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按你說的辦。”
猶豫了許久,朱厚照還是同意了曾毅的法子,畢竟在他看來,若是今個就賭,那他肯定是輸,到時候,曾毅的小玩意他也拿不到手,而且他自己的東西也要輸出去。
可若是應了曾毅的要求,雖然他肯定要加重賭注,可是,這賭注最起碼還在他手裏,若是一個月後他贏了,那曾毅的小玩意可就是他的了。
而若不然,今個真對比了,他輸了,在和曾毅打賭,還要在拿一個賭注,到時候,就算是贏了,也隻能在贏迴來一個。
所以啊,朱厚照也是十分精明著呢,反正若是真輸了,那他也沒什麽可說的,可若是能贏的話,拖延一個月,絕對劃算。
東宮這邊的消息,弘治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畢竟今個是曾毅和太子賭約的時間,弘治自然也在關注。
當然,弘治關注的重點可不是朱厚照和曾毅的賭約,作為皇帝,弘治還沒有這麽低級的趣味。
弘治隻不過是想要看看,他兒子朱厚照這一個月以來的進步有多大。
畢竟雖然平日裏朱厚照也會拿著奏折求教,可是,卻從未獨自處理過任何一道奏折的。
隻不過,弘治根本沒想到的,是這個賭約今個竟然沒進行,反倒是推遲了一個月。
“這小子,跟個猴子似得,精明著呢。”
弘治得了消息以後,不由得捋著下巴處的胡須笑了起來,所謂旁觀者清,曾毅的心思,自然是瞞不過他的。
可也正因為此,弘治才高興,隻要朱厚照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君主,哪怕是真把那些東西全都輸給了曾毅,又能如何?
“這也是殿下有識人之明。”
蕭敬在旁邊也陪著笑意,道:“當初可是殿下在宮外遇到的曾伴讀。”
“往日裏,殿下可是根本不要伴讀的。”
“如今看來,這可不就是殿下有識人之明麽?”
“而且,這曾毅也是走了大運了,若不然,他一個舉人,豈能拜在當朝閣老的門下?甚至在湖州府立下功勞?”
蕭敬這話,雖然明顯是在拍馬屁,可卻並非是拍的弘治皇帝,而是拍的朱厚照這個太子,誰不希望旁人誇自己的兒子?
更何況,蕭敬的話,也算是屬實,多月弘治聽了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感,反而是非常的滿意,連連點頭,十分讚同蕭敬的話。
其實,蕭敬這話後麵還有,但是卻不敢說出來,一旦說出來,那可就是犯了忌諱的。
曾毅在太子跟前地位重,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日後太子登基,那曾毅可就該平平步青雲,成為朝廷重臣了。
但是,這話,蕭敬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因為太子登基就意味著當今聖上駕崩,這話,一旦說出來,蕭敬就是有十個腦袋,也是不夠砍的。
“湖州府的案子。”
弘治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同時放下了手裏的奏折,道:“湖州府的案子,已經讓內閣行文天下了。”
“如今,整個大明朝就沒有不知道這個案子的。”
“隻希望,能夠讓那些個心有叵測的官員們都好好想想,知道什麽不該做。”
可以說,湖州府的案子,是皇帝和內閣商量以後用來殺雞儆猴的,也正因為此,這個案子才從重處置,而且,行文天下。
隻不過,這麽做的效果到底如何,就算是弘治皇帝自己,也是不清楚的。
畢竟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驗證的,就像是之前一樣,若非是出了科場泄題案,湖州府案,大興縣案,而且這三個案子還是幾乎是連起來發生的。
也正因為此,才會引起了弘治皇帝和內閣的重視,若非如此,或許弘治皇帝還會一直以為天下吏治清明呢。
其實,對內閣而言,何嚐不是如此認為的?
皇帝治理天下和內閣治理天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皇帝不出紫禁城,內閣的諸位大學士,在成了大學士以後,又有幾個能輕易離京的?
