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金池忌恨
金池長老歎口氣,有些酸說道,“聖僧若是不算大師的,誰敢稱作大師?”
“帝都長安,七日佛會,皇帝讚揚,菩薩顯靈,做和尚做到聖僧這一步,才算真正的和尚啊。”
“貧僧金池,癡長二百七十歲,如今也不過是虛度一生,在方圓幾百裏,獲得些許名聲而已,比起聖僧而言,差遠了。”
唐僧不知他心中的想法,隻當他是謙虛,勸解道,“金池長老,不用如此,什麽七日佛會,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些許虛名,何須在意?”
“我輩佛門子弟,心有誠心,修心中之佛就夠了。”
他這話倒說的是心裏話,但是在金池耳朵邊聽,就十分刺耳了。
所謂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就是他這種心態。
金池苦笑一聲,說道,“些許虛名!聖僧獲得了這些許虛名,自然不認為有什麽。貧僧活了二百七十多年。”
“為了侍奉菩薩,花費重金,打造了菩薩金身,並且吩咐禪院子弟,日日夜夜擦拭,卻從未見過菩薩顯靈。”
“直到那日,有幸見得觀音菩薩,誰知道,卻有眼不識菩薩。”
那日,金池問了那袈裟的價格,嗤笑之後,觀音菩薩就顯靈,他再也無臉在那裏待下去,直接離開了。
他一直對他件事情耿耿於懷。
要知道,那件袈裟離他那麽近,若是他直接給錢買了,那袈裟不是就他了。
金池壓下心中那份後悔,問道,“聖僧,可是奉了菩薩之命,前往西天取經?”
自然不是,取經,取經,有什麽好取的。
不過,唐僧不會說這話,他不願意過多沾染麻煩,對著金池長老,說道,“貧僧確實是要去西天。”
話說到這裏沒有繼續說,至於金池怎麽想,他也管不著。
金池聽他這話,隻想給自己一巴掌。
觀音菩薩特派,皇帝欽定,西天取經,不世功德,流芳百世。
本來這樣一個機會就在自己眼前,卻被他生生放走了。
若是那日,他直接將那袈裟給買了,那這取經重任,是不是就在自己頭上了?
這完全是他的意淫而已,取經充滿算計,他一個老和尚,有什麽能耐。
若沒有福緣,根本承受不住。
孫澤聽他話,不由疑惑,問道,“我等出長安邊界,有五千餘裏;過兩界山,一路來,行過西番哈咇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裏,才到了貴處。”
“一萬多裏的距離,兩個多月的路程才能到這裏,長老,怎麽有這等本事,能去那長安地界?”
因為對著觀音禪院之人充滿了戒心,因此,聽到這話,他是首先有些懷疑。
這老和尚,身體這樣子,怎麽能去長安?
難道這和尚有法力?
金池長老打開了個哈哈,解釋道,“前一段時間,貧僧感念自己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所以到處走了走,去瞻仰了一下天朝上過的風采。”
“天朝上國果然是天朝上國,物產豐富,廣覽奇珍,我們這等偏僻之地實在難以相比。”
“那日見到聖僧的無上風采,心有羞愧,就重新迴到這禪院,修習佛法。”
這裏的位置是西域,想去長安,一路之上盜匪很多,若這金池聖僧是個普通人,絕對不可能達到長安城。
金池聖僧在七日佛會之時,還在長安城,那時候,孫澤和唐僧也開始上路,這金池聖僧有何等本事,能比他們還要快?
孫澤的大道之眼運轉,卻並沒有感應到什麽。
金池不知孫澤對他已經懷疑,繼續說道,“不比聖僧啊,西天取經,一路遊曆,這才是修行啊。”
唐僧一笑,說道,“心中有佛,無論在哪裏都是修行,長老,你著相了。”
他的本意是調侃一下,活躍一些氣氛,但這話,卻讓金池長老臉色僵硬,心生暗怒。
我誇你兩句,你還喘上了,我修佛了修了二百多年了,不比你佛性高超。
你才多大?一個毛頭小子而已。你才修行了幾年?
