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人,你就這麽無憑無據的把湖州知府給軟禁了,傳出去,怕是不好吧?”
湖州府知府衙門,禦史張亞看著站在後院亭子下的曾毅,聲音中帶著一絲的擔憂之色。
“那依著張禦史的意思呢?”
曾毅笑眯眯的看著張亞,言辭間滿是尊敬之色,絕對聽不出什麽不滿的語氣:“依著張禦史而言,該當如何處置才好?”
張亞楞了一下,很顯然,他沒想到曾毅會這麽問他,雖然這個反問很正常,但是,畢竟曾毅是欽差。
雖說他張亞也是從京城來的不假,可卻並無聖旨在手,甚至,可以說他隻是內閣指派而來的,比起曾毅的身份,肯定是不如的。
但是,張亞到底為官多年,曾毅的反問雖然讓他有些吃驚,但是還是笑著道:“其實,大人您若是想要繼續軟禁他,隻需要查出切實的罪證即可。”
“若不然,僅憑是一些所謂的口供,怕是不好定罪一個知府。”
“畢竟知府管轄一府,不比知縣,可是不能輕易就動了的。”
“尤其是湖州府如今這情況,兩個知縣被關押,歸安縣那邊的百姓前來告狀,如今還留在城內。”
“如今安吉州的知州也離了轄境,在這邊呆著,湖州府的情況原本就不穩,這在軟禁了知府,著實是有些不妥的。”
張亞倒是會說話,先是暗示曾毅沒有真憑實據,僅憑所謂口供就軟禁一個知府,是大為不妥的。
而後,又說了湖州府如今的情況,曾毅這些個舉動讓湖州府動蕩不安。
可以說,張亞這是給曾毅挖坑呢。
原本,曾毅來查案的,湖州府如今的局麵也是湖州府當地官員自己原因才造成的,可到了張亞這裏,就成了曾毅的原因了。
曾毅倒是也不惱怒,隻是笑著,道:“張禦史言之有理。”
說完這話,瞧著張亞臉上閃過的一絲喜色,不過,這喜色隻是一閃即逝,若非曾毅早就仔細的盯著他,根本就不可能發現的。
“此事其實也簡單。”
張亞開口道:“隻要查出真憑實據來,在拿人,就沒人能說什麽。”
“或者,先把知府放出來,派人盯著他就行了。”
“如此一來,最起碼湖州府的局麵也不會慌亂下去,等處置了下麵的縣官之後,穩定了大局,在動知府也不遲。”
“這是穩妥之法。”
張亞說完這話,方才笑著道:“當然,這些都是下官所想罷了,具體如何處置,還要欽差大人您親自決定。”
張亞這個時候心裏十分的舒暢,話他說出來了,曾毅聽不聽是曾毅的事情,但是,他張亞任何責任都不擔的,他隻是提了個建議。
但是,在張亞看來,他的這個意見可是十分穩妥的老成之言。
曾毅采取他這個意見的可能性十分的大,如此一來,他在此案中也算是出了幾分的力氣了。
“容曾某想想。”
曾毅點了點頭,並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
“這是自然,下官隻是說下自己的看法罷了。”
張亞點頭,笑著道:“一切,還是要看欽差大人您的決定。”
曾毅笑著,沒有說話,而是轉移了話題,道:“記得曾某剛來的時候,張禦史說是要給管轄湖州府這邊的禦史寫一封書信。”
“如今,那邊可曾有迴信?”
張亞楞了一下,似乎根本就忘了這茬似得,此時被曾毅提起,方才想起一般,麵上滿是驚覺之色,一手使勁的拍了一下腦門:“哎呀。”
“這事下官竟然給忘了。”
說完這話,張亞滿臉懊惱愧疚之色:“這些日子一直在想著湖州府這邊修橋的案子,且知府已經被欽差大人您給軟禁了起來,那些歸安縣的百姓也都放了出來,下官一時疏忽,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曾毅但笑不語,隻是看著張亞,也不吭聲,等著張亞繼續往下說。
果然,見曾毅不吭聲,張亞滿臉苦笑的道:“這事是下官的過失,隻不過,如今此事既然欽差大人您給接手了,該也不用在讓下官……。”
張亞這一番話,算是把他的責任給推的一幹二淨。
他是把這事情忘了不假,但是,前提是因為曾毅已經開始著手處置這件事請了,所以,他才會把這件事給忘了。
要知道,曾毅可是欽差,欽差已經開始處置的事情,他一個小小的禦史,就沒資格參與了,難不成,是質疑欽差不成?
