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李東陽在內閣的書案上就擺著兩封書信,一封是昨個晚上趙奎送去他府上的,另外一封是今個他到宮門口的時候,被府裏管家追過來,同樣是湖州府那邊送來的書信。


    這兩封書信的內容,讓李東陽的臉上根本就不可能有絲毫的笑意。


    “可是出了什麽事?”


    劉健這個內閣首輔看著李東陽難堪的神情,剛在椅子上坐下,就笑著詢問了起來。


    歎了口氣,李東陽苦笑道:“湖州府那邊,果然出事了。”


    劉健楞了一下,旋即臉色如常,道:“咱們派人去湖州那邊,可不就是知道那邊該是有事了?”


    “怎麽?是曾毅給你來信了?”


    說完這話,劉健看了一眼在旁邊臉上有好奇之色的謝遷,道:“你這跟前的兩封信,該不會是曾毅和那都察院禦史的吧?”


    之所以這麽說,主要是劉健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畢竟,曾毅是李東陽內定的弟子,這一點都知道。


    但是,都察院的那個禦史,可就算的上是謝遷的人了,而且,還是謝遷十分看重的禦史,若非是湖州府出了這檔子事情,如今怕是這禦史已經升官了。


    可就算是把他派去了湖州府查案,也不過是想要多給他幾分資曆罷了,等迴京以後,等著的照樣是升官。


    可如今怎麽兩封信全都擺在了李東陽的跟前?


    “這兩封信,全都是曾毅讓人快馬送來的。”


    李東陽指著其中一封信道:“這一封是昨個晚上,隨曾毅離京的東宮侍衛送來的。”


    說完這話,有指著另外一封道:“這一封,是今個早上,老夫已經到了宮門前的時候,府裏人追了過來,送來的,言道是今個早上驛站的人送來的。”


    這兩封書信,隻不過是隔了半天的時間罷了。


    說完這話,李東陽歎了口氣,道:“兩位不妨瞧瞧這信上的內容吧。”


    說完這話,李東陽起身,將兩封信分別遞了出去。


    劉健和謝遷兩人互看了一眼,一人手裏拿著一封信,快速的看了起來,隻不過,隨著看完書信的時候,兩人的臉色已經十分的難堪了。


    等兩封書信全部交換著看完之後,劉健和謝遷兩人的臉上已經是陰雲密布了。


    尤其是謝遷,曾毅的第二封信上倒是沒說什麽,隻是把歸安縣的情況還有歸安縣百姓告狀的情況及湖州知府張野如何處置的,給如實的講述了一遍。


    曾毅還提到了禦史張亞在這件事裏起到的作用和他的表態。


    這才是讓謝遷最為惱怒的事情,他並非是惱怒曾毅,畢竟曾毅的行為中規中矩,沒有任何逾越了的地方。


    謝遷之所以惱怒,是惱怒張亞的行為和舉動。


    要知道,張亞並非是其他的官職,而是禦史,這也就代表了,張亞之前在公堂上因為歸安縣告狀百姓被關押的事情應付曾毅的話,根本就不成立的。


    甚至,哪怕張亞言講已經寫信給負責監管湖州府的禦史了,這也是錯的。


    曾毅當時之所以沒有深究此事,那是因為他沒有這個權力,且曾毅不想惹這個麻煩,不然萬一最後什麽也沒查出來,指不定還得罪了張亞背後的謝遷。


    畢竟,在離京前,曾毅已經得知了張亞是謝遷推薦的人選。


    這種情況下,曾毅何苦尋這麻煩?


    但是,曾毅不願尋這麻煩,可謝遷卻不同,他又不傻,隻是一眼就看的出來,若是曾毅信中所說並無添油加醋,那,這張亞絕對是徇私了。


    甚至,謝遷更認為曾毅不可能添油加醋的說這些,畢竟這事情經不住日後迴京的詢問,而且,這也並非是奏折,而是曾毅寫給李東陽的書信。


    “先說湖州府的事情吧。”


    劉健意味深長的看了謝遷一眼,他為內閣首輔,謝遷能看出的問題,他也能看的出來,當然,李東陽也能看的出來。


    隻不過,所有人都十分默契的沒有提這個事情。


    劉健和李東陽兩人相信,謝遷會把這事情給處理好的,這也是他們三人在內閣這麽多年共事所處的默契。


    “若是曾毅這書信上的內容屬實,那,湖州府的官場可以說是全部坍塌了。”


    “湖州府總共五個縣一個州。”


    “如今四個縣包括知府和同知等官員都出了問題……。”


    “怕是下麵的縣丞、主薄等等,也沒一個幹淨的。”


    “這修橋的案子,比起歸安縣的情況而言,到算是輕的了。”


    “修橋的案子,是吞了朝廷的銀子,可歸安縣,吞的是百姓的錢財,丟的是朝廷的民心啊。”


    “此事若查屬實,必須嚴懲。”


    劉健這一番話說出來,沒有絲毫的停頓,很顯然,他內心也十分的震怒,也正因為此,才會一連串的說了這麽多。


    “是該好好查一查。”


    李東陽深吸了口氣:“這些年,陛下仁慈,天下太平,平日裏,倒是也罕有貪官汙吏等出現。”


    “如今看來,是咱們太過大意了。”


    “真以為是太平盛世來了。”


    李東陽的這話裏,帶著幾分的自責:“科考舞弊案,修橋的案子,逼迫百姓征收苛捐雜稅……。”


    “這一樁樁,一件件,若是攤開在咱們大明朝偌大的江山上,倒是也沒什麽,可,誰知道旁的地方是否還有如同湖州府這般的情況沒有?”


    “湖州府的案子。”


    李東陽深吸了口氣,道:“湖州府所有的情況,必須要徹查,嚴查,嚴懲,以此來威懾百官,威懾其他的地方官員。”


    劉健點了點頭,對於李東陽的話,他是十分認同的,這樣做,或許會讓朝廷落下幾分的顏麵,可卻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若是這等情況還為了朝廷顏麵而壓下去,那,旁的地方指不定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當然,這隻是可能。


    但是,對於內閣而言,整個大明朝出一個湖州府這樣的大案就夠了,絕對要防止其他的地方官員也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事情,所以,威懾是必須要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錦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宗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宗辰並收藏大明錦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