給你麵子,叫你一聲聖僧。
要是真比修佛的話,我吃的鹽比你走過路都多。
要是孫澤知道他心中所想,怕是會告訴他,無論修佛還是修行,不是隻看年齡就行的。
有一種生物叫做天才啊。
金池心中有怒氣,又想起了那袈裟,朝著唐僧,有些眼熱,說道,“聖僧來自天朝上國,可有甚麽寶貝,借與貧僧一觀?”
唐僧不知道,他這拐著彎,想要看那袈裟,還有些疑惑,說道,“貧僧在東土大唐,也隻是個和尚,沒有什麽寶貝,就算有什麽寶貝,這一路西行,也不曾帶來。”
金池聖僧,心中更加憤怒,我都說的這麽明白了,對於和尚而言,最重要的寶貝就是袈裟了。
你個小和尚,還是這麽不上道。
他眼熱那袈裟,說道,“大師,聽聞那七日佛會,菩薩曾經賜下一個袈裟,一個錫杖,更有唐王陛下,賜下一個紫金缽盂。”
“貧僧長這麽大,還沒有見過這等寶貝,能不能給貧僧看上一看?”
孫澤聽到這話,心道,果然來了。
他並沒有說話,而唐僧也是有些納悶,這什麽袈裟、錫杖有什麽看的。
那袈裟之上有如來佛祖的佛法,差點將他暗算,他是一點都不喜歡,那日之後,再沒有穿過。
這金池聖僧怎麽會有這麽奇怪的要求?
“這有什麽看的,不過是袈裟,錫杖、缽盂而已。在這寺廟之中,金池聖僧應該有幾十件袈裟和錫杖吧?還有那缽盂,不過是化齋用的飯碗而已。”
“金池聖僧,為何會這等物件感興趣?”
孫澤似笑非笑的對著金池聖僧說道。
金池聖僧聽這話,搖頭說道,“不然,不然!那袈裟和錫杖,皆是菩薩賜予,而那缽盂也是唐王陛下禦賜。”
“貧僧這麽的凡物,怎麽能和那等物件相比?”
唐僧有些不明白,說道,“長老,這不過外物而已,什麽樣的袈裟不是袈裟?什麽樣的錫杖不是錫杖。”
金池長老歎口氣,有些酸說道,“聖僧若是不算大師的,誰敢稱作大師?”
“帝都長安,七日佛會,皇帝讚揚,菩薩顯靈,做和尚做到聖僧這一步,才算真正的和尚啊。”
“貧僧金池,癡長二百七十歲,如今也不過是虛度一生,在方圓幾百裏,獲得些許名聲而已,比起聖僧而言,差遠了。”
唐僧不知他心中的想法,隻當他是謙虛,勸解道,“金池長老,不用如此,什麽七日佛會,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些許虛名,何須在意?”
“我輩佛門子弟,心有誠心,修心中之佛就夠了。”
他這話倒說的是心裏話,但是在金池耳朵邊聽,就十分刺耳了。
所謂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就是他這種心態。
金池苦笑一聲,說道,“些許虛名!聖僧獲得了這些許虛名,自然不認為有什麽。貧僧活了二百七十多年。”
“為了侍奉菩薩,花費重金,打造了菩薩金身,並且吩咐禪院子弟,日日夜夜擦拭,卻從未見過菩薩顯靈。”
“直到那日,有幸見得觀音菩薩,誰知道,卻有眼不識菩薩。”
那日,金池問了那袈裟的價格,嗤笑之後,觀音菩薩就顯靈,他再也無臉在那裏待下去,直接離開了。
他一直對他件事情耿耿於懷。
要知道,那件袈裟離他那麽近,若是他直接給錢買了,那袈裟不是就他了。
金池壓下心中那份後悔,問道,“聖僧,可是奉了菩薩之命,前往西天取經?”
自然不是,取經,取經,有什麽好取的。
不過,唐僧不會說這話,他不願意過多沾染麻煩,對著金池長老,說道,“貧僧確實是要去西天。”
話說到這裏沒有繼續說,至於金池怎麽想,他也管不著。
金池聽他這話,隻想給自己一巴掌。
觀音菩薩特派,皇帝欽定,西天取經,不世功德,流芳百世。
本來這樣一個機會就在自己眼前,卻被他生生放走了。
若是那日,他直接將那袈裟給買了,那這取經重任,是不是就在自己頭上了?