“這事啊,曾某這其實還真不好處置。”
曾毅歎了口氣,道:“畢竟曾某雖然是欽差,可隻是管著修橋的案子,可歸安百姓所告的案子,已經不是曾某管轄範圍內的了。”
“偏偏曾某又無官身,更沒資格去管這事了。”
“之所以放了那些歸安的百姓,隻是因為他們並無大錯。”
曾毅說話也是很巧妙,直接把歸安縣百姓的情況給稱之為錯而非是罪,如此一來,這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有錯,可以改,但是,有罪,肯定是要罰的,一個字不一樣,就是大不一樣。
“欽差大人牽掛百姓,這是大人您仁慈。”
張亞笑著,不動聲色的吹捧著曾毅,不過,這會他也算是看出來了,這曾毅並沒有他剛才心裏認為的那般好應付。
剛才,他所說的那些個話,是應付曾毅的不假,可是如今看來,剛才曾毅又何嚐不是在試探他的。
隻不過,張亞自認為他並沒有做錯什麽事情,至多,是他的行為中規中矩罷了,不過,張亞心裏也清楚,湖州府這邊的情況,若是內閣知道了,對他肯定是不利的。
畢竟,如今正處於他將要提拔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表現若是不能讓內閣滿意,隻是普通,那其實就是讓內閣失望。
有時候,事情就是如此,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根本就不存在所謂中庸。
而這對於張亞而言,自然是心塞的,但是,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了,隻能是在接下來,找機會來彌補了。
湖州府知府衙門,禦史張亞看著站在後院亭子下的曾毅,聲音中帶著一絲的擔憂之色。
“那依著張禦史的意思呢?”
曾毅笑眯眯的看著張亞,言辭間滿是尊敬之色,絕對聽不出什麽不滿的語氣:“依著張禦史而言,該當如何處置才好?”
張亞楞了一下,很顯然,他沒想到曾毅會這麽問他,雖然這個反問很正常,但是,畢竟曾毅是欽差。
雖說他張亞也是從京城來的不假,可卻並無聖旨在手,甚至,可以說他隻是內閣指派而來的,比起曾毅的身份,肯定是不如的。
但是,張亞到底為官多年,曾毅的反問雖然讓他有些吃驚,但是還是笑著道:“其實,大人您若是想要繼續軟禁他,隻需要查出切實的罪證即可。”
“若不然,僅憑是一些所謂的口供,怕是不好定罪一個知府。”
“畢竟知府管轄一府,不比知縣,可是不能輕易就動了的。”
“尤其是湖州府如今這情況,兩個知縣被關押,歸安縣那邊的百姓前來告狀,如今還留在城內。”
“如今安吉州的知州也離了轄境,在這邊呆著,湖州府的情況原本就不穩,這在軟禁了知府,著實是有些不妥的。”
張亞倒是會說話,先是暗示曾毅沒有真憑實據,僅憑所謂口供就軟禁一個知府,是大為不妥的。
而後,又說了湖州府如今的情況,曾毅這些個舉動讓湖州府動蕩不安。
可以說,張亞這是給曾毅挖坑呢。
原本,曾毅來查案的,湖州府如今的局麵也是湖州府當地官員自己原因才造成的,可到了張亞這裏,就成了曾毅的原因了。
曾毅倒是也不惱怒,隻是笑著,道:“張禦史言之有理。”
說完這話,瞧著張亞臉上閃過的一絲喜色,不過,這喜色隻是一閃即逝,若非曾毅早就仔細的盯著他,根本就不可能發現的。
“此事其實也簡單。”
張亞開口道:“隻要查出真憑實據來,在拿人,就沒人能說什麽。”
“或者,先把知府放出來,派人盯著他就行了。”
“如此一來,最起碼湖州府的局麵也不會慌亂下去,等處置了下麵的縣官之後,穩定了大局,在動知府也不遲。”
