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的自己人,這是曾毅現在最為主要的短板。哪怕是安吉州知州,曾毅也不會完全信任的。
畢竟,安吉州知州萬達念雖然官聲不錯,但是,誰也不知道他私下裏和湖州府知府張野有沒什麽聯係。
所以,曾毅也必須要防著他,也正因為此,才會說了剛才那番話。
或者曾毅這個下來查修橋案的欽差沒有法子對他如何,畢竟目前來看,他沒有牽扯進這個案子裏。
但是,曾毅可是欽差,而且還是太子的伴讀,若是迴京說他幾句壞話,或者被曾毅給惦記上了,想來萬達念也不會好過的。
“退下吧。”
曾毅擺了擺手,直接打斷了還想開口說話的張野,管他是知府還是什麽,在聖旨跟前,又被牽扯到了修橋一案,那隻有乖乖聽命。
當然,這是對於文官,若是對於軍營當中的武官而言,可就不能如此行事了。
“去,讓把武康縣知縣車至行帶來。”
曾毅同時吩咐下去。
這車至行雖然被關在知府衙門內,可如今連知府張野都被曾毅給軟禁了,更何況這車至行了,曾毅想有見他,很是容易。
沒多大一會,車至行就被帶了過來。
隻是,此時車至行並沒有穿著官袍,而是一身青色衣衫,頭發躁亂,滿臉的胡子茬,非常的落魄。
“下官武康縣知縣車至行叩見欽差大人。”
車至行直接跪倒在地,在來的路上,他已經聽差役說了簡單的情況。
點了點頭,曾毅沉聲道:“湖州知府張野言你貪墨修橋銀兩,欺瞞朝廷,此事你可認罪?”
其實,車至行到底冤枉與否,曾毅心裏明白,畢竟他已經微服了一圈了,把消息打探的都差不多了。
這最主要的,其實還要歸功於湖州府的膽量了。
若是貪汙的是別的用途的銀子,這微服私訪肯定不會有什麽用處,可偏偏是貪的修橋這種一問就能問出來的銀子,這可不就是膽子肥麽?
“下官知罪。”
車至行跪倒在地,聲音低沉,隻不過,他這迴答倒是有些讓曾毅出乎意料的。
雖說車至行的武康縣治下民怨紛紛,但是,曾毅卻並沒有打探出修橋的事情來,雖說以武康縣百姓對官府的厭惡程度等而言,這車至行也不是什麽好官。
可是,一碼事歸一碼事,什麽罪名就是什麽罪名,不能混淆了。
“你倒是給曾某說說,你罪在何處?”
曾毅身子略微後仰,雙手放在公案上,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在他看來,這車至行應該是被知府張野拿住了什麽把柄才對。
但是,這些曾毅肯定不會告訴車至行的。
“下官於兩年之前,鬼迷心竅……。”
車至行聲音低沉,充滿了懊惱之色:“朝廷所撥銀兩到了之後,橋已經被縣裏的士紳們所捐獻籌集的銀兩修好。”
“如此一來,朝廷所撥下來的銀兩,下官猶豫許久之後,也就落入了府中,對朝廷上報則是用來修橋了……。”
車至行的話,讓曾毅發愣,過了好大一會,才算是反應了過來,把關係給理順了。
若是按照車至行說的時間來算,在結合之前烏程縣的招供,怕是張野這個知府用所謂修橋手段貪汙朝廷銀兩,還是從武康縣這邊學的經驗。
隻是,武康縣這邊是橋修好了,而張野這邊是橋修了塌,塌了修,用的是從中間賺錢的方式。
但是,很明顯,張野的這個方式雖然省心,但是卻很不安全,都能從普通百姓那裏打探出消息來。
而武康縣車至行誤打誤撞的方式,其實才是最安全的。
上下糊弄,一件事情兩邊拿銀子,最後銀子收了雙份的,事情幹了單份的,但是不論是誰,除非是互相溝通,不然肯定都認為這事沒毛病。
但是,很顯然,這種事情,朝廷不可能下來和百姓溝通,除非有一個意外的鍥機,若不然,這事情就會這麽一直的隱瞞下去,甚至最終石沉大海。
就像曾毅這般,在民間打探了消息以後,不照樣認為這武康縣是個貪汙的官員,可卻並沒有涉及到修橋的案子裏。
如今看來,這張野倒是沒有冤枉這武康縣,而是切切實實的拿出了一個頂罪之人,這對曾毅而言,倒是意外之喜了。
當然,這隻是曾毅根據武康縣所說的時間等推測出來的,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建立在武康縣剛才的話全都無誤,並非是因為頂罪而胡謅出來的。
所以,對於武康縣知縣車至行的話,曾毅肯定是還要進行查實的,不會就這麽輕易就相信了的。
“你既然招供,髒銀藏在何處?可有賬冊?”
