裝廠最早起來的一批,這麽多年下來,其積累下來的人脈渠道那可不是德龍製衣廠可以想比的。
拿最簡單的來說,某公司要定製一批員工服,福龍服裝廠可以幾天內就能得到消息,並且還可以找到熟人去聯係這個公司負責采購任務的主管,而若換作德龍製衣廠,除非人家公司主動上門,否則根本不會知道這個消息,並且,就算知道的話,也頂多派公關人員過去。
但就算派了公關人員過去,你就算想送禮送迴扣,人家卻不一定敢接,能夠做到采購主觀這個肥差的豈是一般人?
人家害怕是不是公司裏的什麽人故意給他下套把他從那個位置上踢下去,不然的話,消息沒透漏幾天,你們服裝廠就找了過來,又送禮又給迴扣的,而且還是個大廠,至於嗎?
但是要沒有迴扣,沒有送禮,人家采購主觀憑什麽選你們廠?
道理就在這,而且更不要覺得一個公司的員工製服裏麵能夠有多少利潤,對於德龍製衣廠又算地了什麽。
要知道積少成多,業務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一點點發展起來的,而且是越來越多,如果連這種小的業務人家都不考慮你這大廠,那麽那麽大的訂單你覺得就能夠輕鬆地拿到了?
“王林啊,今天我之所以跟你說這麽多,其實就是想讓你”
劉德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麵色凝重地看著我一字一句地說道:“進福龍服裝廠!”
進福龍服裝廠?
我震驚地看著劉德龍,聽他說了半天,我知道他一定會有事情吩咐我去辦,但怎麽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會提這麽一個要求。
“廠長,你的意思是?”我看著劉德龍,心裏有些不安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