這完全是他的意淫而已,取經充滿算計,他一個老和尚,有什麽能耐。
若沒有福緣,根本承受不住。
孫澤聽他話,不由疑惑,問道,“我等出長安邊界,有五千餘裏;過兩界山,一路來,行過西番哈咇國,經兩個月,又有五六千裏,才到了貴處。”
“一萬多裏的距離,兩個多月的路程才能到這裏,長老,怎麽有這等本事,能去那長安地界?”
因為對著觀音禪院之人充滿了戒心,因此,聽到這話,他是首先有些懷疑。
這老和尚,身體這樣子,怎麽能去長安?
難道這和尚有法力?
金池長老打開了個哈哈,解釋道,“前一段時間,貧僧感念自己虛度一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坐井觀天,樗朽之輩。”
“所以到處走了走,去瞻仰了一下天朝上過的風采。”
“天朝上國果然是天朝上國,物產豐富,廣覽奇珍,我們這等偏僻之地實在難以相比。”
“那日見到聖僧的無上風采,心有羞愧,就重新迴到這禪院,修習佛法。”
這裏的位置是西域,想去長安,一路之上盜匪很多,若這金池聖僧是個普通人,絕對不可能達到長安城。
金池聖僧在七日佛會之時,還在長安城,那時候,孫澤和唐僧也開始上路,這金池聖僧有何等本事,能比他們還要快?
孫澤的大道之眼運轉,卻並沒有感應到什麽。
金池不知孫澤對他已經懷疑,繼續說道,“不比聖僧啊,西天取經,一路遊曆,這才是修行啊。”
唐僧一笑,說道,“心中有佛,無論在哪裏都是修行,長老,你著相了。”
他的本意是調侃一下,活躍一些氣氛,但這話,卻讓金池長老臉色僵硬,心生暗怒。
我誇你兩句,你還喘上了,我修佛了修了二百多年了,不比你佛性高超。
你才多大?一個毛頭小子而已。你才修行了幾年?
給你麵子,叫你一聲聖僧。
要是真比修佛的話,我吃的鹽比你走過路都多。
要是孫澤知道他心中所想,怕是會告訴他,無論修佛還是修行,不是隻看年齡就行的。
有一種生物叫做天才啊。
金池心中有怒氣,又想起了那袈裟,朝著唐僧,有些眼熱,說道,“聖僧來自天朝上國,可有甚麽寶貝,借與貧僧一觀?”
唐僧不知道,他這拐著彎,想要看那袈裟,還有些疑惑,說道,“貧僧在東土大唐,也隻是個和尚,沒有什麽寶貝,就算有什麽寶貝,這一路西行,也不曾帶來。”
金池聖僧,心中更加憤怒,我都說的這麽明白了,對於和尚而言,最重要的寶貝就是袈裟了。
你個小和尚,還是這麽不上道。
他眼熱那袈裟,說道,“大師,聽聞那七日佛會,菩薩曾經賜下一個袈裟,一個錫杖,更有唐王陛下,賜下一個紫金缽盂。”
“貧僧長這麽大,還沒有見過這等寶貝,能不能給貧僧看上一看?”
孫澤聽到這話,心道,果然來了。
他並沒有說話,而唐僧也是有些納悶,這什麽袈裟、錫杖有什麽看的。
那袈裟之上有如來佛祖的佛法,差點將他暗算,他是一點都不喜歡,那日之後,再沒有穿過。
這金池聖僧怎麽會有這麽奇怪的要求?
“這有什麽看的,不過是袈裟,錫杖、缽盂而已。在這寺廟之中,金池聖僧應該有幾十件袈裟和錫杖吧?還有那缽盂,不過是化齋用的飯碗而已。”
“金池聖僧,為何會這等物件感興趣?”
孫澤似笑非笑的對著金池聖僧說道。
金池聖僧聽這話,搖頭說道,“不然,不然!那袈裟和錫杖,皆是菩薩賜予,而那缽盂也是唐王陛下禦賜。”
“貧僧這麽的凡物,怎麽能和那等物件相比?”
唐僧有些不明白,說道,“長老,這不過外物而已,什麽樣的袈裟不是袈裟?什麽樣的錫杖不是錫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