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車,許真華在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慢慢走動,東張西望。他看到的盡是去花鹿灣的汽車。在汽車窗前立著的小牌子上醒目地寫著“花鹿灣”的字樣。那些攬客的乘務員嘴裏也不停地“花鹿灣”、“花鹿灣”地叫喚著。許真華根本不知道,花鹿灣近幾年已成了著名的旅遊景區,許多高級領導人也頻頻光臨此地。見到眼前的狀況,許真華有些吃驚和後悔,他原以為花鹿灣會很靜,而照這麽看,他猜想這花鹿灣也跟別的海濱旅遊區沒什麽兩樣,肯定也人多為患了。可是現在,人已到了花鹿灣,還能迴去麽?畢竟是第一次來這裏,起碼也得看看她的模樣再走啊,許真華這樣勸慰自己。
正當許真華不知道坐哪輛車,正在寫有“花鹿灣”的車前轉悠時,猶豫之中,上來幾個大小夥子綁架般拽起他分別往各自的車上拉。大熱的天,經他們這麽三拖四扯的,許真華出了一身的熱汗,心情也煩燥極了。要不是自己的駕駛技術太差,那麽他一定後悔自己為什麽不親自開車來,否則,何必要這麽受苦呢?許真華無所是從的樣子可笑極了。這時候,他看見在離他五十多米遠的東北角,有一個姑娘舉著同樣寫著“花鹿灣”字樣的牌子,與人無爭地站在那裏。她的臉龐有時會被牌子遮擋住。許真華沒有多想,像遇見了救星一樣,奮力掙脫眾人的拉扯,大步朝那姑娘的車前走去。“爭者不足,讓者有餘”。許真華這個大作家真真切切地同情著“讓者”。
……
汽車疾速地開往花鹿灣。許真華落座之後才舒了一口氣,從兜裏掏出那條灰白相間的棉線手帕擦著額頭上的細汗。這時他無意間看見了坐在售票位子上的那個叫他“義無返顧”的她。她此時正用甜甜的聲音招唿還沒有坐好的乘客、報著將要經過的路線的站名。看見她,許真華的雙眼為之一亮、心為之一動:眼前這姑娘一臉的清純,齊肩的頭發飄柔順滑,發絲隨車的顛簸而抖動著;纖細的雙手輕輕搭在那個寫著“花鹿灣”的牌子上;一身淡粉色的水洗服、乳白色的旅遊鞋,合理地穿戴在那青春蓬勃的身體上。她沒有“大女人”那樣氣派,也不象“小女人”那樣嬌嗔,她有一種讓許真華比喻、形容不了的美妙。再看她,許真華甚至有些驚詫,而絕不是僅僅的“為之一動”,他闖蕩了這麽多年,所謂的美女他見得多了,也有不少讓他“為之一動”的,包括他的作品被編成電影、電視劇之後,劇中的女主角。但是,那些美女,許真華認為,太俗氣,缺乏些內在的東西。也難怪,畢竟許真華是個大作家,他有品位、深遂,這比常人要深一層,他的審美標準很難用尺子來衡量。而眼前這姑娘,讓許真華這個勾畫、描繪了眾多人物的筆匠一時找不出恰當的語句來為自己眼睛裏的“作品”所注釋。真的啊,瞧,她坐在那裏,宛如春天陽光下一池清澈而柔和的水,那粉白色的臉兒猶如荷花般嬌嫩燦爛;那顧盼的雙眼似兩尾輕遊的魚兒,真切自然……緊閉的雙唇,嘴角微微上翹,有一種欲說又止的神態,淺淺的“仁中”有時會輕輕一動,好象就會從這“輕輕一動”中,簌簌抖下花蕊中細嫩的花粉……
這是怎樣的一個姑娘啊,令人嬌、令人寵、令人敬、令人羨!
許真華耳邊響起了唐人王昌齡那首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眼前的姑娘如此美麗,他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美麗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直接把女媧時代的聖母送到人間,而沒有經過塵世的洗禮與熏染。即使很多年以後,幾百年、幾千年,他也會無比想念芙蓉國裏這個精靈,“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知道他其實很不應該,但他清楚,就算他把自己忘了,當那朵紅霞浮過他的眼前,他還會想起那張美麗的臉,在千千萬萬年陽光之外向他深情的微笑,在生命的彼岸向他頻頻招手。即使他是佛,他依然甘心被她所誘惑,她揮揮手,他便動彈不得,誰能抵抗她柔軟的腰枝,嫵媚的淺笑?
原來,純情也是一種鋒利的武器!