皇帝有言官禦史等耳目,而內閣的諸位大學士,靠的則是門人弟子等等了。
所以,其實,對於皇帝和內閣而言,有那麽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不可能直接知道這天下吏治到底如何,他們隻能是間接的,從側麵了解。
而且,皇帝和內閣的諸位大學士的地位,注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高高在上,所以看的也遠,更廣,一些小事等,是容易被他們忽略掉的。
但是,這些小事,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或許就是要了性命的大事。
而此次湖州府案子的威懾,效果如何,根本看不出來,但是,在弘治和內閣看來,肯定是能夠起到一定效果的。
“大興的案子,在過段時間,讓刑部那邊也給處置了吧。”
弘治突然歎了口氣,道:“別真拖到快過年的時候。”
“是,老臣記下了。”
蕭敬點頭,他在皇帝身邊伺候,有些事情,皇帝說出來以後,不可能每件事都要宣讀聖旨的,所以,他就要記下來,然後派人去傳口諭。
“南邊最近……。”
弘治從龍書案上拿起了一道奏折,這奏折是前幾日就到了的,隻不過,被弘治給壓下了,很簡單,這奏折上也是要銀子的。
雖說奏折上沒有直接說要銀子,可是,地方大旱,這可不就是需要朝廷撥銀子撥糧食麽?
甚至,在這個時候,撥糧食比銀子還要難,因為銀子好運,而糧食可就難的多了,要從別的地方調運。
甚至,有些時候,朝廷也要從別的地方購了糧食,然後在運去大災之地的,這個過程可就要耗費不少時間的。
“今年可真是不安寧啊。”
弘治歎了口氣,對於京城的官員們而言,年年其實都差不多,就算地方遭了大災,和他們這些個官員沒什麽關係,他們這些個官員的俸祿照樣是一文都不會少的。
可是,對於皇帝而言,可就不一樣了,這天下,可都是他朱家的天下,這天下的百姓,自然也是朱家的百姓。
猶豫了許久,朱厚照還是同意了曾毅的法子,畢竟在他看來,若是今個就賭,那他肯定是輸,到時候,曾毅的小玩意他也拿不到手,而且他自己的東西也要輸出去。
可若是應了曾毅的要求,雖然他肯定要加重賭注,可是,這賭注最起碼還在他手裏,若是一個月後他贏了,那曾毅的小玩意可就是他的了。
而若不然,今個真對比了,他輸了,在和曾毅打賭,還要在拿一個賭注,到時候,就算是贏了,也隻能在贏迴來一個。
所以啊,朱厚照也是十分精明著呢,反正若是真輸了,那他也沒什麽可說的,可若是能贏的話,拖延一個月,絕對劃算。
東宮這邊的消息,弘治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畢竟今個是曾毅和太子賭約的時間,弘治自然也在關注。
當然,弘治關注的重點可不是朱厚照和曾毅的賭約,作為皇帝,弘治還沒有這麽低級的趣味。
弘治隻不過是想要看看,他兒子朱厚照這一個月以來的進步有多大。
畢竟雖然平日裏朱厚照也會拿著奏折求教,可是,卻從未獨自處理過任何一道奏折的。
隻不過,弘治根本沒想到的,是這個賭約今個竟然沒進行,反倒是推遲了一個月。
“這小子,跟個猴子似得,精明著呢。”
弘治得了消息以後,不由得捋著下巴處的胡須笑了起來,所謂旁觀者清,曾毅的心思,自然是瞞不過他的。
可也正因為此,弘治才高興,隻要朱厚照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君主,哪怕是真把那些東西全都輸給了曾毅,又能如何?
“這也是殿下有識人之明。”
蕭敬在旁邊也陪著笑意,道:“當初可是殿下在宮外遇到的曾伴讀。”
“往日裏,殿下可是根本不要伴讀的。”
“如今看來,這可不就是殿下有識人之明麽?”