“這是穩妥之法。”
張亞說完這話,方才笑著道:“當然,這些都是下官所想罷了,具體如何處置,還要欽差大人您親自決定。”
張亞這個時候心裏十分的舒暢,話他說出來了,曾毅聽不聽是曾毅的事情,但是,他張亞任何責任都不擔的,他隻是提了個建議。
但是,在張亞看來,他的這個意見可是十分穩妥的老成之言。
曾毅采取他這個意見的可能性十分的大,如此一來,他在此案中也算是出了幾分的力氣了。
“容曾某想想。”
曾毅點了點頭,並沒有說同意,也沒有說不同意。
“這是自然,下官隻是說下自己的看法罷了。”
張亞點頭,笑著道:“一切,還是要看欽差大人您的決定。”
曾毅笑著,沒有說話,而是轉移了話題,道:“記得曾某剛來的時候,張禦史說是要給管轄湖州府這邊的禦史寫一封書信。”
“如今,那邊可曾有迴信?”
張亞楞了一下,似乎根本就忘了這茬似得,此時被曾毅提起,方才想起一般,麵上滿是驚覺之色,一手使勁的拍了一下腦門:“哎呀。”
“這事下官竟然給忘了。”
說完這話,張亞滿臉懊惱愧疚之色:“這些日子一直在想著湖州府這邊修橋的案子,且知府已經被欽差大人您給軟禁了起來,那些歸安縣的百姓也都放了出來,下官一時疏忽,竟然把這事給忘了。”
曾毅但笑不語,隻是看著張亞,也不吭聲,等著張亞繼續往下說。
果然,見曾毅不吭聲,張亞滿臉苦笑的道:“這事是下官的過失,隻不過,如今此事既然欽差大人您給接手了,該也不用在讓下官……。”
張亞這一番話,算是把他的責任給推的一幹二淨。
他是把這事情忘了不假,但是,前提是因為曾毅已經開始著手處置這件事請了,所以,他才會把這件事給忘了。
要知道,曾毅可是欽差,欽差已經開始處置的事情,他一個小小的禦史,就沒資格參與了,難不成,是質疑欽差不成?
“這事啊,曾某這其實還真不好處置。”
曾毅歎了口氣,道:“畢竟曾某雖然是欽差,可隻是管著修橋的案子,可歸安百姓所告的案子,已經不是曾某管轄範圍內的了。”
“偏偏曾某又無官身,更沒資格去管這事了。”
“之所以放了那些歸安的百姓,隻是因為他們並無大錯。”
曾毅說話也是很巧妙,直接把歸安縣百姓的情況給稱之為錯而非是罪,如此一來,這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有錯,可以改,但是,有罪,肯定是要罰的,一個字不一樣,就是大不一樣。
“欽差大人牽掛百姓,這是大人您仁慈。”
張亞笑著,不動聲色的吹捧著曾毅,不過,這會他也算是看出來了,這曾毅並沒有他剛才心裏認為的那般好應付。
剛才,他所說的那些個話,是應付曾毅的不假,可是如今看來,剛才曾毅又何嚐不是在試探他的。
隻不過,張亞自認為他並沒有做錯什麽事情,至多,是他的行為中規中矩罷了,不過,張亞心裏也清楚,湖州府這邊的情況,若是內閣知道了,對他肯定是不利的。
畢竟,如今正處於他將要提拔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的表現若是不能讓內閣滿意,隻是普通,那其實就是讓內閣失望。
有時候,事情就是如此,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根本就不存在所謂中庸。
而這對於張亞而言,自然是心塞的,但是,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了,隻能是在接下來,找機會來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