許真華發現眼前的姑娘看見了他在打量她時,他有些窘迫。可姑娘卻不被察覺地笑了笑,自然、隨和,不卑不亢。許真華被她“鎮”得更加不安起來,這可與他的年齡、經曆、身份大大不對襯喲。許真華對她笑了笑,不知是傻傻的還是憨憨的、還是……他象個沒經過世事的小夥子,他為自己的不夠成熟而自責。
許真華再沒敢看她,便把頭扭向窗外,任七月的熱風吹佛著他的臉頰。他的臉很燙,是為這炎熱的夏天?還是為自己的走神?還是……他閉上眼睛,去想別的花花草草的事情去了,他把那最後的幻想留在了明天……
正當許真華不知道坐哪輛車,正在寫有“花鹿灣”的車前轉悠時,猶豫之中,上來幾個大小夥子綁架般拽起他分別往各自的車上拉。大熱的天,經他們這麽三拖四扯的,許真華出了一身的熱汗,心情也煩燥極了。要不是自己的駕駛技術太差,那麽他一定後悔自己為什麽不親自開車來,否則,何必要這麽受苦呢?許真華無所是從的樣子可笑極了。這時候,他看見在離他五十多米遠的東北角,有一個姑娘舉著同樣寫著“花鹿灣”字樣的牌子,與人無爭地站在那裏。她的臉龐有時會被牌子遮擋住。許真華沒有多想,像遇見了救星一樣,奮力掙脫眾人的拉扯,大步朝那姑娘的車前走去。“爭者不足,讓者有餘”。許真華這個大作家真真切切地同情著“讓者”。
……
汽車疾速地開往花鹿灣。許真華落座之後才舒了一口氣,從兜裏掏出那條灰白相間的棉線手帕擦著額頭上的細汗。這時他無意間看見了坐在售票位子上的那個叫他“義無返顧”的她。她此時正用甜甜的聲音招唿還沒有坐好的乘客、報著將要經過的路線的站名。看見她,許真華的雙眼為之一亮、心為之一動:眼前這姑娘一臉的清純,齊肩的頭發飄柔順滑,發絲隨車的顛簸而抖動著;纖細的雙手輕輕搭在那個寫著“花鹿灣”的牌子上;一身淡粉色的水洗服、乳白色的旅遊鞋,合理地穿戴在那青春蓬勃的身體上。她沒有“大女人”那樣氣派,也不象“小女人”那樣嬌嗔,她有一種讓許真華比喻、形容不了的美妙。再看她,許真華甚至有些驚詫,而絕不是僅僅的“為之一動”,他闖蕩了這麽多年,所謂的美女他見得多了,也有不少讓他“為之一動”的,包括他的作品被編成電影、電視劇之後,劇中的女主角。但是,那些美女,許真華認為,太俗氣,缺乏些內在的東西。也難怪,畢竟許真華是個大作家,他有品位、深遂,這比常人要深一層,他的審美標準很難用尺子來衡量。而眼前這姑娘,讓許真華這個勾畫、描繪了眾多人物的筆匠一時找不出恰當的語句來為自己眼睛裏的“作品”所注釋。真的啊,瞧,她坐在那裏,宛如春天陽光下一池清澈而柔和的水,那粉白色的臉兒猶如荷花般嬌嫩燦爛;那顧盼的雙眼似兩尾輕遊的魚兒,真切自然……緊閉的雙唇,嘴角微微上翹,有一種欲說又止的神態,淺淺的“仁中”有時會輕輕一動,好象就會從這“輕輕一動”中,簌簌抖下花蕊中細嫩的花粉……
這是怎樣的一個姑娘啊,令人嬌、令人寵、令人敬、令人羨!
許真華耳邊響起了唐人王昌齡那首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眼前的姑娘如此美麗,他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美麗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直接把女媧時代的聖母送到人間,而沒有經過塵世的洗禮與熏染。即使很多年以後,幾百年、幾千年,他也會無比想念芙蓉國裏這個精靈,“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知道他其實很不應該,但他清楚,就算他把自己忘了,當那朵紅霞浮過他的眼前,他還會想起那張美麗的臉,在千千萬萬年陽光之外向他深情的微笑,在生命的彼岸向他頻頻招手。即使他是佛,他依然甘心被她所誘惑,她揮揮手,他便動彈不得,誰能抵抗她柔軟的腰枝,嫵媚的淺笑?
原來,純情也是一種鋒利的武器!
許真華發現眼前的姑娘看見了他在打量她時,他有些窘迫。可姑娘卻不被察覺地笑了笑,自然、隨和,不卑不亢。許真華被她“鎮”得更加不安起來,這可與他的年齡、經曆、身份大大不對襯喲。許真華對她笑了笑,不知是傻傻的還是憨憨的、還是……他象個沒經過世事的小夥子,他為自己的不夠成熟而自責。
許真華再沒敢看她,便把頭扭向窗外,任七月的熱風吹佛著他的臉頰。他的臉很燙,是為這炎熱的夏天?還是為自己的走神?還是……他閉上眼睛,去想別的花花草草的事情去了,他把那最後的幻想留在了明天……