曾毅沉聲開口:“亦或者,你是替人頂罪?”
曾毅這最後一句話,讓武康縣知縣車至行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可旋即,這絲光芒又暗了下去,苦笑道:“這等大罪,下官豈敢頂替?”
武康縣這話,曾毅倒是認同,畢竟這等榨取朝廷國庫銀兩的行為,比欺壓百姓所獲藏銀的懲處要更加的嚴重。
在退一步,這種行為,可是把戶部還有內閣等隻要是認同了他奏折,然後同意撥銀子的朝中大佬全都給得罪了。
碰到這種情況,那些大佬的臉麵也都落了,心裏肯定是恨不得弄死他。
所以,除非是有更為嚴重的把柄在知府張野的手裏握著,要不然,這事就的確是車至行也做過甚至後來也參與其中,根本就逃不脫的,幹脆一個人站出來頂罪,然後知府對他承諾了什麽。
其實,修橋的奏折上都該寫有哪個縣等等的,但是,湖州府這邊,最為主要的,不知道是李東陽忘記讓曾毅看這些奏折了,還是就沒打算讓他看,亦或者是想要考驗他,給他增加難度。
所以,曾毅是從沒見過湖州府那些請求修橋的奏折,他知道的,就是湖州府這兩年左右共上了十來道修橋的奏折。
其餘的事情,他一概不知,若不然,對他破案會有極大的幫助。
畢竟,安吉州知州萬達念雖然官聲不錯,但是,誰也不知道他私下裏和湖州府知府張野有沒什麽聯係。
所以,曾毅也必須要防著他,也正因為此,才會說了剛才那番話。
或者曾毅這個下來查修橋案的欽差沒有法子對他如何,畢竟目前來看,他沒有牽扯進這個案子裏。
但是,曾毅可是欽差,而且還是太子的伴讀,若是迴京說他幾句壞話,或者被曾毅給惦記上了,想來萬達念也不會好過的。
“退下吧。”
曾毅擺了擺手,直接打斷了還想開口說話的張野,管他是知府還是什麽,在聖旨跟前,又被牽扯到了修橋一案,那隻有乖乖聽命。
當然,這是對於文官,若是對於軍營當中的武官而言,可就不能如此行事了。
“去,讓把武康縣知縣車至行帶來。”
曾毅同時吩咐下去。
這車至行雖然被關在知府衙門內,可如今連知府張野都被曾毅給軟禁了,更何況這車至行了,曾毅想有見他,很是容易。
沒多大一會,車至行就被帶了過來。
隻是,此時車至行並沒有穿著官袍,而是一身青色衣衫,頭發躁亂,滿臉的胡子茬,非常的落魄。
“下官武康縣知縣車至行叩見欽差大人。”
車至行直接跪倒在地,在來的路上,他已經聽差役說了簡單的情況。
點了點頭,曾毅沉聲道:“湖州知府張野言你貪墨修橋銀兩,欺瞞朝廷,此事你可認罪?”
其實,車至行到底冤枉與否,曾毅心裏明白,畢竟他已經微服了一圈了,把消息打探的都差不多了。
這最主要的,其實還要歸功於湖州府的膽量了。
若是貪汙的是別的用途的銀子,這微服私訪肯定不會有什麽用處,可偏偏是貪的修橋這種一問就能問出來的銀子,這可不就是膽子肥麽?