“而且,這曾毅也是走了大運了,若不然,他一個舉人,豈能拜在當朝閣老的門下?甚至在湖州府立下功勞?”
蕭敬這話,雖然明顯是在拍馬屁,可卻並非是拍的弘治皇帝,而是拍的朱厚照這個太子,誰不希望旁人誇自己的兒子?
更何況,蕭敬的話,也算是屬實,多月弘治聽了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感,反而是非常的滿意,連連點頭,十分讚同蕭敬的話。
其實,蕭敬這話後麵還有,但是卻不敢說出來,一旦說出來,那可就是犯了忌諱的。
曾毅在太子跟前地位重,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日後太子登基,那曾毅可就該平平步青雲,成為朝廷重臣了。
但是,這話,蕭敬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因為太子登基就意味著當今聖上駕崩,這話,一旦說出來,蕭敬就是有十個腦袋,也是不夠砍的。
“湖州府的案子。”
弘治眉頭微不可查的皺了一下,同時放下了手裏的奏折,道:“湖州府的案子,已經讓內閣行文天下了。”
“如今,整個大明朝就沒有不知道這個案子的。”
“隻希望,能夠讓那些個心有叵測的官員們都好好想想,知道什麽不該做。”
可以說,湖州府的案子,是皇帝和內閣商量以後用來殺雞儆猴的,也正因為此,這個案子才從重處置,而且,行文天下。
隻不過,這麽做的效果到底如何,就算是弘治皇帝自己,也是不清楚的。
畢竟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驗證的,就像是之前一樣,若非是出了科場泄題案,湖州府案,大興縣案,而且這三個案子還是幾乎是連起來發生的。
也正因為此,才會引起了弘治皇帝和內閣的重視,若非如此,或許弘治皇帝還會一直以為天下吏治清明呢。
其實,對內閣而言,何嚐不是如此認為的?
皇帝治理天下和內閣治理天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皇帝不出紫禁城,內閣的諸位大學士,在成了大學士以後,又有幾個能輕易離京的?
皇帝有言官禦史等耳目,而內閣的諸位大學士,靠的則是門人弟子等等了。
所以,其實,對於皇帝和內閣而言,有那麽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不可能直接知道這天下吏治到底如何,他們隻能是間接的,從側麵了解。
而且,皇帝和內閣的諸位大學士的地位,注定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高高在上,所以看的也遠,更廣,一些小事等,是容易被他們忽略掉的。
但是,這些小事,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或許就是要了性命的大事。
而此次湖州府案子的威懾,效果如何,根本看不出來,但是,在弘治和內閣看來,肯定是能夠起到一定效果的。
“大興的案子,在過段時間,讓刑部那邊也給處置了吧。”
弘治突然歎了口氣,道:“別真拖到快過年的時候。”
“是,老臣記下了。”
蕭敬點頭,他在皇帝身邊伺候,有些事情,皇帝說出來以後,不可能每件事都要宣讀聖旨的,所以,他就要記下來,然後派人去傳口諭。
“南邊最近……。”
弘治從龍書案上拿起了一道奏折,這奏折是前幾日就到了的,隻不過,被弘治給壓下了,很簡單,這奏折上也是要銀子的。
雖說奏折上沒有直接說要銀子,可是,地方大旱,這可不就是需要朝廷撥銀子撥糧食麽?
甚至,在這個時候,撥糧食比銀子還要難,因為銀子好運,而糧食可就難的多了,要從別的地方調運。
甚至,有些時候,朝廷也要從別的地方購了糧食,然後在運去大災之地的,這個過程可就要耗費不少時間的。
“今年可真是不安寧啊。”
弘治歎了口氣,對於京城的官員們而言,年年其實都差不多,就算地方遭了大災,和他們這些個官員沒什麽關係,他們這些個官員的俸祿照樣是一文都不會少的。
可是,對於皇帝而言,可就不一樣了,這天下,可都是他朱家的天下,這天下的百姓,自然也是朱家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