“下官知罪。”
車至行跪倒在地,聲音低沉,隻不過,他這迴答倒是有些讓曾毅出乎意料的。
雖說車至行的武康縣治下民怨紛紛,但是,曾毅卻並沒有打探出修橋的事情來,雖說以武康縣百姓對官府的厭惡程度等而言,這車至行也不是什麽好官。
可是,一碼事歸一碼事,什麽罪名就是什麽罪名,不能混淆了。
“你倒是給曾某說說,你罪在何處?”
曾毅身子略微後仰,雙手放在公案上,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在他看來,這車至行應該是被知府張野拿住了什麽把柄才對。
但是,這些曾毅肯定不會告訴車至行的。
“下官於兩年之前,鬼迷心竅……。”
車至行聲音低沉,充滿了懊惱之色:“朝廷所撥銀兩到了之後,橋已經被縣裏的士紳們所捐獻籌集的銀兩修好。”
“如此一來,朝廷所撥下來的銀兩,下官猶豫許久之後,也就落入了府中,對朝廷上報則是用來修橋了……。”
車至行的話,讓曾毅發愣,過了好大一會,才算是反應了過來,把關係給理順了。
若是按照車至行說的時間來算,在結合之前烏程縣的招供,怕是張野這個知府用所謂修橋手段貪汙朝廷銀兩,還是從武康縣這邊學的經驗。
隻是,武康縣這邊是橋修好了,而張野這邊是橋修了塌,塌了修,用的是從中間賺錢的方式。
但是,很明顯,張野的這個方式雖然省心,但是卻很不安全,都能從普通百姓那裏打探出消息來。
而武康縣車至行誤打誤撞的方式,其實才是最安全的。
上下糊弄,一件事情兩邊拿銀子,最後銀子收了雙份的,事情幹了單份的,但是不論是誰,除非是互相溝通,不然肯定都認為這事沒毛病。
但是,很顯然,這種事情,朝廷不可能下來和百姓溝通,除非有一個意外的鍥機,若不然,這事情就會這麽一直的隱瞞下去,甚至最終石沉大海。
就像曾毅這般,在民間打探了消息以後,不照樣認為這武康縣是個貪汙的官員,可卻並沒有涉及到修橋的案子裏。
如今看來,這張野倒是沒有冤枉這武康縣,而是切切實實的拿出了一個頂罪之人,這對曾毅而言,倒是意外之喜了。
當然,這隻是曾毅根據武康縣所說的時間等推測出來的,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建立在武康縣剛才的話全都無誤,並非是因為頂罪而胡謅出來的。
所以,對於武康縣知縣車至行的話,曾毅肯定是還要進行查實的,不會就這麽輕易就相信了的。
“你既然招供,髒銀藏在何處?可有賬冊?”
曾毅沉聲開口:“亦或者,你是替人頂罪?”
曾毅這最後一句話,讓武康縣知縣車至行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可旋即,這絲光芒又暗了下去,苦笑道:“這等大罪,下官豈敢頂替?”
武康縣這話,曾毅倒是認同,畢竟這等榨取朝廷國庫銀兩的行為,比欺壓百姓所獲藏銀的懲處要更加的嚴重。
在退一步,這種行為,可是把戶部還有內閣等隻要是認同了他奏折,然後同意撥銀子的朝中大佬全都給得罪了。
碰到這種情況,那些大佬的臉麵也都落了,心裏肯定是恨不得弄死他。
所以,除非是有更為嚴重的把柄在知府張野的手裏握著,要不然,這事就的確是車至行也做過甚至後來也參與其中,根本就逃不脫的,幹脆一個人站出來頂罪,然後知府對他承諾了什麽。
其實,修橋的奏折上都該寫有哪個縣等等的,但是,湖州府這邊,最為主要的,不知道是李東陽忘記讓曾毅看這些奏折了,還是就沒打算讓他看,亦或者是想要考驗他,給他增加難度。
所以,曾毅是從沒見過湖州府那些請求修橋的奏折,他知道的,就是湖州府這兩年左右共上了十來道修橋的奏折。
其餘的事情,他一概不知,若不然,對他破案會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